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老杭州人,杭州最美的街是哪里?
十个里面会有九个人回答:北山街。
北山街的冬天很美。
西湖的晨风拂在脸上有点冷,天下着蒙蒙细雨,西泠桥头健身拍照的人不像平日里那么多,孤山脚下的那一大片荷叶已经泛黄,早已没有了夏日娇艳的荷花。
岸边近处的荷茎依然矗立着,低了头的莲蓬半浸在水中,野鸭、鸳鸯和灰天鹅悠然自得地在栖息和啄理着羽毛。
北山街的历史底蕴十足。
北山街的故事从少年宫开始,很多年前,卖油郎独占花魁的事情被代代相传,后来,被明代冯梦龙收录在《醒世恒言》中。
如今,卖油郎不在,多的是假日无休的读书郎。而昭庆寺仅存的大殿前,槭树开始泛红。
过望湖楼,转角是蒋经国先生的旧居。
还有坚匏别墅、省庐、静逸别墅、抱青别墅、菩提雅舍,错落排列的那些民国建筑,那些年代感的旧痕,该是记录着多少坊间故事。
走累了,坐在星巴克临窗的座位上,透过梧桐树,断桥就在窗下,而喧闹很远。
湖对面的孤山,梧桐树叶也黄了,林逋先生的梅花还没开,鹤已经不再来,唯留下经久传唱的词句:“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北山街的游人如织。
绕过北山路熙攘的人群,沿一条小径而上,可以寻觅到大佛寺前的那三棵古银杏树。
大佛寺早已荒废,大院落里的那棵很容易找到。
偏殿的两株可以远远望见,待想要走近,却寻不见路。
你会被这两棵硕大的古银杏震慑。
那么,最美好的日子,大概是遥遥而来,来这里看看杭州城里最美的银杏,或者在银杏树下,喝一杯温热的茶。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游客聚拢来,听风赏叶,怀古思今。
路边的木椅上坐着三两人,静静地望着湖心缓缓驶来的行船,心也跟着行船缓缓地移动,船与水交织的地方,生出一道浅浅的水纹,微微地荡漾着,荡漾着。
吟一句梧桐诗,将梦种在心头,在月圆之夜,日出之时,将那片片金色的叶子抚弄,恰如得到金风玉露,不觉心旷神怡,心满意足。
从郁郁青葱到片片浅黄,从团团荫蔽到点点漏光;
从鸟语花香的春天,到秋叶飘飞的初冬;
从层层利落到飘飘飞舞。
北山街,总能把西湖的美带进人心。
喜欢北山街。
因为她透着 杭州 精致的浪漫。
她就在美丽的宝石山下,一边贴着北里湖,一边点缀着很有说头的老房子。
喜欢北山街。
因为人们爱到北山街来看荷花、踩落叶......
喜欢北山街。
因为无论四季,它总能在繁扰岁月里,带给人一份安宁。
北山路的冬天,充满着大气的异国情调。
北山路有间新新饭店,上百年如一日浸淫在浓郁的民国风情里。
这个你也许无数次路过、却熟视无睹的地标性建筑,无疑是通往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不二捷径。
它不如香格里拉名头响盛誉远,不比凯悦高端精美有口碑。
它只属于杭州,怀旧而又古典,如同一个百年冻龄美人,穿着滚边的手工旗袍,烫着老式的卷头,涂着十指猩红寇丹,叼着宝丽来香烟,懒懒倚在北山路口,冷眼斜睨这纷争的世界。
入住过这里的名人,随便说几个就是这样的分量:徐志摩、林徽因、鲁迅、茅盾、郁达夫、张爱玲、郭沫若、丰子恺、巴金,还有芥川龙之介、泰戈尔……
新新饭店的门童,长衫马褂,留唇须,待客的笑容不甚殷勤,浅浅的谦卑与淡定,你跟他咋一对眼,险险就进了时光隧道。
门童为你推开大门,大厅一面浮雕,记录了百年新新的发展史,时光仿佛倒流到1913年。
杭州的旅馆业始于清初明末,在沪杭铁路开通前,杭州只有客栈,而且这些客栈都集中在城里。 沪杭铁路全面通车以后,来杭的旅客渐渐增多,杭州的旅馆业也随之兴起。
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杭州,全线拆除了旗营和城墙,取消了宵禁,打破了几千年来城湖相隔的历史。西湖由此成了“湖上春来如花”的城中湖。钱塘门外开始热闹起来。很快,在湖滨、北山街环湖一带,旅馆业慢慢兴旺了起来!
最早开办的有新新旅馆、惠中旅馆、西湖旅馆等。
据《民国杭州市新志稿》记载,“自沪杭铁路通车后,促进商业,益形发达。
其中以旅馆业最为发展。
盖杭州各商号营业以春季香市(每年阴历二至五月,外地来天竺、灵隐进香者极多,此时称为香市),秋季观潮,两季为最旺。
杭谚有春季赚钱,秋季过年之说,意为商家一年赚钱之期,便在春秋两季。
旅馆业,得本市交通日便之利,故在进香观潮之际,旅客骤增,故莫不利市三倍。”
到了1929年西湖博览会举办期间,环湖一带又添了不少旅馆,如沧洲旅馆、瀛洲旅馆、西湖饭店、天然居饭店等。
而周边环境、地理位置最佳的要数新新旅馆、西湖旅馆、惠中旅馆了。
这三家旅馆的价格也比杭州的其他旅馆贵。
又据1935年出版的《西湖游览指南》记载,环湖一带的旅馆如瀛洲旅馆、东南饭店、湖边旅馆、东方饭店、蝶来饭店、西冷饭店、惠中旅馆、葛岭饭店、杏花村等,除蝶来饭店与新新饭店价格相当,每日标价约在八元至十余元不等;其他旅馆的价格均在它们之下。
而相比之下,新新旅馆的名气更大,早在1923年,由徐珂编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湖游览指南》中就已提到新新旅馆: “建筑精美,风景天然。
饮食一项,兼具中西。
游湖者居此为适,西人尤乐之。
更备有游山之藤舆、泛湖之瓜艇,意兴所至,悠往成宜。
可见新新旅馆却为其时颇具规模的酒店之一。
在那个年代,《申报》的总经理史量才和秋水在这里建造了秋水山庄,他们高山流水,视为知音。
在那个年代,新文化运动进行时,胡适向往自由恋爱,和表妹曹诚英(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在新新饭店开始一段“烟霞洞之恋”,当时胡适就居住在403房间。
坐落在精华段的北山路,距离西湖不过10米,左前方便是断桥。
顶楼一个270°面朝西湖的大露台才是隐藏的“杀手锏”!
就在西湖河畔,在新新饭店穿着旗袍享受一份“徐志摩的下午茶”,西式甜点融合缤纷水果元素,遇见传统中式点心,葱包桧与定胜糕。
看着这粉嫩的外表,少女心被大大的满足,粉红色系的马卡龙表面,点缀着一朵小巧的樱花,
樱花奶冻,整朵樱花静置其中,晶莹剔透,浓郁的奶香中渗出淡淡的樱花香。
蔓越莓慕斯配上甜渍樱花,酸甜而不腻。
还有每个樱花季都不能错过的甜点水信玄饼,让人忍不住一口一个Q弹,将这甜甜的味道送入口中。
除了樱花限定美味之外还搭配抹茶慕斯、奇异果蛋糕、三文鱼卡娜佩斯、明治还有两款当季中式咸点,荠菜春卷和迷你葱包桧!
咬一口,满嘴香甜。
斯里兰卡红茶煮的奶茶,与传统伯爵红茶结合做出的曲奇饼干,配上浓香拿铁。
呷一口,回味无穷。
在下午和闺蜜相约谈天说地,舀一小块甜品
轻啄一口徐志摩下午茶,透过落地窗的阳光拿起手机来张自拍,精致的下午茶时间从此刻开启。
这样的下午茶,无论是品味、格调,还是背后的文化,都做到了极致。
下午茶,已经不再是模仿英国贵族商贾们的闲情生活,作为中国城市里的那些有见识的人们,下午茶慢慢成为了一种享受人生的态度,以及去发现城市之美的方式。
冬日澄明,将冷未冷,宜出行,宜美食。
远离了城市的科技和喧嚣,穿越回百年以前,赴一场文人墨客宴。
新新饭店一楼的湖景岸线餐厅,在北山路北侧,临湖而立,近观孤山秋色,远眺雷峰塔景。
出个门,便是满目的风景。
冬日,寻这么个地方吃饭,也是极好的。
大堂放着黑白老电影,伴着周璇的“秋季到来荷花香”,耳畔袅袅。
身着淡蓝色民国裙褂的服务员,侧身而过,胡适之和曹佩声的曲曲折折已成佳话。
在新新的中餐厅吃一席地道的杭帮菜,清蒸鲈鱼、芙蓉蟹粉、野生菌炖盅.....
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就如同百年之前,文人雅客也曾在此谈论时政,指点江山。
就如特色菜——赵四小姐的牛肉。2-3毫米厚的牛肉片,软松易嚼,配着杏仁薄片,香脆可口。
油爆河虾,河虾爆得适时,只是酱汁配得不足,略微有点干。
杭州酥鱼、松仁菠菜,无功无过。
红糖麻糍,外层煎到香脆,内里卷着白芝麻和花生碎,香而不腻。
【呛蟹】
呛蟹是是杭州人熟悉的老底子菜,
咸鲜的腌蟹激发味蕾的记忆。
鱼冻、八宝菜、笋干烧肉,
原先家里头都是烧一大盆子,
三道菜能吃好几周。
简单配米饭,口中弥漫的是朴素的温馨。
【虫 二 】
传说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
夜游湖心亭,被西湖美景所吸引,
感叹“风月无边”,
于是就题下了“虫二”二字。
【 美 玲 色 拉 】
蒋介石酷爱家乡的小菜,
宋美龄却是酷爱生蔬菜色拉。
普通的蔬菜沙拉上配了坚果和鱼子酱,
清清爽爽,又健康养生,
中和蔬菜的涩味也丰富了口感,
怪不得是深得美玲喜爱!
【胡 适 的 暖 锅 】
胡适云游海内外,
总与名菜“一品锅”结伴。
1919年美国哲学大师杜威下榻新新旅馆,
胡适等人在何庄老楼宴请了杜威先生,
其中就有这道一品锅。
【 金 瓣 玉 质 钩】
名字韵意十足,其实是一道传统家常菜。
老杭州们都叫它“八宝菜”,
用黄豆芽、黄豆瓣、时令笋、爆腌菜,
炒一炒就是时令美味了!
【 拿 舟 玩 月】
徐志摩曾感叹西湖,
“清绝秀绝美绝,真是理想的美人,随她怎样的姿态,也比拟不得的绝色。”
于是就想要“拿舟玩月”。
这道菜选用钱塘江里的江鲈鱼,
肉质白嫩鲜美,回味略带甜,
刺少还没有土腥味,
蘸点醋居然还能尝到蟹肉的口感。
【陌 上 倾 橙】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
讲了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
这道最后的甜品,
也用“倾橙”来表达初恋的酸甜。
整颗香橙挖去果肉盛作容器,
里面装上炖煮后的竹燕,
竹燕形味与燕窝相似,口感润滑,
鲜嫩爽口,沁人心脾。
在新新饭店最值得一住的绝对是15间分别请来15位独立设计师的“名人房,多少名人在这里居住,并且谈笑风生。
多少各色各样的故事,多少笑与泪水。
多少惆怅和回忆。
客房内玩转沉稳却不呆板的民国风,窗外或是西湖湖景,或是一个精心打理过的空中花园。
小小的一间房,空间划分上也堪称经典了。
淋浴间、卫生间、泡澡间、双洗手台的盥洗室都是独立分开的,茶水间也是独立的一处,不是办公桌旁的延伸或者安放在一处墙角,处处体现出民国精致的气质。
在这里还可以喝到正宗的十八棵御用西湖龙井!!
看到十八棵三个字,只能加上语气词“我去”,有种值了的感觉。
老式电话的旁边还放着一本书,名为“老杭州记忆”,百年间,住过的名人无数,李叔同、徐志摩、胡适、鲁迅、茅盾、丰子恺、巴金,芥川龙之介等等。
泡在浴缸里,体验柔软肢体的放松,红色玫瑰的点缀。
放一首古老的歌曲,点着香薰蜡烛,将灯光调的微微柔暗,泡在浴缸里,闭上眼睛细细品。
漫漫沉醉,沉醉在温柔的怀抱里。
这里的房间和庭院亲密接触,与外界关联。
窗外翠绿葱葱,亦或是落叶纷飞。
都能伸手触及,闭上眼睛一嗅,是自然的香气。
在房间里可以穿上民国的旗袍,恍若穿越一般。
在这里肆意拍照,任意摆拍,张张都是大片。
在这里,每一个布景都那么精致,可谓好看的酒店千篇一律,用心的地方万里挑一。
如同“西湖旅游模式”,新新旅馆诸多理念也体现了经营者的远见。
当时的杭州城内主流还是简陋的客栈形式,而新新旅馆的客房内不仅配备了完善的洗浴设施,更有酒窖、雪茄吧、斯诺克、书楼间等新奇的“洋玩意”。
建国后酒店行业才正式设立清洁标准,新新旅馆足足领先了几十年!
在这么优秀的酒店拍照,可谓是一种幸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以来,杭州就是繁华之都,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时尚之美,皆汇集于此。
夜晚的新新饭店也是更加沉静、温柔!
在酒店的资料中可查询到,1919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来华讲学,5月5日至10日下榻新新旅馆。
期间,世界名人多次聚会新新旅馆。
因杜威是胡适与陶行知先生的导师,故特别提到。
在这里可以尽情拍摄明国风照片!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弘一大师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词;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丰子恺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小画。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上海滩霞飞路上穿着旗袍的摇曳身影;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剪着齐耳短发穿着蓝布学生装的女学生。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挎着竹篮、垫着蓝印花布在街边卖茉莉花串的白发阿婆;
新新饭店曾经的民国时光,就像长满梧桐树的大街上拉着客人紧跑的人力车夫。
想起狄更斯那句话:“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那是一个黄金时代。
而新新饭店的时代,在建筑和旧物的保存中,在游人的拍摄中,这么留存下来!
驻足于新新饭店的各种旧物之间,陈伯为你讲述属于新新饭店的往事岁月。
他就像一个穿越过来的旧人,和你讲述一场百年大戏。
仿佛是目击者,仿佛是历史的见证。
新新饭店有一间特别的陈列馆,里面完好保存了很多历史的文物。
曾经的旗袍,曾经文人墨客在新新饭店用过的器物,曾经的书信。
这里的气息让能了解了背后的故事之后,肃然起敬。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旅馆,这是一家有着历史文化,有着说不尽、道不完故事的百年饭店!
大厅放着着古老的留声机,当黑胶照片开始转起来的时候。
大厅里曾经众人跳起洋舞的样子,恍然呈现。
黑胶唱片,既有唱词婉转、九曲回折的江南小调也有三十年代百老汇的万种风情。
此时的人们打开留声机,唱片咿咿呀呀的都是回忆与怀念,时光荏苒却回味无穷。
那时有着歌舞升平的百乐门。
那时的歌星比赛有着和现在截然不同的味道。
那时七大歌后的声音至今还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永恒记忆。
新新饭店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了中式家具。
传承千年而不衰,其形之大度,意之深远,蕴含着沉淀千年的意境与气韵。
时至今日,仍散发出永不落伍的魅力。
昏黄的灯光下,中式家具线条简练,古朴典雅,在每一个细小的曲线、弧线的设计背后,都蕴藏着中国人对于文化以及生活的理解和创新。
墙上贴着古老的海报。
新新饭店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地方,各类历史人物相继粉墨登场,各种新事物争奇斗艳。
新的生活方式剧烈冲击着这片古杭州城。
这个新旧交迭的时代,西风东渐之余,而发扬传统书画艺术的民国广告画堪称最绚丽的时代画卷。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企业和各大小画家合作,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广告画。
呈现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与协调的视觉风格。
为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增添了一丝丝的温情和美丽。
中国历来是一个书画大国,历朝历代的著名政治人物往往都是书画大师。
而民国的美术教育中西合壁,在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开创了新的美育领域,还涌现了很多跨界的文化大家。
比如鲁迅就是一个书刊设计的行家,不仅设计了北大的校徽,也设计了《呐喊》、《萌芽》等经典文学书籍。
从民国美术课本兼具国画的笔法意境和西方美学的审美技艺上来看,民国的手绘海报往往寥寥数笔,宕开一处,情趣便跃然纸上。
在新新饭店的一隅,就能追忆往事!
新新饭店还有一个精致的电梯——100多岁的小电梯,只容一人一行李箱,或者两人同乘,故有“爱情电梯”之名。
此类电梯巴黎很多,杭州仅此一台。
杭州的美丽除了山水风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书卷气更让人喜欢。
作为杭州文化的代表之一,晓风书屋在杭州人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
其中就有一家开在和西湖咫尺距离的新新饭店里,不网红、不喧闹,和拥有百年历史的新新饭店一样,已走过20多个年头的晓风书屋在这里兀自生长,只有墙上一幅当年总理拜访晓风书屋的照片体现了这里的不平凡。
晚餐过后,携上妻儿,伴着晚风,乘坐G20同款夜游画舫。
看一看西子湖的温文委婉,听一听这里的奇闻传说。
夜晚的西湖人潮涌动,在画舫船上独享一份清闲。
夜晚的北山街,保俶塔,湖心亭,雷锋塔,三潭印月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在眼前慢慢经过。
移步湖边,一路欢歌笑语。
桂香入袖,月儿忽上柳梢,又没入波心。
船行,清风徐来,箫声奏起。
舫外湖水悠悠,远山灯火璀璨,一轮明月当空高挂,众人已醉于湖山夜色。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如同水面的星粼,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也有在昏暗不起眼的角落,装裱师傅开着自带的小台灯,正一点点的粘贴装裱着字画。
没有行人的好奇围观,他只是一个人,生意似乎有些冷清。
他好像并不在意这些,只是自顾自的低头做着自己的事情。
现在新新饭店的设计皆紧跟世界潮流,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体现现代审美和工业时代的先进性。
新新旅馆的发展和变迁见证并放大了近代中西文化在杭州的交融、碰撞和博弈。
今天当我们还在延续这些建筑生命的时候,会发现历史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
新新饭店,百年新新。
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等你探寻。
【文末致谢】
感谢@新新饭店的试睡体验名额
感谢@六一@鲨鱼的原创摄影作品
❥(^_-)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