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洲,在我的印象中,缺水,炎热,脏,乱,贫困等不好的词语,会自然而然出现在脑海里。
因此,对于非洲,我也没有特别想去的冲动。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在微信里问我:纳米比亚有红沙漠,要不要去看看?
我这才开始去关注。当看到那一片美妙的S形红沙漠图片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被种草了。于是毅然决定和朋友组队同行,前往纳米比亚一睹红沙漠的风情。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出发时间终于在忙碌中渐渐临近了。
临出行前几天,群里一改之前的冷清,仙女们开始叽叽喳喳聊起来。
“我带好了红色长裙”
“我也带了红色,还有白色,如果装的下。我再带黑色黄色”
“哎呀,太好了,有没有我的码?”
“你们有没有带齐资料,都检查一下。”
“照不好就揍他”
。。。。。。
我的天啊,吓得我只能潜水。
今天,出发前,身材本就火爆的美女nancy来了一句:你们带泳衣了吗?这是要我狂喷鼻血的节奏吗?
Day 1-2:08.05-08.06:香港~南非中转~温得和克,宿温得和克乡村俱乐部酒店(Windhoek Country Club Resort),有免费wifi。强烈建议出国游的童靴,如果转机千万不要选择在北京等大城市转,误点是常态。
Day 3:温得和克~索苏斯雷红沙漠,330公里,路况非常好。一早出发,下午3点前入住沙漠公园中唯一的酒店:Sossus Dune Lodge。16.30酒店安排车前往45号沙丘看日落,还会贴心准备点心和饮料,坐在沙丘旁边的树旁静心观日落。19.30之前回到酒店晚餐,然后就是躺在茅草屋看漫天星星眨眼。
Day 4:索苏斯雷红沙漠休整一天。早晨起来前往45号沙丘看日出,然后继续前往死亡谷,11点左右游玩结束回酒店。下午自由活动,可以选择自费前往40号沙丘。如果时间紧或者沙漠房订不到,上午死亡谷出来后就继续赶往下一站:鲸湾,可以节约半天时间。
Day 5:红沙漠~鲸湾港(Walvis Bay)。325公里,有部分沙石路,总体还算不错。约5个小时到达酒店:Protea Hotel Pelican Point。这个酒店离出海码头很近,旁边有家临海酒店,环境非常好。鲸湾港主要游玩泻湖,三明治港,出海。分2天玩比较舒适。三明治港就是看倒沙入海,海水和沙漠共存的地方,需要另外找旅游公司开四驱车进去,半天时间。另外还可以选择乘坐直升飞机从天空看海水冲刷沙漠的景观,一台飞机坐5人,1200美金。
Day 6:鲸湾港~十字角(Cape Cross),180公里,入住Cape Cross Seal Reserve酒店。途中经过纳米比亚最漂亮小镇:斯瓦科普蒙德。早上9点左右开始乘双体船出海游玩,体验大海喂海鸟海狮的快感以及搜寻海豚的乐趣。在船上吃午饭:生蚝为主,葡萄酒和饮料任饮。下午驱车前往十字角,那里是海狮基地。
Day 7:十字角~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350公里,大部分是沙石排骨路,很颠簸。晚上住颓废方丹附近的酒店(Twyfelftein Country Lodge)。途中经过纳米比亚最高山:布兰德伯格山。下午4点左右到达就可以了,去参观千年前的壁画大约1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Day 8:颓废方丹~奥普沃(Opuwo)红泥人部落。380公里,有土路,也有好路。宿奥普沃山顶小屋(Opuwo Country Lodge)。一般下午去参观红泥人光线比较好。
Day 9-10:奥普沃~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550公里,路况不错。宿公园内的酒店(Halali Camp )。 当天到了入住后修整,傍晚在酒店旁边的水坑安静等待不同动物在不同时间依次前来喝水。第二天坐景区的敞篷车到公园内寻找野生动物。
Day 11:埃托沙国家公园~温得和克,500公里。路况很好,下午可以参观一下市区。
Day 12:休整或者返回
关于食宿:
纳米比亚由于被德国殖民过,后来又被英属的南非殖民,因此整体餐饮以西餐为主,品类丰富,对于经常出门的人来说不会有不适应。相反,你会有吃得很好的感觉。
关于网络:
全境没有几个地方有好的网络,当地1G流量的卡,7天居然还用不完。因为很多地方没有信号或者网络。酒店只有城市里面的免费提供wifi,景区的都需要另外付费购买流量。
关于服装:
基本上短袖+外套可以适应大部分时间。考虑出海或者看日出,可以再带一件厚点的外套就可以了。
关于安全:
纳米比亚还是相当安全的,但是也不建议晚上独自一人出门逛。
任何时候,都应该将钱财证件等重要物品随身携带,这点非常重要。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你的钱是什么时候就缩水了200刀。
关于租车:
纳米比亚租的全部都是4驱车,很多还带车顶帐篷。因此,露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678月属于冬季,温度相对来说不高。
关于签证:
如果你乘坐的是南非航空公司的联程飞机,那么在南非转机就不需要出境取行李。否则,无论你是否打算过境逗留南非的城市,你都最好办好南非的签证。因为你可能会被要求去取行李再托运。
签证我们是委托旅游公司办理的,简单快捷。
关于路线:
纳米比亚游玩,网上有顺时针和逆时针路线的两种路线。很多人纠结应该怎么走,那么这里我告诉你,顺时针才是正确打开纳米比亚的方式。因为顺时针你所有看到的光线都是顺光的。之所以有逆时针的路线,是因为你到达的日期无法订到红沙漠中的房子,被迫走的逆时针。
啰嗦了一堆,回到本次旅行上来。
希望以下的文字和图片,能带领你走进那空旷绝美的地方。尽管你在这里所看到的会不及我看到的百分之一,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不服气你去啊!哈哈。。。
嗯,可以开始交纳米比亚的行程作业了。
从深圳蛇口码头坐船到香港机场,是我们想到的最便捷方式。事实证明,在当今这个堵车的时代,这是正确的选择。
没想到船也会晚点。难道海面塞船?
不过相比我们团队另外从首都转机的五位小伙伴晚点2个小时而言,香港转机的我们就幸福多了,准点起飞。
南非航空的服务就很一般了。10几个小时只服务了两次。
起飞不久,飞机就遇到气流颠簸,稍微振动了一下,右侧 的Exit指示灯居然掉了一个下来,侧面说明他们的安全检查工作不仔细。心里打鼓啊。。。
还好,一路安全降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机场。
从南非转机到温得和克,需要在约翰内斯堡停留10个小时。我们一行8人顺利在这里会合,一起出门转转,必须得到约翰内斯堡打个卡。
出门等车就发现后面墙上挂的这几个不同颜色的箱子。
干啥用的?
原本以为和国内差不多消防用的,可是人家这是垃圾箱!!!
后面还有更奇葩的事情是:厕所小便池都比较高,撒尿得踮脚。。。
这是欺负不够高度的人:你连扔垃圾的资格都没有!
约堡现在建设的挺不错,高端建筑挺多。
市内白色汽车居多,街道广告,餐厅餐牌等等,都是蓝色居多。看来这里挺热,他们靠这些来寻求心里安慰。
大街上看到的土的士,类似我们的摩的?写着先上车,后给钱。难道不用先说好价钱再走的吗?这是开启载客模式吧,不敢尝试。
由于南非主办过世界杯,现在街上还有这种轮胎做的装饰画。
约翰内斯堡打卡的重要标志:曼德拉广场前面的雕塑。
广场里面是大型购物中心,里面名品店挺多,时间关系,没进去逛。
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我们准点到达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得和克,当地的领队来接机。居然给安排的是一个20座的奔驰车,是不是太奢侈了?
接机的小伙姓霍,刚介绍完,前排的安安突然兴起来了句:嚯,嚯嚯,嚯!大家哄笑,然后第二天晚上小伙就感冒了,第四天就真的嚯嚯了,以至于我们中途不得不换个陪伴。
温得和克入住的是乡村酒店,回程时候也是住的这里。恰好赶上38届非洲发展论坛在纳米比亚召开,当天总统来这里,到处都是警察,但是没有戒严,我们可以随意走动。只是总统来的时候不让拍照。
早晨起床才有机会到周围转转。这才发现这酒店后面是高尔夫球场,旁边是赌场。豪华程度堪比五星,价格只有400人民币不到。
温得和克市内的教堂,很有历史。当地白人结婚、生孩子都会来这里祈福。
教堂右边马路有朝鲜援建的现代建筑,我觉得太扯,懒得上片子了。
教堂里面的吊灯
在酒店门口等待总统到来的当地官员。我感觉和我们乡长差不多的级别,因为完全看不到任何戒严。
路上偶遇的,不知道纳米比亚的什么兵种出来溜达。
第二天起来,到餐厅吃早餐,发现早餐品种丰富,特别的是居然有生蚝提供。有一位美女最爱这个了,一口气吃了4个。
吃完早餐,我们的纳米比亚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从酒店到纳米布红沙漠的酒店,有100多公里土路,尘土飞扬,这才符合我印象中非洲的样子。
办理好了入住,通知我们16.30在大堂集合,转乘酒店提供的车去45号沙丘看日落。
酒店还提供简餐,摆放在沙丘前端的大树底下,供观赏等待时候享用。服务真是周到啊。
如果不住在景区里面,18.30分之前必须得出去,否则会被处罚。
这也就是很多人无奈选择逆时针旅行的原因了。因为整个沙漠,只有这里有25间房。你只能按照你订好房间的时间来安排你的行程。
住在沙漠酒店,晚上坐在室外的椅子上,仰望星空,享受时间静止的状态。
红沙漠中的南半球星空。在没有污染的公园酒店,躺在椅子上,头顶就是一片繁星在和你眨眼玩游戏。
7张接片,ISO3200,F2.8,曝光25'。
在纳米比亚3万公里公路中,只有大约5000公里马路是泊油路,其它的都是土路。所谓的土路,就是这个样子的。这种算比较好的,没有多少颠簸。后面我们到颓废方丹看石画的一段路,全是排骨路。人都快散架了,别说车了。
这里地广人稀,不要指望到处都有修车的。因此,如果你不幸爆胎了,车坏了,做好自己修或者换车的准备。听司机说,他们的车,最多开2年就得换了,不然换配件都得让你破产。
沙漠的酒店大堂和餐厅中间的走道,在下午16点左右的光线照射下,会将地面,茅草屋顶和沿折射出不同的颜色,很适合拍人像。同行的几位美女第二天下午在这个走廊玩了几个小时。
入住酒店,下去4.30左右,酒店就安排这种车载我们去红沙漠看日落,车顶可以打开以供大家拍照。
这是在生命怪圈拍的。
车头侧上方的那个圆圈,这就是沙漠中的神奇怪圈。里面的植物只能生长40-60年,然后就寸草不生,形成原因至今成谜。
来到有名的45号S型沙丘,往上爬还是需要体力的。
我们一行只有3人爬到了沙丘顶上看日落,余下五位在树底下喝着可乐,吃着干粮,悠哉游哉地欣赏日落。
沙丘上去有难度,下来却非常快。
直接从沙丘直线往下走,有一种凌波微步的感觉。你一步可以迈出去1米,然后下滑。那感觉,武打小说里才能体会到。
日落后,一切回归到静寂。淡姐友情出演。
第二天早上6.30就出发,继续到45号沙丘看日出。
如果住在公园外面,早上8点以后才可以进园,那样日出就看不到了。日出日落,沙丘的两面呈现不同的阴影状态。
看完日出,接着前往死亡谷去看看那传说中3000年不朽的沙漠刺槐树。
这里早上九点左右的光影不错,要坐景区的车进去。
早上坐在敞篷车里,那酸爽,冻成狗啊。
玩到11点左右就可以往回走了。回到酒店,下午安排修整,我没事就一个人搭车又去了趟40号沙丘,趁没人飞了一次无人机,可惜风太大,飞机飞不动,只能到处走走拍拍了。
清晨的沙丘,左边是亮的。几颗孤独的大树一直努力活着,就为了陪伴着沙丘。
这里的树,都不高,树干枯裂,要不是树梢有叶子,你都以为它已经枯萎。
看完红沙漠的日出,心念念的S型沙漠算是看圆满了。
然后我们继续到公园另一个有名的景点:死亡谷打卡。
进死亡谷,必须坐景区这种车。早晨坐在这样的敞篷车里,那酸爽,能让你磕掉牙齿!
当然,你也可以徒步进去。自己的4驱车最好不要进,因为地面,不对,沙面路是需要技术的。
到达下车点后,需要徒步进入死亡谷。死亡谷位于一片沙丘的中间地带,只有穿过沙丘后,才能看到一片白色的盐碱地,那就是传说中的死亡谷了。距离不远,大约徒步30分钟就可以了。
不要犹豫,快步向前走就行了。因为路过的沙丘,早晨也都是线条感十足的
这里早晨来的人比较少,一片白色荒芜中出现红色的沙子和蓝蓝的天空。地面的树木已经枯死几千年,但是依然不腐烂。据说是依靠每天夜晚的雾气才保持到现在的。
这棵刺槐树的前方凹地,就是死亡谷所在地。从里面出来的游客,都会坐在这棵树底下,等待自己的同伴或者做短暂的休憩。千百年来,不知道它给多少人提供遮荫。
出谷需要在 下车的地方按先后顺序排队坐车,因此大家记得及时排队哦。
游览完死亡谷,我们安排了休整。
因此下午没事,我就一个人乘车来到40号沙丘,这里竟然很少有人来,可能因为名气和游客的时间关系吧。
40号沙丘距离45号大约5公里远。
由于没人踩踏,这里的沙纹才会保留了如此清晰而细腻的纹路。
我一个人在这里逗留了3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因为要吃晚饭了。
随便换个角度拍的40号沙丘,在夕阳下都是如此娇艳。。。
40号沙丘的大头照,感觉像个鲸鱼在天空遨游。。。
你能想到,在沙漠中的酒店,居然还有游泳池?
后来才发现,泳池是纳米比亚酒店的标配。
住在这样的茅草屋,夜晚就在外面沙发上看星星。
两天的沙漠之旅,我们也开始适应纳米比亚的气候了。
第三天我们离开沙漠,前往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鲸湾港。
这里主要是看大西洋和沙漠交界,坐双体船体验大西洋上吃生蚝,喝雷司令。
到达鲸湾港已经下午了,吃过午饭入住酒店,就在泻湖周边转转,看看火烈鸟的栖息地。
早上起来发现酒店窗外的海边全是火烈鸟,感叹昨天下午白跑那么远了。
前往鲸湾港途中,会路过南回归线,打卡纪念。
酒店外面的火烈鸟
有上百年历史的灯塔,现在还在使用,给进出港湾的船只当明灯。
早晨,我们到码头,准备乘坐双体船到大西洋耍耍。。。
这是出海坐船的码头,旁边有很多餐厅,味道不错哦。还有手工艺品店,感觉比温得和克市内的批发市场便宜。想买的可以下手。我们就是因为没下手想等后面的批发市场,却发现更贵而空手而回。
乘船过道柱子上的鹈鹕,完全不怕人
出海不久,就看到有老外在海狮滩下水玩皮划艇。老实说,水挺冷的。后面小岛上全是海狗。
这是我们双体船上负责给鹈鹕,海狮,海鸥等上船的动物喂鱼的工作人员。
他很热情,还负责帮我们找海豚,帮你拍照。总之,服务热情周到。
游客也可以自己拿鱼去喂动物,只要你胆子大点就行。
这个非常好玩,船上会有鹈鹕,海狮不经意就会跳上来。
海豚看运气,我们的船看到了六只。
船上提供的中餐,没想到还挺丰盛,主要是生蚝,居然还有炸春卷!!!。
生蚝滴点柠檬汁,生吃,味道鲜美,吃完后的壳,说直接扔回海里。豪爽!
太平洋上乘船吃海鲜,喝葡萄酒这么浪漫的事情,美女们必须打卡。
游船回来11点多,吃过午饭就可以坐四驱车去三明治湾看海水倒灌沙漠的奇观了。
我们由于嚯嚯同学病倒了,也就放弃了这个游玩的景点,看下次吧,留点遗憾给下次一个理由。
晚饭就是在码头吃的,直接面对大西洋。霸气!
残阳中,我们回到酒店呼呼去了。。。
Day7:一早来到十字角景点。这里是海狮的聚集地。据说沿海岸线有100多万只海狮了。这个基地大概有35万只。每年政府都发证,允许屠宰多少数量的海狮以避免过量繁殖带来其它生态问题。
前往颓废方丹途中,能看到大西洋海岸边有一艘船,不知道何时漂到这里来的,现在成了鸟的栖息地。
十字角,这里密密麻麻的全是海狮,据说有30-100万头。。。
天啊,差不多是纳米比亚总人口的一半了。。。
为了防止这动物繁殖过快,政府允许每年屠宰多少头,拿来做成海狗油。。。
半个小时左右就看完海狮基地,我们继续走土路,一路颠簸来到有历史厚重感的颓废方丹。
这是此次行程中道路最颠簸的路段。全部都是排骨路,说一句话,你都能把牙齿磕掉。。。
颓废方丹的牌子,是用废旧汽油桶的铁皮割出来的。从门口到壁画的地方,需要走路进去,参观完大约需要40分钟。有专门的讲解员带领进去。
这里的岩石壁画,有2000多幅。都是用来记录狩猎,生活中的常识的。
我们围观一幅远古的地图,上面记录了什么方位有水,什么方位有什么形状的动物。什么样的动物没有危险,什么样的动物容易捕猎,就是一本打开的教科书,记录了整个生活区域的动物分布状态。
站在这块壁画面前,我们直接穿越到了6000-2000年前的某一天:部落长者在同样的位置,指着同样的壁画,告诉即将出门狩猎的年轻人:这里有水,这里有羊。。。。。。
这副壁画最右边画了个海狮,说明当时这个部落的人曾经为了找水去到过南面的海滩。
部落狩猎的人,每看到一个新的动物,都会在岩壁上画出来。
图片中的长颈鹿,狮子,犀牛,羚羊等等,特征都很明显。虽然相隔6000年,我们依然能够一眼看出来,这份聪颖,不得不佩服。
左下角的狮子最有名,因为在狮脚下面画了人手手掌,作为计数单位。
夜幕下,我们来到沙漠酒店的餐厅。这个餐厅是私人的,不属于颓废方丹自然保护区的建筑。
据说是老板和当地政府谈判的结果。当时这个老板拥有保护区内很大一片土地,为了世界自然遗产,政府允许私人用土地作为交换,在这里开设这间唯一的酒店。
这间酒店也是茅草屋,环境优雅。你感觉不到这是在你脑海中非洲的形象。当然,泳池还是标配。
餐厅的水果都是任吃。要知道这里的蔬菜水果都得从南非进口啊。。。奢侈。
从颓废方丹出来前往辛巴族红泥人的聚集地:奥普沃。
这里和安哥拉接壤,这里的辛巴族人是从安哥拉迁移过来的,女性依然保留了500年前的生活习惯,赤身裸体,只象征性地点缀一些装饰品。全身用山上岩石磨成的粉放在羊奶里混合后涂抹在身上,当做护肤品,起到保养皮肤和驱蚊作用。
男性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开始慢慢走出村落,到城镇工作。因此都穿衣服了。
这里娶媳妇就是给牛羊。
不知道什么原因,基因问题,男性在十几岁的时候容易夭折,这个部落的女性比男性容易存活,因此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
娶一个给三头牛。娶一个还没压力,多了就娶不起了。
晚上也没什么娱乐,男人就得轮流照顾妻子。因此孩子很多。一般很多人娶不起。结婚就等于破产。
有很多家庭孩子都生了,却因为没凑齐彩礼的三头牛,就只能先生活在一起,不结婚。
去部落里面参观,她们很开心地为你展示她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热情邀请你去家徒四壁的房间做客。
所谓房间,就是一个圆形的土墙屋,屋内没有任何家具,只有席地而铺的皮毛毯子,那就是她们的床。
男孩子一般都去放牧,女孩子就在家帮妈妈干活。没事也没什么娱乐的,她们就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个轮胎十几个孩子可以玩一下午,轮流从房子的这头滚到那头。
部落里没事做的妇女和孩子,围坐在土房下聊天,看到有人来,很好奇地开始张望。
《期望》(淡姐拍摄)
母亲的无奈,孩子酣然入睡,浑然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
刚刚抹完红泥的身体
《游戏》 轮流滚轮胎的游戏,她们能玩一下午。
《模特》
这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
她没有和后面的小伙伴一起轮流滚轮胎,而是努力向异乡客人展示自己记忆中的时装模特的步伐。
《生活》 树上和地上的,就是生活的全部。
这棵树上挂的,基本就是她家全部的家当了。
最后帮她们照张合影。衷心希望她们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拍完红泥人,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在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聚居条件,但还是需要漫长的岁月才能更迭过来。
从红泥人部落出来,我们的行程也接近尾声了。
此行最后的重头戏就是:前往埃托沙国家公园,看野生动物
埃托沙国家公园占地2.2万平方公里,和红沙漠差不多面积。
公园内有一个非常大的盐碱地,由于太阳的折射原因,远远看过去像一片海洋。因此这里的地图,上面都是用蓝色来标识这块曾经的海洋。
为了给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公园人工修建了很多饮水池,用太阳能供电给电机定时抽取地下水上来。所以游客只要守在水池附近,就能看到不同时间段不同动物排队喝水的壮观景象。
同样的逻辑,狮子,豹子等攻击性动物,也会埋伏在动物喝水的必经之路附近狩猎。
很幸运地,我们在车上看到了很难遇到的猎食回来的花豹。很不幸的是由于前面车队人太高兴,动静大了点,花豹把猎食的跳羚放在树上就跑了。我们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它就消失在眼前。我们只有看他们拍的视频了解一下过程。
沿途的动物都有自己活动的地盘,一路寻找过去,就能看到不同的动物。以跳羚和斑马居多。
剑羚是纳米比亚的国兽,沿路也是随处可见。
狮子就比较少点,交配中的狮子就更少见了。据开车的司机说,公母狮子每两周才在一起一天,这一天就用来交配,大约40多次。每次交配完狮王会休息20多分钟。因此那一天狮子基本不会挪地方。
作为辛苦坐车的奖励,回程路上我们还碰到了一对鸵鸟求偶的全过程。
国家公园酒店里修建的人工水塘
在埃托沙国家公园,这样的人工水塘有很多处。主要是确保动物有水喝。使用太阳能,抽水机一般放置在离水塘100多米的地方,避免噪音吵闹了动物喝水。。。
花豹的猎物,树上。一只跳羚。
当行程结束的时候,我们还在回味红沙漠,红泥人,野生动物。
纳米比亚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了,一趟下来,我都觉得自己来了个假非洲。
为了确认自己确实来的是非洲,我们专门去了趟黑人住的地方。
最后,用他们的住所来告诉自己:你来的就是非洲!
每个铁皮房里面住的就是一家人。经常由于没钱交水电费而停水停电。拍到的只是很少的一点。沿途有大片大片的这类聚居区,我们不敢下去走。
再见,纳米比亚!
再见,红泥人!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