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以色列,也曾夜晚入住CCAV广泛报导的战火之地“伯利恒”,也曾行走在时代纷争的约旦河边界,走马观花,但确实看到真实的以色列。
印象中,这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神秘的“共济会”,神秘的军工技术,神秘的犹太人财富……
但更真实的是,当我晚上走在街头,看到那些人,仿佛置身于欧洲,当走在海边,看到那些黄黄的建筑,又仿佛置身于地中海沿岸。
他们由于缺水,会让我惊奇地发现,在路边的草皮原来是塑料的。
而垃圾分类,似乎也做得不错,尽管很多地方还是挺脏的。
咱们的摩拜单车也铺在特拉维夫的街上。
这种共享滑板车在美国也有,但如果在中国,会是怎样的处境?不敢想象。
这些在书本里,应该都看不到。
总有杠精会说,懂得这些又有什么用?
对!
懂这么多有什么用?
但不懂得多总比不懂要好吧?
有追求总比天天睡觉打游戏要好吧?
总有人问我,你怎么总是坐公交车我说环保、方便、便宜,多走路,对身体好。
同样,总有人问我,你怎么总是喜欢到处跑?我说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咖啡、牛奶、茶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就是认真工作之余,把别人平时喝酒、咖啡、牛奶、茶叶、抽烟、吃大餐的钱拿去看世界罢了。
其实旅行挺辛苦的,吃不好,睡不好,时差颠倒,我作为一个极端不挑吃的人来说,全世界有面包就行,也不需要热水,躺过机场大厅,住过各种各样的小旅馆,虽然还不至于特别自虐地穷游,但至少不是豪华五星游。
韩寒说过,世界你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至于有的人总以为自驾比跟团更高逼格,我觉得也是2young2naive 。
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自驾经验超过10年,自驾里程超过10万公里并走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鸟来说(毕竟老鸟起码50个国家以上),如果不做功课、不懂语言、不了解文化,那么自驾,也就是换个地方睡觉,走马观花而已。
自己尝试过出发地参团,到了目的地参团,全包团,半包团,针对不同的需求,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行走的路上,总能遇到很多风姿卓越大妈团,或者独来独往拍照团,当噼里啪啦拍完照,又倒回来问:这是啥?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我的习惯是出发之前都有详细的计划,充分的了解。
但是,如果是完全不同语言、文化、历史的时候,我更偏向于跟团,起码有个导游能解答这些你一辈子可能只来一次的地方。
有的人总担心跟团很赶,怕去购物店……
其实自驾一样也是赶早不赶晚,毕竟时间有限,有时候路程距离摆在那,早上不起床,中午才出发,到了景点着急忙慌,半夜赶夜路也更危险。
旅行不是度假,我觉得更是一种经历,去接触不同的风土民情,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更多的不一样。
以色列国父:拉宾。
在拉宾被刺杀之地,这张相片很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