嶀山古道一个遗落千年的故事,这首诗是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所作,他在风景如画的嶀山之中遇见了一位清丽脱俗的嶀山姑娘,便借诗抒情,深深的表达了他对嶀山姑娘的爱慕之意。
嶀山古道坐落在浙江嵊州一个轻灵水秀的江南小县城,城市虽小却一派繁荣景象,当地居民被这富饶的山水滋润的逍遥快活,而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也正在此处,故嵊州也被称为越剧之乡,是怎样灵秀的山水才能造就出这流芳百世的绝妙戏曲呢?
清晨,23位游侠们早早到达集合点,我们出发啦!!一路欢声笑语,10:30大巴停靠在西鲍村,做完热身运动,穿过西鲍村,开始今天的徒步。
终于要上山了,碧空如洗,青山环抱,浓浓的一股木草芬芳已经扑面而来,呼吸中带着丝丝透肺的舒爽。
回眸一笑百媚生
稍作休整
瑞雪兆丰年,冬去茶为仙。春日百花艳,茶香最风华。春季是人体一年四季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新陈代谢开始转盛,春茶从大自然中来,带有新春的活力,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春茶特有的色、香、味,能给人以怡心悦目的舒展感觉。正所谓"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经过游侠们的不懈努力,徒步到达今日午休农庄,视野开阔,开饭咯!!!!
清明团子又称“艾馍馍”、“清明蒿子粑”,是江南地区常见的小吃,也是一种特色习俗美食,一般在寒食节食用,主要由糯米粉、粳米粉制作而成。
清明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午饭后,游侠们开始着手亲自尝试做清明果,小游侠们天马行空,做出千奇百怪的清明果,做完清明果,上锅蒸熟过程中,我们又出发上山挖竹笋。
在向导爷爷的帮助下,看~!~!我们挖到啦!!!
池塘里的小蝌蚪。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青团果出锅咯!~
摸鸡蛋!~!~!鸡宝宝都被拿走啦!!
上 山 容 易,下 山 难!
若问下山为什么难?窃以为除了山路险峻外,和上山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下山的动作又大异于平常行走有关。
因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两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状,除了费点力气外,危险性较小;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会发生危险。并且下山时速度如果太快,腿脚会发酸并且发抖。
最后以唐朝诗人方干的一首(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结束此次的游嶀山古道之旅。
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
唐代:方干
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远壑流来多石脉,
寒空扑碎作凌澌。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