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广西名镇,地处漓江下游,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古镇依山傍水,四周被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绿雄奇的山峰所环抱,明清时期因商业而发展起来。
姚江、小珠江、兴宁河清澈如镜蜿蜒贯穿古镇,小桥流水、古榕参天、翠竹掩映,青山与绿水相依、绿水与民居相伴,山水风光犹似漓江,较之自然风光,黄姚的历史人文景观更具特色。
小镇街巷青一色的石板路,曲径幽深的街巷串起了300多幢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风格各异的古民居。为了防御的需要,小镇筑起了坚硬的石城墙,出口之处,甚至镇内每一条街都建有闸门。
下午时分,慢悠悠地骑行在峰林间,别有一番滋味,全长约8公里。两边田野金灿灿,看尽田园风光。小姐姐在夕阳下的身影太美了。
中途经过酒窖,先在门口来一张大合照。这里常年湿润,温度较低,非常适合酿酒,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酒,游侠们可以免费品尝一下,当然可不要贪杯哦。
骑行先锋先来打个卡,早到的一批游侠开始凹造型,等待后面的小伙伴。
很多人都不知道黄姚周边有一个绝佳的观景平台——东潭岭,是黄姚古镇的制高点,同时也是眺望群山美景、俯瞰整个黄姚喀斯特地貌的最佳地点。日出还在厚厚的迷雾中隐藏着,可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它娇羞的脸蛋。
东潭岭客栈拥有270°的观景平台,给游客开放,可谓无时、无处不风景。青砖瓦黛,远山近水,朦纱缭雾,随手拍下都是一个大片。
天气预报都在说清明会下雨,可是我们人品大爆发,两天都是好天气,虽然不至于两天都是大太阳,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朦胧的日出,露出丝丝霞光。大家一起积攒出来的人品,简直太强了,因为我们离开的第二天就下雨了。我们的领队极目眺望,应该是被眼前云雾升腾的景色深深吸引。
尽管太阳没有完全露出来,可是我们已经非常满足了;尽管看过很多日出,但仍然被东潭岭的日出所震撼所陶醉;云雾不停涌动,时而在这边一没留神又跑到另一边,静静的观赏了半个小时,人逐渐散去,我们留下了大合照~
以下是别人家的日出1,阳光普照,云雾在喀斯特地貌的山间缭绕,伴随着远山近水,古色古香。
以下是别人家的日出2,比我们所看的日出多了这个无限霞光
黄姚豆豉为黄姚盛产,古“昭平三宝”之一。历史悠久,曾在清朝被列为朝廷贡品。历经十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在黄姚,豆豉排骨是上桌率最高的佳肴之一。
到黄姚,一定要尝一尝豆豉米粉,米粉新鲜出炉,有着鲜米香,爽滑弹口。而精华在于汤汁,用豆豉水熬制的猪肉,豆豉香渗入肉里,猪肉的鲜味又溶入汁里,这碗粉因此增色不少。早餐来一碗,滑润入口,几元钱就能饱腹。还能再吃三碗!
黄姚豆腐的做法与别处没有大的不同,但味道却是别处难比的。黄姚豆腐酿和别处不同的,是捏成一个个不露馅的小包子,大小相当,形状也相似。这道菜在黄姚家家都会做。
仔细品尝后就会发现豆豉中含有浓郁的酒香气息,这种独特的味道令黄姚古镇的美食别具风味,豆豉蒸鱼也是黄姚一大招牌美食。
麻竹竹笋在贺州随处可见,新鲜挖来的竹笋拨开皮洗净后,要放进锅里面蒸煮过,煮熟后切成大块状,放在清水中泡,泡够时间后,将剁好的馅酿进竹笋上,放入锅中煮,香喷喷的竹笋酿就出炉啦。
竹笋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用来炒五花肉,由于野生竹笋纤维粗糙,配合五花肉,口感简直不要太棒。
吃多了大鱼大肉,此时来一碗野菜汤是再适合不过了,没有广东老火靓汤那种浓郁的香味,也不是普通的家常汤那样单调,野菜特有的小清香和独特口感,配合瘦肉一起煮,做法简单口感却特别新奇,不满你说,我现在已经爱上了这种野味了。
黄姚的九制话梅是三宝中的成员之一,可谓是“十蒸九晒,数月一梅”,最后成为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话梅。在古镇内到处有卖,买上一小袋,边逛边吃,也是十分惬意。
黄姚是一个很适合放空自己的地方,第一次来可能是为了她的千年古韵,她的小桥流水,她的文艺小清新。但第二次,第三次...就是为了寻找那个放空的自己,在凝固的时空里让自己的思绪随心放飞,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