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我心中不一样的甘肃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省会兰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

    这里是苍老的远方,是干涸的大西北,是清真寺,是牛羊肉,是兰州拉面……
    这里有驼铃声声的鸣沙山,有沙漠绿洲月牙泉,有 敦煌 的飞天,有奔涌向前的滚滚黄河……
    这里是尘土飞扬,是野性,是苍凉,是寂寞,是荒芜……
    仿佛一直以来,在我们这些南方人眼中,甘肃就成了荒凉、干涸的代名词。

     其实,我是有一点点西北情结的
    着了魔一样的喜欢这里,有辽阔的远方,有无尽挥洒的自由

    今天,让我来告诉你,甘肃还有不为大多数人知的柔软一面,
    干涸与湿润并存,戈壁与绿洲,沙漠与雪山,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2013年端午,是我与甘肃的第一邂逅,那是向往已久的一条线。
     【兰州出发,莫高窟-鸣沙山-雅丹魔鬼城-张掖七彩丹霞-翻越祁连山-卓尔山-青海湖-黑马河-茶卡盐湖-塔尔寺- 贵德 ”】这应该是80%第一次去甘肃的人,毫无悬念的首选吧。

    绝大多数人都会知道甘肃有敦煌 ,有鸣沙山
    但是对于兰州往南是什么样的,知之甚少。在他们心里,甘肃就是干、穷、风沙的代名词。
    这次借着离职与下一份工作的空档期,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心心念念2年的甘南

    【甘南】
    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部和北部与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毗邻。藏族占人口的54.2%。
    朋友知道爱旅行的我又要出发了
    问道:这次又去哪儿?
    我说:甘南
    ……   他愣住了,“甘南在哪里,没听过,看什么的?”
    我说:在甘肃南部,一个被称为小西藏的地方。

    我知道此时在他心里,一定出现了尘土飞扬的荒凉场景。
    以至于看到我旅途中的朋友圈照片,会说:你绝对可以出一个《国内美景鉴赏指南》       

    其实,经过16年裸辞出去玩了将近70天,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国内跑,
    并不是一定要出国旅游才能看到美景,国内的西南线、西北线、东北线……每条线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是你不曾想到过的美景,还有不曾体会到的感动。
    祖国的大好河山,正敞开他那广阔的怀抱,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我眼中的甘肃

    在迭部,
    环抱着扎尕那的石城墙,在清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去到山林丛中的藏族村落,寻找那些被世人尘封的故事。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在夏河,
    拉卜楞寺的诵经声,随着炊烟一同升起,萦绕空中
    霞光初露的远山,照亮贡唐宝塔的金顶
    转经的藏族婆婆和廊外的老者,一遍又一遍的触摸着每一个岁月的经纶,心中默念六字真言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在白银,
    茫茫戈壁中植物被微风吹的飘摇,在整片萧瑟和荒凉中,显得楚楚可怜
    黄土高墙修葺着一座形似龟状的古城,孤寂的伫立在这苍凉场景中
    这是即将消失的明代古城—— 永泰龟城

    白银
    白银
    白银
    白银
    白银

    在夏河,
    桑科草原上沁入心脾的酥油香久未散去
    如星星点点的牛羊和格桑花,点缀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在碌曲,
    郎木寺如同世外 桃源 一般遗世独立坐落于川甘两省间
    蓝天如洗,山峦叠嶂,山下是藏民修葺的小屋,炊烟萦绕
    呼吸一方清新的空气,过着平静安稳的幸福日子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在陇南,
    险峻峡谷高耸入云,飞瀑从半山悬崖直泻而下
    媲美九寨的 陇南宕昌官鹅沟,更原始更古朴

    官鹅沟
    官鹅沟
    官鹅沟
    官鹅沟
    官鹅沟
    官鹅沟

    在天水,
    身为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鲜为人知
    陡峭崖壁上面怀微笑的眺望,是世界最温柔的所在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在旅途中,
    旅游不在乎终点,而是在于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完美的记忆和景色
    逃离这周遭被钢筋混凝土堆架的城市,停止每日在车水马龙的市井里忙碌的穿梭。
    一起用心来感受这份沿途的美好

    白银
    白银

    快来认识我吧!

    扎尕那

    这是第一次我们娘俩单独出游。以往妈妈都是跟着爸爸一起出去玩儿的。
    【决定跟我走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妈,我辞职了,空档期有十多天,一起出去玩儿呗
    妈妈:你愿意带我去?不嫌我烦?
    我:怎么会,妈妈最好了,我做攻略你就跟着玩儿,多好
    妈妈:那你爸岂不是要眼馋死了
    我:每次你跟他出去都是穿冲锋衣,丑死了,永远跟个番茄炒蛋一样(黄冲锋衣+红防水裤‘自行脑补一下哈’)。这次跟我出去,装备带齐,保证让你美美哒   
    妈妈:就是嘛,我早就想换换了,你爸每次都让我穿的这么难看(就知道说到她心坎里了)
    ……就这样,忽悠 成功       出发……

    关于行程安排

    【行程说明】
     第二天到第五天,以及第六天,这几天都是包车走的。2-5是 甘南 4天1200元每人,商务车。在我们住的青旅“图兰道客栈”包的,淡季就驮了四个人,9人坐的车子还是比较舒服哒。
    去龟城这天也是青旅买的一日游线路,200元一个人一日游,图兰道老板特别贴心,给我们知识大普及了一路,涨了不少见识。
     由于我和妈妈没有 自驾 也不会开车,因此后面D7-D11都是做大巴和公交来回,所以会比较费时间。 自驾 绝对不需要这么久, 甘南 的合作直接到 陇南 宕昌 ,可是会快很多很多的呢。
     前往官鹅沟需要坐车到 宕昌 县城( 兰州 出发,有直达的大巴6个小时),晚上可以住在官鹅沟里,提前订好客栈,客栈老板会到车站来接,没有进沟的公交(官鹅沟配套设施特垃圾,管理不到位)

    看我的菜鸟装备

    虽然我是个嘴巴上特别热爱摄影的“摄影小菜鸟”。
    每年的新年愿望,都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但是好像每一年都会在誓言中稀里糊涂的度过了技术嘛,还一直停留在菜鸟级别

    但是每次出行前,装备还是不可少哒
    啥三脚架、快门线、遮光镜、渐变镜、八爪鱼,手机广角、手电筒……一个都不能少
    实际使用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三脚架啦。我和麻麻的合影,统统归功于它啦
    (买了一个手机相机两用三脚架,轻便好拿,是我的出行好助手。对于我这样的技术来说,足够了  )

    夜兰州,西北大地上的流光溢彩

    【第一站, 兰州 】
    这里是甘肃省省会,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这是在飞机进入西北大地上空拍摄的照片,
    涌动的山脉、脉络般的山脊、蜿蜒伸向远方的河流在飘动的白云间,清晰可见。
    妈妈第一次在飞机上看到这样的景致,感叹到:太美太神奇了!

    飞机落地中川机场,拿好行李后,我们选择了乘坐机场大巴,到达市区 兰州 大学附近,然后再去入住的客栈。
    关于机场大巴:
    1、机场发车时间:第一个航班开始~最后一个航班结束,有航班就有班车,票价:30元/人
    2、中川机场到市区,行程约75公里左右,到机场约1小时车程
    3、市区发车地点:民航售票处(近兰州大学),兰州锦江阳光大酒店对面。
    4、市区发车时间:05:30~19:00,1小时一班,整点发车。如人多,就加班次。
    大巴途径:机场-东方大酒店(天水南路,位于兰州大学本部对面,距离火车站需要3-5分钟车程)

    我们全家都是“压马路达人”。到达一个新的城市,最喜欢的就是花点时间,穿越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每个城市最民间、最当地、最市井的气息,体会最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气息。
    所以到达入住的客栈,稍微休息一下后,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的行走路线图

    ▼手机全景效果,像素比较渣,将就看看

    兰州

    ▼中山桥的白天与黑夜

    中山桥

    5年前来兰州,没能看到中山桥的夜景,是个遗憾。
    这次特地为了看夜景,在白塔山公园愣是待了一个下午。

    选了个最好的视角,7点开始,蹲点等亮灯。
    等到晚上7点半左右,中山桥和黄河沿线的堤岸华灯终于开启。
    8点左右登上白塔山公园,可以看到最美的兰州夜景。
    “滚滚黄河东逝水”黄河水流湍急,这与南方小桥流水平缓幽静形成鲜明的反差。

    中山桥
    中山桥
    中山桥

    夜兰州,华灯初上长长的街道,五光十色的灯光在闪烁,群芳斗艳一般互不相让,将整片空气都映成了斑驳的彩色,在晚霞的映衬下异常绚烂。相比白天,更是人流如注,热闹非凡。

    兰州

    黄河边长廊灯火辉煌,犹如银光闪闪的长龙,在绚烂车轨的映衬下,夜更美了。

    一轮圆月挂当空,照亮了远处的桥梁,照亮了滚滚黄河汹涌的波涛。
    笼罩着整个城市,在各色灯光的倒影映衬下,黄河呈现出难得一见的璀璨面容。

    兰州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

    ▼我家“女神”白塔山公园三连拍
    妈妈一直怕晒黑,说自己是一晒就黑的肤质,我们裹上一个冬天就白回来了,她怎么裹都白不回来  所以一路都是裹着、包着、遮着,哈哈哈~

    白塔山公园

    ▼我家“女神经”三连拍(其实我是个优雅的女纸“认真脸”)

    白塔山公园

    拉卜楞寺,坐在转经长廊外的老者

    【 拉卜楞寺 】
    位于甘南夏河县,兰州到夏河,走高速3个小时路程,走国道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会路过刘家峡水库,风景别样好,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可以走国道领略“海天一线”的刘家峡水库别样风采。
    拉卜楞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学院之一。寺庙占比面积比整个 夏河 县城还要大。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围绕寺庙一周2000余个转经筒,转遍每个转经筒至少需一个多小时。
    门票:寺院区及一般的佛殿免费开放,正殿40元,贡唐宝塔20元
    推荐指数:五颗星

    刘家峡水库

    前往夏河的路上,路遇刘家峡水库。
    位于临夏永靖县,烟波浩渺,波澜不惊的湖面,如同睡着了一般平静。
    湖面延伸向远方,与淡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纯净无污染,煞是美丽。

    夏河

    ▼这是夏河县城通往拉卜楞寺的大道,两旁是浓郁的藏族特色商铺,路灯杆上悬挂了五星红旗。

    夏河

    来到拉卜楞寺第一件事儿,就是去看看最有名的转经长廊。
    形形色色,不同年龄,不同着装的转经人,念念有词目不斜视,走路从不环顾四周,不管春夏秋冬,不管艳阳或是雷雨,转经人的脚步都不会停止。

    拉卜楞寺

    ▼陈旧的转经廊道,转经筒底部已被磨得锃亮。

    拉卜楞寺

    ▼天空突降大雨,聪明的小白狗懒洋洋的趴在转经廊挡雨

    拉卜楞寺

    ▼身着枣红色僧袍的喇嘛,嘴里一遍又一遍念着祈福的经文,不知道是否是六字真言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年近八旬的藏族婆婆,杵着拐杖,长长的藏袍袖子遮在头顶,一拐一拐的蹒跚向前。
    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妈妈见状心中不忍,快步上前,为老婆婆撑伞,陪他慢慢走上一段。

    老婆婆不会说汉语,我们只能以最通用的沟通方式“点头”“微笑”来表达友善之情。
    可能是不好意思耽误我们的时间,老婆婆加快了步伐,但是可能是关节原因,也可能是年纪太大了,走了一会儿,实在支撑不住的她,走到长廊边,趴在长廊的柱子上,想要休息一会儿,一时没站稳,差点摔倒,还好有我们在扶住了她。妈妈让她慢慢走,我们不赶时间不着急。可惜她听不懂
    休息好后,继续走了大约5分钟,到达了老婆婆的家,是个大宅门一样的院子,很多小喇嘛正冒雨往里赶,就是类似我们那边的筒子楼一样的住宅区。

    拉卜楞寺

    临别时,老婆婆一遍一遍的向我们点头致谢。目送她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何,心中一阵酸楚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促使如此年迈的长者冒雨转经,冒雨祈福。
    这可能是我们这种生活在 大城 市,又没有信仰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力量吧。
    希望这位老婆婆能够健康、 长寿 、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清晨,远处的炊烟萦绕空中,结束晨课的年轻喇嘛们,结伴回寝。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浓雾还未散去,漂浮在寺庙上空,朦胧中,枣红色藏袍的僧人是最独特也是最恰到好处的点缀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回望贡唐宝塔,佛光闪耀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约瑟夫· 洛克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照片、美国传教士罗伯特·埃尔克撰写的书《西藏的地平线》和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让扎尕那、郎木寺和拉卜楞寺成为全球旅行者追捧的目的地。

    拉卜楞寺

    ▼登上寺对面的晒佛台,《天下无贼》影片中俯瞰拉卜楞寺的观景点是在晒佛台,早上可以起来看日出,也是拍摄拉卜楞寺全景的最佳点。

    拉卜楞寺

    ▼山脉犹如律动的美妙音符🎵,在光影的作用下,熠熠生辉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飘荡在桑科草原上的酥油香

    车子开出夏河县城西南方向一公里左右,进入【桑科草原】
    这里是四周群山环绕下的高山草甸,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人口少面积大,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却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

    仔细观察,还能在草原石块裸露地带,看到肥萌肥萌的土拨鼠噢。数量还是非常多的,个头也挺大,远观应该跟一般兔子的大小差不多,非常显眼。
    车子飞驰而过,无意中看到两只土拨鼠站在哪儿,手舞足蹈的貌似在打架,超可爱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桑科草原

    低头吃草的骏马、羊群、牛群,与远处的山脉,近处的草原绿地,天上的蓝天白云,形成了多种层次。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仿佛油画一般。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草原上有牛马成群,一马平川,又宽广又平坦。
    嫩绿色得草原覆盖着大地,就像是给大地穿上了绿装。
    若影若现的小野花,遍布整个草原,紫色、黄色、红色争奇斗艳,又像是一层五颜六色的毛毯。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美到你不舍得眨眼,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一幅别样的画卷。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扎尕那,峥嵘石城下的田园秘境

    穿越四川阿坝州,才能进入爸爸去哪儿5的取景地:【扎尕那
    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约瑟夫• 洛克 在1922年来到 中国扎尕那考察后说:“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整个村子,被周遭“石头山”环绕,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 石门 ;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到达扎尕那已经是将近傍晚了,艳阳已经渐渐被云遮住,褪去了它耀眼的光彩,远山光影渐渐显现。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石城般高耸陡峭的山峰把整个扎尕那包围在其中。
    扎尕那村庄内,有四个观景平台。包车师傅先带我们去了位于高处的两个平台,可有从高到底俯瞰村庄全貌。最高的两个一般旅行团是不会去到的,要从盘山小村道开上去,旅游大巴根本走不了。这就是包车的好处啦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夕阳已接近西山。云朵像是镶嵌了金边,把青山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出来。

    扎尕那
    扎尕那

    此时,好庆幸现在的相机没有胶卷,不用顾忌胶卷用完。
    咔咔咔的狂按快门,生怕这光影下的美景瞬间从眼前溜走,迫切的想记录下这美妙的一幕。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山溪在乱石中蹦蹦跳跳,拍打出洁白的水花,弹唱出动人的歌声。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山峰峡谷间的溪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溪底被冲刷圆润的鹅卵石。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入夜时分,“运气超好”的我们,竟然遭遇全村停电 
    从晚上7点多开始,一直不来电。手机不好玩、相机电拍光、坐在房间里跟妈妈大眼瞪小眼,瞪到后面连眼睛也看不清了,本来想想一片漆黑么,看个星空银河啥的效果更好(自我安慰)。谁想到话音未落,妈蛋下雨了 ……

    在绝望到深渊的时候,居然来电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
    刚想欢呼,刚准备给手机相机充上电…………啪,又停了 
    幸福来得快,去的也真真叫一个快呀

    这是什么运气,问问客栈老板啥时候能来点,他也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等到9点多钟,老板估计也觉得今晚是不会来电了,就给我们每个房间送来了两根蜡烛🕯️
    还算不错,总算是能有点光明。好了,也别指望了,早点洗洗睡吧。
    正准备熄灯之际…………啪,电又来了  
    可别再吓我了,这下总是正常了吧。
    等了十多分钟,没有再次跳掉,赶紧的掏出充电器,辛苦了一天,手机相机也该吃饭饭了。

    扎尕那

    错过了夜晚的星空,也无需感到遗憾。
    第二天,迎接我们的是夜晚暴雨清洗过后,清晨如水墨画般云雾缠绕下的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空气中弥漫着雨后草地,那沁人心脾的青草香。
    远山朦胧可见,云雾快速奔跑着飘散开来,以最快的速度,变幻它娇羞的容颜。
    虽然天空中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但也阻挡不了我们被这云雾震撼到的激动心情。

    扎尕那
    扎尕那

    滴滴绿的高山草甸,背后是层次分明的群山环绕。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飘摇的经幡下,村庄若隐若现

    扎尕那

    各色藏族人家的门前,都挂晒着丰收的青稞

    扎尕那
    扎尕那

    对面观景台的木质台阶,一路延伸到仙女滩

    扎尕那
    扎尕那

    清晨万物复苏下的东洼村,走在村庄内的羊肠小道,
    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清爽的青草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扎尕那

    藏香小猪们,早早的出门觅食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扎尕那

    再次邂逅郎木寺,不一样的美一样的爱

    【郎木寺】
    郎木寺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寺院,其实是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 甘南 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若尔盖县 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时也是 四川 格鲁派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在郎木寺沟里有两个隔河相望的寺庙:一座是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另一座是甘肃的赛赤寺。
    门票:两座寺庙各60元
    推荐指数:五颗星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2016年8月份,我有来过郎木寺,那时候只去了四川界内的格尔底寺。虽然跟甘肃的赛赤寺如此之近,走过去也只有5分钟的路程。但当时想着要留个遗憾,下次才有机会再来。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下次再来”来的如此之快。时隔一年,我又有幸再次造访这美丽的小镇。
    走走去年走过的路,看看去年流淌的河水是否还是原来的模样。拍下去年吃过烤串的小店、歇脚喝过奶茶的小馆的照片,发给去年一起来的小伙伴梦梦。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然后像个老司机一样的跟妈妈绘声绘色介绍着郎木寺的一切,这里有啥,哪里有啥……滔滔不绝,好像这是自家的寺庙,自家的景致一般。不舍离开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课后回寝的大师

    格尔底寺

    每天中午12点左右,喇嘛们开始在寺庙前面的高出的土堆上进行辩经。

    格尔底寺

    ▼古老的、充满岁月感的转经廊道

    格尔底寺

    远眺红石崖,犹如巍峨的士兵,列队保卫着这块仙境。

    格尔底寺

    从刚进入四川的格尔底寺起,就能看到远山上那耀眼的红石崖。与周遭山头的地质以及风格都不一样,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鲜红色的山体像是一道屏障,站在山巅瞭望远方,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格尔底寺

    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名叫“白龙江”的小溪,从镇中流过。溪北是甘肃的“赛赤寺”,南岸属四川的格尔底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

    格尔底寺

    四川的格尔底寺,可以从寺中穿过,徒步纳磨大峡谷。也可以看到远山上的红石崖。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感受来自纳磨大峡谷的阵阵凉意。

    格尔底寺

    只见虔诚的喇嘛弯腰撩了三下溪水,接着“亲吻”了泉水。
    他说今天是个祈福的好日子。邀请我也像他一样,饮水祈福。
    周围其他人都无动于衷,不愿尝试。我心想,既然都有喇嘛“点化”了,何不尝试一下。
    于是我也弯腰撩了三下溪水,小酌了一口溪水,微微回甘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仅仅是个小小的仪式感,却能让我感觉更加融入这里,融入这片美丽的土地。

    格尔底寺

    无论天气是阴、是晴或是雨,
    洁白的羊群都会有一种它独特的美丽,如同朵朵白莲花,点缀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远去的羊群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天阴阴的,飘着绵绵细雨,湿润的空气让身体感觉愈发寒冷,默默的裹了裹我那单薄的秋装。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

    第二天清晨,早早的起来,前往一步之遥,属于甘肃地界的“赛赤寺”。
    这里有甘南地区唯一允许参观的天葬台。
    想带妈妈去看看天葬。冒着严寒,早早的起床拿上相机,赶往天葬台。
    这儿天葬不是每天都会有,只有有人过世才会举行天葬仪式。当地客栈老板、当地藏民、郎木寺售票处工作人员都不确定今天是否能看到天葬,只能是碰运气。

    ▼清晨,晨雾缭绕,郎木寺的门楼金顶金光闪闪

    郎木寺
    郎木寺

    ▼山坡上有个小的转经台,陆陆续续有藏民赶来为新的一天祈福。

    郎木寺

    一般如果有天葬,大概是早上8点半左右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赶在这个时间之前,到达天葬台。
    天葬台在赛赤寺后山,需要爬15-20分钟的小山坡,才能到达。
    通常如果天葬进行,临近时间点会看到天空中陆陆续续有秃鹫飞来,盘旋空中(这是在色达观看天葬的经验),可惜今天我们走到8点多了,天空中没有任何动静。今天八成是没有天葬了。

    郎木寺

    好在,通往天葬台的路,风景独好,是赛赤寺的最佳拍摄点。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清晨的寺庙,炊烟袅袅升起,迎着曙光,照亮大地。

    郎木寺

    ▼连小狗都被这和煦的阳关温暖的懒得动弹,趴在光照最好的位置,眯着眼享受着属于它的幸福时光

    郎木寺

    偶遇小鹿,原来这是寺内喇嘛自己养的。去年在四川的格尔底寺就遇到过成年梅花鹿,今年遇到小鹿,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母子呢。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郎木寺

    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大点,像极了西藏的调调。

    郎木寺
    郎木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从甘南的羊咩咩,到桑科草原上的肥嘟嘟的土拨鼠;
    从景泰的石子地籽瓜田,到天水的鲜红花牛苹果;
    从桑科草原的广袤无垠,到白银的渺无人烟……
    一路走,一路记录下每一次的遇见。旅行不止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最美的景致往往都在路上,特别是祖国的大西北,地貌的转化之快,会让你不舍眨眼。领略途中的美好会是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进入白银无人区后,
    偶然遇见赶羊人和他的羊群,羊群在干涸的黄土坡上吃草,仅剩那一小片绿色成为了他们全部的希望。

    白银

    在景泰县的荒漠中,
    原本以为如此干涸贫瘠的土地必然会是寸草不生,正在车上感叹生活在此人民的不易时,
    竟然发现远处窗外那一片的金灿灿,好奇心驱使我们停下脚步,走近一看!
    天哪!居然是瓜……黄灿灿的是金瓜(就是我们常吃的南瓜)、形似西瓜的叫籽瓜
    询问了正在享受丰收喜悦的瓜农,“这瓜就是长在石子堆里的吗?”
    唉,还真是,连泥土和草都没有的乱石堆里居然能结出这么优质的瓜,是不是很神奇呢,绝对大开眼界

    景泰
    景泰

    这可不是西瓜哦,叫籽瓜。
    籽瓜是专门吃籽的,瓜瓤是浅黄色的,瓜瓤不是特别好吃,软软绵绵的,味道淡淡的不太甜。
    但是瓜子真的是很大颗。 甘肃 人吃籽瓜都是用手挖着吃的,可不是像西瓜一样用嘴啃的哦。

    景泰
    景泰

    老板专门带我们去了 景泰 卖瓜的市场,遍地籽瓜和白兰瓜。
    可都是上面这种石子田里长出来的哦,是不是很牛~

    景泰
    景泰
    景泰
    景泰
    景泰
    景泰

    永泰古城,小名气大来头

    【永泰古城-龟城】
    永泰古城,现址甘肃景泰县寺滩乡,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
    【 现在的永泰】
    永泰古城周围近几十年来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断恶化的环境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
    门票:免费
    推荐指数:五颗星

    今天是包车龟城一日游,早上从兰州的青旅出发,将近200公里的路程,3个多小时的时间到达。
    从兰州到永泰的路上,会见到非常多样化的地貌和生活场景。
     【兰州城的繁荣——兰州市郊的褐色村落——近1个小时的戈壁无人区——15分钟左右的大风车发电区——景泰境内一小段用十字种植籽瓜、金瓜的瓜地——风沙飞扬的永泰古城】

    永泰
    永泰

    让我来告诉你,白银市不止有轰动全国“白银杀人案”,
    更应该被人们记住的,是这座有着百年历史、即将消失的明代古城

    永泰
    永泰

    古城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古城外形是一大圆,四面有4个瓮城,形似龟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如今瓮城上的建筑已不存在了。

    永泰
    永泰
    永泰

    古城中后期种植的随风飘扬的杨树,给满屏黄色的古城增添了一抹绿意。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近年来永泰古城也凭借其无穷的魅力成为 景泰 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访古、探险、考察。历年拍摄《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雪花那个飘》、《西部热土》、《汗血宝马》、《决战刹马镇》等多部影视剧。

    永泰
    永泰

    古城内的老教堂,已经残败不堪,但却给古城增添了一分别样的异域风情。

    永泰
    永泰
    永泰
    永泰

    城中保留着一所民国时期的小学,保存完好。见证了古城曾经的繁荣

    永泰

    龟城内原来的小学校长家,听说他家祖辈里,有成为当地武状元的,大户人家哦。

    永泰
    永泰
    永泰

    眼熟吗?这是电影《无人区》的取景地

    景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种小麦、胡麻以及放羊。
    放羊是这座古城里最寻常的画面,村民白天赶着羊出城,晚上返回城中,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这是进入龟城门口的一 汪清 澈见底的小水潭
    已然破败的木板桥显得异常单薄。你必须跳过连接处的断层,才能登上木板桥

    蓝天白云的倒影洒在湖面,如明镜般透亮

    官鹅沟,峡谷山林间的小九寨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总面积4.2万公顷。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153米。
    门票:145
    推荐指数:三颗半星

    官鹅沟,是让我对甘肃有了新的认识的第一站。
    这里不只有湖泊、瀑布、草原、原始森林,负氧离子爆表,
    还有雪山、独居特色的羌藏村寨、峡谷深渊,正所谓“养在深闺无人知”

    为什么会选择官鹅沟,这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小众景点。
    是因为妈妈曾经在公众号上看到过关于官鹅沟的推送,号称“国内唯一敢叫板九寨沟的地方”,妈妈一直对于九寨沟的水情有独钟,看到这样的描述,自然心痒痒了。
    于是,就算再不顺路,我们也要来帮大家探探路,看看究竟有多美。

    还没到深秋,碧绿的湖水和山上翠绿的树叶映衬湖面,
    若是深秋,山上必定像是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层次分明,色调清晰

    这是进入景区大门后,客栈门口的景色。
    一个接一个的瀑布群层层叠叠,从上游流下来的山泉形成13个海子。

    海子间靠不同高低落差的瀑布相连(人工栏成的瀑布水帘)
    顺着挂在水帘上长长的石板桥,可以进入边上的羌藏村寨

    打坐的麻麻,这是要混充世外大师的腔调吗。哈哈哈

    九寨沟的特点是水美,而官鹅沟在我看来,最美的是他的峡谷地貌。

    比 九寨沟 峡谷更多,瀑布是它的一大卖点。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它最美的季节到访,相信秋季五彩的植物会让官鹅沟更加的斑斓如画。

    一路大上坡,走到开始徒步翻山点后,有块告示牌告知大家后面的路况,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哈。
    【警示】
    1、此处距下一服务站约17公里,步行需7小时,午后请勿进入,老人小孩及体力弱者谨慎进入。
    2、步行区域海拔4000米,高血压、心脏病及慢性病患者禁止进入。
    3、进入该区域须有向导陪伴,同行人需7人以上。
    4、该区域属无人区,无手机信号及其他联系方式,请谨慎进入。
    5、阴雨天禁止进入该区域

    两大景点官鹅沟、鹅嫚沟,通常是需要花两天时间游玩的,一天官鹅沟一天鹅嫚沟。99%的游客都选择这个行程,第二天大巴做到鹅嫚沟,玩鹅嫚沟半边即可。
     我们打算挑战一下自己,因此我们决定早上搭乘最早的班车进山,当天从官鹅沟翻阅海拔4000多的高山当天往返鹅嫚沟。   根据当地的描述,翻山要走7小时的山路,而且都是连续高海拔爬坡。到翻山前以及翻山后加起来一天大概要走20公里左右。

    客栈老板贴心给画的线路图,以及所需要的时长

    我心想:咬咬牙走吧,去年去 雨崩 徒步,连续4天一天20多公里的爬坡都没有问题,这里应该也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看到不一样的美景。对于妈妈来说,其实更不在话下,每天瑜伽班长期训练,加上一向爱爬山,小步快走型徒步能力杠杠的。

    由于正值雨后,山林中水汽特别大。
    迷雾中使得原来枯燥乏味的水杉、枯树枝,别有一番韵味。

    远近也因迷雾,显得层次分明

    今天天气不太好,没有阳光,天阴沉沉的。
    到达海拔较高处,云雾带来的水气很重,天空中洋洋洒洒漂浮着小水珠,好像在下毛毛细雨,使得空气显得愈发寒冷。

    迷雾中如仙境般的森林景致,是我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的

    其实我本来对官鹅沟的兴趣就不是很大。在江南看多了茂密的森林,看多了河流峡谷,对于荒漠苍凉我反而更有兴趣。但是这幅高海拔山水油画,到时让我眼前一亮。没想到爬山的过程中还能见到如此美景,花上这整整一天的体力也算是值得值得了。

    脚下是连续连续的爬坡,一个接一个的台阶,看不到尽头。
    头顶是各种参天 大树 ,有杉树、松树、白杨……高耸入云。

    这一路从刚出发的时候,遇到五六个人,可他们没走多久就都返回了,没有继续爬。
    等到翻过鹅嫚沟的这一路,就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恐怖,
    我都在想,会不会遇到熊瞎子把我们背走可怎么办呀……

    水雾的作用下使得远近不同分布的树木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远处雾气较重颜色较浅,近处则清晰可见。恍如隔世像一副神气的画卷一般。
    不是扎尕那般的水墨画,也不是桑科草原般的田园画。这里更像是出自某位大师之手的旷世油画,有清晰的线条感,有远近分明的层次感,有色彩鲜艳的递进感,美的不忍眨眼。

    走了N久,N个看不到尽头的台阶后,终于到达山顶草甸。
    其实草甸背后是能看到远处的雪山美景的,可惜今天雾气笼罩,到了山顶,啥也看不见,只能看到通向迷雾的道路。仿佛进入了《寂静岭》的恐怖森林

    枯树枝的美,耐人寻味

    所谓的“金龙狂舞”愣是啥也看不到

    翻过高山草甸,迎接我们的是鹅嫚沟的迷雾森林
    接下来都是下坡的山路了,显然比上坡要让我喜欢的多。

    本以为下坡很爽,没想到这里的下坡却是接近60度的超陡连续下坡,有7公里都不止
    如小S型的下坡,一个接一个的弯,没走多久我的关节就不舒服了,隐隐作痛   
    下坡是最伤膝盖了的,无奈我俩只能走走停停。

    盘旋的下山路长的让人绝望,加上关节的疼痛,让我觉得天黑可能都走不回去了。

    运气特别好的是,竟然被我们碰到一辆车,发现这是无头路,正要下山。
    被我们俩给拦下来了,哈哈。。不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
    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搭车,苏A的车牌,来自南京的一行人,改装了他们的全顺,里面还有可以睡觉的地方,超感谢愿意搭我俩一段,把我们送到了鹅嫚沟的景观入口处。
    在到达入口处时,看到了我们刚开始徒步翻山时遇到过的一对来自 甘肃 武威 的夫妻,原来今天的翻山,只有我们四个人的彻底走完的,其他人都打了退堂鼓。
    顿时觉得自己好牛逼呀,竟然走完了这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路程。
    在搭车的车上以及后来回到客栈,说给客栈老板听,他们都觉得我俩很棒,一天时间不仅景点都玩了,还翻了座山

    从鹅嫚沟回官鹅沟,按照早上出发前客栈老板的建议,我们搭到了一辆一日游的中巴车,给了司机一点钱,把带着我们参观了鹅嫚沟剩余的景点,并且把我们送回 宕昌 县城。晚上在 宕昌 县城品尝 宕昌 美食后,客栈老板开车把我们接回住处。

    完美的一天,就此ending……此时我已经腿酸的不行,妈妈却还生龙活虎,跟没事人一样,简直太牛了

    麦积山石窟,最低调的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 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通:在麦积区火车站前每日有专线旅游车34路发往麦积山,车程约40分钟左右,每20分钟一趟。
    门票:70元
    推荐指数:四颗星

    麦积山石窟

    公交下车就在麦积山景区门口,步行2分钟就到大门口。
    可以选择步行大约3公里,前往参观区,也可以选择乘坐摆渡车前往。摆渡车单程8元,往返15元。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我们选择了步行前往,路上遇到正在专心吃草的老山羊。
    进去后一定将门票保存好,因为看石窟是要单独验票的。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 石门 、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 上林 泉之冠”,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

    麦积山石窟

    石窟的这座山头与其他山头形成鲜明的差别,山体没有绿叶,只有山顶处长有植物。而边上其他的山,全是郁郁松松的绿植,差异显著。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一个人文景点,建议大家可以请导游做个简单的讲解,再参观起来会更有针对性。只是讲解员是不能上石窟的,只能在下面给大家讲解每个造像的意义。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登上石窟的栈道,异常陡峭,建造在几乎90度垂直的崖壁上。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北魏时期是麦积山开窟的大发展期,共有88个,占全部洞窟的近半数。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

    石窟规模虽小,但佛像色彩保存较好,比较生动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有部分的石像为了更好的保护,外面加了一层防护栏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巍峨的大佛在崖壁上,面带微笑,俯瞰众生百态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颜色保存的特别完好,还有人物的线条感,都保存非常好。

    麦积山石窟

    已然刷了四大石窟的其中三个,还差山西大同 冈石窟,期待!~

    天水不是只有麦积山

    临回来前的最后一天,把天水城好好逛了逛,
    虽然是个下雨天🌧️,也阻挡不了我们俩“压马路”的狂热爱好,哈哈!~

    【伏羲庙】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门票:40元
    推荐指数:三颗星 

    进入伏羲庙前的大广场,牌楼高耸,气势宏伟

    伏羲庙

    雨后的广场,煞是冷清

    伏羲庙
    伏羲庙

    进入正门,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

    伏羲庙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

    伏羲庙
    伏羲庙

    古柏挺拔苍翠,浓荫蔽日。

    伏羲庙
    伏羲庙
    伏羲庙
    伏羲庙

    ▼走到后院“泽被华夏”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伏羲庙
    伏羲庙
    伏羲庙

    ▼走到伏羲庙的后院,就可以直接进入就是天水博物馆参观。

    伏羲庙

    伏羲是首创八卦的人,他通过观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泽湖泊创造了先天八卦,即: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对应了自然界的,天地雷风火水山泽等自然现象。

    伏羲庙

    ▼伏羲庙的门口正中心的地面上,有一个”天水零公里标志“指示,在此留下我的足迹。

    伏羲庙

    离开伏羲庙后,看看时间还早,距离伏羲庙不行15分钟左右,有一个叫“南宅子”的地方,也是天水民俗博物馆。我俩决定去感受一下地道的天水民间文化气息。

    路过一环境不错的小咖啡馆,略作小憩,感受雨过天晴的美好时光。

    【南宅子】
    胡氏民居分为南宅子、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南宅子的创建人胡来缙和北宅子的创建人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 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它“是甘肃省惟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南、北宅子是天水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
    门票:凭身份证可以免费领取参观票,免费参观
    推荐指数:四颗星

    天水

    南宅子是四合院式的建筑群, 由于主人的官员身份,建筑风格较普通民居显得气势恢弘、肃穆凝重,民居之中体现着浓厚的明代官式建筑风格。

    天水

    天水地方“婚礼民俗”展示厅

    天水
    天水
    天水

    天水地方特色“刺绣”陈列室

    天水
    天水

    家宅厨房

    天水

    天水传统菜肴“十全”

    天水
    天水
    天水

    馆内珍藏的长官服,刺绣精美

    天水
    天水

    院内像个迷宫,不过没处都会有指示牌,可要留心看着点哦,防止迷路。
    院内有2种当地民俗表演,皮影戏表演和秦腔表演
    皮影戏:每人2元,好像是下午2点左右开始,在室内可以买票进入。
    秦腔表演:只有周六有,下午3点半开始,5点左右结束,特别精彩,是感受当地文化的好时机呦!

    天水

    来之前就听说南宅子有秦腔表演,但是不知道时间,没想到运气这么好,刚好遇到表演时段,必须一睹为快啦!~

    天水
    天水
    天水
    天水
    天水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我心中不一样的甘肃
    • 02 / 我眼中的甘肃
    • 03 / 快来认识我吧!
    • 04 / 关于行程安排
    • 05 / 看我的菜鸟装备
    • 06 / 夜兰州,西北大地上的流光溢彩
    • 07 / 拉卜楞寺,坐在转经长廊外的老者
    • 08 / 飘荡在桑科草原上的酥油香
    • 09 / 扎尕那,峥嵘石城下的田园秘境
    • 10 / 再次邂逅郎木寺,不一样的美一样的爱
    • 11 /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 12 / 永泰古城,小名气大来头
    • 13 / 官鹅沟,峡谷山林间的小九寨
    • 14 / 麦积山石窟,最低调的四大石窟之一
    • 15 / 天水不是只有麦积山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