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部腹地,屹立着一片特立独行的高地。这里山势南北展布,河谷深切,横断东西交通。
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没有名字,是一个叫黄懋材的清末秀才在看到这里的地势后,把这里命名为横断山。至今,世界依然沿用这个名字。
一百多年前,这里还不曾被外界知晓。随着一批西方探险家的光临,这里以中国西部花园的美名,开始扬名世界。当约瑟夫·洛克肩负《美国国家地理》的使命来到这里,看到一座巨大的雪山横亘在他眼前的时候,他被震撼了。
它的主峰像一座金字塔一样,鹤立于姊妹峰之上,高耸着直冲苍天。洛克看到的这座山峰就是横断山主峰——贡嘎山。
贡嘎,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复杂的地域概念。它由众多高耸独立的山峰体系构成,其中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独立山峰就有145座。在这片众神云集的高地,那些孤傲耸峙的巨大山峰,在人们的信仰里,从来都是神灵的化身。每一座山峰,几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以藏文化为主导的康巴地区,贡嘎又称木雅贡嘎。藏语里,贡为冰雪,嘎为白色,贡嘎就是洁白雪山的意思。贡嘎雪山是一座生肖属牛的神山,在藏族传说中贡嘎是莲花生二十五座圣山之一。
贡嘎山,一座仅次于喜马拉雅山,闻名全国的绮丽山峰,一座充满人文底蕴与传奇色彩的造物天堂。
它是川西四县(康定、泸定、石棉、九龙)的界山,也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四川境内海拔最高(7556米)的山峰,享有“蜀山之王”的美誉。
这里高峰林立,雪山相接,湖泊密布,景观多样。其中,著名的海螺沟、木格措等风景区正是位于贡嘎山区域内。
而我们此次的极致旅程,正要从贡嘎山说起。
这是一场历时8天7夜的极致之旅。我们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来自湖北武汉的跬步,有来自浙江杭州的LEO和玥玥,还有来自上海的叶子和姚妹,当然队伍最庞大的要数来自广东广州的6豆、燕清姐、华仔、宝侠姐、春天姐所组成的南粤阵营。
此次旅程的领队是寨主和我,修罗哥则承担起了摄影的重任。
我们此次8天7夜的行程大致如下:
DAY1:成都集合
DAY2:成都-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
DAY3:新都桥-雅哈垭口-子梅垭口-上木居
DAY4:上木居-贡嘎神湖
DAY5:贡嘎神湖-上木居-子梅垭口-子梅村
DAY6:子梅村-贡嘎寺-子梅村
DAY7:子梅村-巴王海-草科乡
DAY8:草科乡-石棉-汉源-雅安-成都
总体而言,行程较为轻松,每天乘车和徒步的距离也不长。但来川西旅行高原天气变化无常,很多时候一天都能经历四季,所以要做好充足的保暖准备。川西紫外线强,防晒必备。
2018年底,随着雅康高速(雅安-康定)的全面贯通,彻底结束了川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使原本的天堑变为坦途。
从成都出发,沿秀美的青衣江上行,穿过川西最长(10KM)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很快我们便抵达了泸定。
泸定,一座因大渡河和铁索桥而闻名的城市。
84年前,这里曾发生了著名的红色战役——飞夺泸定桥。中国工农红军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最终一举消灭了桥头守卫,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的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战争奇迹。
如今,走在泸定桥上,仍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它深沉而厚重的历史。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桥上的桥墩粗壮而敦实,且被打磨得锃亮。数十根拳头粗细的铁索和大腿宽的木板,构成了桥的主体部分。
虽然有铁索和木板的支撑,但走在桥上仍然能够感觉到桥在左右晃动,惊险异常。
我们前后在泸定桥上来回走了两遍,并在桥上留下了合影后才不舍离去。
过泸定、经康定,不远处便是折多山。
折多山海拔高耸,道路艰险,因此素有“康巴第一关”的美名。
我们的车沿着并不宽敞的泊油路一路上行,时常都能感觉到道路的蜿蜒。
随着海拔逐渐攀高,车窗外的植被也日渐稀疏,由山脚高大的密林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丛。直到攀上垭口,植被彻底消失。
我们顺利抵达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这里是著名的地理分界线。在折多山以东是汉区,以西则是藏区。可以说,只有过了折多山才算到了真正的藏区。
登上折多山垭口,我们向着平台更高处走去。此时垭口的风很大,吹动着经幡上下摆动,仿佛正一遍遍地念诵着藏地经文。
垭口处有一面刻满藏族经文的玛尼墙,格外显眼和引人注目。虽然我看不懂它具体描绘的是什么,但仍然对它充满了敬意。
当日,我们在折多山垭口停留了大约20分钟后,便乘车离去了。
翻过折多山,前方不远处就是新都桥了。这座距离州府康定仅80公里的小镇,虽然面积狭小,但其名气却早已是蜚声中外。因为,它有“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的美誉。
我们的车沿着河谷一路南行,时而翻山越岭,时而穿越草甸。
这里山脊浑圆、谷底宽阔,点点藏房零星散落于河谷之上,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蜿蜒流淌。
房前路旁矗立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满眼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的饱和色块,在明丽的光线照耀下,凸现着流畅的色彩和线条,使我们恍若置身画中。
我想,如若是秋天来此,想必会更美吧。
从新都桥出发,一路向南。经朋布西、沙德、贡嘎山乡后,我们抵达了上木居。
寨主安排大家在上木居的旅店分好房后,在藏家吃过简餐,我们便乘车前往了10KM外的泉华滩。
当车行至一个岔路口后,我们全都下了车。
依照惯例,寨主率先带领大家进行了徒步前的热身运动。再热身之后,我们背着背囊便跟随寨主向着山林里缓步走去。
沿途,我们穿过高山草甸和一片茂密的荆棘林。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视野也变得逐渐开阔。
此时,只见眼前一片金色的钙化沙地赫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我们沿着沙地上行,越往上走就越接近钙化池地。直到走上了第二个钙化平台,才终算到达了泉华滩。
泉华滩,位于贡嘎山西南坡的康定市贡嘎乡玉龙西村。这里海拔约4000米,属于高山河谷草甸地貌。它因一种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泉水在地表产生化学沉淀而成。
泉华滩长900多米,宽100余米,依山而下形成了8个泉华阶地。每个阶地上有十几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五色彩池。彩池里水草相依,石花点点,疑似瑶池降临人间。
走近泉华滩,只见黄绿色的彩池碧波荡漾,仿似王母娘娘的瑶池。池中的草甸五彩变幻,与周围环境相映成画,好不美丽。
见此美景,我们无不被其吸引,纷纷在此驻足拍照。
然而未曾料想,正当我们沉浸于美景之际,高原却突然变天。没过多久,一场暴雨便突如其来。
见状,我们赶紧拿出了包里的雨衣遮挡。在确保全员安全地情况下,大家陆续下撤至大巴停车点,并乘车返回了旅店。
翌日清晨,当我拉开门帘,窗外竟已是冰雪一片。清晨的村庄少有行人,格外宁静,白雪装点着藏寨显得格外美丽。
见此美景,我和寨主拿着相机便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并拍了些照片。
大约上午8点,再安排大家吃完早饭后,我们便一同乘车前往了30KM外的雅哈垭口。
一路上风雪不断,且越下越大,此时窗外早已是白雪茫茫。抱着一丝幻想,我们仍在风雪中艰难前行。
然而在距离雅哈垭口大约200米的一处转角处,由于积雪太深,我们的车被迫停了下来。藏族师傅试着套上防滑链后再度前行,却无奈未果。
最终,由于天气原因,我们被迫放弃了前往雅哈垭口观景的计划,转而返程了。
这也成为了我们此次旅途中的一大遗憾。
这次旅途中,沿途的美景太多,但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冷嘎措。措,在藏语里是湖泊的意思。
冷嘎措,是一处位于贡嘎山腹地连百度地图都找不到的神秘之地。这里籍籍无名,安静斐然,没有拥挤人潮,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山下约好马帮,归置好行李后,我们便由山脚的帮木吉德村出发了。
今晚预备在冷嘎措山顶露营。
由于昨天刚下了一整夜雪,致使原本碧绿的高山草甸顷刻间变为白雪茫茫。
走在厚实且绵软的雪地上,偶尔能听见踩雪时发出的咯吱声响。
徒步最初,道路还是比较平坦的,坡度爬升也不大。我们边走边玩,十分惬意。
大约走了3KM后,我们便来到了一处石屋。看看时间,已是正午,于是我们决定在此享用午餐。
在简短地午餐后,我们继续沿着雪路上行。
随着海拔逐渐爬升,前方的路途也开始变得陡峭和泥泞起来,甚至有好几处高坡的坡度都超过了30°。
见状,我们只得改变了原先的行进速度,并开始根据自己的呼吸和节奏控制着前进的速度。
最终,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鼓励下,经过近4小时的费力攀爬,我们最终成功登上了冷嘎措山顶。
山顶之上,一庞大群山突现。它高耸巍峨,壮观无比。此山,正是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
走上山顶,提前一天抵达的修罗哥已经为我们搭建好了营地。寨主叮嘱大家先休息,然后自由拍照,等晚些时候再一起吃晚餐。
于是,我和跬步、叶子、姚妹便一同前往了冷嘎措湖边拍照。
初见冷嘎措,便被它倩丽的身影所吸引。山顶无风,一汪清澈的湖水就犹如一滴镶嵌在群山中的眼泪,波光粼粼又静谧淌佯。
走近湖边,能清晰地看见贡嘎群山的倒影,美轮美奂,像极了仙境。
当晚,寨主和修罗哥为我们精心烹制了热食。我们在享用完晚餐后便返回各自帐篷入睡了。
凌晨星起,气温骤降,冷嘎措营地上方只留下修罗哥拍星的孤独身影。
众所周知,观贡嘎山有两个绝佳角度:一个是在雅哈垭口,另一个便是子梅垭口。子梅垭口海拔高耸,且正对贡嘎山,观景视角极佳。如若天气晴好,便可俯瞰整片贡嘎群山。
两年前,我曾有幸在此目睹过美丽的日照金山,所以对于这次的子梅垭口之行也是相当的期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翻越崎岖的山路顺利抵达垭口时。迎接我们的却是大雾。
我们在耐心等待了十余分钟见天气仍未转晴后,便只好乘车遗憾下山了。
翻过子梅垭口,便是子梅村。村庄分为上、中、下村,每村各3户农家。
因为交通的不发达,使这里依旧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生活节奏。渔猎游牧,农耕商贾,这些各自独立的区域几乎保留着人类生产生活、演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
村里不通水电,也没有网络。每一位来此的人都可以放下一切烦恼和忧愁,让自己沉下心来,和自己对话。
能在村中发现土拨鼠算是我的意外之喜。特殊的地貌,千差万别的环境,让这片广大区域里孕育了无数生机。
在子梅村的后山上、贡嘎主峰的西边,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它静静伫立在海拔3741米的地方,向上望去就是海拔7556米的贡嘎主峰,仿佛凝聚了天人合一的神谕,它渺小的体积在庞大的山峰前,无法被忽略。这就是——贡嘎寺。
贡嘎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千年古寺,也是观赏贡嘎日落和贡嘎冰川的绝佳角度。
从村庄出发,穿过一个栅栏,便可沿河谷逆流而行。道路宽敞,一路坦途。
五月,是高山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此时,只见河谷两岸的杜鹃花已是次第盛放,它们构成了高原早春最美的画卷。
不得不说,前往贡嘎寺的路绝对是我走过最为轻松惬意且美景不断的绝美步道。一路上,先后会经过河谷、草甸、森林、雪山等美景,让人畅快呼吸,不忍眨眼。
我们穿过了一片又一片树林,走过了一座又一座木桥,也距离贡嘎山更近了一步。
最终,再经过近3小时的攀爬后,我们终于抵达了贡嘎寺,并有幸目睹了贡嘎山的芳容。
先到的游侠在寺庙外休息,后到的游侠们也陆续抵达了贡嘎寺。
贡嘎寺,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第二世噶玛巴希的亲传弟子扎白拔(第一世贡噶活佛)所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为历代贡噶活佛之修行闭关圣地。
如同神的祭所,安静、虔诚地供奉着众山之王。
当天正午,我们在贡嘎寺进行了简单地休整,并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午餐后,寨主带着一队人马前往了贡嘎寺山后的平台上观赏冰川,而我则留在了贡嘎寺为大家看守行李。
在经过近1个小时的费力攀爬后,大伙儿顺利抵达了冰川观景平台,并远眺了美丽的贡嘎冰川。
据悉,围绕贡嘎山的冰川共有74条,最著名的就是海螺沟冰川。虽然贡嘎冰川不如海螺沟冰川那样壮阔,但却仍然蜿蜒而独特。
我们穿行山野,走过绿地,看过美景无数,也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
最美的路,就是与你携手,尽览山河美景,回归田园深处。
第六天的旅程,是从中子梅村徒步穿越巴王海,至界碑石止,从而入住草科乡。今天的旅程是这么多天以来海拔爬升最低,也最舒适的徒步。
从中子梅村到巴王海大约有12KM里程。出发时还是阴雨绵绵,抵达巴王海时却已是晴空万里。所以,心情也变得格外地美丽。
我们一路经过了河谷、草甸,穿过了密林、高坡,也邂逅了美丽的杜鹃花群。
巴王海其实并不是海,而是来源于附近雪山向下延伸的冰川。因该冰川终年被厚重的云雾所笼罩,很难见其真容,故被当地藏民称为“八望冰川”。而后来的地图测绘者误将“八望”理解为“巴王”。
初见巴王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堆神奇的枯树滩。它们身姿狭长赢瘦,秀美绮丽,静无声息地斜躺在山环林饶的青葱峡谷中,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再往前走,我们路过了层峦叠嶂的松杉林、杜鹃林、桦树林和沙荆林。它们在巴王海的云遮雾罩下轻烟袅袅,仿似一幅大地的油画。
因山路崎岖,河谷纵横,加之通讯阻隔,交通不便,巴王海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养在深闺人未识”。
最终,我们花了大约6个小时,才成功穿越巴王海,行至界碑石,并乘车前往草科乡用温泉洗去了连日的疲惫。
翌日坐上返程的列车,心里五味杂陈。大伙儿回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约了一顿热腾腾的火锅,以犒劳自己辛苦了一周的身体和胃。
在一顿大快朵颐后,我们各自乘机返回了故乡。
不知不觉,8天7夜的贡嘎山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回想此次旅途,依然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通过这次行走,我们更加深入地欣赏了贡嘎山的美景,也完成了心心相念的梦想;我们相识了可爱有趣的朋友,也留下了珍贵且难忘的回忆。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来高山和旷野?
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平淡了,每天三点一线,没有和大自然的这种零距离接触,也没有留下那种刻骨铭心的回忆。只有当你真正进入旷野,你会发现你需要的物质很少,内心却很丰盈。
一年一守望,一生一贡嘎。当你每天醒来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景致时,这便是一个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厌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