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时间;2019/1/6
行程:南京—镇江
人物:18位游侠
领队:丹裕,阿沫,杜杜
这座城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滚滚江水奔涌而下。
千百年前的诗词传说沿颂至今,不绝于耳。
这里有三国纷争,兵家胜败。
也有白蛇传奇,相守千年。
渔歌唱晚,古刹钟鸣。
每一个旅人的足迹都被印刻在城市的记忆齿轮之中,
经过他,感知他,倾听他。
这里有别离,这里有相遇。
这里的故事关于你我。
初遇镇江,
作为一个吃货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众多五味杂陈的味道;
肴肉的鲜香嫩滑,
陈醋的酸醇浓香,
锅盖面的喷香劲道。
童年时期,
每逢新年来镇江走亲戚的记忆就被这些食味香气串联起来,
对小小的我而言,
这大概是一个能被称作好吃的城市吧。
于是,记忆的味道成为了我们开启了此次西津渡+圌山之行的引子。
在前往镇江的路途上,老游侠和新游侠除了做了常规的自我介绍以外。
丹裕哥哥还抛出一道非常规采访“在你的家乡,最留恋的儿时味道是什么?”
呐~ 一道浓烈的乡味问答。
“作为一个老南京,我印象最深的食物是年轻时候在部队大院上班,
那时候晚饭点去街角花两块钱买的荷叶包猪头肉,那叫一个香呀~
跟现在街头巷尾的卤味店比起来,好吃的不是一星半点。
几个大小伙子还没走回单位,肉就吃完了!哈哈哈哈~”.
“说起我的老家,徐州的大葱卷煎饼绝对是我心里的顶级美味。
大家可能都觉得奇怪,大葱和馅饼看起来哪里都联系不到一起的两样食材,
但对我们徐州人来说,搭配起来就是好吃,就要那个味儿!”
“我年轻的时候在武汉念书,
大学时期的记忆就觉得那里物资可匮乏了,
坐船回南京码头工人大袋大袋的搬肉搬菜。
那个时间家里煮的油渣面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食物,
放假回家吃上一碗就特别满足,
可这个味道现在去哪里都寻不到了”
“我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做的菜,
糖醋排骨,炖鸡汤,水煮鱼....
我妈妈可会烧饭了, 所以妈妈做什么都好吃”
团里年纪最小的小游侠思茹也顺便炫耀了一下妈妈的厨艺。
果然食物的记忆最深刻,
任凭岁月流逝,
却带不走根植在脑海和舌尖的家乡余味,
不管我们走去哪里,尝鲜世间,
最香甜的还是那一口家的味道吧。
于是在其乐融融的记忆味道大回味中,
我们和镇江也如期相遇。
一直认为,每座城市的交通枢纽应该是故事最多的地方。
在人流密集的汽车站,火车站和机场,
每瞬间都有离别和遇见在这里发生。
那千年之前呢?
渡口作为古人辗转奔波的中转站亦寄托了多少欢喜离合。
回首思量,这样一条承载了千年时光的古老街巷里,
有无数文人骚客曾在此把酒言欢,对酒相送,挥毫泼墨,吟诗作赋。
自三国以来,作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长江渡口,西津渡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千百年间无数战役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上演。
而如今,兵戎相见,硝烟四起的动荡年代早已过去。
古镇早已被改造为精致怀古的特色街巷。
街道两侧的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
脚下石板路面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轮辙痕仍能证明古渡延续千年的繁华热闹。
漫步其中,来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想象时光倒流。
耳边仿佛传来了渡口商铺小街贩的叫卖声,匆匆而过的车轮马蹄声,
船舶靠岸的停摆,人们相送相聚对饮道“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穿梭在青砖墨瓦之间。
转过身姐妹摄影团无处不在。
雨打湿了额前发尖,
笑意却丝毫不减。
镜头里的每一个雾气蒙蒙的瞬间都变的温暖起来。
撑伞漫步在西津渡的街头巷尾,
游人匆匆而过,殊不知已然成为画中景。
每一个脚步都踏着雨声和历史的折痕。
在亭里歇息,在古道边思量,在台阶上远望,
仿佛每一个呼吸都和古镇微妙的同步。
静心感受,历史拂过耳畔,
它幻化如风,伴雨,触及着你的每一根神经。
一行人经过民俗店,胭脂铺,粮油坊。
停留最长的却是一家家传统美食店,
逃得过美景,却逃不过胃,
寻觅美食已然成为了本能,在镇江也毫不例外。
味道作为旅途的开始和初衷,这下才被付之于行动。
从大名鼎鼎的锅盖面,我们才算真正开启了味蕾的大丰收。
锅盖面的传说离不开乾隆下江南的奇遇,
具体内容不再做过多赘述。
但亲眼瞧见面汤里飘着锅盖,不免还是觉着神奇万分。
这种源自清代的传统做法延续至今,到底是为了保持噱头,还是真的能增添风味?
一尝便知。
“恩,真香~”
街角边一间古旧质朴的饼店引人驻足。
小店面积不大,店内柜台上随意摆放着老摆件和现烤好的饼。
不细看门头,甚至会误以为是什么旧物杂货谱子。
天花板挂着的小黑板上,写着店名和百年老店的名号。
随意却又透着老店特有的小傲娇,
名声在外,不愁来客。
守店的老爷爷聊起自己家的状元饼更是眉宇间止不住的自豪神情。
每一块饼都是自己起早和面 用亲自铸的饼锅一张张摊出来的,先做现卖,绝不敷衍。
抱着好奇心,尝了尝。
同行的客人连说像极了儿时的味道,边吃边买下了好几袋。
看到有小客人在,老爷爷还用心裹了好大一根糖稀。
旧时的零食就这样递到了新一代的手中,
爷爷用这样一张布满皱纹却坚毅的手,
把老味道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除了状元饼,这一路手上就没听过的食物还有年糕,七香干,各式卤味,打糕.....
全然不用担心古街会逛累。
吃多了,还得坐下来端上一碗银耳羹再消消食。
镇江味道就这样深深的在胃里走了一遭。
西津渡紧邻着镇江博物馆。
逛完街顺着道儿就溜达过来了,
博物馆的原址是英国领事馆,由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组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一楼的青铜器馆和瓷器馆展示了西周和六朝上百余件青瓷器,
另有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展示,皆为馆藏特色。
透过玻璃橱窗仔细观赏文物的细节,
灯光下这些珍宝,无一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
最意外的是,古街里猫星人无处不在。
随便一转弯,就会偶遇小家伙从草丛里探出头来,
还有的在茶馆门口打着盹,或者窝在台阶上梳理着毛发。
一唤甚至就轻巧的跑到脚边撒起娇来,亲近的像是曾经相识~
一行人完全就摞不动脚了,蹲下身来摸摸额头,说说话。
这一沟通像是能听得懂意思一般,叫唤着两句便给大家带起路来。
于是在雨中被猫星人领着路,一起走了好远,就差抱起来带回家啦~
旅行中的惊喜的小相遇,就这样悄然的治愈了每一个人。
西津渡吃货之旅暂告一段落。
迎接大家的是一段“贴心”的徒步登圌山~
雨中登山别有一番滋味,
兵分两路说走就走。
小游侠领头,老游侠掂后。
开始一场台阶苦行,卡路里大战!
顺着不算险的石坡来到了台阶起点,
导航牌上写着距离山顶还有一千多级台阶数,
众人不禁面露难色,但看着年纪最小的小团员已经迈开脚步,
深吸一口气,一个接一个的跟了上去。
沿路的不步道边不仅仅有标识牌,
爬着台阶竟然发现每到一定的台阶数就悉心标好了卡路里的消耗量。
从50个台阶=一颗花生米开始....
吃货们可算意识到贪食的严重性了~哈哈哈
100级=一颗苹果
500级=一个玉米
600级=一片面包
800级=一杯可乐
900级=一盒爆米花
1000级=一盒薯条.....
这代价着实令人感到心酸啊~~
沿途的鼓励标识也格外瞩目,
插着腰,喘着气,互相打气。
实在累的不行,再替你背一下包,拉一把手。
游侠们互相鼓励帮助着一步一步离山顶越来越近啦。
看着大家的背影在雨雾中忽近忽远,
四周的能见度也不高,
踩着湿漉漉的台阶,
却仍旧毫无怨言的前行,内心着实感动不已。
接近山顶的木栈道更是像架在云端,
山脚下的风景虽然看不清楚,
却收获了别样的雨中风情,
并不是每一个游人都有机会踩着“仙境桥”走入云雾中呀~
当第1100级台阶映入眼前时,
大家情不自禁的展露出笑颜来~
拨开云雾见顶峰了,
未曾有太阳但心里却闪着光。
大家一起拉着手在山顶的亭里合影留念,
雨水可能早就浸湿了外套,以为1000多级台阶攀爬下来多少会显露出一丝疲态。
但众人脸上毫无狼狈和疲惫,在山顶笑的无比灿烂,
在这场和自己的比赛中没有一个失败者。
沿原路下山更加游刃有余,
一路合着影,开着玩笑,比预想更快的返回了山脚的起点。
一群人像孩子一样不约而同的涌向零食贩卖车,
“来,五瓶可乐!”
洪亮的嗓门吓了一跳~
“刚刚不才爬完1200级台阶消耗掉了中午的卡路里,一下山就喝可乐呀”
“那可不是,下着雨辛辛苦苦爬了山是为什么呀,消耗的卡路里就是为了这一口可乐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了。
人手一瓶可乐犒劳自己一路的辛苦,
毫无负罪感的一饮而尽!
“干杯!”
是呀~这才是真正的畅意人生,努力付出了就值得被嘉奖。
享受当下,享受每一个瞬间,
拒绝和任何快乐擦肩而过。
镇江之行,就在这片雨雾蒙蒙的大庆贺中结束了。
多幸运能在这个别样的雨天和润州相遇。
看尽了她的古朴,宁静,百味和历史的遗韵,
把最好的记忆珍藏于心,然后默默的期许再一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