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月13日-10月15日
行程:然乌→波密→通麦→鲁朗→林芝机场→索松村(宿2天)→林芝机场(宿)
昨晚到达然乌湖景区的然乌镇已近夜里十点半,从巴塘到然乌这一程,可谓“披星戴月”,从巴塘出发时看到星星,算是“披星”;到达然乌时,无月可“戴”,夜黑风高,大家都不知道汽车沿着湖边的路走了很久,全然不知身边就是一尘不染、天生丽质,宛如天仙的然乌湖。第二天看到然乌湖,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关于然乌湖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互相顶牛角力,死后化为大山。这个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然乌湖是典型的堰塞湖,两千多年前因山体崩塌,巨石滚落形成藏东第一大湖,就在川藏南线公路旁。湖形狭长,长满自然生长的古沙柳。贴着弯弯的山路,映着蓝天白云,是川藏大道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湖畔建有优雅的度假村,有湖畔水景房和观景台,建筑雅秀;与然乌湖的美丽十分相配。
然乌湖给人的感受是优美的、轻柔的、舒缓的,是经历了七十二拐险峻山路后,带给人心灵最大的平静与抚慰!
(小猫开始拍摄全景)
(老林这个全景摄影机,很多人不认识,以为老林是环保局来探测空气质量的)
(换个视角看然乌湖)
(这才是真正的水景房,泡澡时可不能拉上窗帘啊!不然和到浴池没什么区别)
(然乌酒店:湖畔的餐厅很漂亮,很有情调,明亮雅秀。早知道来这里吃个早餐,该有多么地惬意小猫独自坐着,眼里看着美景,心里肯定在想着,倘若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漂亮的“小母猫”,那世界该有多美好!)
(带着美丽的然乌湖带给我们的抚慰和平静的心情,老林又带大家踏上了川藏公路)
今天的计划到达目的地是南迦巴瓦雪峰下的索松村。途径林芝机场,接上山东来的俩位朋友,一对夫妻,他们的到来,加强了我们的技术力量,这对夫妻真诚热情,大家很快就成了朋友,当然,这个是后话了。
因为要赶着到林芝机场接机,路上几乎没有停留,然乌湖到林芝,一路都是移动的风景。最受人们关注的通麦天险,由于开通了隧道,新建一座桥,天险已不复存在,其险峻程度,只能听老林说说他当年行车过通麦天险的感受了。
(老林突然停车,就拍了这个藏族小女孩,一双眼睛单纯明亮,像刚刚看过的然乌湖水)
(现在全民都是低头一族,喇嘛也不例外,走在路上,手机看的也是聚精会神)
(越靠近林芝,植被越好,树木茂盛,模样优美,秋色渐浓)
(遇到一处漫水路,一行三车停下,怎么能放过这冲浪的机会,老林先来,水花四溅)
(老吴速度也不低,只是相机连拍快门慢了点,大的水花没拍着。幸好老吴不知道,否则,一定退回去重来一次)
(向哥夫妇的车很奇怪,水花没起来,车头率先抬起,估计是速度不够,究其原因,估计是怕颠坏了向嫂)
(途径一个小乡村,有佛塔、有转经轮、有玛尼堆,小猫要拨动转经轮转一圈)
(进入波密率先迎接我们的是这头藏香猪,一行人引起它的注意,向我们走来,这头猪又引起老林的注意,就拍了这张照片,大概不愿露脸,拍照时居然低下了头,一副埋头走路的样子)
(接着就是追龙沟特大桥,一座双塔双扇面斜拉桥,与环境十分协调,高耸的桥塔,欲与群山试比高)
(江水湍急,冰冷清澈,老林本打算到江边洗把脸,振奋一下开车情绪,不知怎么改了主意,拍个照就回来了。估计是怕一失足成千古恨,顺流飘走,又回到然乌了)
这一程,最美丽的风景当数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鲁朗。进入鲁朗境内,植物茂盛,树木高大密集,笔直挺拔,树的形态非常优美,悬崖峭壁上也有枝干坚挺的树伸向蓝天。这里雨水充沛,海拔低,每一棵小草都努力向上生长,每一片叶子上似乎都写着两个字:生命。
绿色的是森林,黄色的是收割后的田野,弯曲的白色是河流,山坡上点缀着一栋栋木屋,牛羊缓缓移动着,一派瑞士阿尔卑斯的田园风光。
(当我们快到鲁朗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大家兴奋不已,此处也正好有个停车场,可以很安全地下车拍照)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神奇的大自然之手在空中挥舞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散发出七彩光芒,这道彩虹久久不肯散去,似乎在犒劳我们一路的艰辛,风雨中翻越二郎山,紧张中盘旋72拐,疲惫中穿越急流峡谷。每过一个垭口,都是一个新的海拔高度。
(一派瑞士阿尔卑斯的田园风光)
(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海拔低,很适宜生活。林芝是个好地方)
(很多人在这个观景台上看过鲁朗浩瀚的林海)
(鲁朗没做停留,飞驰而过,只能抓拍路边的景色)
林芝号称是“西藏江南”,气候温润,植物万千,如果不抬头看沿途的高山雪峰;如果不低头看身边湍急的江水,有谁不感觉是行驶在江南美丽的大道上?
如果不抬头看沿途的高山雪峰;如果不低头看身边湍急的江水,有谁怀疑这就是江南呢?!林芝有江南的秀雅,也有江南没有的粗犷。
(藏式风格的饭厅,汉式风格的饭菜。厨娘说,还有青稞酒,除了老林不能喝酒,其他人的眼睛马上放出了绿光)
赶到机场,接上两位山东来的朋友,折返,去索松村。老林多年前来过,交了一位藏族朋友叫罗布,罗布家开了一家客栈,老林路上就订好了。可导航仪居然找不到索松村,只好在一个小镇上停下来,等候罗布的小兄弟前来带路。这个小伙子长得很帅,开车也“帅”,速度飞快,可比藏羚羊,我们都有些跟不上,不到1小时,到了罗布家,真是人困马乏,可进入大厅一看,一桌菜已备好,顿时没了疲劳,幸福感油然而生。
(藏族老奶奶还记得几年前来过的老林,尽管不会说汉话,但能听得懂老林在说什么,居然聊得挺热乎)
(藏民族将南迦巴瓦视为天国之路,因此,只有真诚善良的人,才能见到她)
南迦巴瓦,海拔7782米,世界排名第十五高峰,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山。
10月13日清晨,老林不顾一天的驾驶疲劳,很早起来,观看天相,带大家到一处坪地,与大家一起怀着虔诚的心态等待南迦巴瓦露出美丽壮观的真容。
可这座中国最美的雪山,由于地处藏东南水汽充沛的地区,终年被云雾遮掩,很难露出真容,很多时候像个戴着面纱的少女。
(无人机准备完毕;延时摄影准备完毕;列阵摄影准备完毕;全体人员准备完毕)
(等待期间大家交流拍摄经验)
(是雾也是雨,一把把鲜艳的雨伞,在羞涩的南迦巴瓦雪峰下开了花)
(林导多悠闲,坐着马扎,嗑着瓜子,大家一致认为,嗑瓜子的才是导演,不磕瓜子的导演不是好导演)
(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好女人,一只失败的螳螂后面都有一只坏黄雀,这次后面居然有三只坏黄雀)
(总管老张说他的光头是为了在南迦巴瓦雪峰下展示的,他还有一顶神秘的帽子,说要到冈仁波齐才展示。此时,老张摇着转经轮,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是什么语言,我们谁都听不懂(不像汉语),德德玛也听不懂(不是蒙语)、特里普也听不懂(不是英语),估计藏族老奶奶也听不懂(更不是藏语啦))
(老张念念有词时,小徐坐在山坡上一个人发呆,也许在寻找无人机。他眼神好,常常用肉眼可以看到远处的无人机,被大家誉为“千里眼”)
静等,静静等待……等待太阳升起,云雾散去,等待南迦巴瓦撩起面纱。
(南迦巴瓦最终还是未展现出她全部的容颜,但大家还是看到了她的美丽,她的雄伟,她的神秘,感受到了她在每个藏族人心中的重量,也必将在我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能够看到南迦巴瓦的地方,在鲁朗去林芝的路上有一处,很少有人看到,还有一个地点是直白村
多年前老林为了拍到南迦巴瓦的真容,多处寻访,最终找到索松村这个最佳拍摄地点并结识了一个长得很帅的藏族朋友罗布,这次来就住在他家里,一栋藏式小二楼。
(依稀可见南迦巴瓦主峰的峰尖,始终有云雾从峰尖上翻滚)
(推开这扇院门,外面就是云中的桃源)
(藏式小楼,非常典雅,幻想着有一女子推开窗来,当然,那女子一定叫玛吉阿米,而不是潘金莲)
能够看到南迦巴瓦的地方,在鲁朗去林芝的路上有一处,很少有人看到,还有一个地点是直白村。多年前老林为了拍到南迦巴瓦的真容,多处寻访,最终找到索松村这个最佳拍摄地点并结识了一个长得很帅的藏族朋友罗布,这次来就住在他家里,一栋藏式小二楼,院中长满了花草,格桑花随风摇曳,一个老奶奶坐在门前,一手念着佛珠,一手转着经轮,像这里的的每个人,在南迦巴瓦山下,摇了几十年……
回到客栈,这情景让人温暖,两人各守门一边,一人一把转经轮、一人一串佛珠,转经轮在阳光下转着。这位山东女子信奉藏传佛教,取名卓玛,卓玛藏语的意思是“度母”,在西藏,很多女子叫卓玛,如果在拉萨街头,吼一嗓卓玛,大概有几十个回头的。
(安子请藏族老奶奶给鉴定一下他淘来的饰物,老奶奶直竖大拇指,这下他放心了)
(老吴借过卓玛手中的转经轮,和藏族老奶奶合个影,笑得多么灿烂,像阳光中的格桑花)
(远处的南迦巴瓦还在沉睡,收割后的田地泛出一片金黄,牦牛不紧不慢地走着,脖子下的铃铛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行走在云雾间,穿过桃花源,远处传来雅鲁藏布江湍急的河水声)
(晨雾散尽,阳光下的索松村,开始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节奏)
白云在峡谷中移动,江水在湍急中前行,江水映着蓝天,冲击着河中的石头,拍打着两岸,从雾山走来,在峡谷中千回百转,一路咆哮,势不可挡……
(南迦巴瓦、索松村、雅鲁藏布江,多么壮观的美丽景色)
这一程,记录了两天的内容,篇幅比较大。敬请期待下一程。老林带你继续前行
(牌子后面在扩建客栈已经完工,接待能力会大大提高,也更可以近距离观看南迦巴瓦峰)
客栈,上图中有联系电话15728941115、17708948881。顺便展示一下这家客栈的特色。
(藏式沙发,晚上可当床)
(廊柱、壁画、墙饰,经典的藏族风格)
(餐具擦拭得非常明亮,一看,就知道主人是多么勤快和喜欢干净)
(这个炉子可申遗,精致的底座上有三级炉灶,烧水、做饭、出灰。干干净净的,看着就喜欢)
(最后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了品尝青稞酒、酥油茶和糌粑。这些是西藏必不可少的元素。身体上的旅行也要包含舌尖上的旅行啊!)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