原创 2017-09-15 清暮 
《陆》
那些满怀好奇,四方打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天葬的人,随着秃鹫的盘旋而去很快也消失不见了。只留下空荡荡的喇荣尸陀林,还有那飘扬在大地与苍穹之间的五彩经幡跟风马旗。
西藏,随处可见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与风马旗。它们由红、黄、绿、蓝、白五色布制成,上面印有身驮三宝的骏马、陀罗尼咒语、六字箴言、佛教经文和各种佛像图文。有时你在一些陡峭的山顶之上也能看密密麻麻悬挂着的风幡,我常为此惊叹,这要有一种多么无畏的精神,才能将它们悬挂在如此险要之处。
经幡和风马旗布用的五色也是有来历的,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色序不能错乱,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藏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为五方佛及代表止息“贪、嗔、痴、慢、疑”,增长五种智慧之含意。一些学者更认为五色经幡还融入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五行说,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
藏族人对风马旗和经幡充满了特殊的信念和情感,风幡挂起后,随风飘舞的风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藏族人们美好的愿望。悬挂风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民族地区的一种宗教习俗,有着自身修行、利益众生的功德。五彩缤纷的风马旗和经幡像一道道彩虹装点着圣洁的雪域高原,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因为在尸陀林逗留太久,以至于来接游客的小面的车都已经满载而归。我跟无极在停车场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一辆车可以带我们下山,正准备徒步前往佛学院,这时收到登嘎理玛发来的微信,他说:“你好啊,我们下课了,你在哪里?今天会去佛学院吗?” 
“我们一会就去,现在天葬台这边等车,不过车子都走了,等半天也没有等到,还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到。”
“我们,我跟俄仁去接你们,我们翻山过去,你在那里等我们,我们很快的。”
“翻山?你是说你们从天葬台后面的山上过来吗?”
“是的,很快的,你们就在那里等。”
于是,我们从停车场的右侧绕过去,爬上一个小山坡。只见绿绿的草坡上,几位身着绛红色僧袍的觉姆坐着躺着晒太阳,这红绿色的搭配真是美轮美奂。这里视野非常好,对面是延绵起伏的山脊还有那些印刻上山坡上的洁白色藏文,蜿蜒曲折的色曲河缓缓流淌过喇荣镇,河的对岸,牧草丰美,牦牛遍地。

我们在觉姆的旁边坐下来,她们中有可以讲简单的汉语,于是随意攀谈起来。午饭还没吃,拿出携带的豆干、咖啡糖与觉姆分享。有时候你只要交付出你的真诚,你得到的远不止你付出的那么多。天空骤然变阴,可能是海拔高的缘由,感觉云层压得很低,触手可及的样子。
觉姆们起身,她们撑着各色花伞渐渐走远。我们询问好去佛学院的方向,继续往上爬,想着半路与登嘎他们会合。山坡上有几个藏族人,分别时觉姆告诉我照看好自己的东西,她说有时候这里会出现其他地方来的小偷。
在藏区男性出家人叫喇嘛,女性出家人为觉姆。“觉姆”其意为“佛母”,被视为人世间“卓玛”,在藏语中意为“仙女”,也称“度母”(藏族崇拜的女神)、善女,一切都是很美好的字眼。有很多人的镜头记录过觉姆,那些照片中的觉姆看着很辛苦,小女孩害羞怯懦,成年女性黝黑沧桑,很多人虽然在潜心修行但也无法彻底摆脱世俗生活,她们惦记着家人的生计、安危,一些人会中途还俗继续这生的苦难。有些觉姆亦会群体生活,因为信仰的支撑,她们会更齐心、关爱,在群体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再艰辛的修行生活与尘世相比反而简单、更容易得到安慰快乐。

远远地看到山顶有两个红点出现,越来越近。登嘎在电话中跟我说他们已经翻过山看到天葬台了,问我在什么地方。下意识的说了一句,你等我发一个位置给你,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些傻。毕竟存在语言上的差异,左顾右盼,在这样宽阔的山坡上很难找到一个明显的参照物。突然想到我的白色围巾,于是我冲着山上大声的喊:白色头巾,你看到白色头巾了吗?我戴白色的头巾。
又一次见到登嘎和他的哥哥俄仁。16岁的登嘎总是笑得一脸灿烂,他带领我们一路前行。在四千多的高原行走,很容易气喘吁吁,登嘎见状就抢着要帮我背包,俄仁也要把无极的包接过去。这一路欢快的气氛以至于并不觉得累,沿途还碰到两只可爱的土拨鼠,不过它们比较怕人,登嘎跑着去追,它们一溜烟就钻进洞里躲起来。转过山腰就可以看到佛学院了。        

那个山坳坳里的五明佛学院,那醒目的绛红色从此都成了心底挥之不去的色调。在绿绿的山谷中,一座座鳞次栉比的绛红色僧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安宁、美丽、祥和还有些震撼,这载了每一个修行者的希望。原本荒凉遥远的山谷,连绵数公里层层叠叠绛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金碧辉煌的大殿,那是身披绛红色僧袍的信徒、觉姆、喇嘛们上课的地方。喇嘛和觉姆们来来往往,山风中带来袅袅香火和诵经声,山中隐隐传来的暮鼓声。当然还有扛着长枪短炮气喘吁吁穿街走巷的游客,我想千万游客想寻求的信仰并不在佛学院的表面,或许对她们来说我们这样的游客就是入侵者,越来越多的造访对他们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不过是增加了狭窄街道上的拥挤程度和需要回避的镜头,所以我基本没有拍摄哪怕一位修行者的特写。

我们翻过山坡开始往下走,从正在新建的红房子前穿过,然后沿着尘土飞扬的大马路继续往上。本来是可以横切着过去,因为有栅栏,登嘎说我们出家人是不可以翻越的,这自律性让我心生敬畏。到半路风起云涌,远处有雷声想起,接着的下起小雨,我们几个小跑起来。

登嘎跟他的哥哥商量着什么,然后对我们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两个请你们先去吃晚饭,然后我们再去坛城如何?”,看看表的确是晚餐时间了,于是便点头答应。因为对这里不熟悉就跟着来到一家素餐店。餐馆在二楼,进去后发现还蛮大的,大厅里有很多张小方桌,因为是晚餐时间基本都坐满了喇嘛。登嘎找了一个包间安排我们坐下,入座后就帮我们倒好了茶水,他的言行举止都是那么彬彬有礼。登嘎明确的跟我们说:“今天我们两个请你们吃饭,你们不要花钱,晚上你们住喇荣宾馆,我们两个付钱。”我跟无极面面相觑。因为俄仁基本不会汉语,无法直接交流,所以都是登嘎帮我们做翻译。他们出去点餐了,我问无极,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幸运?
无极说:“这是福报,我们与佛有缘。”

晚餐很丰盛,三菜一汤。用餐前,登嘎他们赠送我们哈达,并且跟我说:“你们很幸运,这哈达是昨天我的老师大堪布加持过的,不一样的。”我问登嘎:“你学习汉语多久了?跟谁学的?”
“一年多了,我跟小老师学的。”我惊叹一年多就可以流利的说汉语,心想我用一年的时间能说藏语吗?我问登嘎有没有那种藏文汉文对照的书,他说佛学院就有。于是吃完饭他带着我们去对面的书店,登嘎用藏语跟店主交流,随即我看到一本小小的蓝色封面的书,上面赫然写着:您的小老师,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登嘎所说的跟小老师学的是指这本小书啊。也就是说他全靠自学的,真是一个聪明的小喇嘛。后来在闲聊中得知他比29岁的俄仁修为高很多,上课的地方也不一样,佛学院与他在一起上课的只有50位喇嘛。

佛学院的最高处,有一坐金碧辉煌的祭供寺塔名叫“坛城”。我们又开始爬坡朝着坛城方向。佛学院正在改建,改建中的佛学院环境变得很差。各种土方车,挖掘机,所经过之处尘土飞扬,即使用围巾捂住嘴巴鼻子也能嗅到黄土的泥腥味儿,人甚至都要被淹没在这黄色的“浓烟”里,睁不开眼。一路碰到不少觉姆,喇嘛,还有当地藏人,互相热情的打招呼,又有人以为我是藏族的,我想起一个朋友跟我说的那句你别说话,可以以假乱真。
坛城即是梵文中的“曼陀罗”,是各类本尊的法界宫殿。它源于古代印度的密宗,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邀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作证,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
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它位于色达佛学院的高处,分为三层,外部金碧辉煌。坛城的首层是转经筒长廊,面向所有信众开放,看到络绎不绝的信徒绕着转经筒。有两位路上遇到的藏族人,他们走过来说想跟我合影,可能是我的藏服比较特别吧。登嘎和俄仁把我们送到这里,他们就要回家了,回他们的红房子去。女性游客是不可以去他们的红房子,但是男性可以,相反觉姆的红房子女性是可以去拜访的。无极说一层他之前已经转够了108圈,转到袜子都磨破了。他要去二层,于是我们就此分开。
有许多觉姆、喇嘛和信教藏民老人孩子在此转经。我跟着众人一起拨动经桶绕转,坛城外的平底上放置着木板,供无数信徒叩首朝拜。我看到东面靠近喇荣宾馆的墙下有匍伏着磕长头的一位汉族女子,独自在那里面对坛城顶礼膜拜。一圈两圈三圈,我转了九圈后姑娘还在那里,我上到坛城的二层转了九圈回来时她还在那里。我在坛城边的长凳上坐下,看姑娘目光清澈坚定,缓慢的磕着长头... ... 一个个地从未停息。几次我想端起了相机但终究没有,我不忍打扰她那份宁静。继续绕转,或手拿经筒与佛珠,或口中轻声念诵,她们面容淳朴、眼神纯净,一圈又一圈的转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据了解,还有去世或者生病的人,也被放在推车上围着绕转祈福,需要转上108圈。这种仪式在寺院里常能看到,很多信徒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坛城来转动经筒。年久的转经筒发出咯吱声,夹杂着信徒口中的念念有词,散落在佛学院山尖的风中,迎接着黎明的到来,或者纪念一天的结束。
我沿着山顶的道路走,右手边是另一条美丽的山谷延伸到很远。这里都是觉姆的红房子,每一个小屋都有一个小小的门牌。一路上碰到三三两两的觉姆,因为语言不通都未能交谈,只是道一声扎西德勒。从另一条岔道过去,可以更好的看到佛学院的全景。有位觉姆出现在了巷子里,一手扛着沉重的物品,一手怀抱着营养快线,喘着气。我给她让路,她笑着指了指上面一点的地方,并示意我去那边拍照。领会她的意思后,爬上去回望,她已不知拐进哪个岔路口回到了她的住处,消失在错落的房屋间。

夜幕终于拉下来,坛城在夜色中五彩缤纷,宛如天宫。整个佛学院的灯都亮了起来,可能是由于每一个小房子的窗帘都是不同的颜色,所以呈现给我们也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星星点点的微弱灯火闪耀着,格外静谧。

站在坛城所在地面对着佛学院,坛城左边居住的是喇嘛,右边居住的是觉姆。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佛学院的全貌,整个佛学院分为两部分,刚进佛学院的红房子聚集区都是觉姆的宿舍,以最大的觉姆经堂为界,往上是喇嘛的经堂以及宿舍。觉姆和喇嘛有各自上课的经堂,也不能进入对方的经堂,插肩而过的时候也基本没有交流。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无极发信息跟我说,他今天好累不回县城了,打算就在喇荣宾馆住一夜,次日去亚青。
夜色已晚,坛城的人群已经散去,寥寥无几了。我跟着几位游客开始沿着新建的水泥台阶路下山。脚步飞快,可能也是经常户外行走的原因吧,很快到了觉姆大经堂。从这里开始的路程我之前跟队友走过一遍,尽管路上已经很少看到有人,我也不担心会迷路。
从觉姆经堂的台阶下来有一处果蔬销售点,好几家店铺集中在这里,有觉姆在挑选蔬菜。在这里的人,她们远离尘世的喧嚣,不畏生活的艰辛,长年累月潜心修行,过着清苦简单满足的日子。佛学院里的物价不高,也是考虑到这一原因吧。

一路往停车场走去,脚步轻快,内心安定。想起几日前在班车上遇到的东北女孩,从她口中得知她母亲离开尘世,皈依佛门,最后在这里留下来修行。这众多的小屋 有一间就是她的家。是什么力量驱使她来到色达,她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我无从知晓。但我知道,她一定尊崇了内心的感召,来到这片美丽的山谷,来到这高原圣地,在这里找到了属于她灵魂的家园。  
  
那一年的黑夜,我独自穿过整个佛学院,借着路灯微弱的光。我不再害怕,这里离佛很近。

旅行四方
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的拜去
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
在行走中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
领会舍得与难舍。
不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诵经声,朗朗的吟唱,声音清脆甜美、抑扬顿挫,曲调扣人心弦,婉若天籁... ...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