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暑假的远足是我每年的必备功课,今年原计划去川西,走色达至稻城亚丁这条线,因多种原因未能成行,最后选择了清凉贵州一线。可阴差阳错报进了深度游的线路。我一直是走游侠客的摄影路线的,由于自己的粗心,出了差错,直到要去的前二天才发现错了,已来不及了。最后只好将错就错,休闲游也可嘛。
到贵阳报到汇合入住,才知道我们这个团共有30个人,基本来自浙江,两个上海朋友,其一叫姚明的,简直有点小惊吓,以为是篮球明星来了,一个北京来的小姑娘鱼多多,还有一个是马来西的jazzmint。听说这次报名这条线的有五六十人,最后是分成两个团出行的。之所以把我们浙江的都编放在一起,大概是便于计算经费。因为我们浙江人去贵州,所有的景点门票都是对折的,杭州户籍的人还能享受全免待遇。
我们这团的地导是小庞哥,颇风趣的,学识也颇丰富的,人也比较热情。队长是小贾,是个小伙子,这次和我住一室,不知道我的呼噜影响到他没有?反正他没出什么冤言,我就当他没什么意见了,但内心还是要说声对不起的!
吐槽
其间入住时的一个不愉快,不得不说上几句。我们这次去是一个小团体,有七位美女,统一由我报名,俗称“秋翁与七仙女”。出发前二天,我们小团里有一人提出要单房,于是我向客服呼问可否?客服马上回话说是可以,请交补房差费550元,也发来了支付宝帐号。当我正要付钱时,客服来电话了,说是旅游旺季,房源紧张,没有单房。只能给我们四个标间。我说没单房那也算了,可我们七女一男,没有夫妻的,四个标间肯定不行,你得解决好。没想到这个客服只听前半句,不听后半句,到我们要入住时竟然没解决好。小贾让我与客服对接时,这个客服居然说是我默认的。我直接喷血,我默认是没有单房,而且非常明确向客服说明是“一男七女,没有夫妻”这个事实。当时就逼得我出粗话了。在这之前还说让我一个人住,让我补房差。我是老游侠,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单房现象,哪有让游客补差的道理?加上这个客服的“没脑子”,而且在宾馆已等了半个小时多了还不能理顺入住,确实很的点火了。尽管贵州有清凉的,但我的内心很不清凉。我跟了这么多次游侠客线路了,这次是最不爽的一次,而且我发觉游侠客的服务质量在减退,堂堂总部的客服工作责任心明显不强。
废话至此,接下去言归正传!
我把这次清凉贵州游,分为三块内容来记述自己足迹:苗家寨、水系、古镇。
苗家的妹子苗家的酒,苗家的寨子苗家的歌
这次在进入苗家子前,提前碰上苗家的妹子和苗家的酒。
七仙女之一的三三的朋友的朋友在我们当天入住贵阳的晚上在一家有名的“老凯里酸汤鱼馆”盛情招待我们。
这里的特色菜肴就是“酸汤鱼”。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故外界统称为凯里酸汤鱼,也成了一道地方特色名菜。
苗家人为何如此钟情酸汤?其实这道地方名菜的背后却有着无数个苦难酸痛的故事。因为当年受地域限制,苗家人很难吃上盐,在无可奈何的苦逼下,苗家发现酸汤可以顶替盐的作用,于是大家把酸汤当作盐用。在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 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世代相传,终于苗家人离不开酸汤了,于是许多菜肴都与酸汤有关了,譬如“酸汤鱼”这一道特色名菜就是这样的。
世事难料,凡事都有变化,有谁想到,当年的苦逼,却成了现在的财富。
苗家的妹子很好客,身着盛装,繁复华丽,唱着歌,吹着芦笙为我们斟酒。这酒是苗家自配制的米酒,与我们这边的口味不同。苗家人善于酿酒,这米酒性纯正,酒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但很有后劲,一不小心就容易醉。我们这次被苗家妹子高贵格地礼遇了一下。一种叫做“高山流水式的斟酒”是最高级别的礼待。众所周知,苗族人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待亲朋的佳品和桥梁,每逢客至,常用自酿村醪,以飨宾朋。他们感到无酒不成礼仪,菜肴即使丰盛,无酒主人则感到怠慢了客,不成敬意。俗语说“酒吃人情肉吃味”,重酒不重菜,只要有酒即使只有酸汤菜或一碟辣椒水都行。
所以苗家的待客以酒为贵,这在我们到郎德上寨再次见证苗家以酒待客之道。一道一道的“拦路酒”,你可以开怀畅饮,也可以小嘬品尝,尽兴为上。苗家妹子在芦笙曲中,唱着歌把酒送到你的嘴边,让客人舒畅无比。
苗家的寨子苗家的歌
这次我们共逛了两个苗家寨子,一个是西江千户苗寨,另一个是郎德苗寨,也叫郎德上寨。
论名气自然是“西江千户苗寨”来得大。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据说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
然而因为有名,现在成了热点旅游的景点,很多时候是人满为患,整个西江千户苗寨想要探究点苗家人“原生态生活”已很难了。其实现在的西江千户苗寨,已成了一个商业味极浓的寨子。你穿行在寨子中,见到的商铺和那些穿着苗服的商人大多是伪苗人,而不是地地道道的苗家人。地导小庞哥说,2018年西江千户苗寨里一个10平方的商铺已卖到35万的好价,可见商业之浓。
所以白天我们逛寨子就像赶集,完全是凑热闹。
晚上到观景台,看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倒是一绝。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但观景台上也是人山人海,无数的游客跑到上面只是为了拍照留影。
我们当天是住宿在寨子里的,我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再去逛寨子,总算拍到了清静的风雨桥、吊脚楼等苗家建筑,寨子街道和零星的苗家人生活。
要说能领略苗家人“原生态文化生活”,还不如郎德上寨。虽然这个苗寨,也已有一些经济味,但比起西江千户苗寨,那要清静得多,要纯正得多。
朗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距凯里市区27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7公里。朗德上寨是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朗德苗寨一个都不少。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
每当有游客到来要进郎德上寨,首先要饮十二道拦路酒,然后才沿着石板小路走进寨子中央的芦笙场。
寨子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在郎德上寨我们将会欣赏到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这里你才会真正感受到苗族的文化悠久历史。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