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的情歌是一朵瑰丽的奇葩,喜欢听喜欢唱,尤其是歌词更是常常带给人无限惊喜,或大胆直白,或委婉柔情,令人大呼过瘾或大跌眼镜。走进苗寨,情歌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太多机会听到原生态歌曲,大部分是舞台表演,然而游方歌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方或称“友访”,是苗族男女青年交朋结友选择伴侣的恋爱方式。游方就是本氏族的一群男子到别的地方去寻找其它氏族的一群女子相约谈恋爱的形式,一旦两人私定终身,男方就可以把女孩子娶回家,完成终身大事。游方歌是他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
实战阶段是一个漫长的阶段,有的青年在一两年的游方中找到了意中人,可有的人唱来唱去仍难逢意中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游方唱歌,不管是节假日的白天还是平日里的晚上,他们继续在游方中唱歌传情表爱慕,乐趣无穷。有的已婚男女仍然加入游方行列中唱情歌。但凡已婚者只是唱游方歌为乐罢了,是不会被指责的。不以找对象为目的的游方不是耍流氓。
游方歌大都围绕一个”情“和一个”理“,情为主线理在其中。苗家歌谣多如天上的繁星,而情歌是整个歌谣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多的数不清,从万事万物天上地下从古到今....九天九夜唱不完。只可惜苗家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无法把一路路一支支的情歌记录下来。几千年来只能口传心授,不断传唱。
苗族男女从相识到相爱都和“游方”密不可分。其实游方指的是一个谈情说爱唱情歌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晚上游方是到游方场进行,白天游方则在赶集日和传统爬坡节,吃新节,苗年等节日里进行。
游方的场地一般在村寨外面有树木点缀的地方,可以容纳十几个人闲谈的草坪。姑娘小伙空闲时经常到这些草坪上玩耍聊天,远远就可以被人看到,这样的地方就叫“游方场”。游方场可以稍微偏僻,但必须是公开的让人看得到的地方,自由恋爱的第一阶段必须是在这些公认的游方场地进行。
在农闲或节庆时,小伙子们翻山越岭,从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到其它氏族的地方游方。他们吹口哨,吹木叶,吹萧笛,唱山歌来呼唤妹子到来。姑娘们听到信号后就会梳妆打扮,相邀姐妹们同行到游方场与小伙子们见面。见面后小伙子以歌问候,姑娘们则以歌作答,好不春潮涌动。
只是如今婚恋的方式在改变,游方的场景在消失。人们不再轻言海誓山盟。”你走了我会想念,转回来我们游方,做朋友心满意足,至死后才能丢弃”,那场景令人百转惆怅。民族文化需要继承发扬,一旦被”保护“列入“文化遗产“,那它就属于固定在某个角落里的物件被瞻仰了,也就失去生命力了。”父辈的苗人不会说‘我爱你’“,但他们随口唱来的每一首情歌每一句情话,在我看来都是穿越时空的千年绝唱。“那个时候,他们的爱恋流淌在情歌的海洋里,他们的忧伤徘徊在情歌的韵律里。高兴,他们用情歌以吟唱;哀伤,他们用情歌以倾诉。
千年绝唱,游方情歌。是时代的远去,还是情歌远去,让人忧伤让人落泪。从前慢,从前的日子慢。那个时代的爱情,没有谁会丢弃谁,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就是生死不渝。游方歌,苗族姑娘小伙的恋爱神器,你可不可以慢些走,慢些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