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鱼米之乡,钱塘自古繁华,在古时候漕运是最重要的运输渠道,京杭大运河作为连接元明以后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富庶的江南地域的一条人工大运河,自古就是极其重要的运输通道,无论经济上、军事上、民间交流上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两岸的一些城镇自然也成了交通、经商等的要地,一直繁华热闹,位于杭州北部余杭地区的塘栖古镇自宋朝开始就是运河进入杭州府的要地,自古就是商贩云集之所在,明清时被称为江南十大古镇之首,由此可见这里曾经地多么的繁华,清朝康乾两代皇帝十多次下江南,在塘栖也建立起了行宫,是到杭州之前的最后一站休憩之所,这里曾经有三十六道桥,七十二条里弄,塘栖十景远近闻名,这里还是枇杷的重要产地,塘栖白沙枇杷属于枇杷里的精品,一直就是杭州人的最爱。如今,为了更好的浏览塘栖古镇,原来流经这里的这段京杭大运河两头造起了仅供游人行走的长桥,轮渡不往这段运河过,在外围新开挖了一段运河,常年航行在运河上的船只都往那边的新运河走,在古镇的这段运河里两岸还留着当年的货运码头和一些小型的吊装机械以供游人观赏,塘栖古镇里还有个粮仓博物馆,是用清朝时期的地下粮仓改造成的,展示了世界的粮仓发展史,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还有余杭博物馆,是个小型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千年的塘栖古镇变迁史,也是很值得用心去细看的。
走入绝大多数游人都不会注意到的三条半弄,这里是以往塘栖普通居民家的真实写照,房子紧挨着房子,房子之间的过道成了巷子,如今这里还特意保护下来的这片建筑,里面就有三条狭长的小巷
再去看看来塘栖必须要去打卡的乾隆御碑,乾隆十二年,江南地区旱灾,安徽江苏两省拖欠税款,而浙江分文不少的上缴了,于是皇帝大人龙心大悦,御批给予奖励,还免去30万两人丁税,这块御碑非常高大,文革前是被一大户人家砌进了高大的墙体内,故得以幸存下来
广济桥,自然也是塘栖的另一张名片了,广济桥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走到古桥,可基本看到古镇全景了
古镇处处有江南水乡的特色,美人靠随处可见,小吃点心更是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