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拍摄一个国家这样内容浩大的题材,采取大型专题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因此,需要在拍摄前进行详尽的文化影像分析——明确叙事主线,确定谋篇结构,酝酿照片风格,选择色彩基调。由于缅甸是当今传统习俗和人文风情保存得最完好的国家之一,因此,“历史的记忆”,就成为我对缅甸的表达主题,今后对缅甸的拍摄创作,都会遵循这个主题来进行。  

而要突出这个历史感,除了影调与色彩的淡泊和厚重,采用虚实相生的表达形式,体现出“恍”,是此游记的核心。从古人留给我们的“恍如隔世”、“恍然大悟”、“惝恍迷离”文化精髓中,寻求那种恍兮惚兮、恍然如梦、似与不似的意境,是最有利于塑造“历史”和“记忆”的创作手法。
      
清晰,本是摄影技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我们常以焦点清晰与否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但到了更高层次的创作阶段,如果依然将其作为标准去追求,就只能拍出眼中的风景,而非心中的风景。眼中的风景众人皆可得,心中的风景只能来自作者独特的创造。中国文化和艺术讲究虚实相生,但总的指向是“虚”,“实”只是表现“虚”的手段,也就是说,能看到的“有”是为了表现看不见的“无”。就如做人要难得糊涂一样,“虚”和“无”,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要说明的是,艺术上追求的虚无,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虚无,而是通过作品,赋予观众巨大的联想空间,进而承载作者的理想世界。

“晚霞映照着伊洛瓦底江,船儿在水中起伏飘荡,雪白的鸽子尽情飞翔,它们飞来飞去多么欢畅,清清的江水向东流淌,惟有那歌声悠悠久长.......”每次到缅甸,透过飞机的舷窗,总要看到伊洛瓦底江,她是缅甸的母亲河。缅甸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所滋润的土地上,世世代代,依山靠水,繁衍至今。“伊洛瓦底”之意,就是缅甸传说中的雨神。

曼德勒缅甸人的心目中,被称为“永远的皇城”,拍摄景点较多。比较有代表性是:曼德勒皇宫、金殿柚木寺、固都陶佛塔、马哈伽纳扬僧院和东塔曼湖上的乌本桥。

曼德勒皇宫拍摄实战
皇宫外部,角楼对面是较佳的地点。在构图时,以护城河作为前景,在夕阳西下之时,以连成一线的角楼为中轴,城墙沿两旁延伸,可以拍摄出水天相接,蔚为壮观的皇宫城墙。照片采用两次曝光,第一次虚焦,第二次实焦,通过相机内自动合成,采用低饱和度,以朦胧感来体现“梦境”,表现“历史的记忆”的主题。

经验分享
创作思路大体同上,仍然是虚实结合的方式,但由两次曝光改为三次曝光。拍摄流程如下:三角架固定相机,大体构思好三次曝光中不同主体出现的位置,第一次曝光手动调焦,实焦。第二次曝光焦段不变,手动调焦,虚焦。第三次曝光换用长焦镜头,对角楼进行手动调焦,虚焦,并将角楼安排至画面右方。三次曝光后相机自动进行合成,后期调整色调,压暗下方河面。

美学鉴赏
形是具体的,影是虚幻的,中国古代文人绘画中“舍形而悦影”的创作手法,就是以虚幻的表达来取代具体的形式。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现实世界的模本,而是对这一世界的超越,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幻象;一个确实的存在,会引发人的物质之想,而“影”的存在,若有若无,虚虚实实,可以使人从具体的物质世界中脱开,从而追求历史感的传达。通过虚幻的影,让画面流动起来,追求生命的存在,追求历史的内涵。

金色宫殿僧院,又称金殿柚木寺,是曼德勒少有的纯柚木僧院之一。这座建筑的门窗、柱子和墙都采用柚木雕刻,整个庙宇用数百个粗大的柚木柱子作为支撑,色彩斑驳,质地沧桑,很有年代感。

拍摄实战
手持相机,采用两次曝光,第一次曝光实焦,第二次曝光焦段不变,向右方轻微移动相机,将焦距调虚,两次曝光后,大殿内的柱子出现了虚影,地板上的人群也变得若隐若现,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经验分享
两次曝光中,如果是广角镜头,实焦拍摄时必须用小光圈,虚焦拍摄时要改用最大光圈,才能更好的虚化场景。
 
美学鉴赏
在摄影创作中,要努力脱开具体形象的表述,寻求更深层次的内涵。对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来说,按照中国的生命哲学观点,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只有突破建筑瞬间的静止,使其具有生命般的流动,才能体现出“历史的记忆”。虚实的对比,动静的结合,就能突破瞬间的静止,使照片具有历史流动的联想。

固都陶佛塔的缅文之意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功德佛塔”。当地人称为“世界上最大一本书”。我将拍摄主题概括为:“见证历史,沉淀沧桑”,一要表达出历史感,二要表现出沧桑感。因此,色彩上不宜过于浓艳,以灰色为主调;影调上黑白灰的过渡要自然,人影不能过于花哨,过于实在,才能体现那种若有若无的“记忆”。

拍摄实战
请一对新婚夫妇为模特,采用三次曝光,第一次曝光用广角,实焦拍摄,第二次曝光焦段不变,虚焦拍摄,第三次曝光换用长焦,以天空为背景,实焦拍摄半身人像。

经验分享
前两次曝光采用三角架,相机不作移动,第三次曝光靠近人物,从下至上仰拍,第一次和第三次曝光时人物如何安排,拍摄之前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

拍摄实战
 两次曝光,相机在三角架上不作移动,第一张实焦拍摄和尚背影,第二张将焦距稍微调虚(注意不是全部调虚),拍摄和尚正面。

经验分享
用三角架固定好相机,完成构图后,要预判和尚的动态。因此,宜快速完成相机内两次曝光的设置,且手动调焦要迅速,先实焦完成和尚背影的拍摄,待他转身向前走时,快速将镜头焦距调虚,完成第二次曝光,才能使其背影“实”,正面“虚”,如果正面过实,那种朦朦胧胧的“记忆”感 ,就不复存在了。

固都陶佛塔前面的空地上,一群小沙弥正在奔跑嬉戏。我预感这是个较好的画面,迅速将三角架支好,等小和尚们在画面中出现,第一张实焦拍摄,光圈为F11,然后快速将光圈调至F3.2,将焦距调虚(不能全部调虚),等待两秒后,完成第二次曝光。于是,一幅小沙弥天真活泼,姿态各异、虚实交替的“梦”景便浮现在我们面前。

马哈伽纳扬僧院位于乌本桥头,是全缅甸最大的僧院。拍摄这里的“千人僧饭”,是曼德勒乃至缅甸人文摄影的重点之一,但是,由于现场人员众多,两旁观光旅客交织,加之背景杂乱,很难做到构图的简洁。通过仔细观察,我将这个“千人僧饭”的拍摄要点提炼如下:
        
一、要体现出“千人”大场面。如果没有反映出僧人队列的浩荡和壮观,就失去了拍摄这个场景的意义。如果只是拍摄出为数不多、三三两两的僧人,那在缅甸随处可见,没有必要专门至此。
二、要做到构图的简洁,以面向僧人的左侧面或后面拍摄为宜。
三、要真正体现出“千人”的场面,只有采用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的手法才能做到。“实”来反映僧人的形态,“虚”来表达队列的壮观,通过“虚”,让观众去想象,这队列有多长,人数有多少呢?而如果过于“实”,僧人队列一览无余,观众会产生“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实(清晰)的人可以作为当今僧侣的展示,虚(模糊)的人则是历史僧侣的联想,以此来体现历史的“流淌”,传递出“信念流淌,代代绵延”的主题。

拍摄实战
手持相机,两次曝光,手动调焦,第一次曝光虚焦,将僧人队列安排在画面下方,第二次曝光实焦,将僧人队列安排在画面上方,在相机内自动合成后,正前方观光、拍照的杂乱人群被高度虚化,而僧人背影虚实相间,互有交错,体现出了“流动感”。

经验分享
通过仔细观察和创作实践,我认为拍摄“千人僧饭”的最佳角度是背影。可以通过预判僧人进场的结束时间,提前至队列的最后一排,尾随拍摄他们的背影,这样既不会影响僧人行进,又能将两侧的观光人群和杂乱场景排除在画面之外。而且,背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正面更耐玩味,也是一种“虚”,能给予观众更多联想空间。

经验分享
上一张照片虽达到了拍摄目的,但只有僧人的背影,这是一种“统一”,但没有“变化”,如果能出现一个僧人的正面,形成统一中有变化,则更为理想。在拍摄之前,我就进行过这个创作构思,因此在僧人队伍刚开始行进时,提前用中长焦拍摄了一个似乎在闭目沉思的僧人,通过将这张照片与上张照片在相机内的“润饰菜单”中进行合成,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美学鉴赏
构图是最能体现形式美法则的手段。构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构图侧重于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点、线、面三大结构特征及 X、S、V、三角、对角、阶梯、框式等各种符号。广义的构图则偏重于形象思维,注重心理层面的感悟,主要有主体与陪体、对称与均衡、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集中与呼应、比例与尺度等。其中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的总规律,是摄影最基本的法则,它融会在其它几条法则之中并作为它们的骨架。“千人僧饭”的构图,如果僧人队列只有统一,没有变化,会显得呆板单调;但如果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则又会显得纷繁杂乱。因此,在营造统一与变化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统一与变化在各自量的分配上的合理性与适当性,这个量的分配就是统一大于变化,但变化是核心,如果说,统一是“画龙”,变化就是“点睛”。
      
此外,这幅作品的构图还含有其它两大形式法则:
      
对比与和谐,僧人的背影与正面、大与小、实与虚、动(行进)与静(沉思)的对比,但对比并未让画面显得突兀,而是达到了和谐。
     
 对称与均衡,分列两侧的僧人是对称,画面中央闭目沉思的僧人“压”住了画面底端,形成整体的均衡。

缅甸行摄的第二站是蒲甘,这里是缅甸人文摄影的重点,分布着缅甸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众多佛塔和寺庙。传说最多时有4万多座佛塔,这个数字可能略有夸张。但史料记载,在蒲甘时期,这里至少建造了4000多座佛塔。虽然经历900多年的沧桑岁月,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其辉煌不再,但保存完好的仍有2217座,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38.5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蒲甘佛塔的摄影创作,既要表现星罗棋布的众多佛塔,也要刻画有代表特征的单体佛塔;既要用广角来体现大场景,也要用长焦来提取细节质感;对我来说,日出日落时的炫丽光影固然动人,烟雨朦胧、苍烟日暮下的残垣断壁更能引人联想。 

缅甸的春季,由于雨季未至,空气不通透,日出日落时分天空较灰,很多影友不看好这种光线,有的甚至放弃拍摄,这是一种极大的偏见,中国的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注重整体意识,并不追求光影的婆娑、色彩的艳丽、事物的形似,而是通过对气象、神韵、格调等的把握,来给予欣赏者总体的美感。这种看似不通透,较“灰”的光线,其实才是营造中国美学中萧散之美、荒寒之美、枯槁之美的最佳光线。

近年来国内大量的风光摄影作品,之所以广受诰病,被冠之以“风光糖水片”的美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突视整体意识,片面的追求光影、质感等细枝末节的东西,以致于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哲学艺术整体思维的本真意义却越来越远。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过于注重纯客观的描摹自然易造成内在精神性表达的缺失和弱化,耗时、耗力但缺乏艺术感染力。

拍摄实战
在等候拍摄日落时,拍摄三张RAW素材,第一张用广角拍摄牛群,第二张用中焦拍摄左方的牧牛人,第三张用长焦拍摄右方的牧牛人。拍摄后将三张RAW素材在相机中用“润饰菜单”进行合成。

经验分享
过去我们拍摄牛群牧归有一个误区,过于重视牛群队形、周围的场景以及背景天空的渲染,而突视了最重要的一点——牧牛人与牛之间的关系,要么人在画面中显得较小,要么人的形态特征不明显,最终造成陪体掩盖主体。这张照片将牛群、较远的人和较近的人合理配置在画面的不同位置,并以佛塔为背景,形成人、牛、树、塔从近到远的“四重”深度,相互之既有融合,又有分离,通过化空间为时间,“牛”千百年来与“人”、“塔”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就充分体现了出来。

根椐这个思路,以上三张照片,都在在重点表达人与牛之间的关系。

拍摄实战
日出前的拍摄,将前方的伊洛瓦底江作为前景纳入画面,以体现江与塔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左侧的大塔与右侧的小塔形成呼应,中间以一条小道作为区隔和穿插,形成视线的错落有致,这是一种让画面有“深”度的构图手段。

经验分享
蒲甘乃至缅甸佛塔的拍摄,要着力寻找最能体现当地特征的元素,体现佛塔与它们的关系,诸如道路、人群、江河、牛车等与佛塔相结合,都是较好的表达方式。

日出时分热气球的拍摄,同样,要尽量将伊洛瓦底江、佛塔纳入画面。前面我们说过,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重要的地理座标,有它的出现,会赋予照片最大的信息量。同时,要注意上空的热气球,如果数量过多,相互之间有重叠,天空部分较少,也会破坏构图的疏密。

拍摄实战
日落时大场景的拍摄。右下方伸向远方的土道,烟雾苍茫中的树木与远方佛塔相交织,强化空寂和萧瑟。散射光下,光源没有了明显方向,景物轮廓线失去了刚直与鲜明,景物亮部与暗部对比趋向柔和,反差降低,使画面略显灰暗。但本图就是要利用这种灰暗,营造出特殊的气氛,表达“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的意境。

经验分享
在太阳完全落下地平线以后,利用微微的淡散射光,采用低饱和度、低反差拍摄,重点用灰色调来提纲挈领,弱化其它色调。

美学鉴赏
在中国的造型艺术中,荒寒、枯瘦、冷脊是重点表达的对象,这并非是中国艺术家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欣赏,而是大巧若拙的哲学智慧和自然天趣的艺术准则。中国人重视“拙”,推重枯槁和荒寒的美感,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有着特殊的情感。艺术家们在深山古寺、枯木寒鸦、荒山瘦水中,追求生命的韵味;在枯笔焦墨、力遒韵雅中,追求干裂秋风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大巧若拙的思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大意是“重口味”的东西可以获得短暂的感官刺激,但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长期的审美愉悦,还会引发情感欲望,破坏人心灵上的平衡。所以从根源上说,能给人带来短暂愉悦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美。庄子在《知北游》也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即天地之间没有真正意义的“美”或“丑”,即使看上去是很美的东西,也都是在与丑相对意义上得出的,都是知识和眼光的分别。只有返归于自然而然,超越具体的美丑分别,闻天籁之声,以自然为最高秩序,以天趣为最高准则,才是认识美最根本的途径。
      
老庄对美学的论述思想,揭开了中国美学的篇章,它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远非同时代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们所能相比,更非近代欧洲黑格尔和鲍桑葵之流所能领略,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在当今风光摄影重浓艳,轻简洁;重光影,轻内涵;重形式,轻思考;重柔媚,轻凝重的“重口味”不良风气下,古代先哲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我们尤其具有深刻指导意义。

荒寒之美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纵观中国古代的山水绘画,在烟云飘渺、山林逶迤之中,总有一丝幽幽的寒意。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氛从画面中请出,代之以冷逸、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从人工秩序中逃逸,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当今的风光摄影,并不是说要回到古代绘画那种色彩、层次和气氛中去,而是要学习古人从现象中看本质的方法,通过对荒寒意境本质的提炼,去除妨碍自然原样的诸多因素,在自已的作品中恢复自然的混莽、苍率、古淡和天真,展露亘古如斯的宇宙精神,展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格境界。

对荒寒之美的塑造,如前所述,枯树、老木等都是很好的表达元素。以此图为例,利用前方的枯枝、右方的老树为前景,下方的小道作穿插,结合前方烟雾弥漫中的佛塔,天空淡淡的日暮,一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荒寒“愁”景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在蒲甘最高的建筑,360度观景台上拍摄日出时分天空的热气球,要注意下方场景的简洁,地面建筑在构图中并非要占较大比重,有部分佛塔出现作为代表即可,天空所占面积要大,要有相当的空余部分,才能让观众心理上具备气球向上的“升腾”感。

日出时逆光拍摄,采用低饱和度、低反差度,利用逆光的烟雾弥漫和景物的若隐若现,表达一种“梦境”的时空感。

这种逆光下的光线,如果想要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要么尽可能缩小取景范围,弃舍远景,采用中近景;或是寻找轮廓特别锐利,线条特别刚直的物体作为表达对象。

在360度观景台上拍摄日落,由于前景杂乱,因此以长焦镜头为主,重点抓取远方有特征,轮廓形态较好的佛塔剪影,并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以不同大小、形态佛塔之间的集中和呼应,来营造中国艺术中的萧散之美。

萧散,汉语中指精神上的无拘束,气氛上的萧瑟凄清。在中国艺术中,萧散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以指艺术家从容潇洒的生命态度,指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是宋代以来文人意识的重要内涵和艺术批评标准。所谓“士夫气”,就是对萧散简远艺术特质的强调,在中国影响深远的艺术南北宗论,也以萧散为最高审美理想。 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首先提到“散人”的概念,渴望做一个自由逍遥的“散人”,有散淡的态度,有不为功名利禄和各类欲望所压迫的自由灵魂。中国美学“萧散”的观点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源而逐步发展成熟。

萧散之美,不同于艳丽的、世俗的、甜腻的风气,具有自然而然,没有斧凿痕迹、疏朗萧瑟的境界特征。而散点透视的构图,是最有利于营造萧散之美的构图形式。当前诸多研究理论已经证明,透视法,特别是焦点透视,在本质上是限制艺术表现的,这可能也是近代以塞尚为代表的西方画家,在后期的创作中放弃焦点透视法的原因。而中国画无透视法中所表现出的深度空间,远远超过焦点透视。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韩拙的《山水纯全集》加上了阔远、迷远、幽远,充分表明了中国造型艺术极为重视深度空间。以上照片就是利用从近至远不同距离中影调的变化,统一灰色调中的变化,前后佛塔之间错落有致的变化,来力图表达出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平远、高远、深远、阔远、迷远和幽远。

在风光摄影中,光影不可或缺,但过于强调光影,则人工斧凿痕迹就越重。太过于注重光影的作品乍一看去很抢眼,但不耐看,且容易落入千篇一律的风光糖水片窠臼中,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不耐玩味”,不利于营造平淡天然、空灵悠远、静谧幽深的自然气派。除传统的顺光、侧光、逆光外,我强烈建议在风光摄影中要多使用散射光和天光,在所有光源中,它最散淡,最自然,最接近本真。以上三张照片就是利用日落后的淡淡散射天光,来尝试营造中国艺术推崇的“萧散烟霞晚,凄清天地秋”的山林气象。

拍摄实战
在散射光源下,天快黑时,采用两次曝光,手持相机,第一次曝光拍摄佛塔,第二次曝光拍摄一条土道,通过两者在相机内自动合成,表达“淌过佛塔的道路”。

经验分享
两次拍摄时要精心构思不同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让土道的位置恰到好处,有“穿越”佛塔之感。画面中虽然没有一个人,但土道是人走出来的,代表着人。道路是“土”道而不是水泥道,又代表着历史和古往今来,也就是代表着时间,通过这两者的结合,化空间为时间,画面就具备了历史感和生命感,使作品具备更深层次的内涵。

美学鉴赏
在中国艺术中,时间的重要性大于空间,空间并非没有意义,但它从属于时间的意义,如果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所有的事物,就是外在的虚无和内在的荒芜。在摄影中,很多人的着眼点都放在空间上,对于时间的表达,要么是缺乏理解,要么是无从下手。其实,不论是风光还是人文,照片的意境,就是要通过空间来表现时间,并且给予时间情感化,可以说,时空合一是营造意境不可或缺的手段。不重视时间的表达,或只是单纯的表达时间,但没有给予情感化,是很多摄影作品没有内涵,缺乏意境的原因所在。

在摄影艺术的各类表现形式中,创意合成固然不可缺,纪实性的手法也要有所运用,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更好的表现蒲甘乃至缅甸,共同来完成“历史的记忆”这个大型专题的创作。以下照片,虽也有创意合成,但主要以纪实人文为主。

拍摄实战
在蒲甘的村庄中步行游荡,远远看到一辆拉草料的牛车迎面而来,一个当地人坐在上方悠然自得,俨然一幅缅甸农村的“标准配置”,但若只拍牛车,照片的地域信息不够强,环顾四周,发现后方有一座残破的佛塔,与牛车行进的方向相符,于是转头奔向佛塔边,选好角度等候,待牛车行走至合适位置时,及时按下快门。以身后的佛塔为背景,很好的交待出了地域信息。

经验分享
照片最首先的功能,是通过影像向读者传递现场的信息,信息又分为两个逻辑层次,第一层次是交代画面事实信息:这是哪里?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谁是主体?什么环境?为什么?什么结果?第二层次则是传递思想情感信息,包括观点、导向、推崇、贬斥及引发读者深层次思考和共鸣。

虽然不能机械的框死照片必须达到以上7项信息,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并培养这些意识。也并非每一张照片周围的场景都能反映出这些信息,所以,我们有必要运用系列照片形成组照,来完成一个有主题、有价值的摄影专题。

拍照片,其实说到底,就是在拍关系,只不过风光照片是反映天与地的关系、宇宙与万物的关系、自然界各类景物的关系,而人文照片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在一幅简洁的画面里,能反映出的关系越复杂,照片的价值也就越高。这幅照片中,从表面上看,后方广告上的文字,显示出小孩所处的地域关系,以及右方两个小孩之间的关系、两个普通小孩与小和尚的关系,但仔细分析可以得出,是小孩与村庄人家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即世俗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在蒲甘的村庄中,如果你有一定的时间耐心守候,绝对可以拍到自然生动的照片。小孩们所玩的游戏,有些类似于我们的“老鹰抓小鸡”,但这种场景,即使是在当今中国的农村,估计也很难见到了吧,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恐怕更已成为美好的记忆了。

自然生动,是纪实摄影的第一要素,照片的自然生动和光影婆娑,谁更重要?我认为应是前者。表现任何形式的美,都只有返归于自然而然、无为天成,才是真正的美。换句话说,小孩们可爱,首先是因为他们自然纯朴才可爱,如果不自然纯朴,而是矫柔造作,那不但不可爱,相反还惹人厌了。

要表现缅甸,一定要尽量将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阶层和不同年龄段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天地表现出来。只有普通人,才能承载缅甸的人文精髓,才是真实的缅甸摄影。娘乌市场内的这两个小孩,让我真正读懂了什么是“两小无猜”,什么是“青梅竹马”。

纪实摄影最大的价值所在,就是要向读者尽可能传达较多的信息,而且要重点传递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文化精髓。众所周知,缅甸是全民信佛的国度,如何表现这种“全民”的特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群在寺庙中、在佛像前的参拜,固然是较好的表达方式,但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法,间接地表现出缅甸普通民众对于信佛的虔诚,表现佛教已融入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娘乌市场内,这两个挑担的男子在为寺庙进行化缘,据我了解,他们会定期出现,至每个摊位前,很多做买卖的人都会进行布施,这张照片为一个中老年妇女在布施钱财。

一年轻妇女在布施钱财。

一小女孩布施了一把蔬菜。

娘乌市场内,我拍了二十张民众布施的照片,以这三张来作说明。通过中年妇女、青年妇女和小女孩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布施照片,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佛教已融入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相比直接描述信徒在佛塔前参拜的形式更具说服力。这也是组照相比单张照片的优势所在。

要表现出缅甸普通民众虔诚礼佛的特性,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表现手法,即画面中只出现主体甲,不出现主体乙,但观众又无时无刻地能感觉到主体乙的存在,通过这个看不见的“存在”,即画外之意,表现出礼佛的“众生”。为里以三张尼姑照片为例。

主体甲为尼姑,她走到一家卖面粉的店家面前,很自然的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食物,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们在画面中,看不到主体乙,即店家,但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

尼姑吃了几口后,将剩下一半食物的碗递还给店家,画面中仍然未出现对方身影。

尼姑又走到一家卖鸡蛋的店家面前,用钵接过店家布施的鸡蛋。画面中仍然未出现店家,重点刻画尼姑受施时的表情和双方相交的手臂。

经验分享和美学分析
在以上三张照片中,我有意不让店家的身影出现,只有不出现对方,才是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这种看不到具体的人,但能感觉他(她)的存在,也是一种“虚”,只有这种“虚”,才能让布施代表广大的人,众多的人,从古至今的人,才能让观众有心理联想的空间,从而追求历史的内涵,表达出尼姑“吃百家饭”和“众生礼佛”的主题。如果是布施的人出现,画面就过于“实”,画外之意也就失去了。

对蒲甘传统漆器工坊的拍摄,利用窗口斜射入内的侧光,重点表现正在专心操作的作坊工人神情与动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将漆器工坊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拍摄会很有意义,用一组照片,完整地反映整个漆器的制作流程。因为它代表了缅甸的传统工艺,是缅甸坚守传统,守护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蒲甘瑞喜宫塔竣工于公元1102年,是蒲甘最古老的寺庙,也是蒲甘唯一用石头堆砌的建筑。它开创了缅甸佛塔造型的经典风格,仰光大金塔就是以此为原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瑞喜宫塔就是缅甸的形象符号之一。


拍摄实战
三角架固定相机,采用三次曝光方式,焦段不变,手动调焦,第一次曝光实焦拍摄,第二次曝光将焦距稍微调虚,第三次曝光再度调虚,三次曝光后在相机内自动合成,形成虚虚实实、梦幻迷离的“人影”,塑造出“梦境”之感。

经验分享
仅仅只拍摄瑞喜宫塔,并不能作为缅甸的代表,塔下必须有各类不同的人群,而且并不能只以僧侣作为唯一,而是要以普通人物为主,才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形象特征。因此,在每次曝光时,要观察行走在佛塔前的人群,让人群互有交错,但又未完全重叠。且多次曝光叠加后,照片影调会越来越亮,因此,每次曝光组合的设置,要有意识的减少一档曝光量。

寺庙内的人像创作,我有三点建议:
一、周围场景既不能完全漆黑一团,又不能过于明亮,隐隐约约,似黑非黑的效果最佳,对体现宗教场景的那种神秘与虚灵意境尤为有利。
       
二、抓拍小和尚自然生动的状态,虽然是摆拍,但要让观众感觉不到摆拍的痕迹,才是真正的寺庙人像创作。

三、目前大量拍摄的小和尚手持蜡烛,目视佛像的场景,这种方式太“假”,且造成大批雷同的影像,要尽快进行改进,思考新的创意,将观众的审美带入更高的层次。
     
这张照片抓拍了小和尚在佛像前打哈欠的场景,其立意是:作为一个小孩,要他如一个成年人那样潜心修行是不现实的。他虽然出家修行,但也会困顿,也会分心。所以在参拜时打哈欠是很正常的,是符合生活常理的。这样的照片,相比小和尚手持蜡烛,虔诚目视佛像的场景,我认为更真实,更耐看,更耐玩味。

拍摄实战
手持相机两次曝光,使用70—200mm镜头,第一次使用80mm焦段,拍摄小和尚打哈欠的场景,第二次曝光时将镜头推至120mm焦段,拍摄小和尚闭目沉思的场景。通过相机内的合成,形成一幅小和尚拜佛时的不同形态。

经验分享
两次曝光前,要作好构思,想清楚要表达的主题和作品的立意,付诸实施后,每次曝光前,要细心记忆人物在取景器内的不同位置,且第一次曝光要设置为高饱和度,人物形状小,第二次曝光为低饱和度,人物形状大。最终才能形成人中有人、头中有头,相互叠合,但又浑然有别的人物形态。

美学鉴赏
佛教教义认为,任何人都有两面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同样,人的性格、行为,在很多时候也会呈现出两面性。有进取的一面,也有拖沓的一面,很多人的成功,可能就是因为进取战胜了拖沓;很多人的失败,可能又是因为拖沓战胜了进取。小和尚在修行时,有虔诚(闭目)的一面,也有困顿甚至是分心、欲望(哈欠)的一面,他能否成“佛”,就看虔诚能否战胜分心、战胜欲望。同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不也都是这样的吗?

如前所述,寺庙内人物的拍摄,抓拍小和尚自然生动的形态是实质核心。虽然是摆拍,但只要做到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就是人像创作的最高层次。

进入瑞喜宫,要经过一段长廊,阳光从长廊右侧的一排排入口斜射入内,形成了一道道光影线条,极富节奏感。是一个人像创作的好地方。但游客每次到此,都会进入拍摄,作品大多雷同。因此,我决定将其拍出不一样的效果,展现出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相交替的那种“梦境”。

请摄影团中的团友作为临时模特,正面表达当今,背影代表历史,实与虚的交错,表达出人既是在现实中,又常常在梦境中。“来”与“去”的邂逅,可以理解为:人,随时都在矛盾中抉择,随时都在和自身作斗争。 
       
如果仔细看过游记前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创作手法及流程了。

这是达玛扬基佛塔内的一条走廊,采用超广角,结合前方门洞折射出的光线,可以拍出具有强烈透视感的作品,因此,我将其命名为“时光长廊”。拍摄时,有几种创作形式:
      
两次曝光,手动调焦,第一次曝光虚焦,设置低快门速度,使近处人影模糊;第二次实焦,设置高快门速度,使远处人影清晰。形成虚与实、大与小、远与近的对比,更好的体现时光长廊的“梦”境和历史的记忆。

两次曝光,创作思路和手法大体同上,唯一区别是两次均为实焦。

请团友作为模特,拍摄背影,一次曝光,传统的构图法,她背影的投影是亮点,拉出了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透视感。

在有人迎面走来,与模特平行时,拍摄“来”与“去”的交错。

在阿南达佛塔内的创作,我提前构思好不同景物在取景器内的位置,拍摄了两张最能体现当地特征的RAW素材:水池中佛塔的倒影和大殿内佛像,在相机内进行合成。照片主题:历史的印记。

茵莱湖位于缅甸东北方的高原地区,湖面海拔970米,茵莱湖长达22公里,湖面上零散地分布着高脚屋村庄、水上菜园及佛教寺庙。由于海拔较高,因而也成为缅甸著名的避暑胜地。这里的茵达族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用单脚撑船,能腾出手来撒网和抛叉,一个人可以同时做到行船和捕鱼,这种世界上唯一的单脚划船,成为茵莱湖一景,也成为缅甸吸引世界的一景。
      
拍摄单脚渔夫,除了常规的抓取其动作形态,还要注重拍出动感,渔夫单脚起立的瞬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但静止的画面拍得过多,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落入摆拍痕迹过重的俗套,要拍出不落窠臼,具有新意的人文作品,就要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方面下功夫。

茵莱湖上单脚渔夫的人像创作,规划好不同景物在取景器内的位置,拍摄两张RAW素材,分别为渔夫水中不同姿态的倒影,在相机内进行合成。

通过简约的色调,明暗相间的影调和若隐若现的姿态,形成类似中国画的大写意效果。

不论运用哪种表现形式,拍摄单脚渔夫,都要表现出“单脚”的形态。因为,这是他们最大的特色,也是茵莱湖最大的特色。如果没有体现出“单脚”形态,照片就失去了地域特征。但如果只是静态的表现出“单脚”,又成了一张普通的旅游纪念照。因此,要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上下功夫,从渔夫的动感来表现“技艺天成”,进而表达“渔舞惊鸿”的意境。

茵莱湖上水上别墅酒店,两位团友在栈桥上走动,等她们至合适位置后,我按下快门,拍下建筑和人物的倒影,并在后期分别调整景物和人物色调,完成这幅“谁家姊妹同墙看,映花烘暖。垂杨转........白地肝肠断”的水墨画作。

同样是类似国画的写意风格,但画面的重点是人。因为,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真实的自然还是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然,都与人的生活、人的情感密不可分,它所突出的,是大自然与人的亲切关系,大自然与人的相通关系。与西方享受自然、拥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截然不同,中国哲学和艺术所要表现的大自然既是本色的,又是人间的,是充满着人间烟火味的大自然。中国艺术中没有人对自然的征服,也没有自然对人的压倒,它是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自然。所以,如果你仔细观赏中国的传统绘画,总可以看到樵夫渔父、小舟风帆,茅亭酒肆、行人三两散落其间,体现出华夏传统的自然美与人间情味美。

茵莱湖上由于远离城市,没有强烈的光污染,很适合星空的拍摄,我通过仔细寻找角度,运用六张照片接片,完成这幅茵莱湖夜景,塑造“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的意境。

经验分享
以上说没有光污染,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酒店灯光仍然是光污染。因此,我等到夜深人静,旅客全部休息后,请酒店短暂关闭了栈桥上的灯光,待完成第一次曝光星空拍摄后,再开启灯光,第二次曝光拍摄近景的水上建筑细节。

美学鉴赏
星空银河的拍摄,技术操作其实不难,实践几次即可运用自如,而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来表现星空,如何与地面景物进行有机的结合,相比技术操作要难得多。因为没有合适的地面景物,就成了单纯的天文摄影,无法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天与地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与万物的关系表达出来。因此,地面景物模糊不清,漆黑一团,不辨形状,噪点严重,都不是一幅合格的星空照片。
       
广袤而深邃的星空,一直是人类的幻想之源。古往今来,浩瀚星空总能让人们从繁重的生活中暂时解脱,生出远离尘世的思考。璀灿的银河,是表现星空较好的方式之一,但星有繁星、疏星、残星,在古人眼里,有星汉西流,有星垂平野,有疏星淡月,也有银汉迢迢;既有“天河夜转漂回星”,也有“长河渐落晓星沉”,你看到的是“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我体会的却是“月沉平野尽,星隐曙空残”。所以,要根椐地面景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星空元素,才能让观众在浩渺与神秘气势之中,尽情驰骋自已的想象,让审美进入更高的层次。

茵莱湖水上村庄的拍摄,普通人家的房屋建筑、生活环境是创作重点。

如前所述,只要有机会,我们都要将一些标识牌纳入画面,通过上面的文字,让观众知道这是哪里,这也是纪实摄影的一条重要法则:在一幅简洁的画面中,体现出最大的信息量。

衰败和残破,是人文摄影要表达的重点主题,因此,色调切不可过于浓艳。

纪实摄影并非要突略构图法则和形式,在走马观花的旅途行程中,要通过乱中求治的高度提炼能力,做到画面的简洁。

拍摄茵莱湖上的长颈族,我在此前的游记中曾多次建议,不要拍成标准的“纪念照”或“证件照”,而是要将她们放在日常生活和技艺操作中来表现,最好有两个不同年龄的人,或坐或站,或正在劳作,抓拍她们自然生动的形态。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人,来体验生命,品味历史。

经验分享
拍摄时,除脸部表情外,颈部的铜圈与手上的铜环是重点表达对象,就如军衔是将军和士兵最重要的标识一样,一定要让观众清楚地辨别两人颈部铜圈与手上铜环数量的不同,通过细节来强化整体的表达。

藕丝手工织布的拍摄,运用侧逆光,通过影调深浅的变化,来体现正在专心操作的人影。

经验分享
这张照片的影调变化极为丰富,从白至黑依次出现了白、极浅白、浅白、极浅灰、浅灰、中灰、深灰、极深灰、浅黑、中黑、深黑的变化,但总体影调又极为和谐。因此,黑白照片的最高层次,玩的是影调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彩色去色。

美学鉴赏
黑白照片中对影调的运用,重点是黑色和灰色。中国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精髓,就是通过浓、淡、干、湿、黑,让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通过这五色的层次表现出光在物体上的明暗作用。中国艺术中的黑,并不是西方世界中死寂、恐怖的黑,它是一个千变万化、生气盎然的宇宙,一个笔意墨趣的世界。

在黑白照片中,影调的重要性无可置疑。通过改变它的对比和深浅强弱,就可以影响作品整体的情绪基调。这张照片,如果我想要突出作品的“梦境”,只要减弱黑白灰的对比度和反差,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茵黛村佛塔群中,那些荒废、斑驳、濒临倒塌的古塔,更值得摄影师去发掘。照片通过两张RAW 素材的合成,来表现塔的沧桑和历史,但塔并非是自然景观,而是人创造的,所以一定要有“人影”的出现。通过不同年龄段人和塔的叠合,塔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就交织在了一起,这才是缅甸佛塔真正的内涵和意蕴。

娘水镇僧人接受布施的场景,由于僧人行走的方向是正逆光,最有利于体现景物的形状轮廓,因此,我选择用背影来表现主体人物。
       
摄影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不仅十分宽广地容纳了绘画、雕塑、建筑等的结构精华,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方式我们都可以进行借鉴、吸收和利用。语言文学的含蓄和联想之美是人所共知的。比如,读过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人,相信没有谁会忘记父亲送别儿子时的背影,无不沉浸于父亲背影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我由此得到启发,决定改变传统的正面表现人物方式,摒弃具体的形象,而是通过和尚的背影和前方旭日初升的情调,来传递 “信仰”这一主题

运用虚实结合的两次曝光方式,让僧人前行的队伍,仿佛从梦中走来,从历史中走来。这就是中国美学中恍兮惚兮、恍然如梦、似与不似的意境,这是最有利于塑造“历史”和“记忆”的创作手法。

仍然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僧人们前行的风尘身影。

传统的缅甸僧人照片,大多是直接来表现人物正面或面部细节,或体现沧桑,或彰显虔诚,或表现执着,或传达艰难,这都是很好的方式。但越具体的形象,指向性就越明确而涵盖性被削弱;交代事物越具体,画面的相象空间就越小。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朱光潜先生曾指出:“无论是表现社会现实还是自然风景,无论是表达思想还是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表现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已领会。因为在观众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尽量流露要更加深刻。”
      
因此,通过背影来表达主体,也是一种“虚”,这种虚,就是赋予观众更大的联想空间,这个联想空间,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

茵莱湖回到曼德勒,拍摄当地著名的乌本桥日落,由于此段时间正值缅甸旱季,东塔曼湖很多地方干涸,桥下方的陆地露出水面,成为大大小小观光旅游车的停车场,如果要拍出水面,这些车辆势必也要出现在画面中。从表象来看,的确不是拍摄乌本桥的好时机。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师来说,难道就真能被现场的不利因素难倒吗?
     
确立构图角度后,我决定采用两次曝光,一虚一实,手动调焦,第一次曝光使用F11的小光圈,对桥上行人实焦拍摄,第二次曝使用F3.2的大光圈,调为虚焦,将桥下的各类车辆及杂乱场景全部虚化,并有意识减少两档曝光量,加大对比度,照片在相机内合成后,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整个画面呈现一幅梦幻般的情调,朦胧迷离,俨然一幅早期印象派画作。

拍摄乌本桥,要看到它作为“古道”的一面,从而突出其历史感。如何表现历史感,桥的质地和颜色是一方面,如果桥上走动的人形成虚影,静止的人形成实影,有虚有实,更能突出历史和“古道”,因为实体的人,只能代表现在,而虚影的人,可以让人联想到过去,桥上人流不止,有虚有实,就使其具有了“古道苍茫,人间情味”的意蕴。我使用三角架和数片减光滤镜,拍下了这幅动静结合的照片。

拍摄乌本桥,以前也有一个误区,要么沉迷于用广角,来展现水天一色下的长桥,要么醉心用长焦,来捕捉桥上行人的身影,却恰恰突略了湖上的船夫——乌本桥下最早迎来朝霞,最后送走晚霞的这类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与乌本桥休戚相关的缅甸人。

因此,尽可能的展现船夫们与乌本桥之间的关系,也是乌本桥摄影的实质核心之一。

古往今来,创造乌本桥,见证乌本桥的,正是这些普普通通、勤劳坚韧的缅甸人。或许有人认为他们是渺小的,但在我心目中,他们是高大的,他们才是缅甸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拍摄乌本桥日出的渔夫撒网,很多朋友认为是表演性质而放弃拍摄,这尤为可惜。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把撒网拍出更具观赏性的照片。我通过四次曝光,将数次撒网的动作叠合在一起,以扑面而至的画面张力,来表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气势和意境。

在撒网表演的另一端湖边,有一对夫妇在撒网捕鱼,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男子形象很有特点,但外貌和服饰不象当地的缅族,极有可能是缅甸第四大民族中的若开族。若开族居住在靠近孟加拉湾的若开邦境内西南部,很明显带有在海岸登陆的孟加拉水手和印度水手的文化特征。

丈夫不停地撒网收网,忙得不亦乐乎,妻子赶忙拿出看似槟榔的食物,递到丈夫嘴里,这温情脉脉的一幕,当然是人文摄影的重点“关照”对象。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撒网,收网,但只捕到了很少数量的小鱼,有时甚至一次次“放空”。看着这个妻子失望的表情,我也禁不住替他们难过,给了一些小费,不过这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但日子总得过下去,生活还得继续。在这个男子抬头凝视远方的刹那,我将他坚定的眼神,沉毅的目光瞬间定格。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男人,肯定不会被重担压倒,作为一个坚强的男人,生而为赢!








缅甸进行摄影创作,人文是其中最重要内容,在人文摄影中,当然要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提取缅甸文明的核心——有代表性的、不同年龄段的、各色各样的普通人,来表现他们的人性态度、生存状态和价值观,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文摄影师所应追求的。我用蒙太奇的创作手法,辅以第一人称的语言,完成了以下这组作品——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久,正在蹒跚学步,

好奇带着胆怯,呵护伴我成长。

我的童年,是那样的清纯,

我的童年,又是那样的无忧。

告别童年,我开始人生的憧憬,

走向少年,我学会乐观和笑颜。

我有小伙伴纯真的友谊,

也曾和同窗并肩向前,

和赛场上难忘的容颜。

初入社会,我满怀信心,

更多时候,却困惑赚钱的不易,生活的艰难。

为了生存,我在城市中奔波,

但家乡那个思念的人,让我常常无眠。

我找到了自已的真爱,今生将携手同行,

我也出家修行,与众生广结善缘。

初为人父,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儿女双全,是我打拼的动力之源。

人到中年,我越感疲惫,

但为了家庭,不能不咬牙一年年。

突遭变故,哪能让我屈服,

再脏再累,也在所不嫌。

我的严厉,换来了儿女的成长,

但时光荏苒,我也步入了暮年。

家人的不离和不弃,是我今生的幸运,

在孤独的时候,也有追思和悠闲。

儿女都已长大,我也有了片刻的洒脱,

但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皆有前缘。

这就是我普通的一生——平和、勤劳、坚韧的缅甸人,

虽有忧愁,虽有彷徨,但一定会有未来的甘甜。



经验分享
这一组纪实照片,通过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将不同场景、不同关系的人物“串”起来,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获得极大的自由,可以在空间上纵横上千公里,在时间上跨过几十年,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表达出人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时空转换的自由,也就是这组摄影作品所追求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时空合一”。

美学鉴赏和理论支撑
前面我们说过,在中国艺术中,时间的重要性大于空间,空间并非没有意义,但它从属于时间的意义,如果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所有的事物,就是外在的虚无和内在的荒芜。通过将不同场景的人物组合在一起,更能体现这种时空合一。即“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表现作者想要的任何东西,达到创作意图。通过将不同年龄的人物组合在一起,来表现缅甸人的“一生”,通过这个“一生”,看到这个民族的缩影,传递他们的人性态度、生存状态和价值观。下面,我们再把这组体现普通缅甸人“一生”的诗体语言描述一遍: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久,正在蹒跚学步,
       好奇带着胆怯,呵护伴我成长。
       我的童年,是那样的清纯,
       我的童年,又是那样的无忧。
       告别童年,我开始人生的憧憬,
       走向少年,我学会乐观和笑颜。
       我有小伙伴纯真的友谊,
       也曾和同窗并肩向前,
       和赛场上难忘的容颜。
       初入社会,我满怀信心,
       更多时候,却困惑赚钱的不易,生活的艰难。
       为了生存,我在城市中奔波,
       但家乡那个思念的人,让我常常无眠。
       我找到了自已的真爱,今生将携手同行,
       我也出家修行,与众生广结善缘。
       初为人父,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儿女双全,是我打拼的动力之源。
       人到中年,我越感疲惫,
       但为了家庭,不能不咬牙一年年。
       突遭变故,哪能让我屈服,
       再脏再累,也在所不嫌。
       我的严厉,换来了儿女的成长,
       但时光荏苒,我也步入了暮年。
       家人的不离和不弃,是我今生的幸运,
       在孤独的时候,也有追思和悠闲。
       儿女都已长大,我也有了片刻的洒脱,
       但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皆有前缘。
       这就是我普通的一生——平和、勤劳、坚韧的缅甸人,
       虽有忧愁,虽有彷徨,但一定会有未来的甘甜”
   
综上所述,作为组照来反映一个国家有代表特征的人物,要强化影像叙事能力。很多摄影朋友,拍摄单幅照片,张张精品,但一旦拍摄组照就乱了方寸。没有谋篇预想,没有结构策划,没有铺陈逻辑,没有视觉搭配,把组照当成了照片的堆砌,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改变。拍好组照,加强用照片叙事的基本功练习,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进入实际拍摄时,保持头脑清醒,准确辨析哪些内容可以忽略,哪些场面必须重点拍摄,再配合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点与点串联,最后形成完整的叙事。
       
无论是大专题还是小组照,只有拍摄前梳理思路,制定好完整周密的计划和结构,拍摄时才能从容不迫,对眼前涌现出的人物、场景和光线成竹在胸,抓住“决定性的瞬间”。如果事先没有完整的影像分析,没有组织起有价值的逻辑结构,盲目拍摄,靠运气吃饭,则很难察觉到某些不起眼画面对整个专题的意义,对一些有价值的场景、人物或无动于衷,或反应迟缓,失去许多宝贵的影像。


以下为花絮: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瑞喜宫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某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蒲甘达玛扬基佛塔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
掸邦茵莱湖茵黛村
掸邦茵莱湖茵黛村
掸邦茵莱湖茵黛村
掸邦茵莱湖娘水镇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乌本桥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曼德勒固都陶佛塔

以下为本次团友拍摄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