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青海的熟悉程度可能还不如青岛
这不是玩笑
在很大一部人的印象里
青海就是青海湖
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省份
可事实上,这个仅有六百多万人口的省份
占据着中国百分之八的土地面积
这里有七十余万平方公里的辽阔
这里有四千余米平均海拔的巍峨
这里有无垠的群山和草原
这里有广阔的戈壁和荒漠,
这里是万山之宗,这里是万河之源,
这里是世界的第三极
青海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其在大陆板块中的重要位置
和其地理单元划分
东部一小部分处于河湟谷地
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绝大部分人口
而剩下的绝大部分处于青藏高原
高山、冰川密布其间荒原
这里是高原生灵的天堂
这里是人类生存的禁地
这里广袤的无人区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青海高原东部
中华龙脉昆仑山脉横亘在青藏高原
绵延万里
龙行至青海境内
将其南北分隔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北边是荒凉孤寂寸草不生的柴达木盆地
无数盐湖和雅丹密布在这里
南抵昆仑,北拒祁连,西接阿尔金,东临青海湖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聚宝盆
南边是广袤无垠的可可西里地区
青藏线公路铁路纵穿而过
将其分为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两大自然保护区
守护着世界屋脊上生生不息的希望
而我今天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自西宁伊始
第一站来到的,即为塔尔寺
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
又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
塔尔寺从来都不乏朝见参观的游人和信众
厚厚的云彩压在天空中
一副马上要下雨的样子
如意八塔前的信众
日夜不息的在这里转动
祈求着来世的福报
和现世的安宁
塔尔寺众多的游人让其很难具有藏地其他寺庙给予我的吸引力
与我而言
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喇嘛赤脚在泥路中喃喃向前的虔诚
林芝喇嘛岭寺的岩羊和鸽子与僧人共处的和谐
还有德格竹庆寺隐匿在雀儿山冰川下的遗世独立
才是我心中想要的宁静
不过来到这里却也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曾经在路上相识的一位旅者
他拜过了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寺庙
心中有个愿望却一直没能达成
在他有一年来到塔尔寺的时候
本来都打算放弃,不再拜佛
却还是走进大殿许下了自己的愿
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收到了自己等待多年的消息
也许是巧合
也许真是“心诚则灵”
下午抵达青海湖
天气差的实在没有拍照的欲望
抵达酒店入住后去体验了一下三百万的赛马
还是比较傲娇的
六月,江南的梅雨季迟迟不来
它似乎溜到了青海
从西宁开始到青海湖
路上的雨下个没完
晚上睡觉前祈祷着第二天在茶卡有个好天气
然而第二天却依然是阴云密布
翻过雾气弥漫的橡皮山垭口
雨越下越大
心情也随之沉重
抵达景区,买票,检票
排队等待小火车
不知道是假期还是因为下雨的缘故
小火车前排队的人多的让人绝望
撑着伞缓缓移动了一个半小时后
终于坐上了熟悉的小火车
虽等待漫长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
雨停了~
阴云还未散去
然而兴奋的游人已经按捺不住心情
纷纷开始下入盐湖拍照
虽没有天晴是梦幻的倒影
但相比两小时前的阴雨
此刻的茶卡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
掏出无人机
起飞,在数百米的天空
鸟瞰这个曾经盐场的阡陌纵横
小火车道从边缘一直延伸至盐湖深处
仿佛没有镜头
而游人活动的区域也在这附近
盐湖深处的美丽
还未被我们真正探寻
盐湖底的石盐矿床厚达数米的化学沉淀
仿佛一层白色的外壳
过踝的积水蓄于其上
风平浪静时
便成为一面巨大的镜子
从天空俯瞰
星星点点的小盐洞镶嵌其中
而盐场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盐
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的渗出来
往深处飞行
远离湖中心的小火车轨道
乌云虽还未散去
但在调整了镜头的角度后
还是拍到了天空美丽的倒影
离开茶卡,驱车一路向西
越过乌兰县之后,即来到柴达木盆地
315国道、茶德高速,还有青藏线铁路在这里并行
车行至尕海
远处的云彩压在风车上
显得十分立体
司机师傅是个青海人
行车走高原已有二十余年
他说,明天一定会是个好天气
宗务隆山东延部分横亘在这里
与青藏线直接隔着的
是柴达木边缘的一片小沙漠
层次分明却又壮观广阔的风景
是这片土地最孤独
却又最平凡的寂寞
315国道自西宁始,一路向西
在戈壁和荒漠中穿行三千余公里
途径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无人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终点是喀什
我们今天的路程即在这里
过饮马峡,即将到达锡铁山的时候
一条自南往北的公路与其相交叉在一个盆地边缘
宝明郭勒和塔克勒根高勒等数条内流河汇入其中
这便是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又名小柴达木湖
与之相对应的,在大柴旦镇以西几公里的地方
有着另外一个湖——大柴旦湖
“柴旦”和“柴达木”在这里似乎是通用的
而“柴达木”在蒙古语中的意思
是辽阔
越过辽阔又神秘的小柴旦湖
沿着G315国道一路驰骋
放眼望去是看不到尽头的漫漫黄土
这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所处的位置
以南地势稍低,是盐湖密集的区域
达布逊,涩聂,南、北霍鲁逊,东、西台吉乃尔
都分布在这里
以北是广袤壮阔的柴达木雅丹群
南八仙、水鸭墩子、冷湖雅丹
常年盛行的西北风将其吹出了各种古怪异常的地貌
穿行在这广袤的天地
才能感受到西北真正的壮阔
而位于这条国道中间巨大起伏的这段公路
则给抵达此地的旅者更大的视觉震撼
起伏的公路,在尽头宛如开到了天上
因此也让这段路有了另外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
“波浪公路”
沿着315一路向前
映入眼中的只有荒凉
只有荒凉
这里没有任何生物生存的痕迹
只有无别的戈壁
和无边的雅丹
正午时分
戈壁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升温
穿行在南八仙魔鬼城南缘的雅丹群中
这种风蚀地貌留下的大地印记
在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
但却都是一样的孤独
深入柴达木盆地腹地数百公里
在雅丹群和盐湖交汇的地方
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风景
水上雅丹
水上雅丹,也被成为水上魔鬼城、乌素特
关于它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东台吉乃尔湖所处的版块抬升
让水被“倒到了”柴达木雅丹南缘
从而形成水上雅丹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则是因为东台吉乃尔湖区盐场的生产排水
导致了这里的水面上升
但不论哪种说法
雅丹这种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中水是没法参与的
在千万年风蚀形成雅丹群后
水在漫过去
才有了这样的景观
这正是其独一无二之处
水上雅丹所在的湖叫做东台吉乃尔
在它以西
姊妹湖西台吉乃尔和它紧密相连
中间隔着的,只有一个盐田
两湖原同属一湖泊
后因湖泊退缩而分离独立
作为第四系洪积、冲积、风积、湖相碎屑沉积和盐类化学沉积湖
这里充满了宝藏
315国道在这里继续向西
因为靠西台吉乃尔湖区太近
在水位较高的时候,有些路段会被盐湖漫过
形成公路穿行在两边色彩斑斓的盐湖中的场景
今年路边不远被筑起了一道长长的土坝
湖水难以和公路亲密接触
没有了翻浆路行车的烦恼
却也少了色彩的浪漫
315的终点是喀什
车辆不能再向西,因为我们的故事在青海
调头转向,朝着格尔木前进
天气如同师傅昨天预测的一样好
高原的云彩像是一朵朵棉花糖
仿佛爬到山尖上就能摘下来
驶出戈壁,路边开始出现丹霞地貌
三三两两的灌木生长在这里
为这寂静的无人区增添了一些生动
到此为止今天已经行驶了五百公里
除了涩北二号气田所在地的加油站
还有今年才建成景区的水上雅丹
我们没有再遇见过人烟
傍晚时分在小柴旦湖拐入柳格公路
开始一路向南行
而即将邂逅的
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
要说盐湖,大多数人人的心里都会冒出的是茶卡
至于察尔汗,基本上没人有什么印象
然而事实上
这个由达布逊湖、涩聂湖、北霍鲁逊湖、南霍鲁逊湖四大盐沼连接而成的巨型盐湖
不仅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盐湖
还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和钾肥生产基地
这里的盐资源储量多达600多亿吨
柴达木聚宝盆的宝很大一部分即在这里
绵延数十公里的坚硬盐床上
青藏线的公路和铁路都从上而过
这便是著名的“万丈盐桥”
行至盐田边缘,一辆辆拉着生产原料的卡车行驶在盐田上边的路上
太阳即将下山
金黄色的光线洒在湖边上
田埂和其上的电线,还有天上的云彩
都被笼罩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倒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
这里的美景从来不输茶卡
只是只者甚少,来者更少
架起脚架,美美的拍了一会儿延时
太阳逐渐西沉进地平线
西部的日落总是来得更晚
已是晚上九点
借着夜色,驱车驶向了格尔木
格尔木的海拔是2800左右
而我们今天将要踏足的可可西里,在昆仑山口有着4768m的海拔
过山口后全程海拔也都在4000m以上
注定是比较艰难的一天
一大早出格尔木市区,就遇上部队调动
数百辆装甲车、轮式突击炮、后勤保障车依次行驶在青藏线上
形成一道看不到头的长龙
在即将进山的时候堵了一会儿车
行驶过纳赤台和无极龙凤宫
一座巨大的雪峰出现在左边车窗的视野里
封冻的冰川,黝黑的山体
承托着它的庄重
作为昆仑山脉东段的最高峰的它没有完全露出真面目
在雾气的环绕下却又多了一份朦胧美
玉珠峰,下次再见你!
玉珠峰下,冰川融水汇聚在河床中
蜿蜒纵横,向东北方向流去
穿越昆仑山脉的109国道
在其巨大的山体阻拦下蜿蜒向前,拐了数到弯
海拔也上升了接近两千米
当抵达昆仑山口
抵达索南达杰纪念碑的时候
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干燥荒芜的柴达木盆地
来到了青南高原上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
“在这里,你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让大众第一次了解可可西里
而在去年,可可西里申遗成功
掀起了一股探秘无人区的热潮
可可西里也更加被人们熟知
曾经的藏羚羊偷猎行为现在已经基本绝迹
桑多·索南达杰的雕像依旧伫立在这里
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
青藏铁路下面的一小群藏羚羊
孤独伫立在山坡上的野牦牛
不知道是天气好还是运气的原因
今天见到的藏羚羊特别多
从不冻泉保护站到索南达杰保护站的一路上
几乎每隔数十秒就能看到几只或一群藏羚羊
距离或远或近
但都保持着数十米到数百米的距离
不过下面这只却一点都不怕生
在路边待着静静的看着我
除了藏羚羊之外
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野牦牛、野驴、藏原羚、狐狸、黑颈鹤等众多的野生动物
相对而言,109国道以西主要是藏羚羊的栖息地
而其以东到曲麻莱,则是野驴群和黄羊更多一些
玉虚峰,和玉珠峰矗立在昆仑山口两侧
白色的雪顶在苍茫的天地下显得十分显眼
可可西里,多么美丽的荒原
关于可可西里的概念
大多数人,包括之前的我都是分布太清楚
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可可西里是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其以西与西藏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
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
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我们行进的路线即是其东部边缘
而可可西里还有另一个概念,就是指可可西里地区
其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
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与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
面积达23.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一小部分
青海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藏的羌塘自然保护区
还有新疆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北昆仑自然保护区
都属于可可西里
它们的划分也很好辨认,
整个大可可西里地区,青海境内109国道以西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以东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西藏境内的是羌塘自然保护区
而新疆境内按照山脉划分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北昆仑自然保护区
不冻泉保护站前往曲麻莱的省道
一群野驴在草滩上栖息
低矮的云彩轻抚着天边的雪山
让人心旷神怡
壮阔的风景
永远在路上
在藏地,传说每只土拨鼠都是喇嘛的化身
路途中随处可见这种憨态可掬的小生灵
或站立,或发呆,或觅食,或打架
给路途贡献了很多有趣的瞬间
只生长在高原的一种花
名字问了当地人
但是忘记了......
在翻过了数座大山后
借着黄昏最后一丝微光
终于来到了曲麻莱
万里长江第一县
曲麻莱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前往
就算有,到了这里之后,也会走隆宝滩、治多贡萨寺,到玉树这一线
而从曲麻莱到清水河
是绝对不会有人去走的
除了没什么景点,路况差也是一大因素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
藏区四大神山中最冷门的一座
玉树藏区的神山之王——尕朵觉沃
就在这里
与冈仁波齐、梅里、阿尼玛卿并称为藏区四大神山的尕朵觉沃
却一直是个人迹罕至的冷门之地
网上也少有其的文字和图片记录。
根据零星的资料加上地图工具指导
四月的时候我折腾到扎朵镇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见到神山的真面目。
尕朵觉沃是长江流域的众多神山之王
是玉树藏族的守护神
也是格萨尔王祭祀的神灵
陡峭的岩石山峰密集排列
奇特的造型堪称鬼斧神工
上次来这里时候,石山上还都是积雪
时隔两个月再次来到这里
峰顶的积雪融化了不少
天气不好,雾气笼罩在主峰周围
等待了很久,终于慢慢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如同金字塔一样的主峰
在融剩的积雪叠盖下
显得层次分明
不远万里来探秘青海无人区的游侠们合影留念
也许是第一个抵达此地的旅行团
同时在尕朵觉沃
还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炸机
总之
这座山和我还是蛮有缘分的......
离开神山
沿着狭窄的山路蜿蜒前行
尕朵觉沃的冰川融水汇成一道河流
沿着山路奔腾向前
在这里汇入红褐色的代曲河
泾渭分明的场景在这里可见
而代曲最终汇入的河流
则是长江上游的干流——通天河
神山阿尼玛卿坐落在果洛州
隔着花石峡和昆仑山脉对望
是其东延部分
也是青海另一座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冰川融水挡住了前行的道路
大家互相帮助
在碎石堆中前行,只为一睹神山真面目
主峰玛卿岗日隐藏在巨大的冰川之后
需要合适的天气+合适的位置才能看到
而这一次,天气并不是很给面子
相比较尕朵觉沃,阿尼玛卿的名气稍稍大一些
除了主峰玛卿岗日
大家更加熟知的是哈龙冰川
上一次来这里时我的藏族司机告诉我
然而事实上,哈龙冰川处在山脉以东
距离主峰有十来公里
靠近主峰这侧的冰川叫做扎格达冰川
四月份踩线来到这里时遇上了一个好天气
那会儿气温较低
山体基本被白色的积雪和冰川覆盖
尖耸的玛卿岗日立在山体背后
高傲而庄严
四月份拍到的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
五月份,三江源保护区内黄河源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关闭
其周围属于水源地的全部湖泊都停止旅游活动进行
为了保护三江源脆弱的生态
也为保护中华水塔的纯净
处于昆仑山脉东端塌陷盆地内的冬给措那湖
其水源补给来自阿尼玛卿雪山融水
而其流向则是西北边柴达木盆地内的南霍鲁逊湖
因此不属于关闭的范围之内
才有了我们的探秘故事
费尽周折来到湖边
只想静静的发呆
天地的广阔之美在这里淋漓尽致
无法用言语、用镜头去表达
索性放下相机
尽情于这山水之间
四月份踩线来这里时还是冬天
积雪将远处的山体染成白色
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水面上
比起夏天,更显迷人和安静
赛宗寺这个地方
基本上也是没什么人知道和去过的
然而其坐落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境内赛宗山
却是安多藏区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以及隆务寺高僧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等都先后在此活动,并留有遗迹
最初发现这个地方是在卫星地图上
青色的石山和周围的地形格格不入
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坐落于此
勾起了我的兴趣
车行至兴海
向西南拐入进山的小路
行驶不过数公里
一条宽阔的峡谷横在眼前
磅礴大气
是这条峡谷给我第一印象
它就像是青南高原一道巨大的裂痕
自西向东
大河坝河在谷地流过,最终在唐乃亥乡北上汇入黄河
亿万年的冲刷和变动
才有了今天的波澜壮阔
盘山路并不好走
石块在路面上随处可见
天空开始下雨,车辆不多
但并不能掩盖这里散发着的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质
巨大的石峰下,藏寺的经幡飘动着
远处的白塔矗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大殿里喇嘛们在喃喃的诵经
让人心生安宁
早上从共和出发
前往本次行程中的最后一个景点——龙羊峡土林
这个曾经的亚洲第一大水坝
至今仍有着三峡三分之二的蓄水量
但却低调的不像样子
如若不是前不久关于三文鱼的讨论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龙羊峡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
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
水库以西是广阔的沙漠区,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在这里连成片
以东和以北则是壮观异常的土林地貌
土黄色的土林与巨大的水库相交接
展示着天地的广阔之美
领略完土林地貌
必定要来到龙羊峡镇上吃一次当地产的鱼
餐桌上的觥筹交错
大家互相干杯道别
喝下最后一杯青稞酒
翻过日月山垭口
我们九天八夜的无人区探索也到了尾声
荒原、戈壁、沙漠、湖泊
冰川融水纵流过的大地
高原精灵奔跑过的原野
和巍巍雪山簇拥着的荒凉
西部的无人区总是对人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罗布泊、阿尔金、羌塘、可可西里
四大无人区在每个热爱荒野,热爱探险的旅者心中
都是终极梦想目的地
去年底四大无人区禁止穿越的禁令发布
让无数驴友叹惋的同时
却也让无人区重回宁静
时至今日
生态保护的意识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虽不能再轻易踏入无人区腹地
饱览其最壮美的风景
却依旧能够通过纪录片等影视作品
或是行走其边缘干线的方式
来一窥这些伟大荒原的壮阔
让无人区永远无人
让无人区永远自由!
-THE END-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