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研学之路,遇见美丽世界
研学路+赏美景,草原研学B线全新首发出发
我们一起去探寻塞罕坝林的世界,乌兰布统花的故乡,玉龙沙湖沙的海洋
塞罕坝自然教育,探秘昆虫与植物的奥秘
乌兰布统风车群阵,拍美照学知识
玉龙沙湖沙漠毅行,探秘星空,红山文化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积20029公顷。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
我们此次去的就是塞罕坝主要景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草原、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
在塞罕塔可以一览塞罕坝的全貌,千里松林尽在眼前。
在塞罕塔我们正好来合张影,我们此次的出行时三世同堂,一共6个人,而两个小朋友是双胞胎哦。
塞罕坝落叶松遍布,笔挺笔挺的。
这些松树经历的四季,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序更迭。冬天长期唱主角,春天、夏天被强行压缩了,高寒、沙化、干旱,带有负面色彩的词在这里集合,兴冲冲地向松树发起攻击。
松树们不加理会,顶天立地,铆足了劲,往上长,直直地往上长。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些句子,都是历代文人写给松树的,都是高声礼赞。松树的品行,好像自古以来就是免检的。
研学之路,草原植物大起底,我们将会在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这里的林场文化,老师会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大家对草原特殊植物进行分析了解。整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对自然的观察度和对植物的了解度。当然有了父母的参与,这个过程中,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妈妈要协助小朋友一起研究草原松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属性等。
自然教育,探访昆虫与自然的奥秘。
拿着昆虫观察器在七星湖尽情的游玩,捕昆虫。
偶尔看到一只昆虫停留在花朵上,想了想我们还是没有打搅他的美梦。
七星湖是塞罕坝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北三公里处,环抱于青山绿树之中,原是七个小湖,远远望去,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记载,如今通为一体。水域深,水面广,野生鲫鱼游于其中。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乌兰布统,给大家介绍一下乌兰布统,乌兰布统景区自然旅游资源以草原、湖泊、沙地、湿地、林地为主,以林木花卉、野生动物为辅,而且大多保存完好;人文旅游资源以蒙古民族风情、古战场遗址遗迹、特色旅游商品为主,以蒙古文化、特色饮食等为辅,是开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和产业观光旅游的载体。
乌兰布统的百草敖包位于红山军马场西约一公里处的金莲花滩景点,它是2004年为纪念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建场四十周年而设。
百草敖包用石25万块,标志全旗25万人民团结一心,为克旗的繁荣昌盛贡献聪明才智。当时请藏传佛教喇嘛为“百草敖包”开光,百草敖包成为坝上草原旅游的一个景点,每到夏秋之际,百草敖包前香客盈门,香烟袅袅,虔诚之徒络绎不绝,他们在百草敖包前祈求吉祥、平安、幸福
背后就是金莲花滩,风景美不胜收。
这里的天空永远是蓝色的,干净的。
连绵起伏的草原类型构出了一副美好的画,风吹草低见牛羊。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都有着娴熟的骑马技能。当年成吉思汗就曾以马代步,百战百胜。如果你想回归自然,乘马在草原上奔驰,去体验一下蒙古民族的草原生活
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这里的马都是军马的后代所以都是很高大的。
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的就是滑沙了,这是一项很刺激的运动,当然也有危险还是要注意安全。
百米滑沙场,等你们来挑战哦。
活力四射的草原运动会先从跳绳开始。
这样的拔河比赛谁会赢?哈哈结果请看下图。
玩累了,就来张大合影,当然草原的美是要给大拇指的。
我们来到游侠客基地,在这里为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小朋友们一起来搭个帐篷。
奶奶和姥姥是喜欢拍照的,游侠客的基地成了她们的拍照点,换上蒙古服变身蒙古族,一起凹造型。
游侠客基地帐篷仿佛有着生命一般,静静的在这里看着游侠们玩耍,一年又一年。。。
8月正是草原油菜花开的时候,我们从乌兰布统前往玉龙沙湖的路上遇见了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样的美景相信我不用去拿文字描述,你们也会觉得看不厌。
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一线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2013年,评为国家级AAAA生态旅游景区。1971年,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 --“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
到达玉龙沙湖,安排大小朋友入住玉龙沙湖的特色酒店———集装箱酒店。
可以到沙漠之巅看云起日落。
看着眼前的美艳沙,群山美湖享受返璞归真,净化心灵的瞬间。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望沙丘千变万化,听驼铃悠扬,嗅水草清香
亦或是泛舟兰湖,环湖观景享受慢时光。或去游泳池在水花中畅游,湿透你的所有,为整个夏天降温
也可以去树侨探险,看看谁快速通过这些难关。
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所以我们来到的这里玩不仅仅是玩,还有了解这里的文化。
说到红山文化,就不得不提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这件玉龙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红山人精心制作的、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被普遍认为是”中华第一龙”。龙体正中有一个小穿孔,以穿绳悬挂,若穿绳悬起,龙的首尾正好呈向下的水平状态,可见孔的位置经过了精密选择。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
我们一早来到赤峰博物馆,了解将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北方青铜文化、辽金时期及蒙元时期的几次文化高峰,用专题展的形式进行陈列展示,突出了赤峰地区考古学文化、历史文化特色,全面反映了每一时段的文化特点,形成了赤峰博物馆特有的展陈风格。
金代及蒙元以来,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其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金代赤峰、蒙元寻踪、草原姻盟、清代蒙古族风情。
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所创建的草原文明。辽代陶瓷器、建筑、丝织品、马备、宗教信仰、钱币、壁画、金银玉石器、丧葬习俗等是契丹—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小朋友对历史产生兴趣。
从赤峰博物馆出来,我们乘车回北京,回顾此次的行程,我们从林海走到草原,然后在到沙漠,一路学习了风电,植物,昆虫,观星等知识。希望这一次的出行可以在小朋友心底埋下一颗小种子,将来可以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