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计划外的旅行。
今年1月我就报名国庆去瑞士阿尔卑斯山轻徒步,可惜7月被告知时间调整,团期取消。遂改定西班牙朝圣之旅,结果人太少又未成行。无奈之下选择了埃及,等机票、包车、行程都搞定,已经是8月底了。
但这又是一次做足功课的旅行。
埃及之行的魅力就在于感悟历史、体味人文,如果对埃及古文明一无所知,那宏伟的建筑、精美的壁画就如同废墟烂石,看不出任何吸引力。所以我在一个月里看了六部纪录片、五本书、三部电影,满怀着朝圣的虔诚踏上了这趟北非之旅。
列一下目录吧:
纪录片
1、爱奇艺——《BBC:埃及》6集
2、网易公开课——《古埃及十大发现》、
3、《BBC:博物馆的秘密》第4集《埃及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造的》
4、腾讯视频——《古埃及的瑰宝》3集、
5、《古埃及: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2集、
6、《地表之下的埃及》
书籍
1、《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乔治•罗林森
2、《埃及:艺术与建筑》——马蒂亚斯•赛德尔,雷吉娜•舒尔茨
3、《埃及——国家地理协会旅行家系列》
4、《埃及神话》——杰拉尔丁•平奇
5、《开罗埃及博物馆》——西尔维娅•埃诺迪
电影
《埃及艳后》、《木乃伊》、《夺宝奇兵》
这是卡纳克神庙,埃及最大的神庙建筑群,1500年间经过数代法老不懈的努力逐步完成,构成了一座用石头记载历史的露天博物馆。这三张摄于卡纳克神庙最著名最宏伟的大柱厅。这里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分成16排。穿行在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间,光线时不时漏射进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氛围。
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
大柱厅有如一本读不完的历史书,巨柱、石墙和横梁上都刻满了优美丰富的浮雕图案和象形文字,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情况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展现着那遥远而辉煌的过去。
这座方尖碑是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
这位女王是图特莫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图特莫斯二世法老的同父异母妹妹兼王后,图特莫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是一位将公主、王后、王太后、女法老这四个尊贵的身份集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女王在扶植自己的庶子图特莫斯三世当了法老后,于心不甘,废黜了三世并把他赶到卡纳克神庙里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则加冕登极。她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
22年后,被女王贬到神庙里当祭司的图特莫斯三世依赖神庙祭司集团的势力,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废黜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极其有意思的是,图特莫斯三世没有摧毁女王为自己建造的这座神殿,也没有推倒女王在这里建造的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只在最顶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当后来高墙倒了以后,人们发现,女王的方尖碑没有风化,没有破坏,几乎完好无损,而且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只是另外一座方尖碑已经断裂,倒在神庙里的角落里,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
卡纳克神庙所在的卢克索,就是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也是此行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比开罗和阿斯旺更加优美和富有底蕴。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古迹除了卡纳克神庙外,还有位于市中心的卢克索神庙,两座神庙通过一条近3公里长的羊首人身大道连通,目前正在整修中。
夜晚的卢克索神庙游人散去,在夜幕和星空的衬托中,更加散发出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神庙门口的方尖碑原有两座,1836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将其中一根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今天这座方尖碑就竖立在巴黎协和广场。作为交换,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获得了一座钟塔,不过已损坏现在维修中。
此行除了埃及博物馆外,我最期待的就是阿布辛贝勒神庙。拉美西斯二世为自己和他的宠妃奈菲尔塔莉修建的神庙,相依相伴守望了3300年,如今就位于幽蓝宽阔的纳赛尔湖西岸。1966年因兴建阿斯旺水坝,神庙整体迁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护方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位于阿斯旺的圣西蒙修道院,是传教士引导努比亚人信仰基督教的基地,曾经是埃及规模最大的修道院,可容纳300多位修道士。因遭到阿拉伯人摧毁目前只剩下遗址,但是原来的建筑样式特征还被保留了下来。
阿斯旺是埃及最南端也是气温最高的城市,圣西蒙修道院又位于尼罗河边的沙漠中央的山头,乘坐三角帆船上岛后,要在烈日暴晒下骑驴往返一个多小时,42度的高温几乎把我晒成了人干。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庙,背靠大山,与帝王谷遥遥相望,是她最宠信的大臣森穆特(据信也是女王的情人)设计的,也是埃及唯一的一座三层神庙。建成后不久,在图特摩斯三世重新掌权时就遭到了破坏。现在看到的是经过波兰和英国的考察队重建的结果。如果骑驴去修道院的酷热程度排第一,那参观女王庙绝对能排第二。
菲莱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是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西斯而建。神庙原位于尼罗河中的菲莱岛上,1962年建设阿斯旺大坝时淹没了小岛,1980年埃及政府将神庙切割后,转移到菲莱岛以北500米的艾格里卡岛上,再依原样拼接而成。
阿斯旺的烈日在菲莱神庙的石柱间投射出美丽的光影。
祖孙三代金字塔的合影,从左到右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其中胡夫是爷爷,他的金字塔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座。
因为哈夫拉金字塔位于吉萨高地的最高处,所以看起来比胡夫金字塔更高。
胡夫金字塔石块上的小男孩。我们进入了大金字塔内部,空间相对红色金字塔来说还是比较开阔的,最终抵达的胡夫墓室内只有一个空空如也的石棺。
胡夫和哈夫拉金字塔的亲子照。
哈夫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哈夫拉金字塔,尖端还残留着光滑的石灰石。其实金字塔表面原来都是覆满白色石灰石,并且贴满珀金的,可以想见日光照射下会有多炫目。
阶梯金字塔是我此行埃及参观的第一座金字塔,也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料金字塔。它位于开罗以南30公里处的萨卡拉,是大祭司、著名建筑师伊姆霍特普为第三王朝法老左赛尔修建的。
阶梯金字塔前庭院的入口。
弯曲金字塔,和后面的红色金字塔,还有我这次没时间去的美杜姆金字塔,都是胡夫的老爸、金字塔狂人——斯尼夫鲁的杰作,前两者位于开罗以南35公里的代赫舒尔地区。
弯曲金字塔在建成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发现若以原倾角再继续盖下去,塔身可能会因无法承受石头的重量而坍塌,所以倾角就由下半部的52度向内弯折成43.5度,使得金字塔变成了弯曲的样子。它是现存表面平滑的金字塔之一。
红色金字塔是埃及现存第3大金字塔,仅次于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由于其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得名。
红色金字塔可以入内参观,须先爬上约20米高的阶梯到达入口处,再由狭小的通道弯腰向下进入。逼仄幽长的通道、陡峭的楼梯、尖耸的墓顶、难闻的气味都让人毕生难忘,进出一趟后大腿的酸爽真是谁爬谁知道,之后的四五天两腿都和废了一样。胡夫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和它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它位于开罗科普特老城中巴比伦要塞入口的上方,进入教堂需要攀登29级台阶,因此被戏称为“悬空教堂”。由于目前的地面已经比罗马时代抬高了6米,因此罗曼塔楼大部分被埋在地下,减少了教堂不少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在阿斯旺乘坐三角帆船,来到了尼罗河边的一个努比特人村庄。之前被酷热蒸烤得快要中暑的我,在看到幼儿园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明亮的大眼睛后满血复活。
埃及吸引我的除了灿烂的历史外,丰富的人文也是一大因素。黑袍裹身遮面只露出眼睛的妇女、肤色黝黑却喜欢穿白色长袍的男人、油嘴滑舌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的商贩、在清真寺大殿虔诚冥想的男孩、头顶硕大篮筐熟练烤面包的女子、开心骑着小毛驴的卷发男孩、身材火辣动作奔放的肚皮舞女郎……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符号,代表着这个特别的国度——埃及!
这次游览下来,我觉得壁画最精美的是帝王谷的法老陵墓;雕刻最宏伟震撼的数阿布辛贝勒神庙;但壁画和雕刻都让人叹为观止的倒是阶梯金字塔边IDUT的马斯塔巴,毫不起眼差点就让人错过的入口,寥寥无几的游客,满墙生动鲜艳的壁画雕刻就这样静静地撞进眼里,参观全程我都激动地透不过气来。
埃及博物馆的展品实在太丰富了,即使部分展品因筹建新馆已打包待转运,现有的展品还是堆得扑扑满,看得人目不暇接。最耀眼夺目的当属图坦卡蒙的宝藏啦,最神秘的还是法老木乃伊特展馆和琳琅满目的各式棺材,我也喜欢那一块块绘着壁画的石块残片和绘在纸莎草上保存完好的死亡之书。
镇馆之宝: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
斯尼布侏儒群雕像,小面的照像是他们的一双儿女。
图坦卡蒙的黄金宝座,上面描绘的场景是涂油仪式。法老的的王妃正在为年轻的法老涂抹香油。
总是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作男装打扮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
雪花石膏制成的图坦卡蒙法老内脏罐。
拉胡泰普和奈费尔特的双人雕像中的妻子,他们的眼白是用不透明的石英制作,镶嵌了天然水晶制作的眼球。
酿啤酒的妇女雕像。
书吏像。
灰绿岩材质的孟卡拉王三人组雕像,他的右手边是哈托尔女神。
和埃及文明五千多年的悠远历史相比,开罗无疑是一座非常年轻的新城。城内最美丽的建筑就是那一座座清真寺了,而清真寺最美丽的样子就呈现在傍晚时分。裹上应景的长袍进得寺内,在宣礼塔下仰望幽蓝的夜空,听一小段阿訇绵长如歌的古兰经开示,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吧。
有着600年历史的罕哈利利市场如今充斥着产自义乌的小商品,脏乱差的环境让很多游客心生厌恶,但夜晚市场里那一盏盏俗艳却充满风情的小灯还是谋杀了我的不少菲林。
造物主是厚爱埃及的,不仅赐予了埃及人民富饶肥沃的尼罗河谷,还赠予了他们美得令人惊艳的红海。红海的蓝特别透明纯粹,梦幻甜蜜得仿若一块糖果。因为气候干燥,常年晴朗无云,红海的日出毫无悬念,就这么大方直接、明晃晃得刺入我的眼中,照进我的心里。
埃及的八天匆忙紧凑、辛苦自虐,但又是那么干货满满、精彩纷呈。也是有遗憾的吧,没有坐游轮沿尼罗河逆流而上,没有去亚历山大城追寻埃及艳后克娄佩特拉的遗迹,错过了一些埃博被打包装箱的精彩展品,去帝王谷参观时没有买拍摄券,在红海体验深潜时表现不佳……等埃博的新馆开幕,也许有机会再来一趟,但是想想埃及令人崩溃的饮食,又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哈哈。还是先回味着吧,时间久了记忆里只存留下美好,那时也许又有热情和勇气再征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