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洞头,很多人可能都并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它在哪里。
那么,就先来科普一下吧。
洞头是浙江省唯一的海上县市。
所以洞头岛是一个很特别的海岛,是有陆运交通可以到达的地方。
当大雨台风许多海岛都停航的时候,不妨来这里待几天。
既能感受到陆地的方便,又有海岛度假的氛围。
说不定这里就是下一个网红打卡地呢。
一行六人刚出温州高铁站,雨点就开始落了下来。
温州市区距离洞头自驾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雨越下越大。
看到大雨噼里啪啦打到车窗上的景象,不禁有点担心这两天的行程。
终于到了我们要入住的花岗渔村,车停在村子底下后一路踏着落雨拾阶而上,先去到民宿的餐厅里吃午餐。
这里原来是一个安静避世的小小渔村,现在被一个文旅公司承包,开发成了一个民宿综合体。
由知名设计师姚量统一设计规划,除了住宿体验,还集合了渔村观光、亲子互动、养生休闲、户外拓展等功能。
餐厅一楼有一个小小的吧台,主要吃饭的地方是这间石屋的二楼。
悬挂着的玻璃装饰品很有意思,仿佛就是滨海小屋该有的样子。
等了一小会儿后,丰盛的海边午餐就一道道被端了上来,鱼呀虾呀各种海鲜一应俱全。
海鲜面和右上角的海菜丸子超级好吃,还有图里没拍到的盐焗蛏子,配上米饭实在是太美味啦。
饱餐之后在管家的带领下,各自分开去找自己的屋子放行李。
因为一整个村子都是民宿的范围,各个房间都分散在不同的角落。
行走间有一种迷路的感觉,可能每走到不同的路口都会有新的惊喜,这种相遇感十分迷人。
我和宁宁住的2号楼是一个面朝大海的独栋小别墅,共有两层。
一层是一间榻榻米大床,楼上是纱幔大床,房间里都是大落地窗,有喝茶的角落还有大大的浴缸。
路上有大簇盛放的绣球花,在雨中更显得娇艳欲滴。
窗外的雨连绵不绝,原本的室外计划都不得已因此延后。
所以反而空出了一段时间,可以悠闲的过。
撑着伞走到民宿里的一间独立的玻璃花房,左右两边种满了仙人掌等绿植。
沿着通道缓缓走进,仿佛来到了一个微缩版的植物王国。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仙人掌们都直挺挺地立在眼前,还贴心地配了名牌,方便科普。
一路走进去,最里面是一间有着很多多肉植物的小屋。
屋里有只大金毛,名字叫“花田”,听说还有一只叫“花地”,正好和这里的民宿名字一样。
花田超级可爱,喊她握手的时候也会乖乖配合。
桌上摆了很多关于花岗渔村和花田花地民宿的荣誉。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在这里喝一杯饮品,体验一下多肉种植。
满眼都是绿色植物的感觉,太棒了吧。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此刻在这里心绪却非常平静。
从花房出来后,走了大约几十米,就到了渔村里的陶艺体验馆。
陶艺馆里到处散落着烧制好的还有半成品的陶器,很多都是住店客人前来体验制作的。
制作好之后可以刻上专属于你的名字,等待烧窑后寄送到家。
民宿房间内的很多陶器也是在这里制作的,是很有温度的器具。
最喜欢这个杯子的名字,“瓷杯为怀”,觉得很有个性。
教做陶艺的是一个看着很年轻的白白净净的小哥哥,跟这里的安静气质非常相符。
从言谈举止间都能感受到他对陶器的珍视和热爱。
认真学习陶艺的宁宁,和因为指甲太长没法体验只能拍照的我。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宁宁就起床准备去距离民宿只有几百米的洞头小洱海散步。
今天的天气让我想到王力宏的那首,“我在淋过一场大雨之后的晴朗,那是春雨里洗过的太阳”。
打开全玻璃的大门走出小屋,一眼就看到被大雨洗过的天空泛着最澄澈的蓝。
海景房的美好在此刻也完全显现出来,天蓝蓝海蓝蓝的景象让我们激动得连声赞叹。
昨天大风快要把我们吹飞了的花岗大桥今天也变得温柔如此。
好啦进入这一段的正题,小洱海。
据说这里最开始是一家婚纱摄影公司造的景,一连串小清新的少女心摆设。
正好今日雨后天晴,温柔的阳光配上蓝蓝的海,实在是太适合拍照啦。
这里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相思岙,有一种很中国的朦胧和诗意在。
超喜欢这个海上钢琴的感觉,特地给它留了个特写。
白色栏杆也超仙,找好角度能拍出天空之城的感觉。
回到民宿后发现早餐已经在桌上摆好。
一楼的屋顶有一半是玻璃的,在晴朗的天气既能沐浴阳光,又刚好在正午后不会被太阳暴晒,设计感十足。
进门右手边是一个开放式厨房,厨具餐具一应俱全,还贴心地配了烤箱和烧烤炉。
在某个夏日的夜晚,在房间门口的草地上跟家人朋友一起烤肉轰趴,想想都是很幸福的画面呢。
早餐后去渔村边上的滨海栈道散步,向民宿的后山上爬了几十阶石梯,往左就能望见海天一色的景象。
沿着台阶朝海边走着,感觉每一步都离大海更近了一点。
一走到海边视野一下子更加开阔起来,湛蓝色的大海、飘着几片云朵的天空、近处的彩虹桥和远远的青山,共同构成了一幅夏日画卷。
从这里已经开始了滨海栈道,沿着当地特色的红色岩石海滩而建。
一路上游客很少,只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在石滩上嬉戏或沐浴阳光。
看到这块巨大岩石,脑子里一下子浮现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阔。
有点可惜的是目前滨海栈道还没有完全环绕起村子,只能原路返回。
逛完海边后要回房间收拾行李离开花岗渔村了,虽然在这里的时光短暂,但感受过晴雨和独有的慢生活。
驱车一路沿着海岸行驶,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的颜色显得格外好看。
白迭村是一个安静的风车小村,处于几乎未经开发的状态,所以人烟非常稀少。
整个村子还处于很原始的阶段,像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
沙岙沙滩是洞头其中一个小沙滩,却是我觉得此行最干净最美的沙滩。
沙子细细软软,泛出浅浅的黄色。海滩上泊着几艘木船,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由于不是周末,沙滩上只有零星几个游人,点缀在大自然的风景里。
沙滩上还有人工建造的彩色风车等小景观,有看出想打造下一个网红拍照地。
但与小洱海拍照点的单一排列不同,这里的小景似乎与环境更加搭调,不会觉得突兀。
我就这样拿着相机在沙滩上随处走着,拍拍停停,阳光正好温柔不燥,海风也送来清爽。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沙滩上有人在布置鲜花和纱幔,一个男生和他的好友们对这个场景在进行最后的修缮,力求每个细节都刚刚好。走近了才知道是他晚上要在这里求婚,大海、鲜花、烛光、星辰,似乎一切美好的元素都聚集完毕,就等着女主角的光临。想着这个即将发生的场景,突然有点羡慕这个女生哈哈哈,祝他们长长久久永远如今夜一般。
海边有几家新开的客栈,在原本的石头房子基础上,上半部分墙面刷上了与天空大海相称的蓝色。如果夏夜在此伴着海浪吃烧烤看星星,一定是惬意非凡吧。突然同伴的闲聊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是了该离开这啦,脑海中的种种幻想也只能等着下次再实现了。
到达东岙渔村时,天气慢慢又阴沉了起来,这超快的变脸速度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东岙渔村是比较出名的一个沙滩,面积比沙岙更大,游人也更多。岸边停着许多可以出海带你看仙叠岩的游船。
岸边很多民宿客栈,多是比较老式的住宿,几乎很少有比较现代的精品民宿。然而在最靠近海边的地方有一家近来比较火的纯白色房子,叫做左舍·海天。
这个蓝色小卖部倒是在周围稍显破败的场景里显得格外出挑。
去参观了就在不远处的左舍另一家店,左舍·聆海。
这家更有现代感一些,楼顶还有适合拍照的透明船。
不远处就是洞头有名的油画村,定位有点类似石塘的小箬村。
但我没单独把这里列为一个目录,就是因为看过了觉得真的有点失望。
感觉是一个还没完全改造成功的半成品景点,也只有很少的几面墙上画着几幅画。
拍了几张之后觉得还是无法出片,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相机。
最后一站来到了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坐落于九亩丘海创园内。
这个地方距离油画村并不远,开车过去也就十多分钟的样子,可以参观完景点后顺路过来。
刚到博物馆时只觉得这个地方有点荒凉,周围几乎没有游人,进门之后才发现内里大有乾坤。因为此时没有别人前来参观,这个贝雕馆的馆主还亲自带我们参观讲解,非常荣幸了。
整个一层墙上都悬挂着各个年份和地方的贝雕作品。每一幅都做工精美,栩栩如生,层层叠叠,光泽夺目,一点点走过去不由得看呆了。
许多作品的主题是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名著和神话故事,仿佛孙悟空、唐代仕女、林黛玉……一个个从书中走出来到了我的面前。还有一些雕刻了全国各地的美丽风景,其中就有洞头最知名的标志景点望海楼。
而走廊尽头兀的出现了更大的空间,作为更珍贵的贝雕藏品展厅。每个展柜里都是些价值不菲的收藏品,有日本江户时代的小几、明末清初的螺钿珍品等等。这些藏品工艺精湛,艺术鉴赏价值极高,将贝雕和漆器工艺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一层的最里面,摆着一个据说是镇馆之宝的作品,名字叫《春色满园》,画面非常饱满又有足够的留白,娇艳的牡丹花瓣和孔雀蓬松的尾羽都仿佛要从画面里探出来了一般。
旁边是纪念商品的展柜,售卖一些大大小小的首饰盒和别的一些小的贝雕纪念品,古典又精致,如果是发饰很多的女孩子,一定会爱上它的。
二楼是体验贝雕制作的场地,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没法在此体验贝雕画的制作。墙上有很多人体验后留下的照片和作品,许多小孩子的作品好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看得我自愧不如。
旁边还有个小屋,虽然空间不大,功能可不小,是这里的贝雕动态非遗展示中心。有几个老匠人在演示贝雕工艺的制作,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与这些贝壳打交道,才有了这么多美好的匠心之作。
短暂但充实的两日,淋过大雨也见过最美好的晴天。
曾遇见洞头,遇见花岗渔村,遇见最澄澈的蓝色大海……
这段短暂的邂逅,都化作了这个初夏最斑斓的回忆。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