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   9-29  札达-狮泉河    住宿:当地普通标间/海拔4279米   行程250公里
31
第一次知道阿里有个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还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图片,一派断壁残垣、衰败不堪的城堡群……。那时就想有机会一定去见证一下,所以走这条线路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早晨6点半出发前往古格城遗址拍日出,旺旺计划着拍了日出回来吃早饭。外面还是黑咕隆咚的,摸黑驱车前往,彭师傅嘟嚷着,日出要8点以后,这么早去有啥意思呀。

古格城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西19公里处,在距象泉河南岸札布让村的一座高约300米的土岗上,现存的遗址是古格灭亡时留下的遗存。车程半小时就到了,我们来的确实有点早,外面很冷,只能躲在车上等待日出。
8点30分,太阳还没露面,天边云霞已被染红,山岭上白塔的剪影显得卓然而又孤寂。

天渐渐泛白,我们所处的小土坡位置最佳,正对西面那一座高高的黄土坡上轮廓渐渐清晰起来,那雄伟的古堡被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古格王国是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

8点35分,东边的太阳渐渐升起,此时大家都面对西边的黄土坡上,那就是距今700多年历史的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城堡建筑巧妙,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上收,密如蜂巢,易守难攻。从北侧看呈金字塔形,有坚实稳固之感。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我混在携带长枪短炮的人群当中,凝视着这片神奇、苍茫、悲壮的废墟,心潮起伏。此时晨曦已先光顾古格城南面的土林山尖上了。

大家都静待早晨的阳光洒在这座神秘遗址上的瞬间,凝神远眺聚焦在山顶上。来了、来了,山顶王宫上开始红了,旁边架着三脚架的一位大哥激动万分地大喊着。此时朝阳洒在遗址上顶,暗淡无光的山顶顿时鲜活,温暖明亮起来。

只一会儿功夫,热烈的阳光把古格王国顶端的王宫装点成金色,耀眼的光芒给这座山增添了几份神秘的气息,顿时感觉到山城有了生命的活力。

渐渐地,阳光洒向静静沉睡在这里的古格,整个山体从暗色变成金色,是璀璨耀眼的金色。古格王朝周围的群山土林,在日出阳光映照下,轮廓鲜明,凹凸有致的纹理,带给人的是一种视觉上感观上的冲击。

最后万丈光芒照射在雄踞山岗上的整座古格城堡上,在尉蓝天空为背景和阳光照耀下,虽经过近四百年的风雨侵蚀,从那巍峨的雄姿中,仍感觉到这个西部王朝往日的雄伟庄严与气势。

远处的土林,近处的群山,都一下子被赋予了再生的力量,披上了金色的霞光。在清晨的寒冷中我们等待见证了这一时刻,所有跨越万水千山随心远行的辛苦都那么值得。

曾经辉煌的古格王朝,蓦然已是物是人非
聚散悲欢,不过人间烟雨,未了,都是沧海桑田

9点太阳已照亮整个山谷,众人在饥饿和寒冷中已饱福了视觉大餐。彭师傅已在车里等待我们回去,我跟他说,我们要上山去参观遗址,他认为行程中应该没有这个活动,我看了行程写得确实很含糊。但我觉得千里迢迢来到这儿,不管行程中有或没有,都希望能上去观望一下。幸好,旺旺已买好门票等着带着我们上山,一边走旺旺一边简略地为我们讲解古格王朝的历史,回来后又查阅了林林总总的资料,虽无法考究,但大致相同。 

有人比喻,将这座古城遗址与意大利南部的庞贝古城相提并论,二者有一个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遭到灭顶之灾,正是因为突然的变故,一切都被保存下来了。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的活动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们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庞贝我去过,虽然有些相似,但两者所灭亡的境遇不同,庞贝古城因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被吞噬了整个城,包括万物生灵。而古格王朝是由于外敌侵略被催毁。但考古学家认为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整个古格的文明与生灵,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城沦为废墟,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他们的后裔也销声匿迹不复存在,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迷!

据说,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1912年英国人麦克斯•扬,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了考察。此后便有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探奇访幽。而真正进行科池考察的是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以他们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巍峨的古格王国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西藏的吐蕃国的末代赞普郎达玛,因为反对佛教被僧侣杀死,吐蕃国分裂,开始自相残杀。郎达玛的一个后裔逃到阿里地区,建立了古格王国。古格都城建立在山上,十分雄伟,居民都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雄踞于此近700年。

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在17世纪的时候,古格里面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其实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叔叔)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而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修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了。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的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上述说法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可靠性还是蛮强的,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上,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战争之后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古格文明何以消逝得无影无踪?时至今日,对于古格王国还是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古格城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夏宫与冬宫)、寺庙和民居,还设有碉堡、暗道和城墙等军事设施,有一般居民的住房和窑洞共400余幢,它们依山叠砌,直至山顶。王宫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在山腰,而居民百姓大部分在山脚。除几间寺庙外,其他建筑均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残垣断壁。

我们沿着砂石路往上坡而行,在右测低矮的山体有很多石洞,以为是居民老百姓的住宿,问了旺旺,说是关牲畜或者祭祀所用。

来到东面有个正大门,景区工作人员已等候在门口,她带我们参观讲解庙宇这部份,散客每位收取10元的讲解费。

进入山门,拾阶而上,跟随讲解员参观古格王国佛教建筑。寺庙是古格王国最为突出的建筑,现存有6座。沿着小径首先经过的是度母殿,面积也就几个平方,只能几个人轮流进去,里面供奉的是白度母。殿内绘有形体高大的佛、金刚、高僧等像。下层绘连环长卷式佛传故事和众生像,其中有宗喀巴、仁钦桑布、阿底峡等。为了保护寺庙内的壁画,防止风吹日蚀,古格遗址的寺庙一般不对外开放,只有在游客需要并付费请导游讲解时,当地导游才拿着一串钥匙开门,简短的介绍之后,便又果断上锁。寺庙内一律不允许拍照,讲解员那带有藏语式的普通话,口齿不清且讲得很快,听得相当吃力,尽管录了音回来听得很是费神。

沿着台阶继续前行,迎面而来的建筑是庄重肃穆的白殿。白殿占地面积大约400平方米,殿堂呈规则四方形,由36根方形梁柱支撑而成,听讲解员说,这三十六根梁柱是从印度运输而来的,因运输需要,整根梁柱是裁断后再拼接的,但拼接的很是巧妙,其中缝隙很难找得到。而这三十六根梁柱在大殿中的排列很悬妙,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墙上四周的壁画都不会阻挡视线。

白殿正中原来是摆放巨大的主供佛造像,四周摆放各式罗汉、度母及菩萨的造像,而如今只剩下佛像碎片洒落一地(讲解员指指一地的碎片),只能从残存的断指残臂揣测佛像的气势宏大和精美绝伦。走在这里,会不自觉得屏息凝神,残破的佛像,模糊的壁画,真实的展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红殿毗邻白殿,略高一个台面,大小与白殿相仿。红殿的大门为两扇雕刻精美的原木雕花木制门,历经千年战火而完好无损,令人惊叹。西藏地区只有古格还较多地保留了吐蕃木雕的传统,如各个殿堂的门框、门楣、柱头、托木等属于建筑装饰木雕,雕刻技法有浮雕、圆雕等,雕刻工精细、技艺娴熟(门口允许拍照)。

大殿呈四方形,仍由36根方形梁柱支撑顶部,和白殿一样柱上和天花板上都有彩绘花纹和佛像,正中主供释迦牟尼,四周围绕各式罗汉、金刚、度母造像,不过均为缺胳膊短腿或无头的佛像了。墙上绘满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壁画,红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真实地记录了当年古格庆典的热烈场面。画面中一队舞女翩翩起舞,旁边有人敲锣打鼓、舞狮耍猴、跑马吹号,一派热闹景象,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壁画中还有绘制驮运供品的马、驴、牛、运夫,还有身着长袍、束腰、手持木棍的香客,他们有的身背箩筐,象是远道而来,神情疲惫;而他们上方所绘贵妇却悠然自得地张望着驮队。

红殿庆典图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使者、商人的群像,壁画上的人物极具动感,数千人物绝少雷同。这些图案色彩浓艳,线条流畅,借鉴了印度尼泊尔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古格王国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时代风格。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上古格王朝同邻近克什米尔、印度、于阗、尼泊尔等国密切的文化关系。

据考古学者们统计,古格壁画图案和天花板彩绘图案就多达620余种,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古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相媲美。即便是在我国装饰图案最为丰富的敦煌石窟中,也很难找到同一窟中数百种风格各异的图案来,这不能不说是古格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迹。以忍冬花卉和单颈荷花根茎组成的连续旋转的花卉菩萨装饰造型,构图巧妙,别具风格。但是这一装饰主题并非源于西藏本土,而是来自古代中亚、西亚的传统装饰。据说这类花卉装饰风格最早出现在拜占廷的建筑和器皿上,后来这种图案通过中亚民族于佛教兴起后传播到了喜马拉雅地区的藏文化当中。古格壁画中的的装饰图案极为丰富多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造型之美,在整个藏区寺院中都十分罕见(摘自于查询资料)。

与红殿同一个台地的东南15米处,是大威德殿,大威德是西藏佛教中最重要的护法神之一。遗憾的是,原来殿中主供的大威德殿像已不复存在,现已是一座空殿。

赭红的屋顶,明黄的墙体,金色的鹿拥法轮与经幢,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还算保存完好。将这个古老的兴佛的国度叙述得具体生动。古格王国从建筑和庙宇中保存下来的壁画推断,当年的古格王国已是一个相当文明的国度。
当地导游为我们讲解到这儿,就由我们自已活动了。古格的宫殿一个山林中兀立的大型宫殿,从防御工事到老百姓的简陋住所,从庙宇到豪华的帝王宫殿,正面仅一条路通道。为了防止敌人攻上来,宫殿背面都是陡峭的山崖,到王宫最上一层还设有秘密通道。

再往上走,坡路更陡,海拔更高,而此时又饿又冷,并不是那么容易上去的。从庙宇这儿上去估计还有三分之二路,为了看看这些遗迹,感受一下秘密通道,尽管每走一段路都气喘吁吁,但还是很值得的。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地势尤为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往上爬就是整个遗址的最底层建筑,也就是老百姓的住所,都保留的比较完善。基本上以石窟建筑为主,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建筑有一间房的,也有两层的,总体来说比较简单,这些是古格人留下来的生活痕迹。

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

这些民居都是建造在原来的岩石中,开凿出一些洞穴居住,完全利用地势,规模庞大。到达中间以上高度是一些当时达官贵人或僧侣的住所,相比最底层民居就要好很多。

他们在这荒芜的土地上建设家园,这里除了干旱与尘土,炎热和寒冷交织。曾今在这里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无法想象。



残缺的,悲壮的……
几百年前风华一世的古王朝,曾经繁荣一时,一夕之间,销声匿迹,剩下的历史和沧桑,只能从脚下的碎土或与断壁残垣里去寻找……

废墟间残留的壁画留下了往昔的荣耀与盛况,也留下了一墙墙扑面而来的历史

再往上就是王宫了。王宫高高在上,位于最顶端的夏宫,无论是为了防险防御,还是为了显示王权的至高无上,为了尽享阳光与清爽,或是居高凭崖观风景,都是一个绝佳的地方;夏宫下方一点的冬宫,是既可享受阳光又可躲避冬日寒风的好地方;再下面,有一道“卫队”的防御工事,扼守着通往山顶王宫的“天梯”。遗址的外围均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

最后我们要探索的是当年国王的密室,只有这一条暗道通往。当我们弯腰在迂回曲折的隧道里穿行,古老的古格城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可以想象当年要上去可是需要何等的级别。

密道口入内,这些暗道迂回曲折,弯腰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终于爬出密室,来到山顶了,站在顶端环视山下,古城雄伟,风光壮丽,象泉河蜿蜒穿过土林,但水已干涸。远处就是成片绵延的土林,从上往下看整个遗址规模宏大,层次分明。

山脚的河床都已经干沽,站在山顶俯瞰遗址前方的土林地貌,想当初国王在山顶宫殿上看到就是这番摸样,土林前面是象泉河,加上城堡自身的防御设计,这城堡本来应该是可以坚固不催的。

暗道中以石洞为窗户,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四周悬崖峭壁,从洞口拍的顶峰影子卧伏在干涸的象泉河床中。

顶端坛城殿挂满经幡,象是在祭悼已逝去的曾经沧海。周围的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眼前满目苍夷,千古沧桑,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此场景唯有苍凉感,使人充满了感叹往昔的繁华已成云烟。一个兴起于十世纪,演出了七百年灿烂历史政剧,经历过十六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彻底灰飞烟灭,背靠在这残垣断壁,不禁惊叹世事沧桑之巨变!

在古格都城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著名的“干尸洞”。据说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留下的最后遗迹。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宽0.8米,高仅l.2米。据说是古格与拉达克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干尸洞前处以极刑,抛尸于洞内,并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达克,将古格残酷灭国。但干尸洞内发现的年轻女性的尸体,从考古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似乎这又是一种有一定仪礼的葬式。究竟这些尸体是古格王国时期的,还是古格王国以后的?他们的身份是贵族、战士,还是一般的平民?这种集体置尸于洞内的丛葬,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葬式,还是一种惩罚性的手段?这都是古格王国的不解之谜。

也有人说除了战争以外扎达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那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今天庞大的废墟旁边仅有一个10多户人家的扎不让小村,村民也是迁移而来,不是古格后裔,曾有着10万之众的古格人竟然消失得突然而又彻底。

从山门出来,已是11点钟了,原本想去看看“干尸洞”,但考虑到还在车上等的彭师傅,两餐都没吃,所以就放弃了。

在雄伟壮观的土林地貌之中,一座雕塑般的古城遗址镶嵌在巨大的雅丹山体之上,这就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迷,它从此成为西藏神奇地域的谜中之谜!亟待后人去探索,去发现,去破译……。

32
中午在札达县城吃了兰州拉面,随后前往托林寺。很近,就在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车程几分钟就到了。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北宋时期),由古格王朝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钦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由于古格王朝信奉佛教,托林寺便是王朝的第一个佛教寺院,也是王朝的御用寺院。

托林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在建筑艺术上有很多独到之处。托林寺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

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几百年以来,托林寺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曾经辉煌,现如今已是凋落破败,寺院周边是土林山谷,院内高低不平,杂物堆放零乱,显得更为萧条。

旺旺请了解说员带我们进入各殿内参观,托林寺原有建筑规模较大,包括朗巴朗则拉康、拉康嘎波、杜康等三座大殿,以及近十座中小殿,还有寺院住持私邸、僧舍、经堂、佛塔、塔墙、佛塔林构成等建筑,规模宏大。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文革的冲击使寺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保存较好的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

我们随着讲解员进入杜康大殿(仅次于迦萨殿的大型殿堂),藏语称祖拉康,意思是集会之殿堂。里面有两个喇嘛,慈眉善目朝我们笑了笑。

杜康大殿由门廊和殿堂两部分组成。我们从进门的左边由外而内听着讲解员对墙上的壁画与佛像一一讲解。殿内的主要壁画有佛、菩萨、佛母、度母、金刚、高僧大德等主像,周边绘有各种小像,作为画面的陪衬。其中,比较珍贵的壁画是古格国王沃德与阿底峡大师,著名高僧益西沃、大翻译家仁钦桑布、拉尊江久维等在一起的历史画面,极富于史料价值。古格国王与王妃结手印,盘腿而坐,表情恭敬,面向对面盘腿而坐,持说法印的阿底峡、仁钦桑布等大德。国王头戴红色高冠,身披黄袍,王妃穿长袍,着披肩,头戴高跷角帽,神态怡然,身后是双手合十身穿红色、黄色长袍的王室女性。阿底峡尊者身穿红色袈裟,表情安详。从画面的布局来看,画师们重点突出了古格国王、王妃、阿底峡尊者、仁钦桑布等人的身像,其人物比例略大于其他画面人物。在他们的下方左右,分别绘制有前来朝圣的外邦僧侣、贵族以及出家僧众。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生动,构图严谨,但又讲究画面的灵动和仪式场面的庄严。画师们非常精妙地处理了重要人物与一般僧众的画面比例关系,人物安排得当,主次分明,场面生动,极生动地将神圣空间与世俗场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反映与描绘了公元12世纪前后古格王朝及托林寺的历史,流露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极具历史与艺术欣赏价值。此外,殿内壁画下方的藏文题记,对于研究古格王朝和托林寺的历史也都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注:结合自己观看的印象,并摘录于所查资料,意在欣赏与了解。)

殿中绘有一幅完整的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图,画工精湛工笔细腻,色彩鲜艳极为入眼,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由于札达靠近尼泊尔印度,这里的壁画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印度克什米尔、拉达克和尼泊尔的风格,一眼看上去就与在前藏寺庙中的壁画风格有很大不同,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类似“飞天仙女”的形象,人物造形苗条细腰,形态婀娜多姿,飘逸感舞动感十足,这在前藏寺庙的壁画中是绝然看不到的。

从左边参观至右边,在一通道佛龛内供奉着一块黑色的大镟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步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十三岁时留下的脚印。说这是托林寺中镇寺三宝之一。

杜康殿内壁画保存完好,据说是因为文革期间该殿做了公社粮仓而避过一劫。因大殿内不能拍照未能留下图片资料,下图是杜康大殿,门口种了一缀格桑花与芙蓉花,给这儿增添了一线活力与生机。

迦萨殿为全寺最主要、也是最早的建筑,位于殿堂区的西端,殿正前方有土质大菩提塔一座,传说塔内埋有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骨灰。塔的东、南、西、北分别建有杜康(红殿)、拉康嘎波(白殿)、色康(黄殿)、尼玛拉康(转轮殿)、阿扎惹拉康、乃举拉康(罗汉殿)、贡康(护法殿)等建筑。

不知何故,解说员没有带我们进迦萨殿内参观。下图是迦萨殿四周的外观,殿外以实墙环绕,呈多层折叠式,外圈殿堂四角,对称耸立着4座小塔。迦萨殿不是一座单一的藏式建筑,它集殿堂、佛塔、门廊多类建筑于一体,单体建筑众多,组合而成的一座大型复合群体建筑,在托林寺建筑中体量最大。据资料简介,迦萨殿整体构思是按密宗佛教的宇宙图式——曼陀罗设计的。将24座殿堂、8座佛塔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布局和造型都体现了一种抽象的概念,那就是代表宇宙的曼陀罗思想。

而后我们绕过杜康殿后方,参观了另一个殿堂(也许是仁钦桑布译师殿),约十来个平方,里面只摆放着几张矮桌与相宜的椅子,除了这些再无一物。解说员指指墙上,原来都有精美的壁画,现已被破坏。

再进隔壁另一个殿堂,里面摆放着许多供品,基本上都是白色的酒(多为青稞酒),有人好奇地问,藏传佛教怎么可以供酒?原来藏传佛教中对护法神是要供养美酒的。在进门的右边最里面,有一个玻璃柜子罩住一个很大的鹿角,张开两只浅黑色的大犄角,解说员说这就是三宝之一的千年鹿角,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这么珍贵的镇寺之宝却存于这么一个小小的经堂内,想必自有它的道理吧。

没见着最后一个镇寺之宝,问了解说员,她说今天看不到,是象牙质的五佛冠(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估计就存放在迦萨殿内吧。

匆匆看完这座1000多年的寺院,它是古格盛极而衰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从遗存的断墙残塔中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从现存的殿中近距离接触藏传佛教的壁画,看着每幅画的细小纹路,分辨着每幅画的鲜艳色彩,想象着每幅画背后的故事。里面的壁画大多与佛教起源和发展的故事相关。人们把壁画称为形象化了的历史资料,所言不虚。透过墙上各种色彩艳丽的图画,看到的是一个个故事,感悟的却是一段段历史。

殿堂外的转经筒

寺庙的很多建筑和佛像都在文革中损毁了,珍贵文物流失,非常可惜。札达这个地方离内地那么远,也遭到文革的严重破坏,真是不可思议。这“文化大革命”还真是可恨!

煨桑炉与转经道

33
今晚目的地阿里地区行政署所在地——狮泉河,札达距离狮泉河220公里。沿昨天走过的X705县道,一路开回到巴尔兵站,转至G 219国道,向狮泉河方向前进。

在路上,彭师傅告诉我们远处有高原狮泉河昆莎机场,以及离狮泉河差不多20公里处,彭师傅提醒我们下来拍一张“天上阿里”的标志性建筑物(下图)。其实一路上,我们对彭师傅颇有意见(主要认为他不大愿意为我们停车拍美景)。彭师傅是这个车队年纪最大的司机,且话不多。现在整理照片时,回想一路上的情景,其实他还是蛮好的,比如,每到一个点住宿,他都来帮忙提箱子,早上出发他就将箱子给我们放好;每天一路上下来车早已“灰头土脸”,但第二天他把车打理的干干净净。当然相对其他车辆,我们停车看景或许少了些,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开车很稳,无论平坦的柏油路还是崎岖不平的砾石路或土路,当看到前面有坑或路不平,则会从旁边草地或相对平整的地方绕过去。嗯,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与感恩,学习柔和处事,多想想别人的好,不能一味地过多去抱怨……。

7点多到了阿里首府噶尔县狮泉河镇,因明天正式穿越无人区,后半行程吃住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大家约好今晚上吃大餐。

狮泉河镇,因地处印度河上游狮泉河旁,所以叫狮泉河镇。狮泉河镇作为地区行署所在地,就显得有些小了,但它却是藏西的交通枢纽和边贸中心,是新藏公路和黑阿公路的交汇点,北去新疆、中亚各国;南去神山、圣湖、尼泊尔印度;东去那曲和拉萨;西去札达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阿里高原天高地阔,方圆几十、几百公里中难见几处人烟,对游牧或半定居的藏民而言,是游牧途中可以赖以歇脚的地方,是我们来阿里旅游游客的落脚点,更是进无人区后“粮食”的补给站。

古格王朝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