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làng)中古城,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阆中古城"5A"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
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2月阆中市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2013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阆中古城
阆中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
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
东晋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西魏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
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
唐仍名阆中,为隆州治。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
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17年。顺治时期,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
民国元年(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
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
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
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
2013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风景区
重庆出发
往阆中开进
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位于四川阆中古城保宁镇上华街21号,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阆中古城现存的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又被称作''阆苑第一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59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唐时叫"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以来才叫 "桓侯祠"。
阆中古城东边的入口,是一座高大的状元坊。这座状元坊是为阆中四状元而建的,其中尹枢、尹极是唐朝的兄弟状元,陈尧叟、...状元坊是阆中古城的标致性景点,位于古城旅游区和新城生活区的交界处。阆中古城文化沉淀深厚,而在众多厚重的文化之中,状元文化也比较令人感兴趣,阆中承载状元文化的景点就有状元街、状元阁、状元府邸和状元坊等。
今天我们看到的状元坊是2000年重建的,四柱三门,高20多米,宽10多米,是为了纪念古阆州的4位科举状元而建。所以两侧的横梁上有四位状元的金色名字,分别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
阆中市状元府第位于阆中学道街50号,为唐代兄弟状元尹枢、尹极之府第,西邻清代四川乡试贡院、四川学院行署、川北道道台衙门、武庙和博物馆,正对状元街。状元府第穿斗式建筑结构,三进式院落。天主教堂坐拥其中,中西文化合璧、两景和谐相融,为古城内民居院落之孤本。
阆中的唐代兄弟状元
尹枢、尹极兄弟俩在二十二年中先后中状元,时人称“梧桐双凤”,他们的状元府第在阆中保宁镇,故以此街名“状元街”,沿袭至今。因唐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其后世子孙为了纪念他们,在家乡建庙,取名解元寺,至今犹存。1951年至1992年在此处设立过解元乡,今已与二龙乡合并。
阆中大佛寺位于阆中东南,嘉陵江东岸的大像山麓,大佛成像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前,至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敕名永安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因与皇家陵名相犯,敕改福昌院,沿用至元代。明嘉靖称大佛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大佛寺摩岩记》谓郡东山山腰,有寺名大佛,其名沿袭至今。
阆中白塔坐落在号称"天下第一江山"--四川阆中白塔山的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层,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绕窗远眺,以便从各个不同角度观览阆中风景。。。。。
2012.03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