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冬的暖阳中,我们踏上了前往巴蜀石窟的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即将探访的广元、巴中、安岳、大足石窟的期待。清晨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但阳光的温暖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次旅行的舒适与惬意。我们期待着感受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馈赠。
第一站,广元。在初冬的暖阳下,我们漫步于明月峡,被其壮丽的自然景色深深吸引。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100米,两岸石崖壁立,嘉陵江奔腾其间,垂直高差约300多米。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峡谷的险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站在栈道上,感受着江风的轻拂,听着江水拍打岩石的声音,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峡谷的东岸是有名的朝天岭,谷深约2公里,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这里地势险峻,得天独厚,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打通蜀道,在这里留下了古今6条道路,所以人们又称此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场所。这些道路包括远古时候山民们走出的羊肠小道、先秦时官府倡导在峡壁建立的栈道、峡中江边船工们修建的纤夫道、嘉陵江上的船道、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以及五十年代修建的宝成铁路隧道。这些道路的并存,不仅展示了中国交通发展的历程,也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肃然起敬。
明月峡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库,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这里曾是蜀道的重要一段,见证了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从秦惠王纳司马错之策,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兵沿此道灭蜀,到西汉刘邦派萧何维修栈道,再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对栈道进行修整扩建,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送粮秣的通途,明月峡一直是军事和交通的重要节点。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描述了蜀道的险峻和壮美。如今,我们站在峡谷之中,仿佛能听到李白的吟诵声,感受到他笔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明月峡的历史文化,如同江水一般,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自然的力量,更感受到了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
随后,我们来到了千佛崖,这里的石刻艺术让我们叹为观止。千佛崖上,大大小小的佛像依山而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一一参观了神龙窟、莲花洞、菩提瑞像窟、大云古洞、释迦多宝窟及睡佛洞等主要龛窟,每个龛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
步入大云古洞,我们被其结构的严谨和造像的精细所震撼。洞窟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这些造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每尊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窟中的大立佛高2.38米,身光外残存的菩提树叶达于窟顶,主尊磨光肉髻,面容丰腴,着贴体通肩大衣,腹部微突,线条流畅,左手平抬贴腹侧,掌心向外,食、中二指下指施与愿印,其庄严的姿态和精致的细节,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大唐盛世。
当我们走进释迦多宝窟,立刻被其浓厚的宗教氛围所震撼。窟内供奉的是佛教中的释迦摩尼佛和多宝佛,两佛并坐,象征着佛教中的“法华三昧”。释迦多宝窟中的佛像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佛像的面部表情宁静祥和,眼神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窟内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宗教氛围。我们站在窟内,被四周的佛像和壁画所包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神秘世界。这种空间感受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让我们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千佛崖的众多龛窟中,菩提瑞像窟以其静谧之美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踏入窟内,首先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包围。窟内空间宽敞,中央雕刻的菩提树下的佛像,姿态宁静,目光低垂,仿佛在沉思宇宙间最深奥的哲理。我们站在佛像前,感受着从窟内散发出的宁静气息,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外界的喧嚣与烦恼都随风而去菩提瑞像窟中的佛像,以其庄严的姿态和静谧的表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佛教文化中的内省与沉思。佛像的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
在广元的这一天,我们不仅领略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深刻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这些石刻艺术作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游览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感悟。当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这次旅行的满足和对未来探索的期待。
在中国佛教和石刻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巴中石窟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闪耀着不可忽视的光芒。我们踏上了探索这一文化瑰宝的旅程,旨在亲身体验并记录巴中石窟在中国佛教和石刻史上的重要意义。巴中石窟不仅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见证,也是石刻艺术发展的生动体现。据记载,巴中宗教石窟始于梁魏,续于隋,盛于唐,经历代增铸,逐渐形成今天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在巴中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沙溪、龙门等现存有60余处摩崖石刻造像,保存较好的有88龛,一万余尊。这些造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艺术价值极高,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南2公里的南龛山上,为巴中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群。我们站在山脚下,仰望着那些密布在山崖上的龛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震撼。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双头瑞佛像,作为典型的佛帐龛,也是全国仅有的高浮雕石刻像,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高浮雕毗沙门天王立像高大威猛,气势豪放,草鞋天王像则脚穿草鞋,别具一格,极富川北特色。这些造像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在文化上体现了巴蜀地区的独特风格。116号龛,我们看到菩萨的各种姿态,坐法随便,有的衣裙撩起,使曲着的双腿裸露出来,这种不拘“礼节”之举,只有在世俗生活中才有,它已远远超出了菩萨的范畴。更有天王,足穿草履,反映了当时川北地区世俗生活之特色,完全突破了宗教的樊篱。
水宁寺石窟,这座承载着盛唐艺术精华的石窟群,位于巴中市城东的水宁寺镇,历史上是巴蜀地区通往汉中的交通要道。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水宁寺石窟中的造像便是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我们被1-9号龛中的造像深深吸引,这些造像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别是1号龛的东方三圣立像,药师佛居中,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侍立左右,体态婀娜,面容俊丽,衣饰富丽堂皇。这些造像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更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唐代雕塑的灵动与细腻。菩萨、伎乐天神的雕造和彩绘中,“女性化”特征明显,肌体细腻丰满,体态婀娜多姿,容颜俊丽动人,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我们的游览虽然短暂,但收获却是满满的。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去传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和研究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南龛、水宁寺石窟的游览体验,让我们对巴中在中国佛教和石刻史上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安岳石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是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
我们深入毗卢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佛教密宗盛行的年代。柳本尊十炼的石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刻的宗教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修行者在苦行中的精神追求。每一炼的造像都栩栩如生,从第一炼的“断食”到第十炼的“舍身”,每一尊都让我们对柳本尊的修行历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雕刻师的高超技艺,更是对密宗修行法门的一种形象诠释。我们站在这些石刻前,心中不禁涌起对那些修行者无比的敬意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当我们的目光落在水月观音的造像上时,我们被其慈悲的目光和优雅的身姿深深吸引。水月观音造像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细腻的面部表情,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尽管历经千年的风雨,水月观音的造像依旧保存完好,其服饰的褶皱都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古代工匠技艺的赞叹,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站在这尊造像前,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平和,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观音菩萨的慈悲所化解。水月观音的造像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佛教慈悲精神的象征。
半边寺,这里以其拈花微笑的释迦摩尼造像而闻名。当我们步入寺庙,一尊庄严肃穆的佛像映入眼帘,那是释迦摩尼,他的姿态平和,面带微笑,仿佛在向我们传达着佛法的深奥与宁静。我们站在佛像前,仔细观察其精致的面容和姿态。佛像的双眼低垂,似乎在沉思,嘴角微微上扬,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微笑,这正是佛教中“拈花微笑”的意境。尽管历经岁月的洗礼,佛像的面部表情依旧栩栩如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这尊佛像前,我们静默站立,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释迦摩尼的拈花微笑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世间如何纷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才是通往解脱之路。我们闭上眼睛,深呼吸,仿佛能感受到佛祖的智慧和慈悲。
圆觉洞,作为安岳石刻中的又一精华所在,其宗教意涵和艺术价值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圆觉洞的名字来源于佛教中的“圆觉”概念,意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圆满清净,不染尘埃。在圆觉洞中,最为著名的造像当属“一佛二菩萨”组窟,即释迦牟尼佛像、净瓶观音像、莲花手观音像。这三尊造像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宋代石刻的精湛技艺,更在宗教上传达了深刻的佛教教义。释迦牟尼佛的造像庄严肃穆,观音造像则慈祥悲悯,每一尊造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佛教对世间众生的深切关怀。
从毗卢洞的柳本尊十炼和水月观音,到半边寺的拈花微笑释迦摩尼,再到圆觉洞的庄严与宁静,每一处石刻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尊造像都是一段历史的诉说。
当我们踏入北山石刻的领域,首先被那密如蜂巢的龛窟所震撼。北山,古名龙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我们站在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的造像前,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精深。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至1162年间,跨越了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的时期,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的造像风格。
当我们置身于北山石刻的唐代造像前,我们被那端庄丰满、气质浑厚的造像所吸引。这些造像的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展现了盛唐遗风。我们注意到,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我们站在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等代表作品前,不禁为那些精美的细节和深邃的宗教内涵所折服。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独树一帜。
五代时期,北山石刻的造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发现,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五代造像的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例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让我们感受到了五代时期艺术风格的转变。
当我们继续巡礼至宋代造像时,我们被其世俗化的表现所吸引。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我们观察到,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至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宋代石窟艺术的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其他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宋代造像艺术的世俗化和生活化。
在宝顶山石刻的探秘之旅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人物——赵智凤。作为南宋时期的名僧,赵智凤以其深厚的宗教情怀和艺术修养,历时70余年,主持建造了宝顶山石刻。他的努力使得宝顶山成为了佛教密宗的重要道场,也使其成为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赵智凤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于石刻艺术的坚持和传承,更在于他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他的影响下,宝顶山石刻展现了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我们漫步在宝顶山石刻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赵智凤当年的决心与虔诚,每一尊造像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
大佛湾,是宝顶山石刻的精华所在。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侧,形似“U”字形的山湾中。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我们看到了万余尊造像,题材丰富,无一雷同,宛如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卷。我们被那些栩栩如生的佛教密宗造像深深震撼。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千手观音像,拥有1007只手,每一只手都屈伸离合、参差错落,犹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我们了解到,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佛教密宗的深厚教义。在大佛湾,我们还看到了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
宝顶山石刻中的造像多属佛经故事,其内容多属佛教密宗,这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宝顶山石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生活化和世俗化的表现。例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这些造像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力求生活化,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宋代石窟艺术的生活化和世俗化。
宝顶山石刻在艺术创作中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势和崖面,如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在宝顶山石刻的探秘之旅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宋代石刻艺术的辉煌,更深刻感受到了赵智凤及其时代工匠们的卓越才华和对佛教艺术的无限热爱。这些石刻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