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秋天。
尤其喜欢“秋”这个字眼。
在我看来,秋是一声梧叶,一点芭蕉,也是三更忽梦。
————
看过的秋天也不算少,曾在十月的北疆遇见温暖的村庄,也在十月的额济纳触摸烫手的胡杨;曾在十一月的江南邂逅烟雨小镇,也在十一月的北方拥抱草原清冽的阳光...
如今想起来,这些年过往的旅行依然历历在目,但论起“深刻”,大概抵不过这一次的北京之行,抵不过2019年的结尾我所见到的: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简单真实,最像秋天。
我花了30分钟来决定这场旅行。
又花了30分钟预定好订酒店和机票,最后30分钟用来简单地了解交通和食宿信息。
⭐️
常常会觉得,旅行的时光就像在做梦。
短短三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深度了解一座城市,但却能更清楚地感知这座城市的细节和日常。对于每天匆匆忙于工作的我们来说,逃离原有的生活和压力,短暂的记忆里,全部都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画面,或许这才是旅行难得的意义吧。
北京之旅。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发现我的相机里已经拍了近999张照片,手机显示日均21000步,“亿通行”app里不断提示北京地铁的行程信息.......虽然距离上一次来北京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是关于这个城市的一切,都在被我慢慢捡拾,它的形象,也慢慢在我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
Ps.
我不是很喜欢去拷贝百度百科的生硬介绍,以下文字仅是来自于一个普通游客脑海中「关于北京的故事」。
这篇游记分为2部分,前者主要是旅行的所观所感(景点、风景、美食、心情等),后者是一些实用信息:包括交通、购物、住宿攻略、注意事项等。大家可根据喜好直戳目录喔!
北京的秋,是老舍在丰盛胡同10号的丹柿小院。
老舍先生在《住的梦》中是这样写的:“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北京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
是他笔下曾写到的“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北京的秋,是赵雷的鼓楼小院儿,是宋冬野的安和桥北。
是大大小小的胡同和胡同小巷里嬉戏打闹的孩子和晒着太阳的老人。
北京的一条胡同就像一个小世界。
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们,有川流不息的三轮车和小电驴,有回音响亮的叫卖吆喝声,这一定是北京才有的生活。
在我心里,北京的秋更像是一个又一个营业至凌晨小酒馆、咖啡店、西餐吧、爆肚摊,我称它们为“解忧杂货铺”。
我是一个胡同文化爱好者,对老北京胡同有着迷之兴趣,简单来讲就是我很爱走街串巷,用脚步去感知一座城市。
胡同算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北方文化。
北京的胡同非常多,特别是在鼓楼附近。鼓楼东大街和安定门西大街中间的区域有几十条胡同纵横交错,都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要是想体验真正的市井气息一定要来这里逛逛。
都说胡同是来北京旅行必须游览的打卡点,比如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等等。其实南锣鼓巷和烟袋斜街在我印象里,是和西安的回民街、成都的锦里是一样的存在。
所以此行,我特意避开了游客蜂拥的热门目的地,用一个夜晚和一个午后的时间,暴走漫步,捕捉下了我心中真正有人情味儿的——老北京胡同。
帽儿胡同、菊儿胡同、黑芝麻胡同、大经厂胡同、车辇店胡同、五道营胡同、方家胡同、谢家胡同、分司厅胡同.......
我喜欢闲逛,这些记忆深刻的胡同名字也太有趣了!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在看到路牌之后窜进去一探究竟。
我喜欢看人家院子里种的花、养的猫,窗台上摆放的多肉和绿萝,还有秋末初冬四合院儿里的一棵老柿子树。
胡同里的居民大多会在自家门上挂一个帘布,家门半掩着,常常还会伴有忘记关掉水龙头的“滴答滴答”声响。
胡同小巷两边是房顶很矮的瓦房,屋子里面很少有厨房和独立卫生间。居民们晾衣服、晒床单会直接晾到四合院儿里,阳光透过柿子树直直的照耀着,仿佛就拥有了一整年的太阳。
这只小狗可太幸福了!前一天晚上和第二天午后,两次我经过这条胡同时,都看到它就这样卧在家门口,不是在睡觉就是趴在地上仰望天空思考狗生,安静到好像拥有了全世界的美好~
据说,北京的胡同大多是正南正北分布的。
所以在分清方向后你只需要选择一条喜欢的小巷,不用看地图和导航,跟着感觉走就好,觉得哪里好玩了就停下脚步瞅一瞅,拍拍照。路边,时不时还会闪现一座名人故居、重点保护建筑、历史文化遗迹等等, 惊喜不断。
相比南锣鼓巷,我更推荐大家穿过马路,经过鼓楼东大街去对面的北锣鼓巷。
走进北锣鼓巷,大致会经过大经厂胡同、北卜洼子胡同、分司厅胡同、谢家胡同、琉璃寺胡同等一系列小众胡同。
没有了摩肩接踵的游客和各种烤大鱿鱼、疯狂土豆片、纪念品商店,有的是掉落满地落英缤纷的金黄银杏,有的是开在巷子深处的便民商铺和果蔬小摊。
文艺青年们在古旧书吧的门口徘徊拍照,骑着单车旅行的女大学生们,来回迷路找不到同伴,着急去补课的家长牵着小孩的手一路奔跑......
🌞
午后时光:
围坐街边的老年人们悠闲地打牌下棋,垂柳衬托得他们年轻气朗。环卫工人们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闲聊琐碎家常,或者闭目养神低头冥想。
路过一家小商店,我进去与老板问好,买了一袋充满童年回忆的小浣熊干脆面。
逛完胡同,突然发现暮色已晚,三四个小时竟已悄悄溜走了。
脚下的银杏沙沙作响,抬头是散落在墙头砖瓦上,厚厚的落叶,仔细一闻,还有前方不远处一户人家里传来的老北京酱肉香味儿。
虽然对网络上火爆的网红店兴趣不大,
但以下几家小吃经过我亲测实名推荐给来京旅游的朋友,颜值高&口味佳:
🍜No.1
文宇奶酪店:南锣人气甜品,推荐红豆奶酪
人均:16元
地址:南锣鼓巷49号
🍜No.2
吉事果:巧克力味的西班牙油条
人均:31元
地址:南锣鼓巷胡同50号
🍜No.3
帕尼诺餐吧:意式简餐餐吧,装修精致
人均:79元
地址:南锣鼓巷福祥胡同3号
🍜No.4
抹茶良品:抹茶控的天堂,推荐抹茶甜筒
人均:13元
地址:南锣鼓巷胡同63号
相信众善奉行,也曾虔诚跪拜。
————
雍和宫之于我,是比天安门、紫禁城,更为重要的存在。
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也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依然愿意用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去寺院祈祷。
雍和宫的香火很旺,平日里的游人就不少,更别说是逢年过节的重要日子。在这里你会看到好多有意思的画面,有的令人唏嘘,有的令人深刻。
关于雍和宫的历史渊源,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
宫殿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藏传佛教黄教寺院。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雍亲王胤禛,雍正继位后这里成为“潜龙邸”。又因乾隆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由此便成了“龙潜福地“,且与紫禁城的皇宫同一规格。
每到一个地方旅行,一定会想要有所收获或者说想要留下点什么。
雍和宫便是这样的存在。
无论是举着自拍杆不停自拍的年轻女孩,还是背着布兜横冲直撞的中年妇女,或是虔诚念经双手合十的素衣信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来此的理由,哪怕只是一个渺小的心愿。当然我也有。
“回望来时路,素心以生活”。
————
这是好几年前,未满20岁的我在即将离开色达佛学院时发过的一条朋友圈。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所有的善意,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2016年,音乐人赵雷写了一首歌叫《鼓楼》。
熟悉雷子的朋友大概知道,雷子是地道的北京人,就住在鼓楼附近的四合院儿里。任世事如何变化,他简单如初。
《鼓楼》里雷子唱到:“站在鼓楼上面/一切繁华与我无关/当107路再次经过/时间是带走青春的电车”。西安也有一座鼓楼,甚至从名气和价值上来讲,都胜得过北京。
但不得不说,我最初关于鼓楼的执念的确源于这首歌,源于我想去看一看107路公交车,看它驶过鼓楼东大街的那一刻。
从鼓楼散步可以走到「烟袋斜街」,这是一条充满各色特产和小吃的商业街。店家老道,商业氛围尤其浓厚。不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这里穿过走到后海,也就是传说中的“酒吧一条街”。后海酒吧有点像丽江,也有点像成都,但却少了那些能安静听歌的清吧。出于对嘈杂和低消的避讳,我匆匆走过。
穿过银锭桥,沿着后海公园的小路散步,五光十色的灯光让这片湖水显得尤为安静。
十一月的北京晚风习习,有点微寒,刚好适合抱着奶茶和肉松小贝闲逛。
绕过酒吧街,深夜的后海边除了三三两两就地摆摊的手艺人,基本没有行人。经过摆在路边的小摊时,手艺人与你一边打招,一边喃喃自语“收摊咯,今儿有点冷,要早点回家”。
远眺了望海楼和野鸭岛,经过了孔乙己酒楼和后海壹号,就到了西海。走不动了就骑单车,绕着西海边骑行,风从耳边划过,留在了湖边的垂柳上。
四下安静,手机导航突然提示到:“前方「积水潭」到了”。
-咦,这又是哪里?
-喔,是回去的一条近路!
喜欢看山看水的人一定要去颐和园,如果喜欢读《红楼梦》更要去颐和园。
来颐和园之前,我去北京外国语大学探望了多年未见的亲人,一位和蔼慈祥的爷爷,还有妈妈的表哥表姐几家。
虽然从小到大只见过两三次面,但他们对我却尤为亲切。
吃饭的时候不停给我夹菜,怕北京的风大给我戴帽子,去洗手间会在门外等着我,家里茶几上摆满一整桌的水果和坚果,细微的关心和爽朗的笑容......这些画面,都让我收获了太多的爱,让我喜欢北京。
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们去了颐和园,舅舅说“北京最好的季节就是深秋,这个时候来刚刚好”。
是啊,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云、有桥,没有高楼、没有尾气排放。
十七孔桥上,是老大爷放着十几米长的风筝,身手矫健。
会让你想起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的场景。静静走一走,眼前是万寿山,身旁是昆明湖。对了,还有印象最深的「颐和园长廊」。
听说这条「长廊」是全中国最长的游廊,长廊里每个小亭子的距离都是300步,刚好是普通人散步的最佳距离!廊内1万4千余幅“苏式彩画”囊括了山水花卉、人物典故等各类题材,精致到挪不动脚!
这里更像是帝都的“后花园”,
而我也更喜欢颐和园的原名“清漪园”。清清爽爽,颇具皇家园林的气质。
在北京的几天,
印象深刻的是,我感觉京城的居民们都很会养动植物。(植物杀手羡慕脸.jpg)
不论是被爬山虎包围的墙壁还是家家户户窗台上、房门前摆放着的绿色植物,花花草草,好像永远都养的葱郁生机。就算自家的院子狭窄又拥挤,主人也一定会修上一个精致漂亮的红色院门,贴上一幅崭新的“福”字,红红火火。
落地的第一顿饭吃的匆匆忙忙,在酒店叫了护国寺小吃的外卖。老北京炸糕和芝麻饼,还有一份咸口的卤豆腐脑就是一顿简餐。
然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老远飞来北京的第二顿正餐选择了新疆菜......
在朝阳参加一场活动,正巧看到了大悦城有一家评价还不错的巴依老爷新疆菜馆,想都没想就直接奔去。
想念许久的凉皮子、丁丁炒面、炒馕、鹰嘴豆菠菜,吃到的瞬间简直幸福感爆棚!完全消灭了旅途的疲倦,让我可以打开胃口去享受烤鸭爆肚~
爆肚是胡同深处推车卖的小摊爆肚,
卤煮是鼓楼边儿挂着灯笼的老字号卤煮,
炒肝是胡同深处招牌响亮的深夜食堂炒肝;
糖葫芦是大爷骑车吆喝卖的冰糖葫芦,
烤鸭是小区旁本地人才知道的老字号烤鸭;
茴香饺子&西红柿鸡蛋饺子是立冬被挤爆的地道京味饺子馆;
还有稻香村、鲍师傅、7-11、太太好粥、油炸串儿、猪肉脯、羊肉串......
————
美食永远是与人情味相关的。
有了藏于市井的京腔叫卖声,有了空气中飘着的油盐味,食物才变得尤其好吃,也成了说出来就会想念的好味道。
这种在大都市看到的平淡生活令我难忘,大概这就是旅行最有趣的片刻。
生活总是平凡又荒诞,但总有一些人和食物,很用心。会让你在异乡,尝到经久不衰的“人间烟火气”。
🍲No.1护国寺小吃(护国寺总店)
种类最齐全,名不虚传的老北京小吃聚集地,人气爆棚
【推荐品尝】
老北京炸糕(我超爱)、芝麻酱烧饼、豌豆黄、驴打滚、糖油饼、杏仁豆腐
北京知名夺命小吃——【豆汁&焦圈】、【卤煮&炒肝】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大家量力而行,保命要紧~~我是真的不行哈哈哈
人均:30元
地址:护国寺大街93号
🍲No.2四季民福烤鸭店(东四十条店)
吃烤鸭真的不用去全聚德啦~本地人外地人都爱的四季民福值得拥有
【推荐品尝】
精品烤鸭、巧拌豆苗、宫保鸡丁、京味爆肚、干炸小丸子
人均:160元
地址:北京东四十条23号
🍜No.3巴依老爷新疆美食(大悦城店)
害,我太爱新疆美食了,上辈子可能生在乌鲁木齐吧
【推荐品尝】
新疆凉皮子、珍珠丁丁炒面、囊炒卷心菜、和田烤包子、老爷自制酸奶
人均:79元
地址:青年路朝阳大悦城9F
🍜No.4馅老满(安定门店)
偶然发现的宝藏饭馆!
来北京必吃的超大馅儿饺子,皮薄馅大,让我爱上吃饺子的老字号!本地人强推!
【推荐品尝】
馅老满招牌饺子、猪肉茴香饺子、西红柿鸡蛋饺子(有点黑暗)、西葫芦鸡蛋饺子
乾隆白菜、京酱肉丝、宫保鸡丁、蒜泥茄子、赛螃蟹、腊八蒜
人均:60元
地址:安定门内大街252号
🍜No.5张妈妈特色川味馆(交道口店)
胡同拐出来的人气川菜馆,火到人挤人,北京最好吃的钵钵鸡没有之一!
【推荐品尝】
钵钵鸡、红糖冰粉、连山回锅肉、伤心凉粉、麻婆豆腐、酸菜鱼
人均:80元
地址:交道口南大街76号
Ps.为什么短短三两天能打卡这么多地道美食馆子,因为出发前我可是饿了整整3天^^(大噶切勿模仿)
🚗【错综复杂的交通问题】🚗
首都北京的交通网四通八达,目前共有17条地铁线,公交也十分便利,可以说没有去不到的地方。
建议大家到了北京立刻下载【亿通行】app或者购买【交通一卡通】,很多地铁站都可以办理,自动购卡机上可以新购卡,50元含20元预充值,不用了可以退卡。
📷具体信息如下:
🚗
1.【亿通行】可以扫码乘坐地铁,非常便捷
地铁运营时间:
5:00-23:00之间,每条线路会有不同
高峰期:
早7:00-9:00,晚上17:00-19:00点
票价和购票:
北京地铁采取分段计价的方式,最低票价3元/人,根据公里数计算票价,换乘之间无需出站和再购票。
🚗
2.【一卡通】刷卡乘坐公交车
一卡通可以用在公交车、地铁、轨道交通
甚至部分公园( 比如景山公园就可以刷交通一卡通)消费,费用是市民优惠价
特别提示:乘坐公交车时需在上下车前各刷一次卡
📍【京城疯狂买特产之——稻香村】📍
提到老北京特产,不是果脯,也不是茯苓饼,我的脑子里只有三个字“稻 香 村”!
~敲黑板~
在南锣鼓巷逛过的朋友都知道,几乎是五步一家稻香村,每家店里都不乏络绎不绝的游客。但是!这些都是假的!!只有带有三禾“禾禾禾”标示的稻香村才是真正的老北京稻香村!大家务必要认准哦。
稻香村的糕点名不虚传,特别是逢年过节最受欢迎的{京八件},种类多到眼花缭乱,每一个点心都不会踩雷!大家可以任意搭配装在礼盒里,点心的保质期是3个月,各个都有老北京特色,带回家做伴手礼最好不过啦。
⭐️【糕点种草-亲测推荐】⭐️
1.酥皮糕点:牛舌饼、山楂锅盔、枣花酥、椒盐酥、鲜花玫瑰饼、抹茶酥、绿豆凸、肉松饼、老婆饼
2.蒸炸糕点:沙琪玛、夹沙方糕、枣糕、蜜三刀、奶油麻花
3.其他:桃酥、拿破仑、蛋黄饼
⭐️【出行前list&注意事项】⭐️
这份清单给特别是像我这样说走就走的朋友:
1.证件类:身份证、银行卡
2.电器类: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相机、备用电池、sd卡、三脚架、自拍杆等
3.生活用品:护肤品、面膜、防晒霜、太阳镜、雨伞、换洗衣物、洗漱用品、纸巾、吹风机等
4.药品类:感冒药、肠胃药、抗过敏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等
5.服饰着装:北京的秋冬气候干燥、晴天为主,温度比较干冷,建议穿着羽绒服、大衣即可,旅行还是以以舒适及轻便为主!如果想要拍照好看可以带一些长裙、小礼帽等~
6.酒店预定:北京的酒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贵,属于正常价格。建议提前网上预约酒店最好选在地铁站附近方便出游!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
2019年的结尾,北京的风很大。
风是颐和园垂柳下大爷放起的风筝,风是地坛公园散落的满地银杏,
风是黑芝麻胡同口的冰糖葫芦,风是秋天的信差,让我赶了一场惊鸿一瞥的梦。
难忘北京的秋末初冬。
图文均由本人原创,如果喜欢,请联系朵洛经同意后方可转载,下次见。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