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来寺的第二天上午,我们沿澜沧江河谷逆流而上,沿着滇藏公路跨越滇藏界碑,来到了西藏盐井。
中午,在西藏盐井的一家麺馆吃佳佳麺,听说,当地媒体曾经采纺过,使得这家佳佳麺馆小有名气,店内有几张长桌子,以比赛谁吃麺碗数量多闻名,麺的味道还不错,每碗麺只有那么一小筷,所以食量大而喜欢吃麺的人就只能以碗数来衡量。
麺馆后面,是一块农田,藏民们正在收割青稞。
领队首先加入了藏民收割队伍,帮藏民开始捆,背。
领队是一个文艺青年,是位摄影高手,为了创作更好的作品,投入和体验大概就是第一步吧.......。
有的藏民用镰刀割,而这个藏民却用起了除草机割,效率大大提高。
这位藏族大妈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这位大叔除了帮助捆,还要开拖拉机负责运输。
这又是一个收割场所......
由于在修路,我们一行人租了五辆面包车绕了半个小时的路才来到了盐井的盐田,海拨和云南丽江的海拨差不多,是西藏海拨最低的地区之一,气候相对温暖舒适。
盐井也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澜沧江边岩鏠中会自然涌出含盐量极高的卤水,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澜沧江东面地势较窄,都是用木架在峡谷边搭成一块块的盐田,由上至少鳞次栉比,但这边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
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村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层层叠叠建起几千块盐田,每次灌满卤水,风吹日晒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也算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的制盐方式。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当地政府已经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两个小姑娘和一位大妈扛着桶现场卖起了盐,由于重量太重,我买了盐,但不带走,要求她们给我留个影,她们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要求。
这位藏民正在手工收集盐。
藏民收好盐后,装入口袋,这个藏族小伙从江边背到马路边的仓库中。
盐井乡的民族有两种:藏族和纳西族;信仰也有两种:佛教和天主教。在盐井村一个高高的台地上,一座天主教堂占据了村落的至高点,教堂的外形完全是藏式建筑,屋顶是白色的十字架耸立在蓝天、流云、田舍之间,让人远远就能感受到威严与肃穆。
盐井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区,除了信仰藏传佛教外,还有不少人信仰天主教;有一大半既信藏传佛教又信天主教;很多藏民家里,既供奉释伽牟尼又供奉耶稣,两个完全不同的教派在这里得到融合。
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传教士穿的是藏装,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连在圣母玛丽亚像前,敬献的都是藏族传统的哈达。每年西方圣诞和藏传跳神节日,神父、天主教民们、僧侣和佛教信徒都会一起共庆节日。在这个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蕴含着东西方文明的奇异风景交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