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序

    写游记最早是文字,后进入图文共存时期,一篇游记有美妙的文字还有现场的图片,更加吸引人了。现在还能加入视频资料,可算是真正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了。游侠客建立了文、图、视频能三者合一的游记平台,的确大大方便了游记的写作和欣赏。试用了一下游记平台,感觉十分方便、直观,它的效果是一般文字写作软件所达不到的。在此平台上写出的游记,肯定都是声动的文章。注意,我用的是“声动”一词,而不是“生动”一词,这不是笔误。因此类游记除了文字、图片外,还有声音及会动的视频,所以用“声动”一词。
    今试写一声动的游记,以作引玉之砖。望各位能欣赏指正。

    令人心动的秋色

    多彩的秋天,又来了!该出发了!去哪儿呢?除了黄色银杏、红色枫叶等大众彩叶外,还有哪些小众的彩叶?“南京--止马岭--池杉晨光”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小众彩叶秋色吗?美丽的图片加华丽的形容词,还有许多先行者的介绍和评价,更让人的期望值升到了顶点。就这样定了吧?“不能把预期想得太美好、太完美”、“期望值越高,失望率越高”。但没有高的期望值,也就没有了出发的动力,不是吗?就这么定了。

    南京 止马岭
    南京 止马岭

    事前的准备 及愿望

    目标定下了,接下来就是相应的准备工作了。首先,红叶的最佳时间,就选各次活动时间的中间段,这样最保险了。其次,天气,这个有点难,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于是,我成了一个天气爱好者了。时不时地要去查一下南京止马岭的天气预报。而且还不只看一个预报台,要看好几个台的预报。因为是多天后的预报,难免会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但太接近出发时期,又怕名额爆满,最后落个空。有时真有点左右为难的。如果烧香有效的话,真想烧柱高香给老天爷,能保佑如下:天好,能看到日出,而且要是红日,能将金红色的阳光撒向池杉林,让秋日杉叶显得无比鲜亮;但天上不能万里无云,要有点云,能看到朝霞;要有雾,但雾不能太大以至白茫茫一片,反而影响视线,最好是湖面上能有点薄薄的雾;不能有大风,破坏了镜面般的湖面,但到时要来上一阵微风,使得晨光下的薄雾能在湖面上慢慢地飘散;气温不要太低,冷得人手脚不灵;还有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要南下,会带来大风、降温、降水和雾霾!!!,千万千万推迟一点到达;还有,...... 还有...... 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有个极贪心的老太婆,要求一个接一个,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走进止马岭

    为了不失时机能观景看日出,4:30就早早起床了。一路上,除了明亮 的车灯和路边偶而闪过的灯光,周围一片雾茫茫的,大雾果然如期而至。不由人有点担心起来了:如此大雾,会影响观景看日出吗?眼看快到目的地了,还是这样子。下了车,四望之下,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连景区在什么方向都不知道。好心的大巴司机打开了汽车大灯,一道光柱射出,前方出现了去景区的上坡路。 在光柱的指引下,我们边走边看,光柱之外,还是黑洞洞雾朦朦的,也不知天况如何。能否见到日出,成了最大的迷团。忽然,天际出现了一轮弯弯的下弦眉月,这挂在东边的弯月,就是带给我们的福音:观日出有戏了、日出的位置点,也能确定了。只要将弯月当成一段几何上的圆弧,作它的垂直平分线,平分线与地平线的交点,就是日出点了。这样,寻找拍日出机位时,就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了,也能提前避开一些障碍物。当然,现在还没有到达观景区,日出点的位置还得等会儿再定,目前还得继续赶路。

    哇!这好象有点像丘比特之箭

    走了不一会儿,天上的弯月却消失了,看来今天的天况不夠好,不但雾大,而且天上云量也很大。担心在一步一步的增加。在一个岔路口,队伍停下了。领队要大家决定下一步的方向:是先上山看日出然后下山看晨雾池杉,还是直接去湖区看日出和晨雾池杉?结果是兵分二路,各取所爱。考虑到上山下山的要在路上化许多时间,再加上等日出的时间,行程会比较赶,此外天气也不太理想,很可能在山上也看不到日出。因此决定直接去湖区。一则可有更多时间观看拍摄晨雾池景,再则天气如不好,拍不了全景、远景,多拍些近景总是没问题的。

    一件担心的事

    从卫星图可知,湖区实为一个水库区。长约400米的水库大坝位于湖的东北边,池杉区位于湖的西部,观景台也在这一带,所以我们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湖区西部,如要拍湖区与池杉林的全景,则要去堤坝上。好在时间比较宽松,趁天气已有点微微发亮,就各处走走,摸摸周边情况。 由于大雾的原因,整个湖区周围都是湿糊糊的,树木及草叶上都是是露水,就连游步道及栏杆上也都是水珠。根据昨日气温曲线图看,今日凌晨前后,有七八个小时,最低温度曲线跟露点温度曲线是重叠的,有这样的大雾和露水也就不奇怪了。走近湖边,却发现湖水很浅,露出了大片干涸的湖底。和图片上的湖区完全不一样。不免产生了些许失落感,可能见不到水淹池杉、树在水中长的美景了。难道我们要看的水上森林将要变成陸上森林了吗?

    几近干涸的湖水
    网上截图之 水中池杉

    日出前

    天渐渐地亮了起来,湖边树丛逐渐显出淡淡的身影。这里的树木的确与城市公园中的树木不同,有种别样的风格,也许就是所谓的原生态吧。反正也是等着,就拍了几张糊糊的照片。再沿湖转到大坝区,已有不少人在拍摄湖区全景了,这的确是拍广角的好地方。特别是坝边的小亭,一亭一人一相机,本身也成了一景。更有不少游侠等不到最佳的光影时刻,抢占了最佳位置就开拍了。 

    天终于亮开了,池杉和水面都清晰了起来。我发现池杉树有的还长在水中,有的已完全露出水面,成了陸上池杉了。这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人能进入林中,和池杉来个近距离的亲密接触。试想如果是滿水时期,所有的池杉都被湖水淹着,那我们只能在观景台或游步道上,隔着护栏观看了。顾不得护栏上的水湿,人们纷纷翻越护栏,进入林中。[ 之所以要翻越,是因为护栏并无进入湖区的出口和台阶。护栏的原意当为游人的完全,另一层意思当为避免游人进入湖区。]游人高兴了,但水鸟却离开了岸边,游向湖的深处。刚来时,湖边还无人影,可隐隐看见许多水鸟在湖边觅食,现在则是难觅鸟迹了。

    近观池杉

    下了游步道,发现地面还是很干实的,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只有近水处才有点湿软,所以不宜过于接近水边。向前望去,一棑棑的池杉近在眼前,高大又挺拔,主干笔直地伸向空中,有种冲天的气势。分枝上的树叶变得火红火红的,哪怕没有红日的光彩,照样给人以热烈而深刻的感受。秋天的池杉红叶,名不虚传,比起水杉的铁锈红更为热烈更有吸引力。由于已是近距离的观看,池杉粗大的基部,明显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米多的高度、一抱多的周长、浅白的着色,象及了公园里涂过石灰水的树木,和上部细长的主干形成明显的差异。这浅色的树茎,正好记录了湖区滿水期的最高水位。

    深入林区的游侠

    天大亮了,天空云层还是厚厚的,看日出?已是无望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游侠们的游性。树林中到处是游侠们的身影,观景的、拍照的、自由漫步的,一片欢乐。这也许是人类自然基因中的一种爱好吧。必竟我们老老祖先的生活和森林是密不可分的。

    太阳还是不肯露面,一值期待的最佳光影迟迟没能出现,大家也没有耐心继续在一个机位上死等了。该做啥,就做啥。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太阳出来了”。只见从云层的空隙处露出一小部分的太阳。这已经不能算日出了,只好算是“日露”了。但就这残缺不全的太阳,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只一小会儿,就又钻进了云层。又是满天云了。

    会飞的相机

    原本想在光影最佳的时刻放飞我的无人机,但一直没有出现我所希望的光影,而能在湖区停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空手而归,当然不行。即便拍摄的效果不夠理想,也要飞!
    最后的装备该出手了。准备已久的航拍开始。  

    [把我们所用的航拍设备叫做无人机,其实定义是不夠精确的,因为无人机的种类太多了,军用的、农用的、警用的、各种专用的,......实在太多了。按国际海关的定义,我们所用的消费级无人机设备应称为:“会飞的相机”。在海关通关登记时应填成:“会飞的相机”。不然海关人员肯定要进一步核实是什么类型的无人机:是不能通关的军用无人机吗?]

    相机--分类--陸海空装备

    航拍,使我们拥有的拍摄机位从二维平面,进入了三维立体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拍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有了上帝之眼或鸟的视角。) 而从可选的角度和机位数量来考虑,二维和三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二者完全是级差上的区别。而在有了“会飞的相机”之后,航拍就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普通民众也能玩航拍了。航拍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得乘上飞机,只有极个别人才能玩的,高大上的职业了。

    我把我的相机归为三大类:即陸、海、空三大类装备。平时我们所用相机都可归为陸军装备。因为用这类装备拍摄时,大多是在地面步行移动进行拍摄的,算是陸军,如加配上车辆也就是机械化陆军,还是不能上天。而配有相机的无人机却能上天进行操作,所以把它归为空军类。而能在水面或水下进行拍摄的相机,归为海军装备,相当于有了水面舰艇和潜水艇。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分类,以三军比喻来进行相机分类。
    (本文前部介绍的图片,都是陸地上拍的,算陸军;现在介绍的图片是空中拍摄的,算空军。海军部分放在最后介绍。)

    石城

    看了上述照片,你就知道,想要找一个能方便移动机位、又互不干扰的好位置有多困难。这时,是否有点想插上翅膀,如(水)鸟一般飞上天空或落入水面,自由自在地找一个好角度?同一场景,从空中(或水面)拍摄和地面拍摄有什么不同?有何特色?二者的感觉如何?
    以今年的网红打卡地龙鳞坝为例,要看到最好最完整的龙鳞状瀑布画面,在地面上是无法做到的,除非是上天。

    相机可看作眼睛功能的延伸

    眼睛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场景,但没有记忆功能,它不能将看到过的东西进行保留或加以重现,但相机却有此功能。所以 说相机是眼睛功能的延伸。我们的眼睛不能移出眼框,作物理性的位移。就算是螃蟹这样的动物,能将眼睛伸出眼框,但还是不能离开自体的。可是相机能代替眼睛,作移出身体外的物理性位移,或上天,或下海,并将看到的场景,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如再配上现代科技手段,就能实时地以鸟眼或鱼眼的角度观察世界了。这种人机合一的配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

    我的海军装备

    说起相机的海军式装备,就得要有防水的相机和相应的无人船了。当相机紧贴着水面以零高度进行时,所看到的完全是一种新的视角。当相机潜入水中时,则完全是鱼眼的视角了。
    下面先来一段水面拍摄的原始视频,体会一下零高度或水平面高度的感觉。是否有种水鸟视觉的味道?

    春天到了,人们往往喜欢去湖边,沿湖漫步,欣赏湖光春色。但有没有想过,从另一角度去欣赏呢?

    再来一段水上航拍。[算海军航空兵吧] 这样,就能从海空二方面,更全面、更好地欣赏水上长廊的春天美景。 

    水下拍摄  相机也可以有潜艇部队的功能

    水下拍摄实例。一个很小很浅的水塘,大约只有尺把深,上面长滿了浮水植物,根本看不到水面下的情况。人想要潜水下去,根本不可能,太浅了。这时,防水的相机就能发挥作用了,起到人眼的延伸功能。当然,由于制备所限,无法进行实况监控和操作,所有操作都是盲拍进行,能看得到些什么水下情况呢?是漆黑一片吗?只有天知道了。所以可称为“水下探秘”了。
    下面就是水下探秘的视频记录《小水滴之--水下探秘》  所记录的情况,估计99%的人都没有见到过、也没想到的。不信吗?那就打开视频看一看吧!“经过路过,不要错过”

    后记

    刚离开湖区不久,北风就明显增大了,风一阵紧过一阵,天色也越来越阴沉了,四周又变得雾朦朦的,时不时的还飘上点小雨,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潮湿,感觉温度比早上还要低,强冷空气紧跟着我们的脚步到了。要是冷空气再提前几小时到,那早上的湖区将完全是另一番景像了。看来老天爷还是挺照顾我们的。

    外出游玩前,总会有很多非常美好的构思和想像,但实际往往会有许多不如意、不夠理想的情况(如天气发生变化等),出现一些失落感。平时我们所说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其实都只是一种祝福语。实际上那有这么好的事。不管出游的结果如何,我的游兴不会少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乐趣,六七成或七八成总有吧。不出去,连一二成的乐趣都得不到。旅游如此,学业、就业、创业不也如此吗。
      行动吧,期待着下一次的出游!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序
    • 02 / 令人心动的秋色
    • 03 / 事前的准备 及愿望
    • 04 / 走进止马岭
    • 05 / 一件担心的事
    • 06 / 日出前
    • 07 / 近观池杉
    • 08 / 深入林区的游侠
    • 09 / 会飞的相机
    • 10 / 相机--分类--陸海空装备
    • 11 / 相机可看作眼睛功能的延伸
    • 12 / 我的海军装备
    • 13 / 水下拍摄  相机也可以有潜艇部队的功能
    • 14 / 后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