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同事说:我心烦的时候,就喜欢开车去甘南逛逛,人少车少。除此之外,甘南也有令人烦躁的一面——无休止的封路与修路,七八十公里路程,也许就得花上两三个小时。
无论是憧憬向往,还是烦躁不堪,其根本原因在于甘南还是一块处子之地。
聊起西北,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游人如炽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祁连,因为那里有厚重的丝路文化与海拔较低的高山草原。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结合,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出行兴致。
说到藏区,西藏青海可能是人们的首选,印象中,那里是青藏文化的源头。
就这样,甘南成了旅游闹市中的恬静之地,没人进去,也很少有人出来。直到近年,那些走完西北、看遍青藏的旅行者们将目光投向了这里,甘南的处子之身才逐渐被揭开。当地政府也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优势,开始破土开发,然而藏区的夏天很短,施工时段与旅游旺季往往重叠在一起,无休止的封路与修路也便由此而来。
说了这么多,甘南到底在哪里?
地理划分上,甘南指的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与黄土高原仅有一山之隔。
在旅游圈子里,还有一个大甘南的概念,它跨越甘青川三省,面积约为三个甘南藏族自治州大小,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相比青海西藏动辄4000米左右的海拔,大甘南地区对人类还是比较温柔的。
这里有原始恬静的扎尕那,喧闹又颇具神秘色彩的郎木寺,自成生活体系的色达五明佛学院,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山脉主峰年保玉则,除此之外,还有一路的湿地草原,藏传佛教文明体系,藏文化生活习俗,如果你足够细心,还能在壤塘藏羌文化带一睹羌族文化遗产。
如此大的一块区域,即便花一个月时间探索,也很难一窥究竟。八天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刚好能在大甘南地区画一个周长2370多公里的圈。
Day 01 兰州——拉卜楞寺——玛曲
Day 02 玛曲——阿万仓湿地——莲宝叶则——班玛
Day 03 班玛——色达天葬台——五明佛学院——色达
Day 04 色达——观音寺——马尔康
Day 05 马尔康——瓦切塔林——黄河九曲——唐克
Day 06 唐克——花湖湿地——扎尕那
Day 07 扎尕那——郎木寺
Day 08 郎木寺——兰州
大甘南地区地跨甘青川三省,因此前往这里的出发地也不尽相同,西宁、兰州、成都均是比较大的集散地,这次,我们从兰州出发。
兰州,一个非常多元的西北城市,坐在办公室就能听得出来楼下跳的是藏风广场舞,无聊的时候去黄河边上逛逛,极有可能看到大爷大妈们斗舞,可能还是新疆舞。
兰州,一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城市,在这里,大多数人好酒。有人撸串喝酒,有人坐黄河边上喝酒,住我隔壁的妹子和男朋友在家划拳喝酒,也有人百无聊赖的在黄河边上划拳喝茶。
兰州,也是一个食肉城市,时间长了不吃点牛羊肉总觉得浑身不舒服。我的一位女性朋友上桌就点腰子,最后没几个人女生愿意跟她一起吃饭了。
到了兰州总得来碗牛肉面、吃点肉,每当有人问起时,我们经常说:你看着那种人比较多的店进就可以了,准没错儿。
七八月份的兰州,只要天晴,准有夕阳。有时间的话,爬楼或者爬山看看日落,倒是可以静享一段悠闲时光。
兰州算得上是西北的交通集散地,无论去哪里,都还算方便,去甘南也是一样。
早晨,一碗牛肉面下肚后,驱车前往甘南地区。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从兰州驱车前往甘南,也就是从黄土高原前往青藏高原。在此过程中会经过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大夏河穿临夏市区而过,故名临夏。相比黄土高原,这里植被较为茂密,相比青藏高原,这里海拔不高,从而形成了临夏湿润温柔的气候条件。
如果你选择从刘家峡前往临夏,可以顺路看看黄河和洮河的汇流之处。在这里,黄河碧绿,洮河泛黄,汇流之处,泾渭分明。
穿过刘家峡黄河大桥,直抵临夏市区。
临夏是一个需要用心感受的城市。头戴小白帽或纱巾的穆斯林男女们在街头来来往往,清真寺穹顶的新月标志随处可见。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临夏时,各种式样的头巾及长袍一扫我对穆斯林服装的单一刻板的印象。临夏在旅游圈子里几乎没什么名气,但是却很适合慢下来走走逛逛,感受一番穆斯林风情。
穿过临夏来到夏河,我们已经从黄土高原过渡到了青藏高原。
说起夏河县,你可能一时半会想不到是什么地方,但是说起拉卜楞寺,绝大多数人应该知道。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拉卜楞寺足以让夏河县更名为“拉卜楞县”,其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使得拉卜楞寺如同“藏区的清华北大”。
即使在游人如炽的旅游旺季,仍旧阻挡不了来这里朝圣的信众。每当有信众走来时,人们会自觉的让出一条朝圣之路。
游客也是形形色色,其中不乏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这里驻足游览。
走进庭院角落,这里是生活之地、学习之地;步入圣殿大堂,这里是宗教之地、旅游之地。如何权衡轻重可能会长时间困扰着拉卜楞寺的管理者们。
离开拉卜楞寺的时候天空已经飘起了小雨,上车后雨滴又变小了很多,路过桑科草原的时候,马路上没有一丝下雨的痕迹。继续行车不到半个小时,雨滴斜着向车窗砸来,公路上的溪流交错纵横,我不由得为正在桑科草原游玩的人们捏了把汗。
夏河县海拔约2800米,玛曲县海拔约3500米,越往玛曲走,云层越厚,天空看着也更加恐怖。
进玛曲县之前,阵雨突然变成了冰雹,没想到出行第一天便遭遇如此天气,庆幸的是还有车子能遮风挡冰雹。
冰雹走了,雨也停了,厚厚的云层里泛着夕阳微弱的余光,颇具几分魔幻色彩。
玛曲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单以高原县城来说,玛曲县可谓大县,但它的人口可能不及东南沿海的一个小乡镇。
晚饭后出来溜达,看到马路旁边上俩藏族小伙儿在踢足球,大一点的那个可能初中左右,小的那个估计还在上小学。我习惯性的凑了上去,三言两语便一起踢起了足球,但是没踢几下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后来得知大一点那个在兰州上体校,专业就是足球,说是草原上踢足球很舒服,摔了也不疼。
回到酒店时,酒店的表演刚刚结束,此时的餐厅只剩下工作人员,回房间也没什么特殊的事情,索性就坐在餐厅和他们聊天。他们中有人刚高考结束,有人在兰州上学,也有人在这里全职工作。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共同的追求的是习得一种除放牧之外的新技能。
玛曲县平均海拔在3000-3500米,是整个甘南藏族自治州最丰饶的湿地草原,这里培育了中国三大马种之一的河曲马,玛曲县也成为了中国有名的赛马之乡,每年八月份的玛曲赛马节更是一年中赛马活动的重头戏。
玛曲县往南,湿地资源愈加丰富,阿万仓湿地就在这里,蜿蜒的溪流在草原上交汇,俯瞰起来好似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平铺开来。
当我趴在草丛中寻找低机位时,一只麻雀慢慢的跳了过来,我趴在草地上期待它近一点、再近一点。按下快门的同时手指也被不知名的小虫子叮了,整个手背肿了两天。
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山脉,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座山系,但是它的主峰年保玉则峰一直是旅游圈的宠儿,无论是户外爱好者还是常规旅游爱好者,年保玉则都是他们的心头肉。可惜的是,它已经因为环境问题被关停,禁止任何组织及个人游览。
除了极致的自然风光,年保玉则也有着厚重的宗教意义。从古至今,年保玉则丰富的冰川和湖水资源养育着周边的游牧部落,它便自然成为了周边牧民的神山,今天,它已经是安多藏区最主要的神山之一。
为了弥补年保玉则关停带来了损失,人们又在其另外一侧开发出了莲宝叶则景区,风光虽不及曾经的年保玉则,但也足以安慰一下看不了年保玉则的失落心情。
从山下驱车慢慢向前,当一座座山尖如刀刃般的山峰拔地而起时,我确信,莲宝叶则就在不远处。
在4000多米的高山之间,拍照也是一件很费体力的事情,跑几步就得休息一下,否则心脏很有可能会蹦到嗓子眼出来。
从莲宝叶则下来,穿行在巴颜喀拉山山体之中,连续翻越五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垭口,其中最高处达4500米左右。
虽然现在无法亲近年保玉则,但是在翻越高海拔垭口时,依旧能远眺年保玉则,山体上的冰川清晰可见。在碧绿的草原地带,拔地而起的石灰岩山体格外显眼。
极致的风光往往在于险远之外,为了邂逅莲宝叶则,当晚十点左右我们才抵达班玛县。
水葬、树葬、土葬、火葬……私以为没有任何一种葬俗能和天葬一样,把人和各色生命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
藏传佛教轮回转世体系强调,世间一切生命均在轮回之中。此世为人,实为福报累积,彼世为兽,亦正常不过;此世为人母,彼世为人父。有限的生命体经过无限次的轮回,彼世的至亲,可能就是你今世恶语相加之人,亦可能是你此时的盘中餐。
天葬与轮回转世一同试图将人与各色生命体拉近到同一水平线。
走上天葬台,扑面而来的死亡气息,虽然这种气息会被大批的游客冲散,但是看着周边的石刻和雕塑,你很难把这个地方和死亡之外的事物关联在一起。
从这里进去,在一个拱形的空间内,四周遍布人的头骨(不知道真假),无论你往那个方向看,正视你的都是一颗颗头骨。
如果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葬礼,那一定是某位贤人大德才能吸引如此众多的送葬之人。
当吉时到来,天葬师开始工作时,山上的秃鹫也便骚动了起来,除此之外,骚动的还有人群。
当风把天葬台的帘子吹起来时,天葬师的动作与逝者的肉身忽隐忽现,骚动的人群外加酷热的天气,整个天葬台被燥热的空气裹挟着。
有人伸着脖子争取多看一点,有人默默坐在地上拨动着佛珠。从天葬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可能得持续一下午。
五明佛学院的红房子看起来乱糟糟,外加正在施工,一阵风过来,你最好及时捂住嘴巴。
在坛城旁边偶遇一位拿着相机的阿卡(僧人),我想他肯定能拍到一些我们很难拍到的阿卡们的生活照片。便凑上前去问:能看看你拍的照片吗?他给我们随便翻了几张看看,有几张一般人很难拍到的阿卡们的特写照片。
整个五明佛学院就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用自己的方式运行着,它比任何一个寺院更加庞大复杂。傍晚时分,陆陆续续会有小贩出来兜售牛奶,购买的不止有游客,还有佛学院的阿卡和觉姆(女修行者)们。
九点钟,不住在佛学院的游客一律下山离开佛学院,再晚就只能徒步下山了。
五明佛学院,外表看起来混乱,内部却有一套极其复杂的模式在维持着它的运转,不在佛学院体系内的人,是不可能看得到这样一套规则的。
为考验信众,部分寺院往往建在高山之上,观音寺就是这样一座寺院。
从色达县城出来,沿着河流穿行在深山峡谷,两侧山势愈加陡峭,河流也更加湍急,观音寺就建在峡谷中的半山腰上。
从观音桥镇换乘轿车前往观音寺,盘山公路多数地方仅能单辆车通过,如遇会车就得停车让行。而我的司机挂着耳机哼着小曲,连超两辆前车,那一刻,全车人差点吓得丢了魂,下山前果断让司机开慢点。
来观音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来拜观音的,有了现代交通,从山下开车到观音寺也就半个小时,如果没有这段公路,两三个小时也不一定上得来,对于信众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的。
从观音桥镇出来,公路越来越窄,一侧是岩石突出的山体,一侧是湍急的河流,绕行在山体边缘,视线空间仅有不到十米,注意眼前路况的同时,视线还得放远点,看看忽隐忽现的前方公路上有没有车子过来。
过来一辆大车,往往会占尽整条公路,在这里开车,不容的片刻恍惚,连紧张也不敢有。
河道较为宽阔的地带,水流还算温柔,如遇狭窄之处,流水拍击岩石的声音就在耳边咆哮。
从观音桥镇到马尔康,这算是一段意外之旅,出来之前做功课也没注意到这一块。加之这是一条大甘南线路,注意点都停留在藏文化,无意间便忽略了阿坝州的羌族。
当视线里出现耸立在山顶或者半山腰上的碉楼时,思绪一下被勾引了起来。
之前断断续续了解过羌族文化,印象最深的便是书中提到的羌族碉楼,现在,羌族碉楼就摆在我的眼前。
古羌人在周、秦等时期便有记载,十六国时期,羌人也曾建立地方政权。曾经在北方叱咤一时的西夏政权便是羌人的一支——党项羌建立的政权。
说到羌人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族群,他们经常被绑定在一起出现,即羌氐部落。根本上来说,两者关系不大,只不过都是游牧民族,早期基本同时出现在中原地区的西侧,所以被统称为羌氐部落。氐族人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前秦,极盛时期曾一统中国北方地区。今天在甘肃省的陇南地区生活着一群自称为白马人的藏族同胞,据考证,他们就是古氐族人的后裔。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
碉楼形式多样,有四角碉楼、六角碉楼,还有八角碉楼,一般因部落势力及财力的差异而不同。
这一路以来,看到的四角碉楼居多,破损严重,在即将抵达马尔康市时,看到了两座完整的八角碉楼。
除了石头堆砌的碉楼,这里还有石头堆砌的屋舍,但是石头堆砌的建筑往往没有任何抗震能力,如此便只能希望自然温柔以待他们。
马尔康市是此行中经过的唯一一座“大城市”,海拔只有2700米左右,地处峡谷之中,典型的带状城市。舟车劳顿了好几天,终于能吃点好的了:老妹儿……
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下午的菜市场、傍晚的城市广场,还有夜晚的酒吧街,都是不错的去处。
本想先吃饭的,逛着逛着就把吃饭的事情丢一边了,傍晚时分,在广场偶遇了一群排练民族舞蹈的演员。
远远的便看到演员们在集结,走到广场刚好迎来排练。
厚着脸皮找了位舞者拍了张照片,看得出来她应该是经常被拍的对象。
不明所以的我只能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时不时按下快门。
演员中有一位小哥长相酷似陈小春,连续抓拍几张后被发现了,临走前打了个照面,送微笑以表善意,同时收获了“小春哥”的微笑。
晚上,鱼火锅下肚,清爽悠闲不欲归。
马尔康的悠闲生活是短暂的,第二天一早再次向高原出发。
驱车走上当天的最高点,中国的两条大河流域尽收眼底,一侧长江流域,一侧黄河流域。
瓦切塔林的经幡和它的佛塔一样繁多,作为门外汉,只能感受宏大的规模带给人的震撼,因十世班禅大师在此诵经祈福,故而此处成了祈福圣地。
黄河因地形差异从而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异的景观,在高原之上,河流往往不受限制,河道会随意蜿蜒开来,此种特点在玛曲和若尔盖最为明显。
当所有人都摆开阵势,架好相机期待日落时,满天乌云警告人们早点下去,不然是冰雹是雨还真不好说。
趁没下雨,一路狂奔下去,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跑起来可真的累人,途中还出了点小插曲。
当晚,继续在高原吃火锅。
受天气眷顾,在九曲黄河躲过了雨,但是今天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驱车出发时,云雾将整个草原和我们包围了起来,虽然视线受阻,却多了一份梦幻的感觉。
三只猎狗,两个骑马的妇女,赶着一群牛,眼看要下雨了,也不知道他们要赶到哪里去。
行车没多久,雨便落了下来,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可能早就习惯了多变的天气,照旧风雨无阻。
一场雨让花湖变得冷清了许多,行人打着伞匆匆走过,有些路段和观景台基本没人,湿地中还飘落着几把被风吹下去的雨伞。
雨水也赶走了花湖的飞禽,一路走下来只看到了三三两两的飞鸟。离开的时候雨小了很多,人也多了起来,但此时我更关心晚上扎尕那的天气情况。
离开花湖,雨也停了,对扎尕那的期待重新涌上心头。
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骑行的朋友,想起了曾经骑行在路上的那七十个日日夜夜,前往扎尕那的途中还路过了当时借宿过的崇尔寺。那是第一次借宿在藏传佛教寺院,也是第一次亲近藏传佛教阿卡的生活。
相比一年前,扎尕那的道路系统已经变好了很多,一年前的泥泞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路。迭部县看到了扎尕那的旅游前景,开始大力投入开发,人流量也越来越大。
爬上仙女滩的时候看到一队父子或是父女在草地上放风筝,颇有点“爸爸去哪儿”的感觉。
虽然扎尕那人不少,但是悠闲的场所还是可以找到的,找一块草地坐下来或者躺下来,状态就跟这只小狗差不多。随着日落西山,草地上的人会越来越少,此时正是扎尕那最悠闲的时光。
藏族村落少不了寺院,就像穆斯林村落少不了清真寺一样,扎尕那的寺院就坐落在村子高处的山脚下。
如果你讨厌人多,大可找条小道穿进去,便能走到树林里面的草地上,这里空无一人,还有遍地开放的野花。
傍晚时分,扎尕那上空还满是乌云,我便放弃了看星空的想法。
十点钟再出来时,发现路边有人在拍星空,说是可以拍到一点点星星,索性我也出来试试。
站在路边上拍了几张后,乌云基本都散开了。
但是路边没办法拍人和星空的合影,索性又爬上了当天下午去过的仙女滩,路上还遇到了一群带着小凳子去仙女滩看星星的游客。
然而准备不足,拍了几张废片,人也冻得瑟瑟发抖,最后相机也没电了,快两点的时候,终于回去睡觉了。
当天早上的我跟扎尕那村子差不错一个状态,仙里仙气,走路飘飘然。
迷迷糊糊走上观景台,说来也巧,刚到观景台便赶上太阳越过山尖。
回酒店的时候走了一段泥泞路,再次体验到了一年前,我沿着泥泞路来到扎尕那的感觉。
在这个小小的镇子里,有两座藏传佛教寺院和一座清真寺,街道两边有酒吧、藏餐厅以及清真餐厅,还有那些专门供驴友住宿休息的青年旅社。
马路上的游客、僧人、穆斯林熙熙攘攘,幽秘中透着多元的喧闹。
从四川寺进入白龙江峡谷,便是白龙江的源头,这里的山洞中常年有水渗出,人们认为源头的水有去病赐福的功效,所以当地人以及来郎木寺朝圣的人都会进去蘸一点源头之水。
一年前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仪式,出于好奇,便跟着一群朝圣的藏族同胞进来,触摸了一下源头之水,洗脸倒是非常清爽。
寺院后面的草坪和树林既是辩经学习之处,又是休闲娱乐之地。
行程开始之前,我查到甘南地区有一道地道的藏菜,藏语名叫刀石合。根据孤独星球的推荐,我找了“达老餐厅”,打开菜单第一页便是刀石合,老板给它取了汉语名称——石烹羊肉。
一个完整的羊肚里装满羊肉和配菜,再放进几块石头,烹饪好之后将整个肚子端上卓来。在餐桌上,厨师用刀子将羊肚挑开一个小口,热气喷涌而出,转手又用刀面盖住小口,一会儿又打开,就这样持续好几个回合,羊肚中的热气才能全部放完。之后划开肚子,挑出石头就可以开吃了。
这一切都是在邻桌上看到的,他们看我兴致如此之高,便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尝了几口,满足了一下味蕾便回到了自己桌上,我更喜欢一个人的悠闲自在。
回酒店之前去了一年我住过的那家青旅,和老板寒暄了几句,老板说:今年来郎木寺的人太少了,可能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达老餐厅的老板也跟我这么聊过。
想要看晨曦就得付出早起的代价,冲锋衣的保暖层带了一路,今早是第一次穿在身上。
等我们上来的时候,法师们已经架好了长枪短炮。但是当天的天气条件并不是很好,远处厚厚的云层完全遮挡了太阳光,天边只出现了一点点朝霞。
朝霞虽然没有等到,但是却看到了郎木寺清晨的静谧,慢慢的有人上山转寺转塔,早餐的炊烟也升了起。
从郎木寺下来,我们驱车直奔兰州,回到了出发时的路,我也终于可以安心的眯一会儿了,至此,整整八天的大甘南走完了。
出发之前的知识库扩充,行程中的处处留心,结束后的总结回顾,无论缺少哪个环节都不会太完美。
记得给我爹说骑行时,他说:你这是要出去串乡啊……
现在的我还挺喜欢“串乡”这个词的,有时候听听爷爷在青海甘南等地“串乡”收皮子的故事还蛮有意思的,最“刺激”的要数他年轻的时候,带着翻译在新疆南疆地区贩驴子的故事。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跟随多才多艺又细心温暖的领队吾丹,重温九色甘南之旅!
老妈一直很想去甘南,准备哪年安排一下,甘南还是很值得去的
色调不统一
甘南的景色也非常美
想去甘南啊
引用 PictureZhou发表于 2019-08-12 14:15:22 的回复
色调不统一
超哥竟然也看,跟你的甘南差太远了,介绍几个模特,下次去拍
甘南的景色好美呀!
吾丹笔下和镜头里的甘南九色更浓更美了!能在甘南之行遇到文艺青年吾丹领队,是旅行的一大亮点啊!摄影能手,随和关切,润物无声的相处模式让人难忘 👍 👍 👍
美丽的风景在未知的路上
这是甘南么?这么美啊,也想去玩一次
比宣传部门
这景也太震撼了太美了
美丽的景色
是我喜欢的地方
能在甘南之行遇到文艺青年吾丹领队,是旅行的一大亮点啊!摄影能手,随和关切,润物无声的相处模式让人难忘[强][强][强]
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牛肉面真的很好吃
写的很详细
很用心的去探索未知世界
赞
甘南的旅程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写得棒!厉害了吾丹
看了你的甘南。我想去
作者描述的太好了,超赞
如果一次就忘不了的地方
精彩的游记
👍👍👍
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九色甘南 久久忘怀的甘南 领队吾丹好文笔手法 细细润泽游历的地方 其中需要细细体悟…… 色达、拉卜楞寺、九曲黄河湾…… 色彩的世界在笔者笔下一一铺展开来 一幅美丽的画卷 希望更多的人细腻如斯忘怀于此, 体悟身与心的碰撞灵与魂的统一…… 祝愿游侠客越办越好、更多年轻血液融入!
还从来没有去过兰州呢
照片拍的很美哦想去
👍👍
甘南秋旅,有什么活动和行程吗推荐一下哦
引用 元旦8发表于 2019-08-15 07:42:42 的回复
甘南秋旅,有什么活动和行程吗推荐一下哦
可以直接参加这个线路的,一般秋季在团在九月份,在之后就没有了,那天路不好走,秋冬基本不发团
甘南心中梦想的天堂
看到这样的房子让我想到了主新城区
用心总能发现许多绝美事物
看到清真寺就被震撼到了
好想去啊~
不管有多少顾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一趟
赏心悦目,景色宜人
楼主有心了
可以多放一点美食的照片地
甘南景色迷人,有时间一定去打卡啊。
有时间一定要去一次大西北
有时间一定去
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空下来一定要去一次
好喜欢大西北
西北的天空总是那么壮丽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