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欲横流的困惑之中,文明遗忘被遗忘,还记得小时候的冰溜子,屋檐上方白雪皑皑,下方垂挂的是依稀残留于骨髓里的朴素。足够湿润,足够冷才会出现冰溜子,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是不曾见过这般景致的。美食家眼里的风景,果然不一样。
主页君前言
寒假来临,年关将至,南下江南,到深处衢州腹地的廿八都古镇,感受一下原始的山城历史和浓厚的年味儿。
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又得知古镇将会陆续推出一些“淘年货”为主题的活动,就翻出《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董克平的饮馔笔记,看一看北京人眼中廿八都的山水、历史、建筑和美食。
廿八都中的廿的读音是nian,4声,二十的意思。廿八都就是二十八都,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隶属浙江衢州江山市。江山旅游局的朋友介绍廿八都时说是“浙、赣、皖、闽四省交汇”,从当代的地图看,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但是从历史地图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江西的婺源原本属于安徽徽州管辖,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就有婺源,国民政府为了围剿红军,把婺源划到了江西,这一举措当年受到了徽州人士的强烈反对,1947年婺源又划回到安徽。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了婺源,因为解放江西的是二野,解放婺源的也是二野,为了军事管理上的方便,婺源又划到了江西,虽然文化、习俗等方面还是秉承了古徽州的传统,但是行政规划上婺源属于江西了。从这段历史变迁来看,廿八都应该是算是“四省通衢”之地。
完整时代印记丨鸡鸣三省还是四省通衢
《南方周末》介绍廿八都的文章题目是《鸡鸣三省廿八都》,文中说,这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镇“几乎完整的保留了每个时代的印记。黄巢开辟仙霞古道以来的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作为重要商旅集散地从繁荣到衰落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一来特别是人民公社、吃公共食堂及文革的历史。”现在镇上3600多人口中姓氏就有140多个,流行的方言有10多种,是名副其实百姓村镇,方言王国;建筑有徽式、赣式、浙式、闽式甚至西洋建筑的特征,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是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实证。徐霞客三到廿八都,谢晋说,如果张艺谋知道了廿八都,就不会把菊豆放到安徽黟县去拍了。
珠波桥丨风雪中的廊桥
古镇丨珠波桥上看风景
大雪初霁,天色阴暗。枫溪岸边清静寂寥。
溪边的磨坊。溪水如镜,山色朦胧。
湿润的石板路微微的映着暗弱的天光。
清润的主干道
古镇上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徽派、闽派、浙派等,朋友说,这个门面就是福建风格的。我不懂,不过和我见过那些徽式建筑确实不一样。
扬头翘立的马头墙是明显的徽式风格。
屋檐上的冰溜子。
小时候在北京还能见到屋檐上的冰溜子,人长大了,北京变得干旱了,气温也升高了,很久没有见过冰溜子了。没想到,在南方腹地的衢州廿八都,见到了。足够冷,足够湿润。
古镇中不同的建筑形式。大概是旧日穷人家和富人家的屋子吧。
这个建筑有点江西客家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