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由于地缘关系及历史上印度文化的影响,洒红节也成为尼泊尔斯里兰卡、苏里南,圭亚那等国家的重要节日。关于洒红节的来历,从公开的资料上查询可知,其原意是庆祝春天,同时也象征着正义对邪恶的胜利。在节日期间,参加庆典活动的人们追逐打闹嬉戏,彼此向对方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无论男女老少,无论高低贵贱,所有的烦恼,似乎都在这一刻统统忘却。


洒红节起源于何时?据从多个历史遗迹来推断,似乎在公元前数个世纪就已存在。因此,无论其来历如何,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狂欢,是一个从历史中走来的故事。


有关洒红节的照片,目前数不胜数,不过似乎都是从写实的角度,进行原原本本的现场记录。但作为一个纵贯千年的节日,如何表现出它的历史,如何表现出它的跨度,如何从空间(现场)看到时间(历史),却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此次洒红节的拍摄中,我舍弃了写实的“再现”,转为写意的“表现”。其目的,是要在一幅照片中营造出“气”的涌动,并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影影悼悼,如梦如幻中探寻这一场跨越千年的狂欢。

作为以文化为核心发展旅游的尼泊尔,洒红节也逐渐成为全世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无论是当地人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无论是市中心的繁华广场还是偏僻小巷,瞬间都成为欢乐海洋。

洒红节用的彩色粉末或彩色水,是尼泊尔人用不同颜色的花瓣、谷物碾成粉末而成,并非化工染料。这里没有主客,没有亲疏,只有喧泄与狂欢。

这种以写意为主的拍摄,并非不要写实,而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气”的流动,因为在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中,“气”就是“道”,“道”就是亘古流动的生命。不论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和“气”,还是宗炳“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都是强调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正因为这样,审美观照就不能被孤立的“象”所局限,而应该“取之象外”。“取之象外”就比较容易进到对“道”的观照。《周易•系辞传》首次提出“立象以尽意”,将形象和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南北朝刘勰在此基础提出了“意象”这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到了唐代,美学家们在“意象”的基础上又提出“境生于象外”,这是对于“象”的突破,即把“境”作为审美客体。因为“境”比“象”更能体现“道”(“气”),比“意象”更为宽泛和微妙。中国艺术中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就这样诞生了。因此,艺术家在自已的作品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和“气”),其艺术作品才有意境,才有流动的生命气息。


在这幅照片的创作中,如果现场的人物过于清晰,过于实在,就成了孤立的“象”。通过虚实结合的朦胧,营造一种“惟恍惟惚”、“惚兮恍兮”的效果来突破这种孤立的“象”,即是“取之象外”。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则达到了“境生于象外”。通过这个“境”,我们看到的就不只是眼前起舞的人群,而是仿佛在历史中起舞的人群,是跨越着千年的狂欢。这种历史感和时空的跨度感,就是“道”,就是“气”,就是先前所说的亘古流动的生命感。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作为“天地之始”来说,“道”是“无”。所谓“无”,就是“无名”、“无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所以“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这就是老子所谓“寂兮寥兮”,所谓“大象无形”,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要将老子这些精妙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运用到摄影之中,就得舍弃清晰的形象,用以上这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虚实迷离的形象,来表现“大象无形”、“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意境。

到了庄子时期,他通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有”“无”“虚”“实”的思想对《周易•系辞传》中“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了修正。老子用“恍惚”来形容“道”,“恍惚”就是若有若无。庄子发展了这个思想,强调只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现宇宙的真理(“道”)。当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对“象罔”作了很好的解释:“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这正是艺术形相的象征作用。‘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相里,玄珠的砾于象罔里。”(《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用以上美学思想来分析这张照片,有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少数清晰的欢呼雀跃的人;照片的无形,是大量的虚幻部分和朦胧的人群。这种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就是虚与实、有与无的结合。有形,是个体的人,现代的人;无形,是群体的人,历史的人。它传递出的生命气息,就是“道”和“气”,就是庄子“象罔”的意境。

以上引用了宗白华先生的话来说明艺术创作中有形与无形,即虚与实的结合对营造意境的重要,这里再引一段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的论述,进一步说明虚实相生对意境结构的影响: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尤能传达这空灵动荡的意境。唐张怀瓘在他的《书议》里形容王羲之的用笔说‘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然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在这里,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72页)


       注意这最后一句“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在风光摄影中,我们要营造出虚空的“空寂”感相对容易,但要具有“流行”(可理解为流动或动感)的美感,就难得多。在人文摄影中,要表现出这种“空寂”和“流行”的意境,更让人觉得难以下手。通过舍弃写实,以写意的手法,创作这些虚虚实实、如梦如幻的影像,就是在“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这方面的尝试。

纳加阔特距加德满都32公里,位于一座正对着喜马拉雅山的山脊上,被称为“喜马拉雅山最美最广的观景台”。在10月至次年的3月,只要天气晴好,喜马拉雅雪山就像一条玉带横挂在空中。从最西边的道拉吉里峰到中间的珠穆朗玛峰,再到东边的干城章嘉峰,你能看到四座8000米以上,十几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

如果因为天气原因看不到正前方雪峰,也可以拍摄右侧的一段山峦,合理运用散射光,以连绵起伏的山峦曲线,营造黑白灰的水墨气象。

路途中偶遇两当地小孩。

这次拍摄中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张照片。女孩长得并不漂亮,但神态自然纯朴,有着当地人物的形态特征,与背景雪山相得益彰。如果取名为“喜马拉雅之女”可否恰当?

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郊外约三十公里的一山间谷地拍摄大名鼎鼎的鱼尾峰。鱼尾峰是喜马拉雅山脉安纳普尔纳群峰中的一座神秘山峰,其形状酷似鱼尾。虽然海拔只有6997米,但极为陡峭,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因当地政府禁止攀登该雪山,至今还是一座处女峰。

在离博卡拉约四十多公里的地方,历时二小时登上著名的澳大利亚大本营,拍摄夕晖下的安纳普尔纳雪山,这个角度对面最高的山峰并不是鱼尾峰,而是安纳普尔纳群峰中的一座不知名山峰。照片运用了大面积的蓝和小面积的黄色形成补色对比,在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让画面具有空灵和飘逸之感。

另一个角度,另一种光线,另一种意境。

月光下的鱼尾峰。

月亮还未出山之前的鱼尾峰。

拍摄雪山时,如果下方有村庄村落,则较理想的构图是让村落与雪山形成呼应关系,突出当地“神人共居”的文化理念。

费瓦湖日落。费瓦湖位于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也是尼泊尔的第二大湖泊,面积约6平方公里。

博卡拉位于尼泊尔中部,四面环山,基本地形为低山丘陵,这里风景迷人,是尼泊尔的度假胜地。费瓦湖更是博卡拉的一颗明珠。

如果说上两张费瓦湖日落的照片犹如口感浓烈的咖啡的话,这张黑白的费瓦湖就如一杯清茶,能使你的心绪一下平静下来。

费瓦湖也是一个拍写意山水的好地方。

貌似这样的费瓦湖照片不多。






最后,通过一组纪实人像作品,辅以简炼的标题,来表现尼泊尔人的“一生”。

幼年 • 清澈

童年 • 好奇

童年 • 忧伤

少年 • 忧郁

少年 • 重担

青年 • 憧憬

青年 • 情投

青年 • 闲暇

青年 • 恬静

壮年 • 迷茫

壮年 • 坚定

中年 • 娴熟

中年 • 勤劳

中年 • 沉稳

中年 • 沉重

老年 • 操持

老年 • 天伦

老年 • 希望

老年 • 沉甸

老年 • 不屈



临别尼泊尔时,在加德满都市郊,我注意到了一位在公交车站台上的老人,他的服饰和容貌有着鲜明的尼泊尔人特征,他的容貌,透露出岁月和沧桑;他的神情,流露着无畏和坚毅。这正是我心目中的尼泊尔父亲形象,是我寻找的尼泊尔精神。作为曾长期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尼泊尔,其民众的不屈精神,在长达几个世纪中,却从未曾消亡过。就是这种不屈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走向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因此,通过提炼这种人的“精神”,进而上升为国家的“精神”,是人文摄影的最高表现形式。


从美学理论来看,通过表现这种外表并不“美”的人物,就是老子“大巧若拙”和庄子“以丑为美”思想的体现。在中国美学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而是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或“丑”,而是要有“生意”,即宇宙的生命力,也即“一气运化”。如果充分表现出这种“一气运化”,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这幅照片中的“生意”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屈”和“坚毅”精神。









以下为花絮: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