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梦吧。
回想看起来漫长的14天旅程,结束后觉得恍若一场梦一般。
梦里是我们去了好几次的河原町。
是阳光中驶向终点站却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巴士 🚌
是鸭川边上肆意的风,是那条无人的衹园小道 🍃
是满目绿色的宇治小城,是还未凋谢的美秀樱花隧道 🌸
是白须神社周围流动的河水,是贵船鞍马走过的影子 🌊
✈️旅行的开始
去年年底,傅先生在豆瓣的一组日本照片底下@我,我说好想再去一次日本,他说那就明年四月京都好么?我说好。
就这样敲定了一段旅行。
后来某个人说,我早就计划好了四月一定要去京都的。
“那如果你没有找到女朋友怎么办?”
“我觉得我一定会在四月之前找到女朋友的。”
“…….”
ok,fine。算你幸运遇到我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攻略之战,先早早敲定了机票和住宿。住宿之所以可以在行程之外定下来的原因,也是因为除了大津一晚,其他日子我们都准备住在京都。毕竟拖着行李玩真的很麻烦。
📒接下来就是预订餐厅和排行程。
在旅日的旺季,比如樱花季,红叶季,暑假。我们都最好提前三个月甚至更早就开始预约餐厅,才能增大预约成功的机会。此次旅程,起初我们是奔着看樱花去的,结果没想过天气转暖太快,花期全面提前。我们到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些樱花的尾巴(太惨了。。)我们也临时取消了去吉野山的行程。
虽然遗憾,但是旅途中我们也多了很多意外之喜。这大概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吧。
(行前准备和详细攻略在游记底部。)
🔍
京都人不仅爱“浓郁”,也爱“腔调“。日本作家鹫田清一就曾这样评价道。京都是古都吗?都说京都是历史的城市,鹫田清一却说,京都人混淆了回忆与梦,分不清什么是希望、什么是过去的痕迹,这种时间感和历史意识的阙如因古寺和老房子的存在而模糊,被偷换成所谓“历史感”心境。
可正是因为这种无差别感,让京都有了“古都”的永恒感。时间带不走,岁月也无法冲击。
所以说京都是一座去了之后会念念不忘的城市。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处街景,都藏着它独有的深深的年代韵味,却又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
📍关西机场-製麺食堂-二条城
到达大阪关西机场已经15:00了,因为我们是关进关出,直接去买了ICOCA &HARUKA往返程套票(有效期14天)。ICOCA 卡相当于国内的交通卡,里面会有2000日元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方便。购票地点不在机场2楼的JR售票处,同时这里也可以买小火车票。工作人员是有中国人的,小哥哥人超级友好。(购票地点在机场2楼的JR售票处,同时这里也可以买小火车票。)
我们的民宿在京都的【藤森站】,到达京都站后我们就转京阪线了。距离伏见稻荷大社非常近。其实在京都也不必非要住在清水寺那些地方,特别是旺季。周边地区既安静,前往京都周边区域也非常方便。
放好行李,已经快18:00了,晚餐决定就近找一家拉面店解决。街道上人很少,4月初的缘故,天气还是有些凉。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这家店。
在门口的贩卖机选好自己想要的口味和要求,付款后拿到小票,走进店里给老板。
前面说过京都人爱“浓郁”,所以当地人也喜爱如同法式高汤般的浓郁汤头。京都其实也是拉面的王国,因为它有着非常多的老字号拉面,也可以称它为拉面元祖的王国。很多连锁的老牌拉面都从京都开始。
阴差阳错我点了一碗浓汤拉面,是不同于之前吃过的所有拉面的口感。浓厚的汤汁裹着拉面一口下去,美味至极。
【二条城】· 追到樱花的尾巴 🌸
二条城在4月初有赏夜樱的特别活动,为了追到樱花的尾巴。我们安排在了第一天晚上 就来看看。
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建于公元1603年,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可以说是见证了德川幕府统治日本近300年的风云变幻,建筑也相当的气派庄严。晚上不能参观室内,只能沿着外围参观并欣赏樱花。
随着人流走进,就来到二条城灯光秀的地方。这是特别活动。
除了京都,你不会见到有地方把历史与现代结合的如此之好。既不破坏传统之美,又让人觉得有新奇的魅力。这个灯光秀就是创意之一。
再往里走,就是大片大片的夜樱。
二条城总共种植了360株樱花,品种多达45种。各个品种的樱花的花期不一样,所以二条城的花期可以从二月下旬一直到四月。
可能是来的比较晚的缘故,一直逛到了工作人员清场。
果然,花还是在眼前最好看 🌛
◆ 二条城
地址:京都市中京区二条通堀川西入二条城町541
门票: 600日元
交通:【二条城前站】出站即可看到
📍伏见稻荷大社-三島亭-京都のフクロウの森-一蘭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准备赶往伏见稻荷神社,这里最适合一早参拜。趁人流还没有那么多的时候。
从【伏见稻荷】下车,要走过一条上坡才到达神社入口。这一小段路两边都是卖小吃的店铺和咖啡店。正好可以解决早饭。
傅先生还说,同样是景点附近的吃的,为什么这里的看起来这么有食欲??
伏见稻荷神社在京都算是处于比较偏的位置了,可是一点也不妨碍它的高人气。全日本共有3万多座稻荷神社,总本宫便是这里。
稻荷大社随处可见的这样的狐狸雕塑,日本将狐狸视为稻荷神的使者,而稻荷大神正是他们所祭奉的神明。
继续往后走,就到了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处——千本鸟居了。
只有在伏见稻荷大社里,才能见到如此密集排列、数量多的鸟居群。鸟居连接成了一条红色的隧道,阳光从缝隙中投下,留下了斑驳的光影。
穿过千本鸟居,就是稻荷山的入口,同时也是另一个参拜场所——奥社奉拝所
连绘马都是狐狸状的,很可爱。
从这里开始往上走,就能登上稻荷山顶,其实山上也都布满了成片的红色鸟居。当然.....我们只往上爬了十分钟就下来了。这座山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鸟居的一面有字,一面是没有的。所以上山下山风景略有不同。
神社的大小鸟居大部分都是企业捐赠,会有捐赠者的姓名或者公司名以及捐赠的日期。
走千本鸟居的游客非常之多,想要拍到没有人的照片。还是需要有耐心等待,所以我们在此处为了拍照也逗留了非常之久。
▼此行最为满意的照片组图之一。
◆ 伏见稻荷大社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区深草藪之内町68
交通:【稻荷站】| JR奈良线 /【伏见稻荷站】| 京阪本线
🍲
终于到了今天的重头戏,心心念念两个月之久的京都寿喜烧名店—— 三島亭(本店)
三島亭位于繁荣的寺町通,店的对面就是游客必去之蟹道乐系列。周围熙熙攘攘的街道丝毫没有影响三島亭“高冷幽静”之感,典型的京町家风格。
从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一百四十余年,十足的百年老铺。对于寿喜烧狂热爱好者的我,自然是期待异常。
在楼下出示了预约信息后,服务员将我们带到了二楼大厅用餐。确认套餐信息后,女侍端上食材开始为我们调理寿喜烧锅。
🥘
在国内,百分之90的日料店就只是拿锅直接煮的寿喜烧。只是把火锅,换个酱汁,再换成像日式的锅,就端上来了。只学了大概的形式,重要的却被忽略。更别提味道了,简直是耍流氓!
而事实上,寿喜烧的日文汉字是「鋤焼き」。虽然属于锅物料理的寿喜烧,但它并不是涮锅或煮锅,而是以煎烧的方式来调理。寿喜烧的源起颇为源远,发展至今分为了关东和关西派,没有在东京吃过寿喜烧,先暂且不谈。
回到料理,女侍放好食材后。在中低火的热锅上涂上一层牛油,然后铺上一大片薄切的牛肉,再撒上一层砂糖。最后把酱汁和调味酒浇上。
在这期间,我们也把准备蘸的鸡蛋打开搅拌。据说一般搅拌9圈半最佳,其实我们也没算。不过要注意不要把鸡蛋打成发泡状态就好。
第一口最为惊艳,一整片的饱满牛肉沾上生鸡蛋液放入嘴中,鲜味十足。
这次预订的是7K日元那一档,但是份量真的是完全足够。吃到第三片,已经饱到不行。除了牛肉还有一些蔬菜和豆腐,可以换换胃口。
餐后水果也是我超爱的蜜瓜。
可以说,这是在国内吃不到的味道与口感。所以如果你有计划来日本,我强烈推荐在行程之中安排一顿寿喜烧,绝对不会后悔。
◆ 三島亭(本店)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寺町通三条下ル桜之町405
费用:人均7722日元
交通:【三条】| 京阪线 下车后走五分钟左右
吃过饭后,介于三島亭在热闹的街区,附近比较繁华。所以我们略微逛了一下,就前往了下一个目的地。
三十三间堂是位于京都洛中和洛东的中间点,京都国立博物馆就在旁边。南北长12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木造建筑之一。堂内供奉了一千尊观音雕像,为重要的佛教古迹。
进入里面参观时需要拖鞋(京都大部分寺庙、美术馆都需要拖鞋才可入内。)
里面是禁止拍照的,但是眼前的震撼,难以用言语描述。膛内以九面千手观音的坐像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观音坐像,仔细观察会发现1001都有不同的面部形态,令人叹为观止。
◆ 三十三间堂
地址:京都市东山区三十三间堂回り町657
费用: 600日元
交通:【七条站】| 京阪本线
从三十三间堂出来已经接近17:00,没办法再去其他地方,于是准备去之前大热的网红豆柴CAFE。到了之后发现预约批次已满,日本的猫咖狗咖每次计时半小时,分批次进入。进入时记录时间,到了会喊你。你也可以提前到了后,指定时间批次到点再过来。
豆柴CAFE就在四条河原町商业街区,锦市场附近,非常好找。对面是豹猫CAFE,楼上是猫头鹰CAFE,简直是宠物爱好者一条龙服务!
于是我们转而去了豹猫CAFE。
豹猫性格是真的非常好,好像天生喜欢躺在人怀里睡觉,等你坐下不久,它就会迈着优雅的步子向你走来然后找个舒服的姿势躺着.....(真是幸福的人生)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整间屋子为数不多没有被猫选择的傅先生,非常孤独以及羡慕的看着每一个抱着猫的人….
◆ 京都のフクロウの森
地址:京都市,554 Nakanocho Shinkyogoku-dori 4 Jo Agaru, Nakagyo-ku,604-8042
🍜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舍近求远,放弃面前这家看起来很好吃的拉面,选择去一蘭打卡。虽然也是步行距离。
不能说不好吃,只是当你一家餐厅排队超过30min以上你就会对它的好感大打折扣。
而且一蘭的排队体系真的很鸡贼,大门口可能没几个人。当你开开心心走进去,在自动售卖机点好餐拿着小票一转弯,发现了密密麻麻的人。
这个时候,你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网红打卡需谨慎,其实随便一家都很好吃的。
不过一蘭是24小时营业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上午or深夜去。
◆ 一蘭
人均:1000日元左右
📍南禅寺-蓝瓶子-无邻庵-动物园-平安神宫-锦天满宫
纠结半天的吉野山取消了,后来发现是明智的,花期提早,山上的樱花已经所剩无几。
今天依旧在京都市区,去另一个区域,京都以东。
这里游览的地方基本属于一条线,南禅寺-哲学之道-无邻庵-京都动物园-平安神宫-茑屋书店。
可以选择几个游玩,也可以一路玩过去。当然这其中最不可错过的就是——【南禅寺】
坐到【蹴上车站】从1号出口出来,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南禅寺。
南禅寺是京都占地最大的寺庙,也是日本佛教禅宗的最高所在。
南禅寺的清幽感是走进就能感受到的,比如正面迎来的南禅寺的“三门”,“三门”指的的佛法修行悟道的三座门 —— 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由远及近,时不时有人跨越三门,门后是一片新绿,彷佛能带来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感受。
日本作家五木宽之也曾这么说道:
那些青年男女们,在三门下的门槛前坐下来,伸直双腿,背倚着门柱,以一种颇为平静的眼光望向境内的满目绿意。也有外国人,干脆就在地上躺下来,他们应该是怀着某种痛苦抑或烦恼,才来造访这个寺庙的吧。我意识到,这间寺庙和一般的观光寺或修行寺不同,它有着深不见底的包容力,有着能将终生融入其中的氛围。
转弯来到印象最深刻的方丈庭院,上午庭院内还没什么人,这里需要另外收门票,但是非常值得买票进去观看。(需要脱鞋)
进门右手边是茶室,接近中午时才会开放。
往里走,就会欣赏到极美的日式庭院。庭院内的枯山水,是日本江户初期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
南禅寺很大,从方丈庭院出来随便走走,路上不仅有高大耸立的青松,还有众多樱树和枫树。
每条道都是美景。枫叶季樱花季也都会很美。
行至山坡上,一位僧人匆匆走出,迈着矫健的步伐,沿着无人的下坡路走下,路边是葱郁的绿色。
此景不禁令人想拍下,慌乱之间来不及调整相机参数,赶忙拍了几张。
左边这座西洋风格的建筑是水路阁,日本明治年间建造的琵琶湖输水渠。也是很多日剧的取景地,经过时看到很多人在这里拍照。
关于琵琶湖水渠工程,1885年工程开始,当时的京都府知事不仅提出了超乎常理的计划,并且竟然把工程委任给了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做出的决定,最后工程成功了并且令京都变的更好。也许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样,果敢的将重要的事情托付给自己看中的人,而不去讲究那些资历长短与否。
南禅寺是我此行最为喜欢的寺庙之一,如果你也来过,想必也会和我一样对这里生出别样的感情。
◆ 南禅寺
地址:日本京都左京区南禅寺福地町 606-8435
费用: 免费/特别参观需分别收费
交通:【蹴上车站】1号出口徒步5分钟
☕️
从南禅寺出来,直接去了今年4月份新开的Blue bottle 蓝瓶子咖啡。这是京都开的第一家,但它在东京已经开了七家分店。京都这家独特之处依旧在于直接开在了町屋里。
蓝瓶子的logo真的简单又好看,周边也非常让人有想买的欲望。
对于蓝瓶子的味道,我说不上特别喜欢,相比较%的话,会更喜欢%一点。也有朋友说过可能是因为蓝瓶子来自于美国,口味偏欧美。
从蓝瓶子出来,往前走过个马路,走进一个巷子里,旁边就是无邻庵。早前作为小众精致的私人园林存在,这几年倒是火了起来。
从入口进入后,就可以看到无邻庵的主屋,日式传统建筑,经过时,也正好有人坐在里面悠闲的望着风景,偶尔与身边的人轻言几句。
路过这个继续往前走,就是一个小型的庭院,几条蜿蜒的河道穿插在绿色的青苔之中。
无邻庵不大,不出一会就沿着小路绕了回来。临近出口处有一栋小洋楼,看起来也是喝下午茶的地方。
看过了南禅寺在看无邻庵,不免觉得有些失望。但也是因为那天天气并不太好,如果是枫叶季,兴许会非常美的吧。
⛩️
走出无邻庵所在的小巷,马上就可以看到平安神宫的红色鸟居。
抓紧最后的时间去了平安神宫,结果里面的参拜时间已经截止,只能看看外观。
平安神宫的建筑是模仿平安时代皇宫的部分建筑修建的,有着明显的唐代中国建筑的风格。像门口的巨大鸟居一样,平安神宫内的大极殿也是日本最大的拜殿。
穿过朱红色的应天门进入院内,入眼极为震撼。极度对称的朱红色木结构建筑布局,适度的留白。显得雄伟大气。
如果在樱花盛开时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神宫里开满的樱花。
◆ 平安神宫
地址:京都市左京区岡崎西天王町〒606-8341
费用: 600円
交通:【东山站】| 东西线
进平安神宫时,就哗啦啦下起了雨。好不容易雨停了,等我们逛完出来时,又下起了雨。
于是我们走进一家书店躲雨,顺带休息。后知后觉发现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网红书店——茑屋书店。
等雨再次变小了些,我们准备前往锦天满宫。
锦天满宫位于锦小路的东端与新京极通的交叉口,也是锦市场的起点。不需要留出太多时间在这里,但是逛街的话可以顺便过来看看。最好是晚上八点之前,入口处的灯笼会全部点亮,非常漂亮。
在繁华闹市区,有这么一座神社也蛮神奇的。
◆ 锦天满宫
地址:锦小路通/新京极通交界
交通:【四条】| 乌丸线 徒步3分钟
📍岚山-平野神社
今天一整天的行程都给了岚山,晚上回程时加了一个之前没来得及去的平野神社。
【关于小火车车票 】
小火车是岚山必备了吧,为了体验只需要坐单程即可。小火车有特别的透明车厢,但是只能当天到岚山购买。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做两手准备,在机场JR车站内(买ICOCA卡的地方)就买好了普通票。当天到达后再买透明车厢的票。
事实证明,其实没必要提前买票。我们到达后买了11:00左右的透明车厢票。从【龟冈-岚山】单程票。
【关于交通 】
从京都站坐到R马堀站(JR嵯峨野线),出站后可以看到左边就是小火车龟冈站。
买好票从小火车龟冈站出来,第一个十字路口一直往前走右手边就能看到广川小小的招牌,考虑到中午人比较多,我们决定晚上去。往右走就逐渐繁华了起来,两边都有不少的小吃店。
趁早上人少,我们先去了%Arabica咖啡。%在京都有三家分店,风景最美的便是这家岚山店。面朝岚山的河流,还能眺望到渡月桥。大面积玻璃与原木色的搭配,与大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相比较蓝瓶子的咖啡来说,%更适合不喜苦的人。最为推荐的还是拿铁。
很多人买完咖啡,沿着河边坐着,一边看风景一边喝咖啡。也是一大享受。
眼看快到11:00,我们走回了小火车龟冈站。乘坐小火车。验票进站后,还要走一小段乡野小路,才正式到达乘坐的地方。站台处就可以发现形态各异的可爱狸猫在“欢迎”你。
小火车一年四季都有,在樱花落去,步入夏天这段时间,大概是最尴尬的时间段了。4月初的天气,还微微有些冷,进入山洞还感受了凉风。
大抵还是体验了一回。
下了车,随着人群往前方走去,正式开始游览岚山。
转角第一处,看到了大河内山庄。
这是岚山的名园,是日本昭和初期的名演员大河内傅次郎费尽毕生精力以及金钱建造的大庭园。门票套餐颇为华丽,包含点心和抹茶,还会附上一张大河内四季的照片明信片。
沿着是石板路走进,右侧就是茶室。但可以从左侧观赏一圈后,再进入茶室。日本的游览景点,大多都有顺路的标识,不用害怕迷路,跟着走即可。
已经入夏的大河内,也同样处于被绿色包围的时期。沿着绿荫小道向前走,就到了主人曾经的住所——大乘阁。
最后走到山上,俯瞰京都全景时候,确实非常震撼。
大河内出名的还是红叶,若是红叶季,山庄内就会呈现颜色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绝好景色。
逛过一圈后,就来到茶室,会给你一碗地道的抹茶和抹茶糕。刚好稍作休息,缓解一下刚刚爬山的疲惫。
如果说大河内已经属于人少之地的话,那么走出大河内,往竹林的反方向走去。则藏着本次岚山之旅最令人惊喜的地方——常寂光寺。
地处比较偏避,鲜少人知。路过时被立刻吸引,庙门很小,入目是层叠的枫树林,小路上和路灯都被苔藓掩埋住,清幽古意之感扑面而来。纠结万分还是买了门票进入。同样是京都赏红叶名所,夏季是细腻青翠的景色,值得一看。
顺着长长的石板台阶上去,到达寺庙的仁王门,这是院内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茅草葺的屋顶也是很少见。后面则是通往本堂的长长石板阶梯,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枫树,景色甚好。Pocky说想坐在这拍几张,刚拍了几张,镜头里就闯入了一位“不速之客”。
寺庙的看门喵?丝毫不怕人的趴在了旁边。还冲镜头卖起了萌。
画面中的主角瞬间被喵给取代哈哈哈。
沿着顺路标识往左走上山,穿过灌木丛来到半山腰的多宝塔,经过时雨亭踪,到达山顶。将城市那头的东山与古都尽收眼底。而此景,竟只两人独享,奢侈又美好。
原路返回,这才到达本堂。恰好遇到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刻,光洒在细碎的绿色枫叶上,令人忍不住多拍两张。
后来得知,寺取名出自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土,西方极乐世界4净土之一,主理性因果。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
回想起那天下午的阳光,不时有微风吹佛树叶。四周无一人打扰,这份清幽,才是在这人头攒动的岚山给予我们最大的惊喜。
常寂光寺的右侧,也是一条无人小道。两侧都是满满的绿色,再往上走,也到了私人领地不可进入了。
不免俗的进了名气最大的天龙寺,立刻被纷纷扰扰的游客断了兴致。没有细逛,直接穿行了过去,正好到达早上走过的那条街区。
除了几株晚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了。
岚山上的料理不得不提广川·鳗鱼饭,米其林一星,传说中关西最好吃的鳗鱼饭,也是京都名声最大的鳗鱼饭。中午晚上均开放,不接受预约,只能去排队。所以每到饭点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想吃到的话必须早点去排队。
中午的营业时间是11:30-14:30,晚上则是17:00-21:00。距离五点还有一小时之久,我们便过去开始排队,到达时前面已经有了4个人。
广川的鳗鱼饭已经做了半个世纪之久,以活鳗现杀现烤为招牌。
说起鳗鱼饭,依旧还是有关东和关西的流派之分。关西的做法是腹开式,跳过蒸的步骤,串在叉子上直接烤,直至表面焦香金黄。关东流派则是背开式,先蒸而后再烤。这样子内芯会更加软糯。
而广川虽地处关西,但采取的则是关东的做法。蒸好后再烤,并且一边烤一边刷上自家的秘制酱汁。据说翻面的频率与时间都颇有讲究。这样也让酱汁充分入味。
确实有点迫不及待了起来。广川门口有一行木凳,大概也只能容纳第一批客人,早来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坐着等待了吧。
快到17:00,就有服务人员出来,拿着本子记下人数和名字。我们的前面坐着一位独身的老者,不骄不躁的静静地等待着。服务人员经过他时,却与他寒暄了几句,问道感觉很久没来了。老者回答到眼睛出了些毛病,所以很久没有过来。原来是位熟客啊。
记录完之后,没过多久就喊依次喊名字进场了。
广川不大,却依旧保留了日式的景致之处。小小的空间的外部依旧留有小庭院,落地窗的规划让客人在用餐空暇之时,抬眼是庭院的绿意悠悠。
没做过多的考虑,看过菜单后点了招牌的鳗鱼套餐。
追溯到我上一次吃鳗鱼饭,还是几年前在国内。也确实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酱汁敷衍的浇在鳗鱼上,味道非常非常腥。以至于在我印象中,鳗鱼也不是令人觉得好吃的食物。
直到这一次的广川,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充分吸收了酱汁的鳗鱼,入口滑嫩柔软,带着些许甜。丝毫感觉不到任何腥味。
也太好吃了吧!旁边的Pocky忍不住感叹到。这一瞬间,一个多小时的等待一扫而光,竟还觉得非常值得。
因为是盖码饭,所以用餐时间其实不长。想着门口还有长长的等待的人群,我们也没有多作停留,起身离开了广川。
至此,岚山之旅告一段落。见时间不算太晚,我们决定增加一个目的地——平野神社。
平野神社的精华其实就是樱花,自从公元985年开始,每年就会举办樱花祭,也是京都历史最为悠久的樱花祭。
如若在樱花盛开之时走入这里,樱花变成了整片树林,抬头不见天空,只有满目的樱花。夜晚也会有夜樱开放同时还有集市。
到达后,果不其然,樱花的踪影却也消散的差不多了。但却意外的遇上了神社内的现场演出。
门口灯全部亮起后,也很好看。不愧是樱花为主的神社,连灯笼上都是樱花图案。
走在回程的路上,心中却还是有些许遗憾。下次,可一定要看到樱花咯;)🌛
📍宇治-平等院
宇治是个小城,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抹茶。而这座小城的颜色就和抹茶一样。乘坐京阪电车20分钟就可以到达【JR宇治】站。
宇治沿着宇治川(河)两边而建,小城有小城的魅力,几乎所有的风景都能不费力的步行达到。
沿着道路走,路上行人稀少。沿着河边坐下,对面风景也是极好。
穿过著名的宇治桥,这才来到比较热闹一点的街区。这边沿街就有宇治神社以及日本最早的神社建筑——宇治上神社。
在宇治,一定可以买到最正宗的抹茶。遍布全国分店的伊藤久右衛門总店在此,店内包装精美、品类众多,还可以尝到限定的抹茶甜品。而中村藤吉本店永远需要排队,非常受当地人欢迎。
而来到这里,除了尝抹茶,买伴手礼。还有一个绝对要去的地方——平等院。
平等院是世界文化遗产,创立于1052年。而院内的凤凰堂也是国宝,位于正中央,以佛经描绘的净土宫殿为原型,由中堂、左右翼廊、尾廊组成。传说是当时的一位贵族在梦中见到了极乐净土就照那样子建了这座凤凰堂。
平整对称的建筑面对池水而建,远远望去,像浮于水上,与世隔绝的神堂。
再往里走,则是藏着平等院宝物的博物馆——凤翔馆。馆内藏品众多,值得一看。(内部不允许拍照)
走出门时,门口的紫藤花正好开了。紫藤花的花期紧随樱花之后,赶巧了也算是一趟旅程赏了两种花吧;)
📍大阪-光之教堂-HAJIME
行至第五日,开始往稍远地方去,到大阪。今日的行程舍弃了所有的常规景点,此前做的规划可以说是作废了80%。只去光之教堂以及太阳塔看一看。
坐上京阪电铁,直接去往了我们很早就预定好的意大利餐厅——QUINTOCANTO
要说大阪和京都的区别,大概就真的在于都市感,但又不同于东京。
东京是繁华且拥挤的,凌晨一点驶过的电铁上还站满了穿着正装的上班族。如果走到涩谷、银座等区域,飞速疾走的人群们,给人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匆忙和压力。
大阪不一样,会给人轻松广阔之感。从车站走到餐厅,路上行人不多。
⛪️
上一次因某些特殊原因错过了轻井泽的石之教堂,这次早早就定下了参观光之教堂的名额。
去之前很多人说必须要预约,实际上只要在官网上查询到开放日期,去的时候缴纳一定费用即可进入。下午开放时间是13:30-16:00,会准时锁门。
安藤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建筑师,从水之教堂的一眼惊艳,到后来的更多了解。安藤的教堂三部曲也是永恒的经典——1988年《水之教堂》/1989年《光之教堂》/1989年《风之教堂》
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之一,他的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半制成的混凝土和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同时讲究与自然共生。以水或光等自然中存在的诗意去中和混凝土的厚重,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虽然我心中的TOP1是北海道的水之教堂,但对光之教堂依旧抱有极高的期待。
光之教堂其实不在大阪市区内,大哉阪府茨木市,藏在住宅区之中。去往的路上也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拐过一条街角,远远就可以望见门口的十字。街道对面也站了几位前来朝圣的游客。
入口也很隐秘,走过上坡,左转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会听到木板与双脚接触所带来的声响,格外清晰。
在工作人员处做简单的记录后,就可进入旁边的教堂内部。
教堂内人不多,内部面积破小,地面呈阶梯状下降,向着牧师讲台的方向。而目光所及的正前方,正是由墙壁分割而成的十字架。阳光从十字架中渗透进来,微微照亮周围环境。显得格外庄重与肃穆。
安藤本人也曾说过:“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神父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向下走的,这样神父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消除了不平等,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髓。”
静坐在教堂中,才能感受到来自安藤之所以能成为建筑大师的坚持与热爱。
需要提醒的是,教会并非观光设施,务必准时且不要大声喧哗。
◆ 光之教堂
地址:大阪县茨木市4-3-50Kitakasugaoka567-0048
交通:乘坐JR东海道本线,在茨木站下车,乘坐近铁巴士在春日丘公园站下车。
近些年,安藤老师也将脚步走入了中国。比如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保利大剧院、震旦博物馆以及明珠美术馆等等。
在良渚拍到的一幕,瞬间感觉有点像水之教堂。无论在哪,只要走进他所设计的建筑,你就能感受到,这就是安藤忠雄。
在旅行开始前,傅先生神神秘秘的预定了一家餐厅。
并且还准备了一套西装。
但是到底要做什么,我就一概不知了。
恰好是我们半周年纪念日,抱着看看他到底能玩什么的心情。跟随他来到这家店——HAJIME(米其林三星·大阪法餐的代表)
地球との対話 2018
从看到菜单的那一刻,我大概知道为什么傅先生会挑选这家餐厅了。
HAJIME在大阪的一条不算宽的街道上,是大阪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也是开业后最快获得米其林三星的地方。
主厨是米田肇,大阪本地人,理科生。HAJIME是米田肇的名字,也包含了初生的含义。
他们的官网如此写道:
“人类”的命运。46亿年前, 地球开始形成, 大自然日积月累的神奇造化 促进了人类的诞生。人类,地球上众多生命中的一个分支。 我们唯有 信奉天命、地球和宇宙, 才能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的命运在于寻求生存这个世界上的渴望。 透过美食家的内心世界 表达宇宙之中的审美思想。我们可以不受民族或国家的羁绊, 充分感受大自然, 重新思量人类的方向。生命彻底改变了膳食方式, 并影响着地球。 将我们的烹饪方法考虑其中, 美食家就必须肩负起 未来的责任与使命。”
而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最为极致的浪漫。
🍴
可惜的是,餐厅的规则是不能拍摄菜品。这样也好,抛弃那些“仪式”,真正感受此时的独特。
可以说,四个小时,是艺术与美食最好的平衡体验。
将自然、地球和宇宙的主题融入了每一道菜中,不论是摆盘也好,口味也罢。都令人印象深刻。
地球との対話分为十大篇章,开篇的是绿,浅尝开胃菜。而后接着是生命,用鱼做主料象征活力。下一章来到磯和川,前者是形态如岩石一般,后者则是河流。
接着就是所谓地球,也是最“大”的一章,也像是对之前章节的总结。
两旁的绿叶、森林、山峰都汇成川,成为海。自然如此循环往复,就像地球。菜单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种食材,包括那些并不常见的蔬菜。
承接上篇,来到海,同样是两道海鲜为主料的料理。而后是破坏与同化,鹅肝作为主料搭配其他食材。如果前面诉说的为自然,那么这破坏兴许就是人类。人们将大自然里的生物为之所用,其实自己也只是宇宙中渺小的同类罢了。
有破坏就希望,以牛肉比喻大地,象征大地母亲孕育希望。希望之后则是春,最后来到终极的意义——爱。后两道则属甜品范畴。特别是最后一道甜品,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品尝完整个篇章,却也不是吃的愉快那么简单。彷佛就如同经历一次对话与故事一般,依照主题,循序渐进。在美味的基础上,将创意做到了极致。
看来,理科生浪漫起来也是要人命的。
再来说说餐厅服务,虽然小哥长的有点“奸诈”,服务却是相当到位。撤盘,上菜的时间都把控的非常好,增加了“故事”的流畅度。
临走前,小哥从吧台拿了个小礼物给我。说是只有女生才有的,哈哈很是可爱。
◆ HAJIME
地址: 江戸堀 1-9-11 アイプラス江戸堀1F
归来途中,想了想之前所安排的行程作废了80%,原定要去往的太阳塔,也因为时间来不及而取消了。可是,当我挽着傅先生的手,走出HIJIME撑起伞,在店员的目送中走在潮湿的异国街道上。才感觉此刻,我们已不是游客,而是在重要的日子来到一家心仪的店吃了一顿饭而已。
感谢今晚,感谢傅先生的浪漫 🌛
About Love Day ❤️
📍清水寺-二年坂三年坂-祇園-现代美术馆-建仁寺
到了京都,总不可避免要体会一次和服。傅先生百般抵抗后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提前一个月就预约好了冈本和服(清水寺店)。为本地人所开,店内只有日本服务员。
京都大吗?其实不大,从清水寺开始,到建仁寺、二年坂三年坂、花见小路、八坂神社,最后到达祇園。如果一溜烟跑下去,不过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八坂神社与祇園相通的那条马路上。如果边走边逛,一天交付给这里刚刚好。
换好和服出来后,碰巧开始下起了小雨。京都的下雨天也是如此克制,走在细碎的石板路上,偶尔有溅起的小水花,丝毫也不觉得泥泞。
几分钟后,抬眼就可以看到清水寺正红色的正门,人流量也突然地变多了起来。作为京都最古老的寺庙,曾被数次烧毁并重建。在非樱花季和红叶季的时候,这么多的人流可见其人气之高。
在往里走,会发现从清水寺中门开始及后面的建筑不是前面的红色,而是木色。突然从艳丽变成了“禁欲系”。可惜,清水寺“大舞台”正在修缮,无法参观。不然,站在大舞台远眺,可以俯视整个京都和它背后起伏的山。
没有随着人流前进,左转过了一座小桥,出现了一处无人之地。
景点之所以令人讨厌,兴许就是那些攒动的人群,吵闹的环境,影响了人们本身对于景色的观赏感。而这四下无人的绿径,也是在清水寺遇到的最美的画面。
从清水寺走出来,便是二年坂三年坂。两边布满了“京都风味”的小商铺,当地的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通通都在这里能找到。不过街道窄小陡峭,人一多更显拥挤。
一路走下去就能从南楼门走进八坂神社,这里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之总本社。
舞殿是八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四周挂满了整整齐齐的灯笼,甚是壮观。
除了祈福作用之外,这里对于结缘也有奇效。时不时会有新人来到这里进行结婚式,在官网上就就可以预约。我们去的那一天,正好碰到一对新人在本殿举行结婚式
整个区域除了自己的本殿、舞殿等,还涵盖了不少的小神社,从舞殿左边走下去,就能经过大国主社、太田社、疫神社。神奇的是,在4月竟有一颗红枫,正好挡在太田神社门前。再往前从西楼门出去,对面就是祇园。
祇园是京都最著名的艺伎街,在最繁华的十九世纪初,艺伎多达三千多人。如今的祇园依旧不减风情,走在祇园的小道上,也会偶然遇上一两个艺伎走在大街上。
大概是祇园的街道实在与和服过于相配,这里随处可见穿着和服的人们。随便走进一个小巷,都非常适合拍照。
在逛着的途中,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海报。
诶?这不是那个熟悉的波点大南瓜吗?原来是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展览,以花为主题的47件作品,并也带来了标志性的南瓜。
从开始以“密恐”为标签出现在中国人视野里的草间弥生,实际上是日本艺术天后、波点女王。入选全球百大艺术家,亚洲仅有两位,可以说她在艺术上的成就无人能比。
南瓜不是普通的南瓜,波点也不是普通的波点。天后Adele也要排队去看草间弥生的展览,并发ins。特普朗的女儿也在ins发过与草间弥生作品的合照。
十年来,草间弥生的艺术品价值越来越高,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位于东京的草间弥生美术馆,必须提前至少三个月预约。位于濑户内海的大南瓜也是游客打卡必去之地。
本就想预约美术馆却没预约上的我们,看到海报信息看到海报信息就毫不犹豫的导航来到了目的地 —— 祇园甲部歌舞练场内的フォーエバー現代美術館 。
门口就是标志性的巨大波点南瓜,站在它旁边仿佛自己一米五……
虽然叫现代美术馆,但是却是完完全全的与日式庭院融合在一起的美术馆。
除了以花为主题的作品特别展出以外,常设展也将展出草间弥生初期至2000年代的29件作品。比如第一展示厅的「杂草」与「黄树」。这两件作品均为草间在1990年代的代表作,也是草间在全世界各个展览内出现的主要展示品之一。也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熟悉的草间代表风格之一。
关于花朵,草间弥生本人也曾说过:“ 我从小就喜爱花,7岁左右曾情人帮我拍下被花围绕的人物照片。”因此她创造出了无数以花为意象的作品,而花也成了她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除了展览,因为地点在甲部歌舞练场内。2F还会有供人观赏的祗园甲部的京舞,艺伎与艺伎的舞蹈表演以及都舞与祗园町历史摄影展。
在展览最后的周边贩卖区域,我也陷入疯狂买买的境界。
虽然关于花的主题展已经结束了,续接上的依旧是关于草间弥生的永远的南瓜展。一直展览至2019年2月28日。看来波点大南瓜不会轻易消失了。
有意思的是无论你是什么品牌,到了京都。就得变成“京都的样子”。京都衹园的莱卡相机店变成了日式榻榻米风格,位于二年坂的星巴克,也是唯一一家榻榻米的星巴克。
祇园的每一处都刻着时光的印记,随意走进一家店都可能是百年老店。
再次从祇园返回和服店的路上,途径建仁寺。
建仁寺在花见小路的尽头,位置极好。却游客很少,本地人却经常来此处拜访。素壁原木,朴素简约,一副淡泊名利之感。
建仁寺的方丈院比南禅寺大得多,同时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枯山水庭院,里面辅之一些小庭院。所有的庭院互通,人们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各个房间之中,门基本上都是打开的,显得空间非常宽阔大气。
来的这天刚好遇上当地居民在一块区域办类似小型植物景观展示,各家各户拿出自己的作品,选取优秀的进行最后的展览。不得不说,日本人对于庭院、景观的审美出奇的高,对于自己家所养的小型植物都相当的美观。
建仁寺是一座禅宗寺院,且是日本历史上第一座禅宗寺院。
禅宗虽然是佛教流派,修行方式和其他的宗派不太一样。讲究参禅入定,而不会去研究佛学教义。主张“不立文字”,必须要依靠内心的顿悟,明心见性,才能“悟道”、达到“心无明镜”的境界。
所以在其的中心,法堂。会发现与传统的日式建筑有些许不一样——重檐底下的斗拱排列,比别的大殿密集很多。在柱头和柱间各处,布满了同等级的斗拱,这种做法更加接近于中式古建筑。
法堂的天花板有著名的巨幅《双龙图》,以及寺内的风神雷神屏风,都是建仁寺所谓的亮点。而我觉得,建仁寺最大的亮点,还是这一份大隐隐于市的清修。
去和服店换回了常服,刚好到落日的时刻。也有很多人在街道两旁摆好机位,等着游客散尽,拍下属于古都本来的样子。
📍三千院-琉璃光院-大津
行程过半,开始离开京都,去往大津。
走之前,去了京都以北,已经在大原的三千院,心里对樱花还抱有残念,确实也碰到了几颗。
下公交车后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三千院,颇有爬山的感觉。
三千院是天台宗三门迹寺院之一,据传最初由日本名僧最澄大师所建。这个时候的三千院使被绿色淹没的世界,寺院内古树参天,青苔遍地,偶尔夹杂的几颗还未完全凋零的樱花。
实际上景色最迷人的时候还是秋季,红叶布满整片区域,但游客也会比现在多很多。
其中有一座古老的木制佛堂,座落于静谧的青苔之中。中间留下一条窄窄的小道,两边也都是高耸的松鼠。
藏在青苔里的地藏菩萨石像,也非常可爱。
◆ 三千院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大原来迎院町540
门票:700日元
交通:乘坐京都巴士大原站下
返程只需坐几站,就到了八瀬比叡山口。这里可以转车前往贵船鞍马,同时有一个最近从小众变成网红的地方——琉璃光院。
琉璃光院的原址是京都望族及政治人物田中源太郎所兴建的别墅,后被转为寺庙(2005年),被称为“无量寿山光明寺琉璃光院”。一年只开放两次,春季4月15日-6月15日,秋季10月1日至12月4日。(时间不同年有轻微修改)
2000日元的门票价格远超这么多天以来参观的所有寺庙,除了门票还会发给你字帖进行抄写,同时会赠送隔壁不远的一座小型美术馆的门票。(同样由别墅改造而成)
琉璃光院不大,慢慢逛完也就20分钟左右,因为本质上还是一栋别墅。
上到二楼,火遍全网的著名打卡照就在这里。实际原理其实是塑料的桌子板整个铺满,窗外的景色就会完全的倒映在桌子上,形成美景(其实是好看的照片)
此时并不是它的旺季,游客稀少,不知是否是这样的原因,桌子也被撤了一半。
如果说此行有什么令人失望的地方,有些是因为游客太多影响观赏感,而琉璃光院才是真正的名不副实,噱头大过景色,实实在在的“网红景点”啊。
◆ 琉璃光院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上高野东山55番地
门票:2000日元
而后返回,去大津,从京都到大津也只需要20分钟左右。这一片温泉酒店遍地都是,到了之后给酒店打电话,或是提前说好时间。酒店就会前来车站接你。
我们定的是绿水亭温泉酒店,房间自带温泉置于阳台上。一边泡温泉一边就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琵琶湖美景。
晚上在小小拉面店吃饭竟偶遇了中国大叔,在我们两纠结怎么询问的时候,大叔突然冒出了中文也是吓了我们一跳。
大叔作为拉面师傅在日本已经呆了很多年,东北人。我们也问他,为什么不去繁华一点的都市呢?大叔回答我觉得这里生活就很好。
真好啊。
📍大津-白须神社-京都-长冈天满宫
琵琶湖上有一个特别的建筑——湖上鸟居。
遍布日本的鸟居,算是这里的特色之一了。人们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去到神社,祈福拜神。而琵琶湖里的这个鸟居,却有一点点特别,与神社本身(白须神社)隔湖相望,孤独又静谧的矗立着。也吸引了无数人为了它专程来到这里。
从绿水亭出来,我们决定前往白须神社。转乘JR到【近江高岛站】,这是离白须最近的车站,距离白须还有约2公里。只有两个办法,打车或徒步。
我们选择打车,如果车站门口并没有taxi,可以寻找车站工作人员,让他帮忙打电话呼叫出租车前来。
日本的出租车非常昂贵,应该说日本的交通都非常的昂贵。公交车是240日元一次,相当于国内12块钱做一次公交。而从车站打到白须则需要1190日元(约国内70元)。
这里算是盘山公路,神社右边,写着白须神社四字。神社很小,几分钟就可以走完。
而湖上鸟居就在对面。在浩瀚的湖中,鸟居显的尤为娇小。背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苍茫一片,红色的鸟居漂浮在琵琶湖中,颇有点孤傲之感。
偶有鸟儿飞过,也算是陪伴它了。
(去的时候,正好遇上阴天,天气因素对于是否能拍好湖上鸟居很重要)
PS:回程打车,则可以去找神社的工作人员帮忙打电话叫TAXI。
大概是樱花带来的遗憾,傅先生神秘的说要带我去个特别的地方。
到了之后,立刻被门口火红的“隧道”所惊叹。
这里是长冈天满宫,一到四月份,参道两边的雾岛杜鹃便到了花期。走过中央过道,南面和北面也都有大片的雾岛杜鹃。
再往上走,则是长冈天满宫的社殿。供奉的是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可以祈求考试合格。
这里的人烟稀少更为稀少,是四季都适合来散步的地方。
◆ 长冈天满宫
地址:京都府长冈京市2-15-13
晚餐则是一家非常独特的怀石料理,以大米为主角——米料亭 八代目仪卫兵。这家店本身就是一家贩卖大米的百年老店,是京都最受欢迎的大米料理。
米料亭就在八坂神社的对面,如果中午的时候,你正巧在八坂神社,就会看到对面有家店排着长长的队伍,那是等待吃午市套餐的食客。
进门以后出示了预约信息之后,就安排我们坐在了楼下吧台的位置。店长也很贴心的过来把我们的外套以及包包放进了后面的储物空间里。
套餐名字叫八坂,整整12道菜。据说每道菜都有大米,而且每道菜用的米都是不同的,用来煮的、用来蒸的、用来做寿司的,每一种做法和不同的食材都有能够搭配的不同的米。
以粥为开场,刚好适合去除下雨天的潮湿和阴凉。寿司则更是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完全没有腥味。
本来就是抱着看看你的米到底有多独特的心情来的,吃完后完全被征服了。糯而不粘,颗粒分明却又完全不干,而且带着微微的甜味。傅先生直接连吃两碗。小哥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沿着八坂神社的旁边的小道,带着满足的心情踏上了归途。如果有机会,还会再来尝试一次的。
📍MIHO美秀美术馆-佐川美术馆
我肯定來這裏的人將會明白
我是有意識地令此美術館與自然融為一體 ——貝聿銘
美秀到底有多美?看一眼就会念念不忘。
去MIHO MUSEUM的路颇为不便,从京都站坐到【石山站】,这里有每小时一趟的专门前往美秀的大巴。为了避免苦等半小时的情况,去之前先查好时刻表。
需要50分钟,到达美术馆门口。
MIHO位 于1997年在琵琶湖之南,在自然景观丰富的阿尔卑斯山中诞生。建筑由世界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所设计。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则是苏州。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获得奖项无数,著名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以及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都出自他之手。
贝聿铭本意,就想在这建立一个“桃花源”。——远离都市,走过长长的小道,找到藏在山中的建筑。这就是MIHO。
下车之后到达的仅仅只是美秀的接待室和餐厅。要找到美术馆,要沿着左侧的道路,一直往前走。
樱花季时,这条通往美术馆的路径两边都是盛开的樱花,美不胜收。可惜,我们到达时,樱花已进入凋零状态了。
穿过垂櫻步道,还要走进一条隧道。顺着隧道的光一直往前,MIHO的样子在眼前越来越清晰。
出了隧道就到了专门通往美术馆的吊桥,44根银线放射状地向天空展开,在山谷之间吊起。桥的另一端便是美秀的正门。
直到走到门口进去,才发现美秀并没有之前所见那么小。明亮开阔的设计彷佛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以几何图形编织而成的玻璃屋顶,让明亮的阳光有秩序的注入室内,柔和的包围着每一位到访的客人。
美术馆是以「自然、建筑物和美术品」、「传统和现代」、「东洋和西洋」之融合为主题。包含美术馆、南馆和北馆,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古代艺术品,时不时会有限定展览推出。
MIHO的创馆理念是:桃花源就在此处。
陶淵明«桃花源記»――筆下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記描繪一個漁夫迷路後,循著香氣芬芳的桃花林進入一座洞窟,而洞窟彼端是一片理想樂園的故事。村落裡人人安居樂業,漁夫也被招待到村民家裡盛情款待。
而MIHO正是现代不可多得的在隐秘自然中的桃花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找寻;)
美秀近两年来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参观。相比较而言,佐川则显得更为寂静。
同样是面临琵琶湖,佐川则是浮于水之上的美术馆。
乘坐JR到【守山站】转乘近江铁道巴士,终点站便是佐川美术馆。
去的路上已是下午,太阳在慢慢落下,阳光也变得温暖柔和起来。巴士路途上还会经过琵琶湖,波光粼粼非常美。
不知道是不是太晚的原因,车上人不多,最后几站只剩我们两人。空荡的车厢载着阳光,和我们一起驶向了佐川。
佐川的官方和介绍和它本身呈现出来的感觉一样简洁明了。
顺着湖边走廊一致往里走就是美术馆的入口,馆内主要展示日本画家平山郁夫先生、雕刻家佐藤忠良先生和陶艺家乐吉左卫门先生这三位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会有不定期的限定展。
还有乐吉左卫门大师亲自创思和设计的茶室,由位于水面之下的小屋和浮现在水面之上的大屋所构成,堪称是漂浮在水中的”异度空间”。可惜我们去的太晚,没能进去。
三馆独立却又相辅相成,穿过玻璃长廊,各处都可以欣赏到琵琶湖的美景。
乐吉左卫门馆是这其中最特别的一个空间,位于地下室。随着幽暗的灯光开始欣赏来自他的作品,空间设计之中,留有恰到好处的光和留白,令人可以安静的沉浸其中。
又是一次逛到了闭馆出来。
在车站等车时,傅先生说不知道你何时才会再来了,拍一张吧。
好。
回到京都,已是夜晚。
夜色也格外温柔。
📍四条河原町-京都豆柴CAFE
错误的估计了京都-天桥立-伊根的时间,导致取消行程,也有长时间旅行后半段心力不足的原因。
从京都到天桥立需要2个半小时,如果要再去伊根。最好安排两天,在此地住宿一晚最佳。
于是就当给自己逛个假,回到四条河原町在商场中买买逛逛。京都的购物区基本上集中在这里,既有能买到彩妆的大型商场高岛屋,也有在巷子中的杂货店、潮牌集合店,还有像锦市场这样的小吃集合。
为了弥补遗憾,再次去了豆柴Cafe,这次终于摸到了可爱的小柴犬。
然后呢?我们坐在鸭川河边,像本地人那样。迎着微凉的风,感受所剩无几的京都时间。
从前只是看着日剧中坐在鸭川边的男男女女,又或是在河中玩耍的人。如今,也算是变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
📍瓢亭-鞍马山-鞍马寺-贵船神社
京都的最后一天,吃了一餐至今为止最贵的早饭——「瓢亭」。世界上米其林这么多,【瓢亭朝食】是全世界唯一的米其林三星早餐。
瓢亭是以怀石料理为主的百年老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半生熟水煮蛋是这里的招牌名物,早餐也会有,鸡蛋的熟度刚刚好,黄软而不流。(而我,是个不爱吃溏心蛋的人…..)
作为早餐,也丝毫不含糊,精美的餐具和摆盘,且种类非常丰富。冷物热物均有,荤素搭配恰到好处,一顿早餐也可以尝到一些日式料理的独特。
作为没什么早餐文化的日本,实属难得。上班族一般都在便利店解决。但从样式上,比如主食的白粥和小菜,确有点回到中国之感。
总价值约5000日元的早餐,为了让其值得,瓢亭也是在早餐中就添加了各式海鲜、鱼肉等菜式。也是过于丰富。
吃过早饭再次乘公交车前往比叡山口,乘坐叡山电铁前往鞍马山。如果是秋季,叡山电铁会穿越枫叶隧道,到了傍晚,还会点灯至九点,经过250米长的红色世界,车辆还会特地的放慢速度。
很多人争议到底是从贵船到鞍马还是鞍马到贵船。
从贵船到鞍马这段路更为崎岖,喜欢徒步和爬山的可以选择。
而鞍马到贵船,则简单许多,上鞍马山可以直接坐缆车到山上后,只需下山即可。体力不好的朋友千万不要作死.....
在鞍马站下车,步行五分钟就可以看到标志性建筑——鞍马的大天狗。
鞍马寺所在的山就叫鞍马山,本尊“尊天”( 毗沙门天王・千手观世音菩萨・护法魔王尊之三身一体)。
进门就可以先拿一张地图,地图上整整标记了40个景点,可以看到自己走到哪里。
约走大概10分钟,就到达了普明殿,从这里到多宝塔有缆车。这一段虽会错过一些小的景点,但也避免了怕鞍马山最难爬的一段。
因山上天气较为阴凉,多处樱花都还在。多宝塔门前两颗樱花开的正盛。
沿着参道继续往前走,这一段风景也很好,左边整齐的排列着红色的灯笼,两边的高大树木仿佛遮蔽了天空,满目的绿色。
经过法轮堂走一个较高的台阶,就到达了鞍马寺的本殿,也是鞍马山的山顶。接着就是轻松下山之路了。
鞍马山有趣的地方在于,不是单纯的爬山,而是可以一路走走逛逛。比如下山路途会碰到的这个木の根道。错综复杂的木根盘旋于此,形成独特的景观。
等看到了魔王殿,就说明快到终点了,几分钟就可以从西门转进贵船神社的入口。
贵船神社位于鸭川的源头处,供奉着司水之神,是日本约450座贵船神社的总本社。走入贵船之前要走上一个长长的台阶,两边布满了整齐灯笼。这是贵船招牌式的景色。
到了傍晚,灯笼全部亮起,更是美好。
跨越台阶尽头那扇门,就到了神社。这里是有名的结缘神社,年轻的情侣们跨越鞍马山,来到贵船,求两张水签,买一个绘马写上愿望。姻缘终成之时,还可以来神社举办结婚式。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座古老的神社,也见证了无数人的幸福时刻。
贵船是自古以来夏季纳凉的好去处,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们沿着贵船川游览,在河边品尝川床料理,惬意至极。
在水上架起竹台铺上榻榻米,自贵船神社延伸到贵船口车站的山道上,20多间料亭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营造出天然纳凉床——川床。
而流水素面更是贵船的一大特色之一,每天11点,只需1300日元就可以在川床上品尝流水素面。因人气火爆,多则需要排队2小时以上。
从贵船神社游览下来,这家流水素面店【ひろ文】已经闭店。想吃的朋友们还得请早。
乘着京都落日的阳光,回到市区。
这是在京都的最后一晚,太阳落山之后,一点点余晖将天空染成了粉蓝色。
晚安,京都。
在回程的飞机上,翻了翻没什么好看的电影。选择了重温lalaland,旁边的猪看到我在看这个,也关了刚看了开头的电影,点开lalaland。10分钟后,猪已经睡着了。
这只猪一定忘记了,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次启程的飞机上,我就在看lalaland。
“Yes,all we’re looking 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梦永远都会醒。
只有你是真实的。
kyoto,see you
关于日本签证,根据所在地区不同要求的签证材料和难度也不一样。不用担心拒签,日本签证近年来放宽要求,几乎不会被拒签。
签证办下来一般需要7个工作日,且单次的签证只有3个月。也就是说3个月内,必须出发,否则失效。所以不必过早的办签证。
关于机票,大部分人都关注国内的廉价航空。实际上日本航空也经常会有打折扣的时候,这次我们坐的ANA(日航),往返价格是1600元并且含餐,价格非常便宜!并且行李额度大,位置舒适。完全没有廉价航空(比如春秋)的行李额度低、座椅不能调试的问题。
想要买到优惠机票,必须提前至少4个月就开始看。
网址:https://www.ana.co.jp/zh/cn/?cid=SEAbaiduchina_201708016170
ANA经常会有提前购买的特价机票。
入境日本是需要填申请表的,飞机上就会发放。(需要填酒店地址和电话)。出境的话,是不需要的,除了正常的值机、安检、会多一步——撕掉你护照上的免税单。然后就等待起飞就行了。
很多人问我去日本之前要买什么,日本有非常多的交通pass,种类繁多,且难以选择。在研究了众多交通卡和pass卡之后,最终我们决定只选择最简单的:icoca&haruka套票往返。
如果前往大阪有1日游&2日游的通票,是交通+景点。但是要注意,如果你的景点没有涵盖在内,或是一天内去不到3个景点以上,这个券都是不划算的。
京都市内则有地下铁一日游&巴士一日游券,一天内可以无限乘坐。同理,如果一天内,景点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也没必要买。并且日本的交通极为复杂,分jr和地下铁,两者通票并不通用。所以地下铁一日券是不能乘坐jr的!注意⚠️
💰关于现金:日本当地非常喜欢用现金,虽然在当地也可以直接便利店取日元的,但是建议还是多带一点比较好。日本的地铁交通费相较于国内要贵很多,到时候你会发现刷着刷着又要充的情况。这次14天,我们每人准备了10万日元,虽有一些余,但也不多。
交通:最重要的来了,一定要提前下载好谷歌地图,所有线路包括交通方式都可以查找。包括时间、线路、出口等等。直接输入目的地,可以直接查找。
复杂的摄影技巧就不说了,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们没有很专业的器材,也没有航拍器。那么需要注意什么:
1.拍照没有捷径只有多练多看,你要去哪个地方旅游就多搜搜别人旅行的图片会很有启发的。其次就是要多拍多拍,没机会拍人,拍景拍食物都是可以的!
2.拍完照片,手机可以下几个app调色,修照片。推荐一闪,VSCO。
3.避免奇奇怪怪的角度,同时照片不是有正脸才是最好的。
关于餐厅,如果在日本,想要去体验一次西餐或日式料理。必须提前预约!!!!
名气越大或越好吃的店,越难预约。一些百年老店是熟人介绍制度,也就是说必须要熟客帮你预约。那怎么办呢?用万能的淘宝可以解决,预约费根据餐厅不同价格不一样。
在日本,米其林非常的多,价格对比国内的话确实便宜的多。比如奈良的【和山村】是最便宜的米其林三星,人均500左右,怀石料理。
日本也有自己的食评网站:https://tabelog.com/ 水分比国内大众点评要少,可以做美食参考。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