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之三:乐山大佛
2016年1月1日不到10点,经过两个多小时160公里的自驾游,从成都市区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
这是第二次到乐山大佛,作为历史名胜古迹自然不会有变化,和2002年第一次来比起来,就是严重的雾霾锁住了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的天空,当然也让这尊高71米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朦胧在仙境之中。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的713年,完工于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当然这期间要去除因“人事变动”而两次停工的数年。
凡是来到乐山大佛的人们,无不为这一浩瀚的工程和巧夺天工的建造工艺而感叹,海通禅师则是人们心中活着神人。由于三江交汇水流湍急,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古代又没有抵御洪灾的好办法,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由他发起,招集人力、物力开始修凿,以求为百姓带来保佑和福祉。
要知道,这个巨大工程朝廷十分文不拨款的,全是人们自发捐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与前几天我写建造故宫动用百万民工的情况截然相反,完全是民间自发自愿的;只是这种民意后来感动了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促使工程进展加快,当然也感动了很多“大款”相继捐出俸禄,像“愚公移山”那样,海通禅师去世后,由其徒弟奉承使命,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完成了这惊世之作。
无论信奉教义与否,凡亲临乐山大佛的人们没有不为此震撼和感叹的,在评价我们历史文化遗产上,乐山大佛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应该打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烙印。
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就像有事干总比闲着无事生非好一样。对自己信仰的“主义”越是虔诚,那对不同信仰的别人就应该愈加尊重;真正的信仰不论什么“主义”,前提必须是自由、善良、友爱、诚实,这也应该是一种普世价值。
乐山,本来一个不大不高小山包,因有了这尊佛像而闻名于世。如果单单行走完这个山头,年轻人快了20分钟足够,当然去参观朝拜的人们多数也就一两个小时,但对于一种文化的心灵之旅,少则几天、几年甚至一生。我的判断绝大多数并非信奉佛教的虔诚弟子, 可面对祖先以无限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已劳其筋骨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建造起来的大佛造像时,每个人都会热血沸腾、震撼心灵,这一刻大概足以达到“身行幽径上,心可达十方”的境地。
乐山大佛有很多故事,也包括人们称之为“灵异”事件的故事。其实从释迦摩尼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故事的世界,因为故事本身就属于精神层面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故事也就葬送了精神。
第一次去乐山大佛的时候,成都到乐山的高速还没开通,而现在不仅高速畅通,高铁一天也十多趟。而我们选择了租车自驾,主要是图个方便,另外算起来比坐高铁还便宜。当我们在乐山大佛景区吃过午饭之后,很轻松地又来到了峨眉山。只是雾霾太重,上山一定还不如山下看的清楚,因此没有选择上山,仅到报国寺一游。
这一天,一家人紧张,充实,开心,愉快!
2016.1.8于满庭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