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说“壮族的歌,苗族的节,侗族的楼,瑶族的舞” 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 四绝”,对融水和三江的向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此次终于有机会,带上我的小飞机,去一探融水的双龙沟和梦呜苗寨和三江的程阳八寨,在这里有有精壮的苗家阿哥吹着芦笙,盛装的苗家妹子踏歌而舞,在芦笙坪上拉着苗家人的手跳着竹竿舞,在原始森林中走过将近一公里的玻璃桥,探一探徐霞客呆了13天留下11800字游记的老君洞,成龙拍过电影的程阳八寨打个卡......这一次融水三江之行是圆梦之行。
双龙沟景区
景区门票:96元(含双龙沟景区和梦呜苗寨)
《苗魅》演出:96元
开放时间:09:00-17:00
建议游览时间:加上苗寨,3-4小时。
苗寨演出:13点和15点各一场。
双龙沟景区主要是沿着一条栈道在原始森林中漫步,约两公里的步道边上水流缓缓,因为去的时候算旱季,水不大,到了冬季和夏季据说水流清澈值得一看。因为旱季,所以原本宣传的瀑布也断流了,没看成,只体验了玻璃桥,除此之外,下山的道路可以选择飞车和溜索道,孩子应该很喜欢这类项目。个人感觉,此行的重点不在双龙沟而是梦呜苗寨,加上双龙沟去的不是季节,所以这回没在双龙沟逗留过多时间。
梦呜苗寨,很多人都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苗语里,梦呜是你好的意思。苗寨是新建的,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是从之前的老建筑原封不动的移动而来,不仅是为了保留原本苗族的建筑,而且也是为了更多的展示传统苗族文化和特色,当地居民,贫困户来到这里做生意,增加收入,也为扩大整个融水苗族文化广为人知做出了贡献。
在苗寨里可以有尝到苗家杀猪宴、以及芦笙芒篙表演、斗马场、斗鸡坪、斗鸟坪、闹鱼、原生态耕作体验、烧鱼体验区、梦呜民俗歌舞《苗魅》实景大舞台和原生态"火塘坐妹”夜场实景体验。
芦笙坪——大多苗寨中央都有芦笙坪,这里是人们吹笙踩堂、比赛芦笙、唱苗歌等集体娱乐活动的场地,同时又是全寨人集中议事、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因为居住在山区,寨子里平坦的地方很少,苗家人在建寨时,宁愿把自家的房屋建在山坡上,也要让出平地来设芦笙坪,可见芦笙坪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晒谷坪——苗寨最常见的公共建筑空间,是苗族节庆活动、聚会、娱乐、休息的公共场所。秋收时节,人们也往往在晒谷坪上晾晒稻谷。
禾晾——我们来时正值金秋时节,走近融水苗案,远远就看见寨边那一排高高竖起的禾晾, 上面挂满了一東 東金灿灿的稻穗,铺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 禾晾用杉木制成,高十来米,宽十来二十+米,每高一米穿一根杉木横杠,顶部覆盖呈人字形的木皮遮雨。秋收时,苗族人家将从稻田里剪回来的稻穗置于横杠上晾晒,半个多月后,稻穗干了才搬回家里的粮仓堆砌。
芦笙,是苗族颇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由笔斗、笙管、资片和共吗周几个部分组成。分为特大号、中号、小号,主要用于坡会、节庆、宋教祭祀及婚、丧、礼俗等场合。几乎每个苗族男子都会吹芦笙,每个苗寨都有芦笙队。传说古时候,苗、 汉两族居住在一个山区,却常常起纷争。天神就派诸葛亮带来两样乐器下凡调解,木制的二胡给了汉人,竹制的芦笙给了苗民。汉人拉起二胡如痴如醉,苗民吹起芦笙欣喜若狂,相互间还交流技艺。因此,苗家人很感激诸葛亮的功德,把他尊为芦笙的始祖。直到现在,凡举办芦笙坡会时,在芦笙母(大号坐脚芦笙)的共鸣筒上都刻上“大圣孔明永世存”的字样,以示对诸葛亮的崇敬。
苗族的小伙从小的玩具就是芦笙,所以几乎家家的孩子都会吹,而芦笙舞也是他们流传最为广泛的舞蹈。以芦笙伴奏模拟山羊跳跃、欢叫等动作。打同年时跳的礼仪性舞蹈叫嘎任舞; 祭祀活动中跳的男子队列舞蹈叫驱邪舞;表现武艺高强的汉子一路护送芦笙回寨子的苗族男子双人舞叫嘎芦舞,而芦笙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踩堂舞。
苗族头饰或高鬓宽髻,或盘辫短发,或帕素巾,或角梳伸展,或凤簪斜插,百态纷呈,多姿多彩。儿童头饰多留头顶左、右两撮扎梳成两根小辫或扎成两把。苗族绝大多数男青年留分头,有的所包的头帕直径40厘米。
在芦笙坪舞了两曲之后,大部队带着观众专场去到鼓楼下的表演舞台,开始新的表演,这样带着观众逛景区的感觉挺好的,不会将观众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将芦笙坪和鼓楼都融入了表演中,让来到的游客对这些苗寨特有的建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来到鼓楼,又是一曲芦笙舞拉开了序幕。这曲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演员们都不打伞了,而是拿着芦笙道具起舞。
“五溪衣裳共云天”,唐代诗人杜甫曾用诗句盛赞苗族服饰的色彩斑斓。小姐姐们都是盛装出席,配戴各式各样的银饰,下身套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
这一趟下来发现,几乎每个苗寨都建有鼓楼,而苗族鼓楼因可存放芦笙,亦称为“芦笙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鼓楼的建筑风格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名副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
接着鼓楼下上演了一场踩刀表演。演员先是自己踩,之后邀请游客背着游客踩,据导游小姐姐说到了大型节庆,还会表演上刀山的活动,在广场边上也立着一个刀山的架子,看来一定要趁着假日再来看看更热闹的表演。
之后就是互动环节了,演员们拿出了竹竿邀请游客一起跳竹竿舞,不会跳的会手拉手带着你跳几回,记住规律后就很容易上手了。原本很害羞的我也被拉去跳了几回,然后可以自己来了。
互动的环节,就完全被感染了,怎么说呢,少数民族的朋友很多,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大方能歌善舞的,不会对这些唱歌跳舞的事情扭捏,但是像我一样的汉族朋友很多都比较害羞。
过摇摆桥都时候最好玩,前后的朋友都会使劲摇晃桥,让走到中间的朋友站不稳,但是越是这样越好玩。站不稳,小姐姐们会来扶着你一起走。
最后,苗家人会在鼓楼下对歌,都是原生态的苗语歌曲,反正我是没听懂,但是和着芦笙的声音也是十分特色的。
苗族吊脚楼是他们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由于苗族楼房大都建在倾斜度较大的山腰上,所以楼边走廊及其他骑出楼面部分的牵制短柱都呈悬吊状,故称吊脚木楼。吊脚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做仓库,置放杂物,也可以储存粮食;中层住人,老年人多住在靠火塘边的厢房内,两头的厢房作为年轻人或客人的卧室。中厅设火塘,人们平时都围坐在火塘边烧火煮食。中厅外设长廊,置有长、短木凳,安放有纺纱机、织锦机;下层一般用来圈养牲畜,安置厕所和堆放柴木、草料等杂物。吊脚楼为杉木结构,楼顶用瓦片或杉树皮覆盖,具有散湿性强,通风干爽的特点。整座楼房建筑不用一颗铁钉, 全用木栅栅榫接合,十分稳固。许多人家还在主楼前面或偏厦一侧, 建构与主楼第二层持平的晒楼,可晾晒禾把、稻谷、衣物,又供家人休闲乘凉。
小镇不大,沿着河边就是十几栋吊脚楼的样子,一楼基本都不再是养牲畜用的,而是店铺了,还有芦笙制作体验工坊,身处其中,会有一种在凤凰的感觉,虽然规模小了很多,但是也有点意思。
晚上入住的是融水元宝山假日酒店,相当于是当地最好的五星酒店了,大堂华丽,大气。房间也很不错。
房间的空间很大,还配有小型办工作,整体装饰很简约,床品也十分舒服。
落地窗边上的小躺椅,晚上的时候在这里躺着看看书撸撸稿子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窗外是一个高层居民小区。远处依旧是广西特色的喀斯特地貌的山体。
晚餐体验了融水当地的油茶,油茶是用姜和茶叶捣烂后煮出来的水,陪着花生爆米葱及盐或者糖一起吃的饮品。属于桂北的特色。
老君洞
门票:85元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老君洞又名“真仙岩”,是宋太宗赵光义所敕封。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同时也是融州古八景之首,堪称"水月洞天"。战争时期老君洞被选址为兵工厂,给老君洞添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景区内有摩崖石刻、真仙洞、隐仙洞、高空吊桥、悬崖秋千、玻璃平台、悬崖栈道、玻璃滑道等。最最最特别的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洞住了13天,这是他旅行生涯中在一个地方住得最久的一次,并留下11800字游记,生动描述了老君洞的山光水色和传奇神话。
一大早下起了雨,我们来到距离高速路口不远的老君洞,因为下雨的原因,有好些户外设施不能玩了。
一入大门就看到门口是一张棋台,徐霞客坐在一棵巨大的枯木前,指点下棋。
入口处不远的山壁上有很多古时候留下的摩崖石刻。
景区内一棵巨型的千年香樟树
远处石壁上“真仙洞”的字样,为岳飞副将王佐将军所书,王佐所书多有缺笔,以现实他是纠纠武夫。
石刻上“瀛洲”:瀛洲泛指仙境,可以指汉族神话中的东海仙山。
“天下第一真仙之岩”:为南宋绍兴年间,南宋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张孝祥手迹。
“宋司马太师书家人卦” 司马光曾孙司马备,南宋绍兴十九年,至融州为副都督,可见宋皇对融州重视对非凡成都。司马备将司马光所书《家人卦》藏于家中,后司马备因倅于融水,后人谨摹刻🐟老君洞的石壁上,
从真仙洞出来,来到半山腰的隐仙洞。
位于攀山古道中段,由于常年受地下水侵蚀,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内全程400多米,有大量奇丽多姿、玲珑剔透自然形成的钟乳石、石乳、石幔、石柱、石笋、石花。
下图中洞顶顶这个天窗,就是最初当地方发现这个溶洞的第一个入口。
洞中老君归来、老君传道、老君赐福、时空隧道、音乐石屏等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再加上炫彩灯光的照射,如同置身仙境一般。在广西这样的溶洞很多,看的也很多了,这类的溶洞,主要看想象力,随便一处点,只要灯光做好了,就很有看头。
结束了老君洞的游览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三江程阳八寨。一晚上的雨还没下完,去的路上也下了一路。
程阳八寨
门票:75
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赛尔)八寨。
程阳八寨,顾名思义就是由八个寨子组成的侗族千户大寨,有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等八个自然村寨。景区门口的程阳风雨桥就坐落于此程阳八寨旁的林溪河上,始建于1912年的程阳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桥的主要材料是由木料和石料组成,建筑风格独特,集廊、亭、塔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程阳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如今的风雨桥来来往往的都是当地居民和一茬又一茬的游客。当地很多老人回在桥上做手工并卖给游客。算是一种贴补家用。一上桥就能发现少数民族的当地人的服饰和汉族的不同,也和之前在融水看到的不一样。
更多的时候她们是在做手工,有旅行团了就会招呼一下。三三两两的老姐妹们坐在一起唠嗑,聊聊家长里短的事情。
程阳桥下是一片茶园,偶遇在采茶的大叔,和他聊着天还邀请我们去喝茶。虽然是个旅游景区,但是民风真的好淳朴啊。
看完程阳桥,在寨子里穿梭,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反正就是闲逛,几乎走一段就见到一座风雨桥,有大有小,风格却差不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桥。
桥中亭子飞檐高翘;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
侗族吊脚楼多是杉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为悬山式屋顶,屋顶盖青瓦或杉皮,两边搭有偏厦。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的。楼板以下为“底层”,顶棚为“楼层”,中间层为“住层”。底层一般为关养家禽牲畜,堆放家具,柴禾杂物和安放石碓的地方,有的厨房也设置在此层。楼层主要是储藏粮食的地方,有的也设置卧室。住层主要是设置卧室,是住宅的主要空间。
群山之中的吊脚楼让我又一次想起了凤凰,一样之处在于吊脚楼都是沿江而建。凤凰的江更大,吊脚楼更集中些,而程阳八寨的吊脚楼是在田间和江边都有分布。
穿梭其中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地人那么的热情,因为大家都住的好近,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种地时候,大家都是互相帮助的。
秋天来的话,田里一片金黄一定很好看。
突然下起了小雨,在吊脚楼下多了一会雨。
如果说风雨桥是侗族的智慧结晶,那么鼓楼就是另一个侗族人民的智慧产物了。鼓楼是侗乡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物,鼓楼以防腐木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鼓楼通体全是防腐木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卯,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腐不斜。在古代侗族鼓楼还有作为开会场所、外敌入侵鸣鼓警示等作用。打个比方就想汉族的一个村的祠堂的地位。一般一个村或一个寨子就会有一个鼓楼,程阳八寨中,比较出名的鼓楼是岩寨的鼓楼。我们今天的午餐也是在这里吃百家宴。
“百家宴”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每逢村寨互访或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来访时,全村各户自备酒菜饭,一起到鼓楼坪“一”字型摆开长桌,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你来我往、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据说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
“百家宴”是侗族热情好客、团结友爱、和谐大同的文化象征,在三江侗族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为现今每逢重大节庆或重要宾客来访时必备的款待仪式。
百家宴怎么能少得了高山流水呢?侗族姐姐们唱着歌,用竹筒一个接一个将酒水传递到最后一个姐姐的竹筒中,让客人喝酒。这是在侗族百家宴中的最高待遇了。酒也不是高度的酒,主要是体现侗族朋友的热情。
姐姐们头上带的头饰也很好看啊,五颜六色的。
换另一个角度看看。
鼓楼的另一侧,男人们围着火塘聊天抽烟,和这边喧闹的长桌宴有着鲜明的对比。
晚上没有在程阳八寨留宿,寨子里有很多农家乐,基本都是住在特色的吊脚楼里,很有体验感,但是吊脚楼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和云南早期的民宿是差不多的,隔音效果一般。最后我们入住了县城里的三江璟象酒店。
楼层很高,可以看到一半县城的景色,房间内部宽敞,格调高雅,推荐。
晚上有表演,找了家特色的簸箕宴的餐厅试一下当地特色的美食。
簸箕宴顾名思义就是将各色菜式整齐的摆放在簸箕上。还记得向往的生活最新一季黄磊在傣历新年做的年夜饭就是簸箕宴。簸箕宴一般都包含着冷热菜还有主食以及粗粮。鸡鸭鱼肉都有了。
当然也少不了油茶。
店里也有特色招待——高山流水敬酒。
提到三江不能不去看一下《坐妹》一部侗族婚嫁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婚恋习俗,在坐妹中浓缩在一夜之间的一更“走姑娘”、二更“闹姑娘”、三更“坐妹”、四更“破晓之喜”之中。把民俗风情巧妙的融入到歌舞剧中。
灯光和服装的效果十分惊艳,尤其是晚上居然还下起了雨,前面不大的雨演员们还坚持演出,知道后面变成了倾盆大雨才暂停了5分钟,在场观众都为演员的敬业精神自发的鼓掌。
交通
南宁——融水
每天有两趟火车,都是k字头的。
大巴也需要4小时才能到达。
交通还是有些麻烦,也正因为这样,才能保留更原始的民族风情。
融水内交通
融水县——双龙沟
旅游观光3号线 :丽都宾馆站-双龙沟景区站 4站
融水县——老君洞
旅游观光1号线:苗山国际大酒店站-老子山景区站 1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