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月15日-10月17日
行程:索松村→林芝(宿)→朗县→加查→拉姆拉措→加查(宿)→曲松→桑耶寺→青朴修行山→泽当(宿)
从行程上看,是不是怪怪的?索松村到林芝很近,怎么没走多远就住下了?
因为发生了一起很令人生气的事情,让我们一路上,只要说起,就气不打一处来。
从索松村出来,快到林芝,路上有临时检查,一行三车,只有老吴的车放行,老林和项哥的车,因车上架有旅行箱,非要让现场拆下来才可放行,那个脸庞像被踩扁了的烤红薯的小警察,说尽好话,就是不行。无奈,项哥的旅行箱很好拆,也有地方放,可老林的旅行箱太大了,非得有货车才能放下。按理说,老林的车属于小货车,是可以通融的,我们也不是无理取闹,可那红薯脸,就是不行。无奈,只好拆下,藏族交警都过来帮着抬。一路上从未遇到这种红薯脸,以后,只要说红薯脸,大家都知道这个典故。
老吴自从换了光头发型,脑壳里生出很多好主意,这一路上有两处要给他点赞。先说这第一赞,路边有一小货车,因没有行车本,被拦下,而这小货车就是要到林芝火车站接送行车本的同事,可偏偏遇到检查,被拦下,老吴拍拍光头,顿时来了主意,和那开小货车的司机商量,开车带他去林芝接人拿回行车本,回来后再帮我们把行李箱拉倒林芝机场宾馆,小伙子欣然同意,就这样,一去一回的,大半天就过去了,所以,只能到林芝机场附近住下。
(看看,拆下装上有多么费劲,这一拆一装,留下隐患,在阿里地区,产生断裂,出问题了。当时大家就很想把那个烤红薯再踩一脚。这是后话了)
(扣车地点,有个藏民生火做饭,等候徒步朝圣的同伴到来。两口锅,一口烧水一口做饭,生活其实很简单,给大家感触很深)
言归正传,说行程。
很早起来,离开林芝机场附近的客栈,行至加查县境内,感觉气象万新,果然,远处的达拉岗布山上有一处寺院,山下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云端的寺院显得高不可攀。
是什么样的寺院建在高山之上?显得这样气度非凡,查阅相关资料,该寺院果然与众不同,颇有来历。这座建于1121年的寺院,是塔布噶举派(白教)的祖寺,名曰“达拉岗布寺”。
该寺在西藏众多寺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格鲁派(黄教)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仍然有众多僧侣信徒前去朝拜,因时间关系,未去攀登造访,但无人机拍摄了这座寺院的气势(参看无人机视频)
(远处的大山就是达拉岗布山,山下就是雅鲁藏布江,江水清澈,群山厚重,这座建于1121年的寺院,是塔布噶举派(白教)的祖寺,名曰“达拉岗布寺”)
该寺在西藏众多寺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格鲁派(黄教)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仍然有众多僧侣信徒前去朝拜
继续前行,前往加查。老林选择在加查停留,主要是为去拍摄西藏最具神秘色彩的拉姆拉措。
(拾阶而上,每走几步都会出现严重的高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四肢发软,一行11人,只有4人看到神湖,有2人出现严重高反,老林身背器材更是气喘吁吁)
“拉姆拉措”藏语意为“圣母湖”,传说,神湖中能显现出朝拜者的前世今生,西藏历代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都是在神湖的启示下寻找的。该湖镶嵌在群山之中,要想看到这个神秘之湖。需要攀登到海拔5400米的壁崖上,这对一行11人是个严峻的考验,停车场的海拔高度就已经是5189米了。
(崖顶不时有个头很大的乌鸦盘旋,“呱呱”的叫声,更给神湖添加了一份神秘的气氛)
通往神湖的台阶还不规整,狂风烈烈,山腰上布满了巨大的经幡,随风舞动,发出很大的声响。据说,那写满经文的五颜六色的经幡,每一次飘动,都是一次最虔诚的祈祷。
(山东来的夫妇,已经出现严重高反,仍坚持向上攀登。令人钦佩!)
(小猫年轻,就是不一样,登上了崖顶拍了这张照片,这就是西藏最神秘的湖—拉姆拉措。湖的面积很小,不足一平方公里。此时湖面已经没有光线了,这也是老林看了照片决定放弃继续攀登的理由)
(最后以一张通往拉姆拉措的全景照片,结束这一段行程)
看看太阳,登上去湖面已无光线,老林果断命大家停止攀登,迅速下山,夜宿加查,因进入山南地区,沿途地貌已与林芝地区大不相同。
海拔不断增高,空气干燥,嘴唇开始干裂,明天的行程将会怎样?
离开加查,前往泽当,泽当是山南地区首府,海拔比拉萨还低,3500米。这里特别说一下,在泽当,一同来的向哥向嫂和我们分别了,他们夫妇二人要走青藏线去格尔木,老向要到格尔木给向嫂讲一下他在那里当兵的故事。
(去泽当路上,有一处野生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这里的猴子比峨眉山胆子更大,直接就上车了,大有不给点好吃的就别想开车走的意味)
(吃了两口怎么不吃了?这可是有名的洛川苹果啊,千里迢迢的带过来)
(原来那猴子很有爱心,仿佛吃出了洛川苹果的好味道,不舍得吃,留下半个苹果是给孩子们吃的)
山南地区,历史文化深厚,寺院众多,其中有俩处在西藏历史属第一。桑耶寺是以法王赤松德赞、大堪布寂护和莲花生大师,师君三尊之功德而建成的西藏第一座有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到此居住,后改为寺院。
老林带大家去的第一个寺院就是桑耶寺。老林在桑耶寺拍一个全景。桑耶寺规模不大,但包罗万象,是按照佛经中的宇宙观布局,中央主殿乌策殿是由一座藏、汉、印三种建筑风格的三层大殿代表(桑耶寺也称为三样寺),大殿南北有太阳、月亮俩殿,大殿四个角上分别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洲。
(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桑耶寺,西藏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院)
(到桑耶寺朝圣的藏民,正在诵经诵经时穿戴整齐,口中有词,摇动手鼓,很庄严的仪式感)
(经攀谈,这一行人,都是来拉萨朝圣的,临时凑在一起,从康定来,已经有一年在路上了)
(初看以为这是一家人,可背囊中的小孩不是他们的孩子)
(经攀谈,这一行人,都是来拉萨朝圣的,临时凑在一起,从康定来,已经有一年在路上了)
(这位藏族小朋友和小猫很快成了朋友)
(这个小女孩是个弃婴,由戴眼镜的藏民收留,带着她一起到拉萨朝圣。我们对戴眼镜的藏民肃然起敬)
(朝圣的藏民起身到下一个寺院了,身上背负着朝圣者的全部家当,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就这样一路走来)
(卓玛把头抵在寺院的墙上不知在想什么?很有点耶路撒冷哭墙的感觉)
(同行老张和安子一人一壶酥油,准备在大殿添加,进殿前,先转了一圈转经轮)
(朝圣的藏民,才看到“千里眼”小徐也在队伍里)
前来朝拜的有游客,更多的是手摇转经轮的藏民,他们一路风尘走来,眼睛里充满着光泽。一个寺院就是一个旋转中心,每个转经筒就是一个旋转中心,每一个转经轮就是一个旋转中心,旋转轮回着春夏秋冬,摇不断的梦境,转不完的六字箴言。
(“嗡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对于一个信徒而言,却需一生用身、用口、用意去念诵)
(为了那摇不断的虔诚,为了那搅不散的梦境,
为了那捂不热的冰峰,为了那撇不下的绿荫。
朱哲琴《转经》)
离开桑耶寺老林又带大家去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青朴修行山
(青朴修行地景区大门,不收门票)
离开桑耶寺,老林又带大家去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青朴修行山,它就在桑耶寺的后山上,说它特别,有两处:第一,青朴才是藏传佛教的真正原点,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这里孕育了佛教最初的七觉士和上师;第二,在山上遇见最多的是尼众(觉姆和俗家修行弟子),她们大多漂亮、娇羞、纯真、可爱,她们一般拒绝拍摄,所以只能拍下她们的背影,头上戴一顶小僧帽,宽大的僧袍掩饰不住婀娜的身姿,她们大多埋头赶路,有一种更为奇特的女性之美。
(这个修行的觉姆很年轻、很好看,像雨巷里走出的丁香姑娘)
说它特别,有两处
第一,青朴才是藏传佛教的真正原点,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这里孕育了佛教最初的七觉士和上师; 第二,在山上遇见最多的是尼众(觉姆和俗家修行弟子),她们大多漂亮、娇羞、纯真、可爱,她们一般拒绝拍摄,所以只能拍下她们的背影,头上戴一顶小僧帽,宽大的僧袍掩饰不住婀娜的身姿,她们大多埋头赶路,有一种更为奇特的女性之美。
(这个修行的觉姆很年轻、很好看,像雨巷里走出的丁香姑娘。正面拍照不礼貌,只好拍个背影。修行地内部十分静谧,阳光正好)
(夕阳斜照,我们离开了青朴修行地。从修行地看过去,前方十分辽阔)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