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郎木寺的小喇嘛
来到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镇,突然有一种回到江南如沐春风的感觉。是不是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呢,还是这里独特的风景吸引了我?
下午四点导游带领我们从宾馆出发,穿过热闹的商业街,沿着上坡公路走到售票处,进入寺庙的范围,沿着小溪边的泥路一直走到一座巍峨的大殿。
大家脱了鞋子进殿,里面依旧是色彩艳丽的壁画,中间是三座金塔,有一座供奉着四百年前一个活佛的金身。关于金身,也有一段文革时期保护的故事。又上二楼,走马观花参观了许多座历代高僧的塑像。我们走出大门,开始了自由活动的时间。
往大殿后面的大山里走,满眼一大片碧绿的草坪,左手边的溪水在哗哗地流着。在溪边一对藏族夫妻,给他几岁的儿子洗澡。越往里走,山口陡然变窄,右手峭立的山岩下是一个钟乳石地貌的山洞,洞口竖着很多经幡。一座小木桥横在溪上,溪流被眼前的山体挡住,不知道峡谷有多深,很多游客和红衣喇嘛相继步入深邃的秘境。抬头只见倒三角形的蓝色天空,映着一株株青翠的雪松。
往峡谷里走了一百米,因为路不平,我便撤了出来。只见草坪上一大群下课的红衣小喇嘛排成一行来回赛跑,呐喊声欢笑声响荡在山谷。这些孩子其实和我们沿海的小学生一样,只不过他们不用参加过多的培训班,也没有学业的压力,也许他们的童年更幸福。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自己小学时的生活场景。
这一座废弃的塔基旁边,有两个小喇嘛在摔跤,还有三个在围观。一个小喇嘛,双手扯起另一个小喇嘛的腰带,使他两脚悬空,把他摔倒在地上,身手干净利落。我不禁问他,这是谁教你的。他挑衅:我爸爸是摔跤能手,你想不想跟我比试比试?
面对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的小男孩,我不禁笑着说:如果我赢了,人家会笑我欺负小孩;如果我输了,我更加会被别人笑的。
这个小男孩问我哪里来,又问我多少岁。我说今年47岁。他说自己有74岁了。我又问他,那你爸爸今年多少岁?他想了想说,88岁。于是我问他,那你爸爸14岁就生了你啊。
他不禁愣了一下,马上冒出一句话:你们浙江人说话都是放屁。过来一个大人,他们说了几句藏语,那大人也骂了我一句。我就把这几句对话跟他重复了一下,那人一声不吭走了。
为了缓和气氛,我掏出手机让他们看白善老和尚种田采药的照片,那些小孩子都很惊讶。那个小男孩马上批评我,要叫师父,叫“老和尚”是不礼貌的。
他们问:你们那里有小和尚吗?我回答:比大熊猫还要少。
看到远处来了一对白人男女,我问小喇嘛:你们学英语吗?
有个高年级的小孩说学过一点。
于是,我教了他们几句最简单的英语,一群小孩一边叫:come on!,一边招手把白人唤了过来。
他们彼此很感兴趣,我用蹩脚的英语充当翻译。当我们围成一圈的时候,我心想聪明的影友会用镜头记录。果然,来自广东的梁淑敏和长沙的王晖已经把这个镜头拍了下来。
交谈的时候,那群赛跑的小孩子发现了低空中有个无人机,都捡起小石头拼命地进行轰炸,先把它打下来。
又到了上课时间,一个大男孩一发令,他们都跑回到教室里。我也慢慢地往外走,还有很多藏民围绕着大殿白色的墙壁在转经,一圈又一圈走得挺快,而广场上的长凳上还是很多人在五体投地跪拜,许多游客远远地用远摄镜头偷拍。
在湍急的小溪边,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独木桥,总有一两个小喇嘛站在独木桥上,拿出脸盆里那长红布,一头拎着放在溪水里像水草一样游荡,最后提起来放回到脸盆,跑回到矮小的房子里。据说这些小喇嘛离家很远,这一座座矮房子就是他们的集体宿舍。偶尔还看到房子里有青年喇嘛,也许,他就是大师兄。 永嘉黄伟写于20190909深夜。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无忧无虑的少年
记下生活点滴
郎木寺心灵的鸡汤
迷人的地方
一群可爱的人们
让心灵宁静的地方
人文摄影圣地
照片拍的很有故事感
饼看起来很好吃
引用 羲禾发表于 2019-09-30 09:57:54 的回复
照片拍的很有故事感
🙌
孩子们的笑声总是最欢乐
可能还是要顺着他们的思路沟通 也许是他们见过的游客太多了 心中也会有些许的不耐烦吧
去哪里都要注意一些什么 当地人很好相处吗
引用 王冷静发表于 2019-10-19 11:31:37 的回复
可能还是要顺着他们的思路沟通 也许是他们见过的游客太多了 心中也会有些许的不耐烦吧
对
体验不一样的文化
相继步入深邃的秘境
郎木寺的小喇嘛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