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岩,户外线。初闻乍听之下,想来也该是和吴越、徽杭等古道类似。
徒步为主,景稍次。
所以,对于所谓“大景”,也并无过多期待。
然而,被现实“啪啪啪”打了脸。
时间:2018.03.17
领队:三水、淳一
队员:13位游侠(其中一位国际友人)
线路:转轮岩户外组
徒步伊始,须先穿过观岩陈村。
很安静的村子,没有因转轮岩景区而变得市侩,村民仍旧过着相对简单的生活。
路边时不时出现几幢古旧的老房子、祠堂,更添几分古朴。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现在虽无莲蓬,但农村闲适的生活,大抵如此。
穿过村子,便开始一路的攀登之路。
刚入二月,绿意渐浓。一丛丛嫩绿,开始展露头脚。
两旁枯枝虽多,但也被惊蛰春雷惊醒,
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徒步至此,紫荆花开始涌现。
粉花嫩叶,远山近黛。
阳光正好,春意无限。
游侠们在一路向上,
因为天气有点热,加之一路上坡,
询问队员们需不需要休息。
得到的答复是:
既然报了户外组,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需要,继续前进!
看来今天的队伍很给力啊(某领队在那边偷着乐)
回首来处,紫荆满路。
向前遥望,距离到顶好像遥遥无期。
周末转轮岩外地的团队并不多见,
以兰溪、金华游客为主,
路边经过的休憩亭,也是视线极好的观景点。
到这里,距离到顶就不远咯!
记住这里电线杆的位置。
看到天门也就表示要到第一个顶了,
前方就是山顶小庙了,
从下面仰视,
天门巍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从天门处回望,那一片嫣红就是我们来处。
山顶的转轮宝殿,香火甚旺,可能也有周末赶上花季的原因。
庙不大,也无从知晓叫什么庙。
只有从门口香炉上的“胡公大帝”,“转轮宝殿”看出许些痕迹。
本着进庙进寺不拍照的原则,只有这一张大殿了。
这就是刚刚在半山腰看到的电线杆,此时近在眼前。
庙后面还有一家小商店,
种类不多,倒也齐全,
水、饮料、零食、冰棍儿,
土鸡、炒饭、面条、风干肉,
也为方便了游客香客。
经历过一个半小时的爬坡,大家已经气喘吁吁,
不耐热的游侠们已经只剩一件速干内衣,
山顶凉风习习,寺庙旁边的经幡随风而动,
风暖春意浓,此乃“风花雪”中的风。
大殿一角。
因为是户外线,到转轮大殿只是开始,
继续前进,路上不少残枝断竹横亘路间,
应该是今年大雪所致。
加之又是山间野路,这一段就没有多少照片了。
就在队伍一路上下,不知何时是头的时候,
领队的我翻过一个垭口,我就知道,
虐程已经结束了,此行大景开始呈现。
此行意外的收获——梨花,
“风花雪”中的“雪”。
队伍沿着青石台阶下撤,这一路都是梨花相伴。
此行三处大景,紫荆花、梨花、桃花,
真正让游侠们惊叹的,是源东乡桃花坞,
漫山的桃花,活脱脱的世外桃源。
粉桃与黄橙橙的油菜花相映衬,煞是好看。
桃花吐蕊,宛如精灵。
转轮岩户外组徒步近18公里,很多人本也是奔着虐而来,
没想到,不仅仅虐了,还不期而遇一场“风花雪”。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