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朋友们问我福州攻略的时候,我总是这样建议:上午就用徒步的方式走一走福道,看看惊动了联合国的巨型艺术装置,还能将榕城的山水景观尽收眼底,下午就去三坊七巷看看明清建筑,熟悉那些在中国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还能吃到永和鱼丸、木金肉丸、同利肉燕等鼎鼎有名的福州小吃。晚上就去夜游闽江,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现在,我会建议朋友用一天的时间,好好逛逛三坊七巷。因为应该很难再有一个地方,随便一脚踏下去,你的脚印就和某一位风云人物的足迹重合。

这里,“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走过,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始人沈葆桢走过,翻译《天演论》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走过,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走过,中国报界先驱林白水走过……

翻动历史,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或少映现在三坊七巷。稍一数,竟达一百多人之众。

时代发展的列车滚滚向前,大家都在拼命向前奔跑,许多事物就会不自觉地被我们抛在身后。传统中国里的人情与手艺,以及由此产生的缓慢而诗意的生活方式,如同渐渐漫漶模糊的风景,越来越远。

逆行在快时代里的守艺人

好在,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在这方水土下也养育了一方手艺。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里,绘画、图腾、器物的制作等等,都有着生命初始时期的简与拙,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活力与无穷的想象。

这些手艺和守艺人,就像地里长出来的榕树,山间生出的云朵,屋顶冒出的炊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依存关系。

他们是一个个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做油纸伞,画糖画,画扇的……他们是一个个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一个个面容模糊的普通人。

那时候没有“非遗”,他们只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他们行走在坊巷间,风雨兼程,且歌且行,为自己也为别人,在身后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

上周参加#我与三坊七巷的十年#旅游体验官活动,再次好好感受了一番三坊七巷的美。我们走街串巷十二时辰,细数三坊七巷的变化,想给大家呈现一个复杂有趣的三坊七巷,一个妙趣横生的三坊七巷。

希望你借由藏在三坊七巷的手艺中,可以探索到福州这座城市更新的一面,进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三坊七巷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呢?

或许,是早早苏醒的南后街。就像刹那间回到了19世纪的老福州,两人合抱的行道树下是木板钉起来的老旧房子和店面。
或许,是在三坊七巷最秀美的花厅园林里,了解福州油纸伞文化,体会一把青石雨巷中油纸伞的古典之美。
或许,是饱览闽剧文化的水榭戏台,让我们窥见古代历史的真相与文化艺术的概貌。
或许,是林则徐纪念馆的一个惬意午后,用心倾听这位“老者”诉说他的故事。

南后街:描绘糖画记忆

游走在南后街,你会偶遇一位糖画艺人——林振杰师傅。一个炉子、一块石板、一袋糖块儿、一把铁勺子、两把小铲子,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陈设,饱含着他三十多年的执着与热爱。

他说,“这是祖传手艺,我是第3代传人。经常有外国游客过来找我作画,我会尽量做得更好,让他们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福州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说着,林师傅笑了起来。

多少年后再看,也依然会让人会心一笑,忍不住童心泛滥。

南后街:摇曳扇画流年

在三坊七巷人流往来密集的南后街上,民间手工艺人们是一群特别的存在,几尺摊位之间,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些画能够让人静下心来,一提起笔,心自然就静下来了,那么看我这幅画的人,他也会相应地感到心很静。”在人流往来密集的南后街上,年逾四旬的扇画艺人罗知秋拿着各式画笔在圆形的扇面认真地点缀着。

罗知秋是江苏扬州人,出生于江南水乡的他,从小对书画颇有好感。罗知秋善写意、花鸟、山水和人物,在福州生活了二十余年,福州的山山水水都成为了他笔下创作的素材。其中不乏福州特色的茉莉花、福州的三山两塔、三坊七巷等著名景点。

他说,因为这个东西做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也热爱这个行业,也希望我们这个行业得到传承下去,它毕竟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也希望它慢慢地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小黄楼:看尽繁华回归平静

小黄楼位于黄巷36号。它的大门很不起眼,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买门票后跨门而进,里面十分安静,但推门而进,有推开一个世界、进入另一段时光之感。

这座宅院是三坊七巷所有宅院中居住名人最多的宅院,还有两个三坊七巷最秀美的花厅园林。

在这间教室里,我们偶遇福州油纸伞非遗传承人严磊老师,体会了一把青石雨巷中油纸伞下的古典之美。

说起油纸伞,不少福州人的印象都是从2010年开始南后街上出现的一个不大的摊点开始的。

长长的青石板路边,地上摆着、墙上挂着的都是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为数不多但错落有致、分外抢眼。

摊主就是时年24岁刚刚大学毕业的福州小伙儿严磊。转眼9年多过去,严老师如今已成为福州油纸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跟我们细说油纸伞文化,制作的方法是遵循最古老的工艺,棉线得一圈一圈地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个油纸伞要花上20多天,天气不好还得更长一些。“这活急不得,就得慢慢来。”

油纸伞史料记载是王审知入闽时带过来的,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想让福州人遗忘的油纸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不仅是一件伴手礼,试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来了,路人打着油纸伞,那是何等风景!”

很高兴自己能以这样体验的方式来记住这项非遗文化,用几个小时候的时间,搭乘了一段守艺人一点一滴削出来、磨出来、涂上去,是耗费时间去慢慢等待它们成型的一段时光旅程。

水榭戏台:饱览闽剧文化

水榭戏台是福州三坊七巷珍藏着的一颗明珠。

过去,三坊七巷的精英阶层、文儒显达每逢宴席、节庆,高门大院里总会建一个戏台为了友朋聚会听曲。在三坊七巷的衣锦坊里,就藏着福州目前保存最完好、也是仅存的水榭戏台。

岁月尘封,戏台静立水中,但岁月的风霜依然掠不走它的神韵。飞檐临空、翘角钩月,霸气依然。

水榭戏台所在宅院系郑氏宅院,每年办春酒或婚嫁等喜事时,主人都盛情地请来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他们坐在厅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而女眷们则坐在酒楼和阁楼上看戏。

置身于此,200年间的故事就在这片片金光里闪烁。明、清时期福州官家生活、民间戏剧和节庆活动仿佛触手可及。

前段时间跟闽剧演员林特老师一同去宁波推介会,好好了解了一番闽剧。

“现在小朋友都不看戏了,外地人来到福州,想看闽剧都找不到地方看,有的人甚至不太知道,福州存在着这么一门戏曲。”提起闽剧,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它不仅流响于坊巷之中,又喧闹于码头之上,在戏里戏外都透着福州人的百年故事。

看着台上的林老师,又感叹,幸好有这么一群人为闽剧而生,为闽剧的传承孜孜不倦的守艺人。

林则徐纪念馆:小印石志怀高远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时刻激励着我们。

他不仅是个卓识远见的政治风云人物,也是一位书法家。作为三坊七巷走出去的名人,更是地道的福州人,其实除了书法,林则徐对家乡的寿山石文化也是很有研究。

这代福州人都听说过“福州三宝”,牛角梳、脱胎漆器这两件不会错,但第三件通常会被说成寿山石。(其实是油纸伞)寿山石对福州文化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技艺载体,更是融入了福州文化的历史。

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寿山石默默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在三坊七巷找到寿山石踪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大至殿堂楼阁,小至案几陈设,都有寿山石深沉的痕迹。

在林则徐纪念馆陈列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一件林则徐后裔捐赠的箱子分外引人注目。这个伴随林则徐的小小木质印章箱,是他生前的珍爱之物,储存着他自用印章和寿山印石,也见证了他对福州寿山石以及篆刻艺术的钟情和喜好。

印象最深的是林则徐的一枚石章篆刻「宠辱皆忘」,这枚印章也陪他度过逆境。这两天临摹了他的印章来提醒自己: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三坊七巷里有很多寿山石店,还会给你现场篆刻。在听这些叮叮当当的声音里,仿佛也让我们敲出了和寿山石守艺人之间的无缝对接。

写在最后

林立高楼与悠久古建,是过去与现代的交融,你尽可游走于它的每一个角落,去倾听和感受每一段,关于三坊七巷的眷恋。

三坊七巷在作为景区的同时,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穿梭在抹着灰泥的高墙之间,踏着被岁月打磨光亮的青石板路,墙上是青瓦铺成的飞檐,抬头只看见细长的天空,历史似乎就在眼前展现。

而藏在其中的守艺人,他们以时间为纬,以双手为经,经纬交织,日月轮替,他们不仅守护着各自的手艺,也在用自己的双手,让乡愁在人间烟火中继续缭绕。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