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游侠客相识多年,算是个老游侠了,非常喜欢每次旅行中大家一起凹造型。这次趁游侠客招聘领队,成功混入组织。
经过8.16~8.18三天关于企业文化、带队、摄影相关的培训后,终于在8.19迎来了第一次领队试炼——拉练。
出发前,创创贴心的给我们定了午餐,吃饱喝足才能更好的拉练嘛~
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大家各显神通,于13:30在双峰公交站附近的玉沟桥集合,乘个凉,聊聊天,好不自在。
游侠客标志性的队旗~
两列纵队,出发前往龙井古道
中国茶叶博物馆
龙井古道,又称问茶古道
古道边上的小溪,夸下徐璟同学厉害的拍照技术~
小桥流水人家~
过溪亭,又名二老亭。据传北宋高僧辩才自天竺退居龙井寺,寺前有条名为虎溪的水流,虎溪上的小桥为“归隐”,意为辩才已经归隐山间。一日,苏东坡来访,辩才与他一见如故,二人秉烛夜谈。次日辩才送客下山,两人边走边谈,辩才竟忘记自己订下的“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的清规,送东坡过了虎溪。因改桥名为“过溪”,后人作亭岭上。为清乾隆御题龙井八景之一。
继续行进在幽静的龙井古道上
北宋元丰年间,上天竺高僧辩才告退龙井后,人们钦慕他的渊博学识和高尚道德,前来探访,络绎不绝,辩才为方便行人游客,化缘募集资金整治山林,开辟山道,广植翠竹,逐渐形成一条修篁夹道的盘纤小径,风篁岭由此而得名,苏轼、秦观等著名文学家曾多次经此地与辩才会晤,交流禅、诗、茶艺。经过溪亭,沿溪而上,山岭高峻,地多修篁,风韵萧爽。为清乾隆御题龙井八景之一。
你在里面拍我,我在外面拍你
龙井村附近看见一只可爱的喵星人,耳朵特别长
走出古道,迎来了全程中最费力的一程:爬茶山。夏天的太阳可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爬到山顶,登高望远~山脚下有个静谧的小山村~
既然是给我们新领队的历练,那就不单单是走龙井古道看风景那么简单了。拉练,就是为了让我们这群新晋领队体验一下如何带队,并把之前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战中。为了更好的锻炼我们,两位从中国戏精学院毕业的戏精:创创和璟哥使出了浑身解数,说演就演,给我们设置了许多难题。
奥斯卡影后:创创
奥斯卡影帝:璟哥
外出旅行,总会碰到一些身体不适,比如中暑、扭伤。这不,两位小伙伴就倒下了。同行的小伙伴立马上去帮忙,用风油精、湿面巾等为中暑的小伙伴降暑。看了小伙伴们优秀的应变能力后,两位戏精就不治而愈了。
1.中暑人员该怎么处理: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湿毛巾敷额头,松解衣扣,脱掉鞋子,补充水,附近有溪水的情况下用溪水打湿毛巾等等方法物理降温。
2.扭伤怎么处理:先用物体将脚踝垫高,然后冷水浇在在受伤的部位冷敷,视情况来包扎固定,到医院拍片子确定有无骨折情况。
阿蒙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处理中暑和扭伤
行进过程中,有个小伙伴不小心滑进了河里,一群小伙伴和领队立马围上去帮忙。此为突发状况,但是两位戏精同学丝毫不放过这个机会,借口怎么可以为一个人耽误大家行程为由,吵了起来。幸好主领队机智的拉开了创创和璟哥,并在队伍前面好言安抚创创,才解决这一幕。
行进途中,璟哥的腿突然断了,躺在路边大声嚎叫腿断了(大家自行脑补),领队小姐姐用队旗暂时固定住璟哥断掉的腿,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阿蒙老师示范如何做心肺复苏
接着阿蒙老师又给我们讲了骨折、出血、溺水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PS:游侠客面巾简直就是万能。
徐璟同学刚把腿接上,这会又食物中毒了。在一旁的小伙伴,给徐璟进行了催吐,询问之前吃了什么食物,并保留了呕吐物。之后,阿蒙老师又给我们讲解了食物中毒该如何处理。
游侠客每次出行必备——凹造型。虽然大家都是初生领队,对于如何摆姿势凹造型有点生涩,但是玩的不亦乐乎~
顶着大太阳拍集体照,也是拼,好在防晒工作做得很好
123,大家一起抛头巾~
前排的都在修仙,后排在开火车,哈哈哈~
腿都断了的徐璟同学现在生龙活虎,蹦的真高~
盗几张活动结束后去西湖的小伙伴拍摄的日落照片~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真正的旅行,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和谁一起去。很幸运加入游侠客这个大家庭~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