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田县城,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小时候读过“骑着毛驴上北京”课文,库尔班大叔就是于田人,城里的团结广场竖立着取材于那张照片的雕像。办证、采购停留了一天,向着267公里外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布依乡铁力木村进发,去寻访那里的克里雅人。
自从十九世纪末瑞典探险家发现后,这个20多户的聚集地在我国数十年里的巨变中,依旧与世隔绝。直到80年代末期,天朝再次进入,设乡建校,培训医护人员和兽医,解决了用电、用水、开办邮政所等等,才渐渐开始被现代文明渗透。如今在距离县城90余公里处已经开通了公路,建好了新居,只待明年全村搬迁。
在连绵不绝的沙丘上颠簸摇晃到最后一公里处,与铁力木村相隔一条克里雅河,旅行途中发生突发情况往往会为你的行程添加意外的收获,围绕进出这条河的偶遇,让我们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了些。老汉的笑容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整个村子一条较宽的土路,两边的村民开着小店,当地人聚在门口望着我们这些外来者。外来者们成群结队走街串巷,奔跑追逐,这种以“人文”为由,肆无忌惮、毫无尊重、猎奇式的摄影,不是我想要的。
村子附近的胡杨林显得有生气:胡杨树下的篱笆;羊群懒洋洋地散着步;毛驴一动不动可以很长时间;从村里办完事往家赶的克里雅人穿行在树林中。沙丘上抱着孩子的女人;跟随母亲无忧无虑的孩童;女人忙着宰羊又回头安慰闹着找妈妈的孩子;威风凛凛的头羊和可爱的羊羔,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显得自然、和谐。默默地宣告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不拔。
在征得对方的允许后,记录下了这位很有型的老汉以及房东做库卖什饼的全过程。
村里有所企业赞助的希望小学,正好赶上孩子上学升旗仪式,我们将带来的铅笔和作业本交给老师后,被允许在旁拍摄孩子们的活动。在此支教的热比古力老师告诉我,学校有100名孩童,除了13名孩子住在附近外,其余路远的孩子住在学校,半个月放假一次让孩子们回家。
其实,真正能体验到克里雅人原生态活动的,不在村里,而是在那条通往乡里的颠簸摇摆的,没有路走多了就成了路的,蜿蜒曲折100多公里的沙路上。。。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