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 广西 想看秋色最美的莫过于梯田了
从 西藏 回来就一直按耐不住,人家说 西藏 回来不看景
好家伙,我是 西藏 回来呆不住,就是想出门浪
于是翻了一下朋友圈, 桂林 的龙脊去了两次,灌水和秋收都拍过了
已经没有特别想去的冲动,主要原因是不想爬山
于是问了一下朋友圈里的老驴友,对方推荐了我—— 融水 元 宝山
于是我开启了地毯式搜攻略,特别喜欢做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先锋
于是这一趟目的地就这么定了—— 融水
老妈看着我突然忙起来查攻略问了一嘴又要去哪
我一看,老妈也在家闲置好久了,一起去吧,一拍即合
我爸因为要照顾我爷奶,只能看着我和我妈结伴去玩
然后每天晚上会接到我爸酸溜溜的电话问候,哈哈哈哈
确定了要去 融水 ,我就开始打听攻略
一个学艺术的朋友说她以前去过,元 宝山 是艺术生采风的地方
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去 沙溪 时候的场景,游客少
一整个古镇都是来写生的学生
美院是最会找这样风景优美又不那么商业的地方
瞬间对 融水 之行充满了期待
day1: 南宁 —石上人家
day2:安太小桑梯田—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鹰嘴岩—石上人家
day3:石上人家—归报屯—田塘瑶寨—金芦笙大酒店
day4:金芦笙大酒店—双龙沟—梦呜苗寨— 南宁
从 南宁 到元 宝山 石上人家,导航是6.5小时,我整整开了7.5小时,因为我华丽丽的走错路了。正常情况下在 融水 下了高速再开2.5小时就可以了,我们却~哎,又是被导航坑了的一天。
大家要记住,自驾车的朋友,一定走四荣、香粉那条路。
建议在 融水 下高速前加满油,或者在县城 里加 满油,去石上人家的一路只有一个中石化加油站,如果像我一样被导航坑了,那就连那个加油站都碰不到了。只能买山里的散装油了。
元 宝山 位于 广西 柳州 市 融水 苗族自治县城北,距县城65公里,有三大主峰:蓝坪峰、元宝峰、青云峰,其中青云峰海拔2084.7米,为 柳州 第一高峰、 广西 第三高峰。周边分布着众多村寨,而我们此次去的就是青云峰的小桑村。小桑村有两个屯,一边是石上人家,另一边是小桑梯田,除此之外,村内和周边有千年古杉、鹰嘴岩、帕希池、博物馆等景点,第一天我们就玩这两个屯~
另外每年5月是山杜鹃开放的时候,那时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也是一大美景。每年农历六月六的新禾节、正月的苗年都有斗马、斗牛、芦笙踩堂、十三坡会等民俗表演。
元 宝山 下沟壑交错,半山腰下的山梁和河谷间梯田层层叠叠,小桑梯田就位于此处,由于地理位置及海拔的原因,小桑村的稻谷是一年一季,在每年9月底,10月初成熟,而每年成熟的时候,就是村里最热闹最忙碌的时候,一开始听说已经收割了,还蛮失望的,结果上山的一路,却是看到村民晾晒谷子的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听说之前一直在下雨,谷子收割了,也没法晾晒,所以我们来的那几天整个 融水 都在晒谷子,这一年只有2-3天能看到的景象被我们碰到了,也是大大的运气啊。
前一晚在石上人家客栈和主人杜哥打听了一下,拍梯田顺光是早晨,日出是没希望了,所以直接睡到了8点,吃过早餐就去看梯田。上山的时候有一条岔路,一条是去石上人家,另一条就是去 融水 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的,要看梯田得往博物馆那一条岔路开。下图的几个蓝色的叉叉是几个拍摄的机位。
第一个点就是在博物馆,博物馆有两个延伸的观景平台,位置虽然不算很高,但也是个不错的机位。下方的建筑就是博物馆,左右两边都有梯田,两边种的稻谷品种不一样,所以收割的时间也不同,右边的已经收割了,左边的还没有。收割了的农田,农民会放水泡着,放些禾花鱼苗养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到一边水田一边稻田的差异景象。
光线最好的时候就是9-10点这样了。
在村里穿行你会发现整个村子只要有点空地都被占满了晒谷子,如果自家楼顶不是瓦片的,是新起的平顶砖房,那就更是晒谷子的好地方了。在村里你会发现,有些新起的砖房,也用了木片做了外墙装饰,楼房的建筑风格也是和吊脚楼差不多,一楼都是悬空的,留着位置放杂物和养牲畜。
晒完谷子,老人家就离开了,之前的吊脚楼应该是老房子吧,现在应该在村里新起了砖房了。和杜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央视来村里拍纪录片的时候,选了他作为主角,跟踪拍摄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是村里第一家起砖房的,现在我们住的客栈就是当时起的砖房,我妈问我们住的不是木房子吗?我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也是在砖房外面贴了模板,内外都是这样装饰的。要是木楼的话,隔音会很差,而且只要楼老一点,楼上楼下间的声响也会很大声。
梯田里还有一些零零星星在干农活的人,收割稻子,清理收割后的稻秆,整理田地准备灌水...总有忙不完的活。
这两栋吊脚楼就是小桑梯田最标志的点缀,据石上人家的杜哥说,这两栋楼这几年翻新了,但是这里却依旧是小桑梯田的最佳拍摄角度之一,拍杜哥的纪录片也在这里取了景。以至于在路边还种了一棵树,弄了几个小石墩,给在这里蹲守拍摄的人有个歇脚的地方。
这个角度的全景还是很不错的,要是没收割的时候,一片金黄会更好看。
梯田边上还有好几栋看起来很古老的吊脚楼。
这一片因为是不同的品种,所以还没到收割的时候。黄绿相间的稻田,零星的树木点缀其中,很是特别。
几乎是同一个位置,但往回走一点又是不一样的风景了。
拍了大全景后,继续往山里走,据说还有一个拍全景的好地方,上了一个很陡的坡,开到一个丁字路口,只能往右转,要往左走需要先往右边开个一百多米在这棵 大树 下掉头,原本只是过来掉头,没想到被这几棵千年古桑吸粉了,立马靠边手刹拉着下来拍树,妈妈也下了车,她往我的反方向走,突然喊我过去
我拍了树跑过去一看,我的妈呀,2-3个篮球场大的位置全部铺满了收获的稻子,地上还有十一假期零时改成停车场画的停车线。忍不住飞起了无人机,这样的景象真的好壮观。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趁着阳光好,村民们时不时来翻一下稻谷,忙碌一年收获的喜悦都写在脸上。边上颜色比较深的应该是黑糯米,小桑村也有部分农户种植黑糯米,这个黑糯也是 融水 特有的品种。
来到最后一个梯田的拍摄点,在一个转弯处,有一个石碑,写着梯田拍摄点,有位置靠边停车,但是也只能停一辆,有一个小亭子,要下一段台阶,老妈先下去的,一会就听到她哇的一声,我也赶紧下去,果然几个拍摄点里,这个的位置是最好的,梯田沿着一个个山坳高低起伏,一眼望去,高高低低有好几个山头。有水田有还没收割的稻田,错落间也有一点凌乱的美。
远处的一个是山顶上有一片像是☯️的田,一半收割了一半还在。
掩在山林中的一片梯田
下午回到石上人家就不愿再开车了,看着落日还不错,试着飞起了无人机,夕阳下的梯田是另一种美。
博物馆并不大,有一个小型的广场,在这个季节不大的广场也被征用来晒谷子了。博物馆里主要是介绍 融水 苗族的生活和娱乐。
融水 苗族自治县位于广 西北 部,是 广西 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全县人口51万人,其中苗族就有21万人,占了41%。而聚居在大苗山内的 融水 的苗族,依旧保留着很多苗族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浓郁,习惯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住在栉次鳞比的吊脚楼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简单生活。
一进门就是一个苗族家里常见的火塘,这里是苗族的厨房,也是餐桌,甚至还有火塘文化:传统的苗家吊脚楼里都设有火塘,一般火塘上挂满了薰黑的腊肉、野味。火塘中间立有三角架,周围摆着多个木凳,劳作归来的一家人围着火塘煮饭吃饭,亲情浓浓。
由于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多为山中,气候湿冷,所以大家总喜欢围着火塘烤火。老辈爱给大家讲那些苗族古老的传说或故事,父亲或母亲总是爱传授给子女某项技艺或讲讲做人做事的道理...苗家的文化也就是在这火塘边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在村里闲逛的时候看到有好几个芦笙作坊,苗家人离不开芦笙,前面说过每年农历六月六的新禾节、正月的苗年都有斗马、斗牛、芦笙踩堂、十三坡会等民俗表演,芦笙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下图左右下方的就是坡会里的盛况,大家身着盛装表演芦笙踩堂。
生活劳作用品
【苗银胸牌】
胸饰包括银项圈、压领等,银项圈的制作特别考究,上面的很多花纹和图样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如意和蝴蝶是常见的款式。其他装饰的图案多为龙、鱼、锦鸡、宝剑等花样,每个花样都有特殊的吉祥的寓意。
蝴蝶、鱼、锦鸡这些的寓意都很好解释,但是这宝剑我还是想不出来,于是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宝剑是有消灾辟邪的作用,所以基本上胸牌的缀饰很多都有宝剑。
【花带】
苗族女装的重要装饰,也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一般是系在腰间,如果坡会上遇到心上人了,女孩就会把花带送给心上人做定情信物。
这两条花带一看就是手工绣的,不知道是哪个苗家阿妹送给了哪个阿哥做定情信物的。
博物馆是一个纯木质的吊脚楼,看起来有了些年头,走上去还真的有嘎吱嘎吱的声音。要是还能穿上苗服在吊脚楼拍一组民族美照那一定不得了。这里真的特别适合拍人像。
把妈妈培养出来了,至少会对焦了,哈哈哈哈。
然后无人机给自己来一个自拍。
【烧鱼】
在山上这样的小溪很多,可以说元 宝山 水资源是很丰富的。好几次出门带了ND镜,但总忘记拿出来拍,这回车开到哪儿就是哪儿的,想起来还带了这东西,于是把ND镜拿出来拍了一组延时流水,正好中午的时候居然没太阳了,曝光时间可以长一点了。
溪水很清澈,因为没有下雨,所以也并不大,在山石间婉转流淌,让这一条小小的溪水有种温婉娟秀的感觉。
说来也巧,在拍溪水的时候正好碰到一大家人在这里准备烧烤,正在整理食材,而且还有元 宝山 最特色的烧鱼。
烧鱼是 融水 苗族同胞的习俗,前面看梯田的时候很多收割了的田里有水,这些水田里就养着鱼,烧鱼则是庆祝丰收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年的秋收稻黄时节,也是田鲤肥壮之时。这时候就是烧鱼的最好时候了。点一堆篝火,用竹竿把鱼夹着,就在田野间烧鱼野餐,尽享丰收喜悦。苗家的烧鱼活动从9月稻黄收割开始,持续到12月底才正式结束。
这些稻田荷花鲤鱼,是不刮鱼鳞也不破肚子的,就图一个新鲜。
烧一个火堆,每个竹竿插在地里,顶上一块石头,烧烤用的材料都就地取材,真的很原生态啊。
【帕希池】
从石上人家继续往山上开,会有一个岔路往下走,杜哥说走到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山谷,山谷里藏着几个像绿宝石一样的水潭——帕希池(苗语)。夏天是户外爱好者和孩子们的天堂。停好车,一个干掉的瀑布,小心的爬过去,再往前走上100米,就到了。
当我转过弯在高处第一眼看到这个帕希池的时候,我不由的发出了“哇”的声音,要知道我刚从 西藏 的 阿里 回来啊。 西藏 回来不看景,但是这一弯潭水和 阿里 的湖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就像一块完美的璞玉,在山谷间发着光。
肉眼可见的绿色的潭水,清澈见底,可惜已经十月了,不然真是游泳的好机会啊,手试了一下温度绝对的冰凉解暑,下次有机会夏天来的话,一定要来泡泡水。
游不了泳,就拍照留念吧。
一阵风吹过水面惊起一片涟漪,这样的画面真的太美了。
【鹰嘴岩】
鹰嘴岩因在海拔约1200米的悬崖峡谷中一突兀而形似鹰嘴的石头而得名。从石上人家继续往山里走,碰到岔路的时候往上走(往下的岔路是去帕希池的),几公里就到了,我一开始查攻略时还以为这里是一个特定角度拍摄会显得很危险的石头,实际不危险,可到了现场一看,真的就是悬崖,反正我没敢往下看,重点这个位置还是倾斜的,虽然坡度不大,但是还是挺可怕的,我试着走过去,不敢站在边上,风挺大的,于是坐了下来,往前挪到我自己能挪到的最边边。
我妈在旁边投来了警告的目光,意思不能再往前了,要注意安全,在她看来不值得为了这张照片犯危险。其实在可控范围内我还是会去挪一下的,带父母出来不好的就是不能在他们面前做任何一点他们认为危险的举动,还有就是不能搞太晚睡觉,尤其是拍星空,觉得我就是在浪费生命,听到一个位置要拍半个小时恨不得给我一个爆栗...反正我就挪到了我和老妈都能接受的位置拍了张照,其实还是不满意的,坐的太里面了,趁着我妈上厕所的间隙,我又挪了过去,刚一回头,我妈又在边上看着了,就这样吧~无人机起飞也拍了两张。
给我的新鞋子也来一张,这样一看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距离鹰嘴岩不到200米的地方还有一处双龟石,也是一个悬崖边延伸出去的大石头,我是不敢再去边上了,就这样来一张吧。
关于石上人家有这样一个传说:以前小桑村的先辈们是以打猎为生的,迁徙至元 宝山 ,因环境潮湿,毒虫出没,为躲避蛇虫鼠蚁,先辈们将房子建在了石头上。没想到那些建在石头上的房子竟成就了一道独一无二的景观。那些建在巨大岩石的吊脚楼一座座错落有致,边上就是一层一层的农田,充满了浓浓的山野气息。
晒谷子的村民真的是争取用尽了一切平坦的地方晒谷子,就连酒店石上人家最标志的、由 中国 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格胜老师题字的“石上人家”大石头上也不放过。
作为写生的经典位置,写生亭里一定坐过很多很多知名的画家吧。
写生亭旁边的稻谷也都泛着金灿灿的颜色,不知道主人家打算什么时候收割了。
一大早出来拍照,毫不夸张的说,我碰上了全村人都在晒谷子,如果不是在晒谷子就是在去晒谷子的路上。一派忙碌的景象,我都能体会到他们的秋收的喜悦。麻袋里装的是一年的收获,虽然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家里的田地还是不能放弃的,一年一次的秋收整个村子都很重视的,要不是忙完了秋收他们哪有闲暇在河边烧鱼呢?
吊脚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做仓库,置放杂物,也可以储存粮食;中层住人,老年人多住在靠火塘边的厢房内,两头的厢房作为年轻人或客人的卧室。中厅设火塘,人们平时都围坐在火塘边烧火煮食;下层一般用来圈养牲畜,安置厕所和堆放柴木、草料等杂物。
吊脚楼一般选用杉木,楼顶用瓦片覆盖,有通风干爽的特点,特别具有天然的防潮效果。而且老的吊脚楼,整座楼房建筑不用一颗铁钉, 全用木栅栅榫接合,十分稳固。
许多人家还在主楼前面或向阳的一侧,搭建一个与二层持平的晒楼,可晾晒禾把、稻谷、衣物。
在村里,见到的多数是老人家,年轻人基本都下山发展了,干农活的也都是中老年人为主,不知道这样的大山能留得住几个像杜哥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呢。
夕阳中的吊脚楼,美不胜收。
晚上拉着老妈陪我拍星空,去年在 云南 建水 跨年的时候拍的星空是拉着老爸去的,结果这回没别人了,只能拉着老妈, 她挺不能理解拍星星这个事情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和我在村里摸黑晃荡了一个多小时,为了缓解等待的无聊和尴尬,我打开了星星的软件,给她找她的星座,刚刚开了个头,她貌似没啥兴趣的样子,看来真的挺难为她陪我的
银河的位置总被写生亭挡着了,拍了两张就换位置了。
这是拍的第一个星轨,效果不理想,于是80张结束后,就赶紧换位置,因为之前石上人家边上的一户人家开着大灯,光污染严重,我们拍第一个延时的时候终于把他熬到了关灯
于是又拍了一组延时。
之前说了 融水 有41%的苗族,而剩下的59%也不全是汉族,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在我看来我除了比较常见的壮族服饰看得出来外, 广西 其他那些苗族、瑶族、侗族...这些少数民族我是真的认不出来的,这两天走下来我能认出瑶族和苗族了。
归报屯位于元 宝山 南麓四荣乡,海拔700多米,聚居了60多户侗族人,从 融水 县城去元 宝山 的路上会路过。碰上节庆的时候在屯里的打同年、侗族芦笙踩堂等民俗活动是很特别的体验。
导航归报 桃源 宾馆就好了,宾馆前的空地就是村里游客中心的停车场。
我们停车在 桃源 宾馆借厕所的时候,和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她说我们来的正是时候,屯里正在晾晒谷子,难得一见的场面,我心里想昨天也见了一天晒谷子了,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没想到无人机起飞以后,是整个村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真的一点不夸张,我们后来进村想拍点东西的时候发现,整个村子的道路,广场几乎是平的地方都铺满了谷子。以至于我们一路走的都很小心深怕踩着别人一年的收获。这样的场面和小桑村相比更壮观更有规模。这个屯里的房屋屋顶都是清一色的瓦,整齐划一,在空中看也特别好看。
这个角度看的最清楚了,整个村子所有的空地都晒着谷子。
连着停车场有一条通向屯里的风雨桥,大概也有5-6层楼那么高。一下就看出各民族间的建筑风格不一样了。风雨桥、鼓楼、凉亭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苗族是没有风雨桥的。
虽然一看就是座新起的风雨桥,但纯木质的风雨桥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建筑工艺,不用钉子,每一个链接都是用榫卯结构接合。
随手采了一把野草,拍照道具少不了。
远处的房屋 和田 地成了一幅美丽的背景画。
进到村里回头望去,风雨桥还是那么醒目。
来到村里的操场,满地都是晾晒的谷子,这位老人家正在拣拾散落在地上的谷子,很认真,只有种过庄稼的人才真正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她头上戴的头巾就是很传统的少数民族蜡染的布料做成的。
乡愁博物馆边上还有个水车,空地上也都铺满了稻子。
侗族也是住吊脚楼,所以火塘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老妈摆拍了一张好有爱啊~
这是蒸糯米饭的木桶
博物馆里介绍了很多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村里的概况,主要展示一些生活和农用的物品。
打谷机,正好是这个季节能用上的工具。
一些手工制品,竹编的工具也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还有织布机,墙上的这些色彩鲜艳的布料都是织布机织出来的。
田塘瑶寨位于 融水 县香粉乡金兰村,地处元 宝山 南麓。依山傍水,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从归报屯出来,继续往 融水 县城的方向开大概半小时,又到了另一个村寨,这里是瑶族的村落。
在到达瑶寨之前路过一条非常美丽的峡谷—— 龙门 峡谷。空中俯瞰像是一块块绿色的翡翠落入了山间,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林,像是守护着它们,一条山路,不时还有车开过。田塘瑶寨就位于这样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
换一个角度看,峡谷应该处于枯水期,水量不是很大,要是丰水期高处看一定更壮观。
另一边瑶寨依着梯田而建,不似归报那样的集中,户数也没有那么多。在游览的时候偶遇了两位大姐,看到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游客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家里喝油茶,我也没扭捏,一直都想去吊脚楼里看看老屋子里面到底长啥样。于是欣然接受了两位大姐的邀请。
一进屋子,正中间就是一个火塘。几根大腿一样粗的柴火在中间,一个超大的三脚炉架,得到大姐的同意后参观了一下屋子,最外面的屋子是火塘,边上是一个储物的杂物间,放着泡菜坛子,火塘后面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客厅,然后是三间里屋。参观的时候看到晾晒的瑶族服饰,多看了两眼,大姐看我感兴趣就问我要不要试试看看,我又厚着脸皮答应了,于是便有了我在火塘的摆拍照片
有光线透过屋顶的间隙漏下来,火塘的火燃起来后,这个漏下的光线更清晰了。
火塘上的屋梁还挂有一点老腊肉
杂物间的泡菜坛子
本婷全套瑶服的摆拍,哈哈哈哈
瑶服和苗服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也是繁复的花样,但是小坎肩一穿,就变得朴素了一些。
自己炸的米花,和自己煮的油茶,真的特别谢谢两位大姐给了我一个这样的体验。
既然已经穿上了就跑到门口又拍了两张才肯脱掉,脸皮子真厚啊~哈哈哈
回去的路上碰到老人家在筛谷子,这应该是晒完谷子的下一道程序了吧。
在 融水 县城,周边就有两个A级景区非常值得去打卡的就是双龙沟和梦呜苗寨。这两个景区是买的套票,一般旅行社喜欢来这两个景区,因为交通方便,不用走 盘山 路。但是别以为这两个景区商业,人文和山水这里都不差,尤其还有好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在梦呜苗寨里。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双龙沟原始森林景区地处 融水 县城 西北 面,位于 融水 古选屯,景区内有原始森林约6300亩,林内古树参天,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可称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两条小溪在森林中蜿蜒流淌,涓涓细流若隐若现,仿佛两条蛟龙在林间畅游,双龙沟也因此得名。
从县城开车到景区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车程。
门票:125元(双龙沟+梦呜苗寨套票)
门票是套票,在服务中心购买了门票以后,就可以到双龙沟的这个门口乘坐景区电瓶车了。
也就3-5分钟的车程,电瓶车送到双龙沟景区的正门,就下车步行了,一圈走下来也要3个钟头左右的时间。
最先路过的是这个风雨桥,旁边是游湖的竹筏,我们还是选择雨中漫步,风雨桥上有很多风铃,摇一下都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之后会发现一路上都挂着很多风铃,有音乐为伴的一路真不错。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有一层水雾从岸边漫出,溪水倒映着树林,因为已经入秋了,森林里的树木也染上了秋色,像是打翻了调色盘一样,红的黄的绿的...像是走进了油画中一样。眼前的美景美的我舍不得走。后悔没带汉服了,仙仙的,真的太适合拍汉服了,有木有~~!!
雾气在水边流淌飘散,给森林带来一股仙气,不知道哪位神仙也在这里游玩呢?
还挂着雨滴的风铃
突然出现了一群大白鹅,看起来是早上在溜达,没想到被我们打扰了,虽然离得很远,但是也都开始躲我们了。在这样的雨天看到它们真的有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境。
为了不打扰它们,我和老妈加快了脚步,没想到它们竟然跟了过来。组团来蹭拍吗,那我可要好好拍一拍了。
雨还在下着,在这样的天气逛森林,还真是别有一番雨趣,以前出门总是求晴天,要光线,但是雨天也有雨天的美不是么。
路过的石桥下用鹅卵石做成了小蘑菇的样子,乍一看还挺壮观的
这一段的路都是在溪水边行走,听着泉水叮咚,还有雨滴的声音,漫步其中像是听了一场水的交响乐,举着雨伞的手都轻快了很多。
沿着蟒蛇路就上了玻璃桥,因为下雨景区内的所有项目都停了,趁着雨不大,赶紧起飞了一下小飞机,拍了个天空之城的全景,在这样一片森林里高空行走那是真的需要勇气的。由7道天梯组成的空中之城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还真想体验一下,因为还没走过这么长的天梯,可是因为下雨,考虑到安全问题,怕打滑,这些高空项目都暂停了。真遗憾,只能下次再来了,加上带着老妈,她估计也看不得我在上面走
从侧面看真的好刺激啊。心痒痒,可惜走不了。
走过 通道 就快到玻璃桥了。
空中俯瞰玻璃桥就架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环境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啊。
侧面看玻璃桥也是被森林怀抱着的感觉
因为桥上有雨水,所以也看不太到玻璃下的景色,那我们就在桥上拍几张人像吧。老妈拍照几乎是20选1的概率,平时一家人出门都是老爸在帮我拍,老妈这趟是第一次摸我的相机,临时培训了好一会。
下着雨的玻璃桥上还挂着很多晴天娃娃,因为台风,也不怪这些娃娃没发挥实力,这些娃娃给玻璃桥增添了一抹童趣,小朋友应该会很喜欢。
过了玻璃桥,下山的方式有好多种,有滑索还有飞鼠,如果你都不敢玩,那就只能步行下山了,我们又是因为下雨,都不开,所以都没法玩。
梦呜苗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异地重建的新苗寨。苗寨里的房屋都是从 融水 边远苗寨中拆除的吊脚楼易地搬迁到景区内复原重建的。一开始我就觉得梦呜这个名字很奇怪,后来一问才知道,在苗语里,梦呜是你好的意思。
苗寨是 新建 的,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是从之前的老建筑原封不动的移过来的,不仅是为了保留原本苗族的建筑,而且也是为了更多的展示传统苗族文化和特色,当地居民,贫困户来到这里做生意,增加收入,也为扩大整个 融水 苗族文化广为人知做出了贡献。
因为是 新建 的苗寨,所以整个村子规划得很完善:
芦笙坪——大多苗寨中央的位置都有芦笙坪,这里是人们吹笙踩堂、比赛芦笙、唱苗歌等集体娱乐活动的场地,同时又是全寨人集中议事、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因为居住在山区,寨子里平坦的地方很少,苗家人在建寨时,宁愿把自家的房屋建在山坡上,也要让出平地来建芦笙坪,可见芦笙坪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晒谷坪——苗寨最常见的公共建筑空间,是苗族节庆活动、聚会、娱乐、休息的公共场所。秋收时节,人们也往往在晒谷坪上晾晒稻谷。
下午2点,随着芦笙的吹起,演出准时开始,因为是竹子制作的乐器,芦笙的声音很大,也十分清亮,不需要扩音器在边上都能听得很清楚。苗族阿妹们随着音乐跳起了踩堂舞。
几乎每个苗族男子都会吹芦笙,每个苗寨都有芦笙队,苗族的小伙从小的玩具就是芦笙,所以几乎家家的孩子都会吹,而芦笙舞也是他们流传最为广泛的舞蹈。
以芦笙伴奏模拟山羊跳跃、欢叫等动作。打同年时跳的礼仪性舞蹈叫嘎任舞,祭祀活动中跳的男子队列舞蹈叫驱邪舞,而芦笙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踩堂舞。
在芦笙坪舞了两曲之后,大部队带着观众转场去到鼓楼下的表演舞台,开始新的表演,这样带着观众逛景区的感觉挺好的,不会将观众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将芦笙坪和鼓楼都融入了表演中,让来到的游客对这些苗寨特有的建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来到鼓楼,又是一曲芦笙舞拉开了序幕。这曲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演员们都不打伞了,而是拿着芦笙道具起舞。
“五溪衣裳共云天”,唐代诗人杜甫曾用诗句盛赞苗族服饰的色彩斑斓。苗族小姐姐们都是盛装出席,配戴各式各样的银饰,下身套百褶裙。衣裙短不及膝,婀娜动人~
一曲跳完,他们拿出道具,邀请游客一起跳竹竿舞,这个互动很有趣。不会跳的游客,苗妹会手拉手教上好几遍,记住规律后就很容易上手了。原本很害羞的我也被拉去跳了几回,然后可以自己来了,居然还上了瘾。
比较大的苗寨都建有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鼓楼的建筑风格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名副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才能使用。
不大的寨子里藏着两项非遗的手工艺工坊,一个是“大苗山芦笙制作坊”。
芦笙是苗族颇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组成。分为特大号、中号、小号,主要用于坡会、节庆、宗教祭祀及婚、丧、礼俗等场合。
正在制作芦笙的老板
这些都是芦笙的簧片
另一家非遗的手工艺工坊是马贵兵银饰工艺坊,一开始看着像一个普通的旅游商品专卖店,没想店家介绍了以后,才知道有多了不起,马老师的拉丝银饰是他独创的绝活。
陈列在入口处的银花丝绣球的外观和工艺都是马老师的专利。 广西 的 靖西 旧州是绣球之乡,那里的绣球都是手工绣出来的,材质都是布料和绣花,我还买了一个挂在车上,但是在 融水 马老师这里,绣球成了银质,每一瓣绣球的叶片都用银丝盘出花样,真的是精美绝伦。
盘丝都适用一定粗细的银丝制作,在马老师的工坊里,拉丝也是自己做的,盘丝会自己先想好花样,然后一点点手工盘出来,真的是匠心匠心,不是普通人能有的这个耐心啊。
这只小凤凰也是马老师拉丝弄了好几天才做出来的胸针。
正在盘绣球叶片的马老师
成品的样子
我也忍不住上手试了试,要是还有想来练练手的朋友,马老师这里有付费的体验,可以自己带花样来,也可以按照老师的模版做。
【石上人家游客中心】
标间:120元
餐饮:50元(人均)
客栈也是 漓江 画派写生基地,如果运气好,能碰到有名的画家在这里采风哟。
这里是村里条件最好的客栈,是砖房!
杜哥是个很好客的主人,实实在在,聊起天来天 南海 北都可以聊,
在村子里也是个小名人,年纪轻轻返乡创业,还是央视纪录片的主人翁。
去看帕希池的时候,因为怕我不认识路,还带着我去,
实力点赞杜哥,下次杜鹃花开再去还住这里。
有几个停车位,旺季的时候车辆就要停在村里的停车场走进来了。
一般在这里住就在这里吃了,村里餐厅几乎没看到,都是在住宿的客栈吃的。
房间简简单单,该有的都有了,看似木楼,其实是砖房贴的木头,砖房比木房隔音好太多,对于浅眠的朋友砖房一定是首选。在房间的窗口就能看到石上人家那块大石头。
这个季节元 宝山 的竹笋也是珍馐美味,特别鲜嫩,也可能是海拔高的地方长出来的笋子特别甜。
秋冬季来这边一定要尝一尝的就是禾花鱼了,如果没碰上烧鱼,就尝尝红烧的吧,味道也很不错。
家养的土鸡煲汤,我是一口气连喝了三碗~
因为正好是丰收的季节,隔壁的村民给杜哥送来新米做的舂米,可以当小零食吃,我反正聊天的时候停不下来。邻里间互相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金芦笙国际大酒店】
商务标间:250元
餐饮人均:70元
地下停车场,管理很严格,只有住客才能停放,退房时还要开停车票。
标准的星级酒店,服务到位,还带有浓浓的民族特色。
大堂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巨型的苗银胸牌,很多外地住客都会合影留恋。
我因为有事,行李也多,服务员就帮忙推行李带我妈去房间,服务真的很赞。
附近有美食街和体育公园,每年的斗马节都在体育公园举行,酒店是特别好的拍摄点。
一定要夸的是酒店的餐饮,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餐是在酒店吃的,酒店的餐饮味道是真的好。
房间简洁大气,还处处透着民族元素。
锦绣苗山:将 融水 的几个特色菜都汇聚在了一个小簸箕里,有酸鱼、酸肉,五色糯米饭,还有腊肉、腊肠...都是来当地一定要尝一尝的地道美食。特别推荐这个五色糯米饭,一般 广西 只有在清明节前后才能吃到。酸肉酸鱼可能有些外地的朋友会接受不了。
五味排骨拼脆藕:这个排骨点得太对了,是几盘菜里最快光盘的,糖渍的莲藕特别特别的地好吃,排骨也是比家常的味道又多了一点点妙不可言的味道,强烈推荐。
贝江野菜石头鱼汤:声势很大的一道菜,服务员会把鱼汤和烧的得滚烫的石头端上来,现场加入石头,然后整个汤就开始沸腾。看这鱼其貌不扬的,没想到一口汤喝下去鲜美得恨不得舌头也一起吞掉了。
早餐是自助的,有特色的米粉和油茶,都是当地特色,还有热菜和其他点心,样式也挺多的。一般对大酒店的早餐基本不报抱太大希望,吃饱就好,没想到又是惊艳的味道。米粉和蒸饺一定要试一试。
这家酒店的餐饮值得强烈推荐!
融水 苗族自治县位于 广西 柳州 市,距离 柳州 市108km,是全国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有苗、瑶、侗、壮、汉等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5.27%,苗族人口有21.86万,所以也俗称大苗山。
因此吸引了很多想要了解少数民族风情的游客,相对 湘西 和 镇远 那些热门少数民族旅游城市, 融水 的旅游资源更原生态更小众一些。
然后去苗家做客有些小禁忌一定要注意: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
火炕上三角炉架不能用脚踩。
别坐在苗家人的门槛上。
如果你是外省游客,你可以先飞到 南宁 (动车 柳州 )或者 柳州 ,再租车自驾 融水 。
我行程中的石上人家是整条线路中最远的景点,之前也说了,高速一定先把油加满再进山,山里没有正规加油站。
融水 ——田塘瑶寨,1.5小时车程,县道,有200米左右烂路不太好走,但估计一两个月就修好了
田塘瑶寨——归报,0.5小时车程,有一小段上山的路,路况好
归报——石上人家,0.5小时车程,一半的上山的路,弯多路窄,开不惯山路的一定减速慢行,到弯道记得打喇叭。
相机:Sony A7R3
镜头:Sony16-35mm/2.8 以及 Sony70-200/4
运动相机:Gopro7
航拍:御 Mavic Air 2
后期:Lightroom,Ps,Star Trails(专门合成星轨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