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这是余光中先生在《洛阳桥》里的一句话
今天想要与你们分享的便是刺桐之城——泉州
这个充满着人文与历史气息的城市
泉州别称“刺桐城”,其中心城区为鲤城区,因形似鲤鱼而得此名。泉州虽为福建省内的小城市,但光是“世界宗教博物馆”这个美誉就让人不可小觑。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儒学、妈祖等各式庙宇都汇聚于此,宗教文化繁盛程度可见一斑。走在刺桐城内,三步一个庙宇也不是不可能。
踏上泉州初就先在书本上率先品味了一番泉州的风貌。《泉州味道》里面详细地叙述了一条条斑驳的石街古巷背后的人物故事。泉州古巷中的大宅院多为官宦世家或是海外经商华侨所建,有些甚至都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宅院也逐渐没落,隐匿在了这些小小巷中,若是细心观察还是能够从斑驳了的历史细节中,窥得庭院百年前繁华的历史风貌。就是这个充满了历史与人文底蕴的城市,让我心生向往。背上自己的行囊,去这个百年古城内追寻悠久的古早味。
踏上我的第一站时刺桐城就给了我一个别样的惊喜。当我放下行囊,在城区内骑行时差点碰到了一只小狗,刚好被寺院一个小和尚见状,提醒我要好好看路,注意来往的小动物。我实属无心,被指出来虽然有点窘迫,但是这个好心善良的小和尚,让我感受到这个充满着宗教文化气息的城市,的确有着与其它城市不一样的人文特色。
一路走加骑行的确可以将这个老城区的主要庙宇景点走一个遍,一个下午我就已经将主要几个寺院都观摩了一遍。但无奈自己对宗教文化的知太过于贫乏,也就只能放上图片,不过多地作解释。所以如果你们对宗教有更好的认识,也可以随时找我一同分享自己的见解呀~
鲤城不仅形似鲤鱼
这里的众多庙宇
只要是有池塘
必定会有鲤鱼和鳖
如此众多的庙宇,汇聚于鲤城区这一块小小的土地,各种庙宇共生共存的情形实为罕见,能够将文物古迹保存地如此之好,历经百年而始终未曾变迁,也就只有刺桐城这一处了吧。“世界宗教博物馆”果真名不虚传。
我将第二日单独留给了开元寺,和那些名不见传却有着背后历史故事的小巷。“东西塔对望了多少年”,你若不去亲眼见过,又怎知那些佛塔斑驳岁月的痕迹,再想要去深究其历史呢。开元寺内仅是东西二塔的年岁都已经将近800年,而开元寺更是拥有着千年历史。
清晨走在寺院里也不乏众多来晨练的老年人,无论是闲情逸致散步也好,或是三两成群在树下打太极。他们选择感受清晨古寺的宁静,亦是古寺历史的见证者,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正是将寺庙佛语真正融进了自己的生活了的那一群人,无形中也成为了这个刺桐城文化的构造者。
从开元寺出去就是众多小巷,纵横交错在刺桐城的腹地。因自己已将《泉州味道》翻了个遍,里面每条古巷的名字虽全未记清,但多数巷子还是能够叫出名字的,当看到那些标识小巷的名字时,有一种见到未曾谋面却以书信良久的老朋友的感觉,倍感亲切。
三朝巷的全称是“三朝元老巷”,但现在的人更愿意将其称为三朝巷。在这里最显眼的门口就是三朝茗茶这个招牌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像一个茶馆,倒像是一个家,里面只摆有桌椅,几样简单的茶具,一个竖式冰柜,仅此而已。
从内堂出来的老人仿佛很高兴我的到来,简单与我聊了两句之后又邀我坐下喝茶,拿出他最好的武夷山大红袍来款待我,真的让我实属意外和惊喜。我们聊了很多,老人仅仅只是简单聊聊家常,时光却已然过去了大半。坐在这小巷内,看看来来往往的旅人和刺桐本地人,酌一壶清茶,能够品出其中特有的兰花清香,时光仿佛在这样的巷口内过得特别地惬意。
除了三朝巷,还有旧馆驿巷内的展览也让我印象深刻。刚巧赶上了旧馆驿巷7-1号的展览。古建筑被破坏或是损毁是比较可惜的事情,后人为了将古建筑的原貌呈献给更多的人,会选择将古迹复原。这里的展览详细地介绍了这里大宅院内的建筑,每一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详细罗列了宅院修复前的规划图、建筑图、修复后的细节成果展示,让人不得不感叹民间匠人精巧的手艺。
来泉州当然不能错过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木偶戏以及梨园戏。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下午四点钟在通政巷木偶剧团旁边的小院,刚好有一场木偶戏。木偶戏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能够传承的“手艺人”却不多。一个提线木偶想要活灵活现,需要40多条,有些甚至更多的线来操控。在木偶做一个动作时,最多地需要用一直手牵控7条线,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本展现不了提线木偶真正的风采。
这次木偶戏带来表演的都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必定是极爱提线木偶的。跟着唱腔,操作者木偶人的动作,一句句台词都被他们记得滚瓜烂熟,甚至是脸上的表情也能够跟着木偶的一举一动,全身心融入到这个角色当中,能够让作为观众我都能感受到木偶的情绪波动,仿佛与真人无异。
演员赋予了木偶真正的灵魂,木偶戏最为精妙的便是一举一动的呈现,都由演员本身来操控,而他们对于木偶情绪的解读,也能够通过木偶戏展现给作为观众的我们。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体验!
晚上在饱餐一顿后,闲逛于泉州街头,静静地在府文庙门口等着那场南音,被称之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我充满期待。
来文庙听南音的多是本地老人居多。柱子上刻有“一曲南音解千愁”的字样,木制的桌椅,桌上摆有茶具,夫子泉这个小庙更像是一个茶馆。果然,南音的演出一开始就有座上客点上了一壶茶,慢悠悠地喝着茶,听听南音,一晚上的时间便过去了。在泉州这个小城市我感受不到任何快节奏,都是慢慢悠悠,无意间一回首,一天的时间便隐匿在小巷街口和经典戏曲中去了。
泉州虽不是省会,也不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如若你喜欢研究历史和宗教文化的话,我必定首推你来刺桐城看看。这里的建筑物都有着百年历史,却不改其风貌,能够在众多发展的星星点点小城市里,保留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历史,实在是一件幸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