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连周公都在提醒我:“大姐!你不写帖子带什么队呢?逗我们玩呢?”

           OK OK ,虽然时间过去一个月之久,但回想起这四天的种种依然历历在目。一行六个人,因为某种特别的缘分相遇在一起,有了这一段难忘的回忆…

    【 活 动 名 称 】 端 午 节 碰 撞 色 达 的 火 花 🔥
    【 活 动 领  队】 二 仙
    【 活 动 时 间 】 贰 零 壹 玖 • 零 陆• 零  柒 ◀️▶️ 贰 零 壹 玖 • 零 陆• 壹 零
    【 活 动 组 员 】 6 位 游 侠 (慧娜姐、大牛哥、飞影、纳辉、李洁、朝良)

    相遇

    天空中漂浮着几朵云,本来是一条平行线各有各的轨迹,正如我们;
    却因为缘分在一个特别的日子—端午节相聚一起,于是我们带上了美味的粽子,踏上了美妙的旅程。

    通往色达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可以观看四姑娘山的观景台—猫鼻梁。而驻立于此,你会惊喜地发现,雪山如此之近,四姑娘山从右到左依次排开,却又害羞的藏在云层里面,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祈求着来往的朋友们一路平安。

    相识

    依稀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时候恋爱最好?
    答:退休的时候。不用考虑金钱、不用考虑房子车子、一生就一人。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真实的说明了退休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
    而此时的慧娜姐平常健健身,养养花,趁着老伴休假说走就走。
    大牛哥作为一个户外爱好者,色达早已来过,
    可既然老婆想来,当然马不停蹄的跟着。

    要说起缘分的不可思议,飞影来告诉你,总报名游侠客两次活动,
    两次都是我带队,一次是萝卜寨,一次是色达;
    我都在质疑他是不是记错人了,
    他回答“永远忘不了你介绍头巾之前会叫大家抖一抖灰尘”。
    而他的报名也是出发前一晚决定的,如此仓促的与我们相聚。

    没有交谈我是不会相信纳辉姐已经是有孩子的人了,
    明明是邻家大姐姐的既视感,
    宛如少女的姿态,感觉如沐春风。

    接下来是我的室友,本家李洁洁啦,
    她可真是朵“奇葩”呀!
    热爱户外徒步依然非常的白、
    晚上睡眠不足白天依然精神倍加、
    回到房间先睡上一觉凌晨两三点再进行洗漱、
    不管我起来多早总会比我提前十分钟醒来、
    为了多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总会乘坐最晚的航班...

    最后是不笑就像黑社会老大的朝良姐,
    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面背着巨大的登山包,
    穿着一条迷彩短裤十分地干练,
    只不过车到半路就立马换上了长裤哈哈哈...

    相知

    一扫坐车的疲惫,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四姑娘山风景区--双桥沟。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吧,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的四姑娘山风景区,
    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三部分组成。
    而全长30余公里,面积216.6平方公里的双桥沟风景,最为集中,最为迷人。

    首先乘坐景区观光车一站到底,
    达到红杉林开始绕着环形栈道徒步,
    赶上节假日的双桥沟多了一份热闹,
    大家也纷纷感叹“第一次在六月份看见雪山!”

    而双桥沟看雪峰最理想的地方,
    是­又名金刚山的布达拉峰,
    因为雪山的形状与布达拉宫相似而得名。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观景台,
    四面环绕的都是山峰。

    四姑娜措是由“5.12”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海拔3580米,
    整个湖掩映在高大的冷杉木和苍劲的沙棘树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明镜。
    湖水清澈,枯木老树静立,雪峰奇岩倒映,绿荫青草环绕,阳光下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通往色达的交通要道口城镇因本地有座非常有名的观音庙,得名观音桥镇。
    有着"第二个布达拉宫"美誉的观音庙,
    因庙中供奉的观音菩萨与西藏布达拉宫和五台山的观音菩萨为同根三姊妹,
    故香火鼎盛,是藏区群众的朝拜圣地。

    色达因延绵不绝的绛红色小木屋而盛名天下,被许多人误称五明佛学院,其实很多大寺庙都有五明佛学院,
    这里的五明指的是工巧明(工艺学)、声明(语言学)、医方明(医学)、外明(天文学)和内明(佛学),
    所以全称应该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海拔4000米,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而修建。

    许许多多的修行人不忘初心,
    不畏艰苦的环境、不怕繁琐的念经,
    他们不远万里只为朝拜一次坛城,
    围绕着所有红房子的中心拨动转经筒虔诚祈福,
    让疲惫的心回归恬淡。

    当太阳慢慢离开地平线,在外劳作学习的扎巴(男僧人)觉姆(女僧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家,
    首先亮起来的是讲经堂,落日余晖打在其他小木屋上也是别一番风景。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
    我认为带着尊重当地信仰的视角去看待便能够理解,
    藏民认为拿"皮囊"来喂食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
    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而秃鹫也因为长期以来的习惯有了自己的制度,

    我活着,每一天感受着所有的细节和琐碎,并且尝试将它们位于欣赏的位置。

    ❤️   你 主 动 , 我 们 就 会 有 故 事  ❤️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相遇
    • 02 / 相识
    • 03 / 相知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