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的纠葛,从茫茫戈壁上的相遇开始,早已冥冥注定!


——————————————————————————————————————
       ————————————————


      那一年盛夏,因为一份执着,我只身远赴
西北
,这座祁连山下黑水河边的丝路古城。当秋天寺大隆的草原开始渐渐枯黄的时候,那份多年的执着也终于随着大漠里胡杨那黄灿灿的落叶凋零。
      故事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也许是草原上尧熬尔人的长生天庇佑了我,几载光阴一晃间,我在这里收获了如同城外那绵延在茫茫戈壁之上汉长城一般粗犷而尊贵的风景,也遇见了正如年青的你所期望的那美得似牧场上马兰花一般的友情。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一段离开多年以后每每念及都只觉匆匆的时光。
在姜文《太阳照常升起》里漫天大雪飘飞时,那骑着骆驼各自远去的男人,和两峰骆驼。
            远方,雪山,草原,湿地,丹霞,丝路,长城,戈壁,大漠
            朋友,你可曾想过?
            也许可以有那么一天,哪怕只是一时而短暂地
            驻足/离开/出走
            你也可以找得到
            朋友啊,你的远方!!
      ——————————————————
    
西北
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简称"西北五省",是七大地理分区之一,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陲"或"回疆",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本区仅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该区大部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吐鲁番盆地为夏季全国最热的地区。托克逊为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大兴安岭、昆仑山脉、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湖泊总体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青海的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托素湖,察尔汗盐湖等,新疆博斯腾湖罗布泊(已干涸),阿克赛钦湖,赛里木湖艾比湖乌伦古湖,艾丁湖(中国陆地最低点),甘肃的刘家峡水库等。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新疆为主要温带水果产地。内蒙古新疆为糖料作物基地。新疆内蒙古为重要畜牧业基地。
       世界各地讲述丝绸之路的书足足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而且现在还以每六个月就出现一本的速度增加着。不可否认有些书不过是昙花一现,随即就会淹没在出版的海洋里,但是有些书让人们一读再读,一代代的流传,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经典。
       上帝之鞭阿提拉、成吉思汗、跛子帖木尔,提到这三个可怕的名字,就让人想起中亚地区给世界带来的重大伤害。如果不知道俄国曾经被鞑靼人统治长达300年,就无法理解这头北极熊,研究中世纪伊斯兰帝国的崩溃必然追溯到1258年,蒙古骑兵的铁蹄踏破巴格达城门,杀死哈里发,烧杀劫掠7日,文明古都沦为一片废墟。 
       希瓦(Khiva)、布哈拉(Bukhara)、撒马尔罕(Samarkand)、塔什干(Tashkent)、喀什(Kashgar)、和阗(Khotan),还有比这条路线更引人遐想更神秘浪漫的贸易地图吗,古时中亚流传一句谚语:愿以两袋黄金的代价,看一眼希瓦城。撒马尔罕是丝路上汇集俄罗斯印度以及欧洲、中国货物的集散地,而地处奇尔奇克河谷绿洲中心的塔什干有丝绸之珠的美誉。围绕这些古城生发出无数离奇的传说,马可·波罗曾经讲过“山中老人”杀手团,这个激进的伊斯兰教暗杀组织历史上名为阿萨辛派,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说:“这支恐怖教派曾令12世纪的塞尔柱苏丹们束手无策;曾使苏丹国和哈里发王朝怕得发抖;曾作为一种促进因素助长了整个亚洲伊斯兰社会的腐化和分裂。”这让人想起今天的基地组织。来自西方的探索者,挖掘埋藏在沙漠中的城市,寻找古代手稿,穿过亚历山大大帝士兵后代的驻地和犹太人的丝织殖民地,追寻着约翰国王的渺茫踪迹 ......


         




你走的时候没有带走美猴王的画像
说要把他留在花果山之上
行囊里只有空空的酒杯和游戏机
门外金沙般的阳光它撒了一地
再不见俯仰的少年格子衬衫一角扬起
从此寂寞了的白塔后山今夜悄悄落雨
未东去的黄河水打上了刹那的涟漪
千里之外的高楼上的你彻夜未眠
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
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
兰州,东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低苦艾《兰州,兰州》
              

                                    嘿!兰州
到喽~


二细,辣子多些。
诶!西站西站,上车就走,有座位。
白马浪,到了。
要下车的乘客请您携带好随身物品,请从后门下车。


——————————————————————————————————
——————————————————

————————————————————————————————
西北29天,
短短一月却像感受了一年的春华秋实,夏盛冬瑞。
怎么办?青海青,人间有我用坏的时光
怎么办?黄河黄,天下有你乱放的歌唱
怎么办?日月山上夜菩萨默默端庄
怎么办?你把我的轮回摆的不是地方
怎么办?知道你在牧羊,不知你在哪座山上
怎么办?知道你在世上,不知你在哪条路上
怎么办?三江源头好日子白白流淌
怎么办?我与你何时重遇在人世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歧路同游侠客718团,游侠客728团,游侠客807团,真切感受到大家满满的热情和感动,一路欢声笑语互帮互助,感悟玄奘之路的文化底蕴,藏族同胞的任重道远,青海湖畔一偶日出时的愉悦,茶卡天境的感叹,柴达木盆地的苍茫,鸣沙山莫高窟的厚重,张掖丹霞的斑斓,嘉峪关的渊源,莲花圣地塔尔寺的虔诚。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嫁妇无颜色




佛曰:前世一千次的迴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相遇
那不知道这一个月的相遇,我们前世是怎样的缘分
一路西行,一起等待日出,一起守候日落
一起欢声笑语,一起热泪盈眶
了解西北,了解彼此,了解大家

门源油菜花

Meny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rape


金玉满堂
—————————————————————————————————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1929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201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2亿元。民族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0%左右,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总人口15.58万人(2013年)。门源县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后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



寻访玄奘 ,《天堂的边境》(Frontiers of Heaven),1996年,斯坦利·史都华(Stanley Stewart) 

       我走进宝刹(陕西省长安县东兴教寺)寻找玄奘的画像,我将沿着他的足迹重走取经之路。大殿的四壁满是佛像,这些神佛看起来像丰满的孩子,长着湛蓝的头发和紫色的嘴唇。信徒们虔诚地在香炉里插上香,然后叩头,礼拜之后留下祭品。显然,佛教的神偏爱糖果和万宝路香烟。在佛塔内,上了年纪的僧侣在盘旋而上的楼梯间喘息,每上一步台阶都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仿佛在永生的轮回中等待进入另一重天。 玄奘像刻在灰色的石碑上,真人大小,画像中的他远远不是人们想当然认为的那样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这位伟大的旅行家看起来就像追赶公共汽车都有困难的家伙,他脸上的肌肉松弛,肚子圆滚滚的,让人想到宫廷太监,身上的衣服堪称华贵,背着个大背包,这种竹制背包也许是古代中国人的又一发明。 
       玄奘到印度的旅行是一场求索之路,当时佛教已经在中国扎下了根,因为是沿着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受到各地汉语方言的影响,翻译的版本分歧很大,文本混乱,给佛学的研究带来的重重困难。到达印度之后,玄奘收集佛教典籍,足足装满了二十二匹马,然后长途跋涉运回长安进行翻译。他穿越了半个亚洲,不是为了金银财宝,不是为了军事征服,只不过是为了那些不值钱的书籍而已。 
       斯坦利·史都华常常被描述为英国著名旅行作家瑞克·纽比和一九四○年出生的英国旅行作家布鲁斯·查特文的混合体,他因为参加勘察波斯御道(Persian Royal Road古代大道,以古波斯首都苏萨(Susa)为起点,经安纳托利亚直达爱琴海岸,长逾2400公里)而被中亚吸引,随后写了经由丝路横越中国的旅程故事《天堂的边境》。作品还出版了追溯尼罗河源头之旅的《尼罗河魔鬼》,和追随1253年法国威廉修士旅行足迹的《在成吉思汗的帝国——在游牧民族中旅行》(2000年)等书籍。 

花海鸳鸯
(sea
 of flowers duck

丨爱情鸟的乐园
—————————————————————————————————
      花海鸳鸯,也称乱海子、眼睛湖。距门源县浩门镇36公里,位于有黄金草原之称的皇城大草原内,是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祁连山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湖由八掰莲花似的山包所包拥,由108处泉眼汇聚而成,与岗什卡雪峰相互映衬,就像镶嵌在雪域高地的一面镜子。是高山珍稀水禽的自然保护区,春夏季节,时有近百只藏鸳鸯,双双对对,随波上下嬉戏,被称为“爱情鸟的乐园”。《西宁府新志》中,以“花海鸳鸯”为名,记载于史册。
      “海镜浪翻花,抹净尘沙。东风吹影绿参差,羡煞鸳鸯成对对,以此为家。流水纪年华,行乐交加,浮沉随风即生涯。身外风波都不管,哪个如他?"清末廖苏的这首词上阙描绘的就是这里。

被一个橘子救了,《通往东方之路》(Eastern Approaches),1949年,菲茨罗伊·麦克莱恩(Fitzroy Maclean)

       
我们骑马朝他们走得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紧张。我看到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士,绝对光彩夺目,他的马好得不得了,远在我们的马之上。这伙人从城门里飞驰而来,把我们围在中间。我们被赶到萨莱(Sarai)城带炮眼的城墙之内,然后被迫下马。一伙围着头巾的阿富汗人围着我们,兴奋的手舞足蹈,随即,我被带到一个小房间。
      我原本希望萨莱的居民是边疆守卫什么的,但是看到他们不穿军服,而且个个凶神恶刹一般,才明白十有八九我们是进了土匪窝。他们对我们毫无兴趣,而且因为听不懂我说的话,极其沮丧,看起来我们陷入了僵局。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说 “Mazar-e Sharif”(阿富汗地名,马扎里沙里夫),还模仿上马的样子,在这么做的时候,有个家伙很绅士但是坚决得阻止了我。时间更显漫长,又过了一会,我又渴又饿,在背包里找到了一个橘子,一嘬,溅得满地的汁水,这倒让我的看守觉得非常有意思,比我以前做过说过的都有效。不一会儿,那些逮捕我们的人就牵来了我们的马,挥手向我们告别,终于我们又能上路了。 
      菲茨罗伊·麦克莱恩(1911-1996),他写气象恢弘的史诗型游记。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菲茨罗伊在英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在此期间四次进入中亚地区,他的书中既有险象环生的冒险又有学者型的思考。作品全部收集在按年代编排的《东方方式》中。

玉门关雅丹魔鬼城

Ya dan devil city

丨魔鬼哭泣之地
—————————————————————————————————
  
      从敦煌至玉门关近百公里,驱车1小时便可到达,从玉门关沿古疏勒河谷西行,有连片的沼泽、水湖、草甸,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水中有野鸭、白鹭、大雁、灰鹤、天鹅等水鸟栖息,不时有成群的野鸭等水鸟在蓝天飞翔。途中经过汉长城,烽燧等古迹再西行10公里,到达后坑子,疏勒河谷沼泽逐渐干涸,草甸渐渐消失,河谷被戈壁沙漠所湮没,继续沿谷地西行约一小时,突然一座宛若中世纪的古城堡出现在面前,这便是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城郊建筑较为稀疏,进入城区渐现繁华,楼群密集,鳞次栉比。进入城区,令游人豁然开朗,由于这座城市身处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中,强劲的西北风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纱,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现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黄色的古城堡耸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衬以蓝天白云,显得分外妖娆。如果登上高大的城堡顶,向下俯瞰,又好似无数岛屿耸立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真是海走山飞、气势如虹。当置身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城”之中,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天是那么的高,地是那么的阔,人又是那么的渺小,那种神奇的感受真是难以言表。这座“古城”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你会感受到它不同的姿容。正午时分,戈壁上的旋风卷起几柱“大漠孤烟”,在“城”中窜来窜去,沙漠的海市蜃楼如烟波浩渺的大海,整个“雅丹魔鬼城”犹如飘浮其中,令游人如置身天国,如梦如幻。夕阳西下时,渺渺瀚海渐渐退去,如血的残阳给雅丹魔鬼城披上一抹金黄,一会儿又变成桔红,金碧辉煌中现出几分神秘几分庄严,让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想。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渴疯了 ,《我的探险生涯》(My Life as an Explorer),1926年,斯文.赫定(Sven Hedin) 

      落日那紫色的光芒照耀着起伏的沙丘,穆罕默德·沙和由切里还保持着早晨的姿势。沙已经落入了死亡的魔爪,再没有回复意识,由切里在夜晚的冰冷中苏醒过来,他伸着手朝我爬过来,可怜的喊着“水,给我点水,先生,就一滴。” 
      我说:“水影子都没了” 
    “还有公鸡”,他们砍下公鸡的头,开始喝血。 
      ... ... 水壶里只有一滴水... ... 渴疯了,由切里和伊斯岚收集骆驼尿,放上糖和醋,捏着鼻子灌下去,艾沙和我拒绝加入这场“痛”饮较量。喝了骆驼尿的两个人都无福消受,他们腹部绞痛,呕吐,在沙地上呻吟着翻滚。 
      在高加索山磕掉了牙齿,在波斯作为瑞典外交使团的翻译发展了他的语言天赋,斯文.赫定(1865-1965)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塔克拉玛干探险,1895年完成他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著名旅程,在这次探险中,很多人死于脱水和60度的高温。1900年,由于一个偶然机遇,他发现了楼兰古城。他的探险生涯与西亚紧密结合,被誉为“西域探险之父”。 


青海湖

keNaγur Lake


青色之海
—————————————————————————————————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

《人间仙境》(In Xana),1989年,威廉.达尔林普(William Dalrymple) 
      喀什的放映厅正在上演两部电影,其中一部的宣传海报是典型的“农家乐”形式,让我猜想这部电影可能是讲肥料收集者的故事,第二部毫无疑问,它是007邦德系列的《诺博士》,我们买了两张票,进去看看,电影已经开始了。 
      放映厅里人不是很多,但也是座无虚席,观众清一色是男人,这些维吾尔人个个兴高采烈,对他们来说看场电影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不管条件是不是完美,甚至不管能不能看清听懂,每个人都决定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机会。这么说是因为我怀疑这些维吾尔男人能不能看懂。《诺博士》经过了重新配音,不过不是维吾尔语而是法语,虽然有维吾尔语字幕,不过没什么用,字幕出现在银幕的下端,因为技术错误,这些字根本看不全,同样的错误还切掉了,邦德和诺博士的头。 
      尽管这样,维吾尔人表现的很宽容,每当一个演员低头弯腰,他(她)的脸在银幕上轻轻摇晃的时候,都会在人群中引起一阵喧哗。这些穆斯林男人对电影里出现的男女亲热的场景表现的相当克制,当邦女郎乌苏拉·安德丝穿着性感的泳装从海里走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引起维吾尔人激烈的反响。可能因为在场的人中没有一个见过海,喀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远离海洋,所以他们的注意力都被更令人激动的万里碧波吸引去了。 
      电影里邦德醒来,发现一个巨大的毛茸茸的狼蛛正从他的大腿往上爬,这个场景令克制的维吾尔人再也忍不住了。在喀什可能没有狼蛛,不过观众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随着狼蛛往上爬,令人紧张的背景音乐越来越响。邦德猛地把狼蛛扔到地上,迅速的用脚把它碾碎,这时整个放映厅沸腾了,帽子满天飞,所有维吾尔人都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喊“安拉至大”。我身旁的一个老人拖下鞋来使劲儿敲地,我仿佛置身世界杯足球赛夺冠现场,相比起来,电影中后来的原子弹爆炸的高潮就是画蛇添足了。 
      还是历史系学生的时候,威廉.达尔林普(1965-)就出发追寻马可·波罗的行迹,他从耶路撒冷出发到达传说中忽必烈汗的都城,这段经历随后写进了《人间仙境》一书,开始了他旅行作家的生涯,国内已经出版了他的《精灵之城:德里一年》。

张掖丹霞

Zhang Yedanxia

丨七彩神仙台
—————————————————————————————————
      张掖的丹霞地貌,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境内,[1]  距张掖市40千米。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该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六名。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比敦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面积博大,分布广阔,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举世罕见。
在和阗的亚美尼亚人 《来自鞑靼的新闻》(News from Tartary)1936年,彼得·弗莱明(Peter Fleming) 
      斜眼的阿富汗人很明显是和阗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听说过《泰晤士报》,知道我是他们的记者后,热情地和我握手。几天后,在他的邀请下,我们去拜访莫尔多万卡先生,后来我得知他是亚美尼亚人,85岁了。莫尔多万卡先生因为得了象皮病(皮下组织和皮肤增生、肥大病),腿脚不好,但是眼睛明亮友好。他那一尘不染的白袍显得我们衣衫褴褛。他的书房是突厥式建筑,在内部装修上却是欧洲风格,在整齐地书籍之间,他用华丽的法语和英语交叉着告诉我们他的故事。 
      和阗曾经是地毯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莫尔多万卡先生以前从事地毯贸易,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切断了他穿过俄国边界向西方的商路,他在浩罕(Khokand)城的商队就此停业。他一生的大部分积蓄都存在俄国银行,所以革命后,几乎一贫如洗,15年来他在和阗过着简朴的生活,在这个流着鲜血充满背叛的城市里他是一个孤独的流放者。 
      彼得·弗莱明(1907-1971)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写出三本伟大的游记《巴西探险》(1933)、《一个人的公司》(1934)和《来自鞑靼的新闻》(1936),他的书个性鲜明,混合着他对刺激、机智和自嘲的热爱。他在二战中的冒险经历为他弟弟伊安·弗莱明创造著名的间谍詹姆斯·邦德提供了素材。

茶卡盐湖

Tea card Saline Lake

丨天空之镜
—————————————————————————————————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99°02′~99°02′,北纬36°18′~36°45′。 在茶卡盆地的南面有鄂拉山,北面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盆地东西长80km,宽30km,面积2400k㎡。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km,宽9.2km,面积154k㎡,湖面海拔3059m;盐湖的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茶卡盐湖湖盆。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 ... 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大约从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参观帖木尔墓 《亚西亚失落的心》(The Lost Heart of Asia),1994年,考林·萨布伦(Colin Thubron) 
      我沿着陡峭的斜坡走进坟墓的地下建筑,在黑暗中,依旧感觉到头上的拱顶向后掠去。在我后面的某个地方,有人开了电闸,光秃秃的灯泡照着简陋阴暗的地窖。昏暗中,高高竖起的墓碑让人意识到下面的棺椁,曾经的帝王如今躺在寂静和尘土中,墓室的空气干燥而古老。我蹲下来,抚摸墓壁,禁不住想象,这块石板下面那用防腐剂和香料处理过的尸体,当年缩水干瘪的尸体被戴上面具,裹上亚麻布,放入黑檀木棺材里,这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的呈现出来。据说,帖木尔下葬后的一年里,人们都能听到他在地底下咆哮。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大理石墓室的每一寸都雕刻着阿拉伯图案,仿佛在这里的每个花纹、每个字母都穿过石头进行一场血战。 
      1941年,帖木尔墓壁的石板被笔直地切开,苏联考古学家发现了那个铁血人物的完整骨架,他的右腿瘸了,肌肉和皮肤碎片粘在头骨上,还残留着赤褐色的胡须。当地一直流传:谁动了帖木尔的墓,谁就会遭殃。后来灾难尾随而至,两周后,希特勒入侵苏联。 
      年轻时,英国人考林·萨布伦写了十几本有关地中海东部的书,后来他把亚洲作为成熟期的主题。他的作品《在俄国人中间》(1983年)《大墙的背面:穿越中国的旅行》(1987年),《中国的丝绸之路》(1989),《亚西亚失落的心》(2000年),被人们赞誉“有小说家的敏感和历史学家的深度”。 

可错牧场

Wrong pasture

丨花的海洋
—————————————————————————————————
非同寻常的好客之举 ,《马可波罗游记》,(13世纪) 
      卡穆尔(Kamul)城的人对什么都不费神思索,成天唱歌、跳舞、听音乐,要不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的读读写写,最大程度的享受肉体之乐。相信我,即使一个陌生人也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主人会命令自己的妻子做任何客人希望她做的事。然后,主人离开家两三天,去做他自己的事,客人就和主人的妻子待在家里,就像是自己的妻子似的和她同床共枕,过放荡的生活。这个城和这个省的所有男人,都戴过绿帽子,但他们一点都不为此感到羞耻。 
       马可·波罗(1254-1324)的游记令几个世纪的读者都感到迷惑。这部作品可能是两年牢狱生活的成果,牢狱生活让马可波罗有时间回忆他在东方游历25年的生活,把自己的冒险经历讲述给比萨的浪漫小说作家鲁斯梯谦听,《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1275年从威尼斯出发,4年之后到达忽必烈汗的宫廷,在宫廷里作为机密顾问服务了17年,之后重新回到威尼斯。但是记述上的遗漏令人产生怀疑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的争论。怀疑者认为马可·波罗除了黑海附近以及去过君士坦丁堡的商业驿站之外,哪里也没有去过。 

情人湖

Luke lake and lake care


多草的芨芨滩
—————————————————————————————————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它们就象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可鲁克,本是蒙古语,意思是“多草的芨芨滩”,也有人说是“水草茂美的地方”。发源于德令哈北部柏树山中的巴音河,流过200多公里后,形成了这个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多的湖泊。这里水草茂美,是柴达木盆地里的一个好地方。
      可鲁克湖是一个外泄湖,巴音河的水在湖中回旋之后,从南面的低洼处,流入与它相通的另一个湖——托素湖。托素,也是蒙古语,意为“酥油”。托素湖的面积比可鲁克湖大3倍还多,约18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内陆湖,其湖畔结满盐痂。托素湖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然而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属于微咸性淡水湖,湖床低洼不平。其尽头有景点外星人遗址“”巴音河的水常年带着大量的牛羊粪和其他有机物注入湖内,使湖底变得泥质肥厚,杂草丛生,尤其是浮游动物极其丰富,而这些都是鱼类天然的饲料。所以湖中土种湟鱼和条鳅属鱼类很多。可鲁克湖水色清澈,湖面平静,景色绮丽旖旎。托素湖则是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动植物和浮游动 植物很少,她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托素湖湖面辽阔,湖岸开阔,无遮无拦,晴天时,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大风刮起,则浪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土耳其斯坦街景 《土耳其斯坦独奏曲》(Turkestan Solo)1943年,艾拉·马亚尔(Ella Maillart)
      在城门垛的阴影里,久没生意的写信人,头枕卷叠的长袍睡着了,桌上放着他的小背包和墨水盒,一把茶壶上栓着写信的样本。在街道的另一边,快照摊正在热情地招揽顾客,一位女顾客解开头巾,准备照相,她的眼睛明亮,弯弯的眉毛画过,但是她的脸太圆了。 
      一头骆驼站在圆顶帐篷旁边,我曾在这顶帐篷里喝茶,过得很愉快,煮茶的铜壶在太阳下闪光,一个女人端着茶碗,拇指和食指上戴着银指环,她的长袍白得耀眼,发丝花白的头上围着黄色的丝巾,她那丰满、完美的体型让我想起熟透的青梅。 
      瑞士女旅行家艾拉·马亚尔(1903-1997)的《土耳其斯坦独奏曲》记述了她独自一人在吉尔吉斯牧区的旅行经历。1935年,艾拉和当时的英国驻华记者彼得·弗莱明离开北京前往印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青海格尔木到克什米尔,穿越青藏高原北端、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一段旅程。完成这次探险旅行两人各自写了一本书。艾拉写了《难以抵达的绿洲》,傅勒铭写了下面要介绍的《来自鞑靼的新闻》。两本书对照读,更有意思,可以发现男性和女性写作文本的差异。 

鸣沙山

singing sands mountain

虬龙蜿蜒的沙角山
—————————————————————————————————
      鸣沙山已经形成3000多年,而鸣沙的记载也由来已久。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这里沙角山即为敦煌鸣沙山。魏晋《西河旧事》中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文字记载已经大量出现。《沙州图经》中说,“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五代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甘肃旅游景点。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首生动的咏景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世界上最好的甜瓜 ,《伊本·白图泰游记》(1350年) 
      在这个国家我看到特别的一点:突厥人很尊重女人,女人的地位比男人还稍高一点。我在埃米尔(穆斯林国家的酋长、贵族或王公)的宫廷看到一位公主,公主身后跟着4个衣着华贵的美丽侍女,当公主走近的时候,埃米尔站了起来,亲自欢迎她,并让她坐在他旁边,四个侍女环绕在公主周围。侍者送上来马奶酒后,公主倒出一杯,跪下来,献给埃米尔,随后再倒一杯给埃米尔的兄弟。 
      花拉子模的甜瓜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任何地方都无与伦比,但是会在布哈拉的甜瓜面前相形见绌,位居第三的是伊斯法罕的甜瓜,布哈拉的甜瓜有绿色的外壳,红色的果肉,吃起来又脆又甜。就像我们把无花果晒干一样,当地人把甜瓜切成长条,在太阳下晒干,用芦苇叶包起来储存。这些美味的甜瓜干从花拉子模出口到印度和中国的遥远地区。 
      伊本·白图泰(1304-1368),到麦加的朝圣开始了他一生的旅行,而作为带薪的卡迪(Qadi)——伊斯兰教法执行官,为他长达30年的旅行提供了保证。在摩洛哥苏丹的要求下,年老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把自己的旅行经历讲述给非斯城的书记员,给后人留下了这部游记。伊本·白图泰也许是在蒸汽机车产生之前合计旅行距离最长的旅行家,中国的杭州、泉州以及北京(元大都)等地都留下了这为伟大旅行家的足迹。

塔尔寺

Kumbum Monastery

丨莲花山上的
赛尔顿庆莫
—————————————————————————————————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
懒惰的游牧人 ,《在东亚高地旅行三年》(Narrative of Three Years travel in High Eastern Asia),1875年,尼科莱·珀齐瓦尔斯基(Nikolay Przhevalsky) 
      这些土著人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懒惰,他们一生都过着假期般的日子,这倒是与他们的田园牧歌似的生活追求很合拍。他们唯一需要关心的是自己的牲畜,这也不费什么事。骆驼和马在西伯利亚的大草原上吃草,不怎么需要人看管,只不过在夏天的时候需要赶到附近的水井旁边饮水。女人和孩子照管牛羊,富人可以雇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放牧,挤牛奶、打黄油、做饭和其他家内劳作都落到女人肩上。男人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成天骑着马从一个帐篷窜到另一个帐篷,和邻居闲聊,除了喝茶和马奶酒之外,无所事事。 
      所有在中亚探险的俄国旅行家,只有珀齐瓦尔斯基在世界各国都家喻户晓,因为他发现了一种野马,这种动物存活下来的最后一个野生亚种。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种野马称作珀齐瓦尔斯基马。他在第五次远行时死于斑疹伤寒,虽然在作品中处处可见他对当地土著人的轻蔑,但他在四次探险中走过了3.3万公里无人探索过的区域,收集了几千种植物标本,发现了218种新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嘿!兰州走
喽~


相逢不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29天的朝夕相处终究还是会说再见,大家都要回到各自的生活
愿这次春夏秋冬的旅行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