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句“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来到武夫... ...
武夷山有两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一张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另一张就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柳永。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文化人,来五夫镇,本想观摩万里荷塘的,只可惜,那天天气出奇的好,而且我们到达的时间又是午后,万里骄阳之下,也就零星的几朵伫立,仿佛是在向毒辣的阳光顽强地抗争着什么... ...
不过既然来了,总是要拜访一下朱熹讲学的兴贤书院的。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他本人也与孔子齐名,被后人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造诣不仅仅是宋代影响最深,而且在此后的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帝制的官方哲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突破。
漫步在五夫古街,就是穿越回古代,被岁月风雨侵蚀的黄墙黛瓦,以及兴贤书院、刘氏宗祠、朱子社仓、连氏节孝坊,汇聚成千年沧桑。
相对于朱老夫子被万世景仰,柳永----最多情的词人,最无奈的词人、宋词第一人,他的下场可谓是悲惨了,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最终是一群歌伎凑钱葬了他,他若地下有知,那首《雨霖铃》是不是要改成《血淋淋》了?
因为那一座“青楼”,我来到桐木关
在如今这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对于红茶的启蒙来源于“立顿”?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工艺区别?
或许是汲取了英国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从桐木盗走茶树种苗和红茶制作技术的教训,桐木关至今仍然是外藉人士的禁区。只有世代居住于此的山民的后裔和自然村的村民,才拥有自由出入桐木关的权利,而外人要进入桐木关,需要提前申请报备才能进入。所以,我们提前了很多天进行申请,确定了准入之后,才由此计划整个武夷山的行程。
在这里,茶农制作正山小种的地方,被称之为“青楼”。下面的这座青楼,也是关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了。
读完了书,喝完了茶,需要找个特别一些的住所吧。
有些小情调的小院、饭后有个能散步的地方、吹着江风可以小酌一杯、清晨起来游个泳... ...
因为那一只“黑盏”,我来到建窖
关于建盏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
英国佬偷了桐木关的茶,也就算了,可恨的是日本鬼子,目前存世最完美的三只建盏,全部在日本,被奉为国宝... ...而且他们曾经大言不惭地说买光中国所有的建盏,然后由日本去申遗... ...
日本这个民族,向来颠倒黑白惯了,申遗就算了,还是梦遗吧。另外,恕我无知,日本的国宝不一直都是女优吗?
非常的欣慰,依然有许多人,本着传承文化的精神,去不断地探索和发扬这项1000多年前的技艺,衷心地希望,终于有一天,出了一只“窖变”!
美丽的武夷山,我还会再来。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