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坐公交去拜见永祚寺
永祚寺双塔原名宣文塔,因纪念宣文皇太后资助建塔的“功德”而得名。它们建成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两塔均为13层,全高都在54·7米以上,在中国所有的双塔中位居首位。两塔南北对峙,并肩而立,既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又各有其艺术特色。南塔琉璃剪边,色彩绚丽,轮廓秀美;北塔素砖砌体,雕饰清丽,豪放粗实。
何为永祚?
“永祚寺”之“永祚”二字,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水锡祚胤”句,“永祚”就是“水锡祚胤”的略写。《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晋书·乐府》说:“永祚,犹远祚也。”可见“永祚”一词,似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的意思。这就是寺名的来由和含意吧。
门票20元 是一个门票价廉但值得欣赏观摩的地方
看见孩子们在老师的看护下做早操 其实他们是一群特别的人物 肩负特别任务的人儿……
群龙无首 唯当中尔
宣文寺向中间斜拢
文峰塔侧斜0.87米
奇妙不可言传
我坚持一口气登上 不休息 下来后才意识到两个大腿肌肉在颤抖 运动少了 惭愧
塔内砖被磨的油光漆黑 缺有几个刺眼的刻字在那 不知佛主会宽宥那名字吗?
两塔相距约四十余米,在它们相间的通道上,一座朴质无华结构简单的砖仿木构殿堂横卧其中,它就是过殿。
文峰塔不安全 不可上
石头榫卯建塔 比木材更坚硬坚固坚强
寺旁边也烈士陵园 很多的松柏(树葬无数先烈)
以上独自一人参观
特地邀请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讲解员 参观第二遍
小老师喜欢这座塔
下为方丈室
万历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公元1608——1612年),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现存永祚寺殿堂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和两廊配殿,以及位于旧塔西北方的新塔,形成了“两峰插天”,“楼阁巍然”的大观。
到此结束他的讲解
我独自第三次参观
图片展示 每张记录下来
永祚寺院内的牡丹有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状元红、青龙卧墨池、碧雪丹沙等40多个珍贵品种。更可贵的是有数十株明代牡丹,品名叫紫霞仙,也叫紫云仙。这种牡丹种植年代久远,较为稀少。花型为单瓣,花期较长,在众多牡丹品种中,它开花最早。花朵硕大如盘,初开时花瓣呈肉红色,馥郁芳香,为玫瑰香型,盛开之际呈淡紫色,馨香更浓;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是牡丹品种中的佼佼者。
植于寺院大雄宝殿前的紫霞仙牡丹,经历了数百个春秋的风霜,虽老干虬枝,却仍然苍劲旺盛。在这里牡丹已不单是民俗文化中富贵的象征,而且更重要的是寓有静候“东南之气”到来之意,一旦东南“温厚之气”到来,紫霞仙会率先绽放,预示着文运昌兴的境界。
刚刚练习完晨练得老人从山门前走过 景区大门上方有奇异光彩
这就太原的公交费用 一元从头坐到尾下站
双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