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旅行者都喜欢将西北称为“大西北”,仅仅一个“大”字似乎能让西北增添许多情怀,成为许多旅行者此生必去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这个“大”字,让西北成为一个无法穷尽探索的区域。
2019年最后的几天,我再次踏上前往西北的旅途,准备在那里跨年来到2020年。我们一行共9位小伙伴,肩负着对大西北最不为人知的区域,进行踩线考察的任务,我将这块区域戏称为西北“金三角”。
可可西里、罗布泊、阿尔金,并列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无人区,称其为中国黄金三大区域毫不过分。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恰好夹杂在这三大区域之间,且位于西北,因此我将其称为西北“金三角”。其位置在青海最西端,与新疆交接的地带。
“金三角”被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夹在中间,两座大山外侧是三大无人区,分别是阿尔金山无人区、可可西里和罗布泊
被三大无人区裹挟的“金三角”区域,虽有人类定居点,但就其生态环境而言,与无人区别无两样,加之交通不便,于外界而言,这里几乎不可抵达。
依照目前的情况,进入该区域较为便捷的通道有三条,分别起始于新疆、甘肃和青海,且都是公路交通。
如果从新疆或甘肃进入,须翻越阿尔金山,此处虽有国道,但道路艰险,盘山公路路况复杂。相比之下,从青海进入则轻松很多。虽然路途遥远,但公路笔直,没有太多自然险阻。
如果从中国东部前往“金三角”,从青海进入最快捷、方便。
从重庆转机飞往西宁,起飞没多久窗外便是川西高原,更严格点说是川西北高原。因为从重庆飞往西宁,只能看到川西高原的西北部分。即便如此,也值得挤在靠窗位置。
落地西宁之后,便可以自驾一路向西,前往“金三角”区域。
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以及沿途各种零碎景点,全部顺路,可以一路玩过去,我们也是沿着这条线路前往“金三角”区域的。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礼拜时间,这里会聚集很多穆斯林,闲余时间,也有零零散散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学习经文、休息、赋闲等。因为清真寺是宗教场所,环境舒适安静,很多穆斯林都喜欢在这里通过学习或休息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周边的社区,因为穆斯林日常生活与宗教关系密切,故而穆斯林常围寺而聚,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周边,有许多穆斯林社区,周边巷子烟火气息非常浓重,小吃种类繁多。
青海湖旁边的牧场,草原之上,牲畜需要大量牧场,随便一户牧民可能就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草地,故而居住非常分散,大片的草原之上,可能只有一所牧民的房子。
牧民家庭,夏天的时候,山上冰雪消融,天气牧草俱佳,牧民会将牲畜赶到海拔更高的山区进行放牧,冬天到来,大雪封山,牲畜被赶回低海拔牧场过冬。这一过程并不是两次迁徙完成,而是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逐步进行迁徙放牧。
驱赶牛群的牧民,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有着自己的御寒方式,冬日用来放牧的藏袍由动物皮毛制成,里层是浓密的动物绒毛,外层是防风的皮革,长长的下摆可以保护腿部,长袖用来保护手及上肢,戴一顶暖帽,面部裹上围巾,只有这样才能抵抗冬日放牧时所要面对的刺骨寒风。牲畜经过一个夏天的“贴膘”,积累了足够的脂肪来对抗冬日的牧草不足,厚厚的皮毛用来对抗恶劣的天气
此程前往青海湖的时候,湖面还没有完全结冰,湖边有一些冰碴儿,但湖中心还是碧波一片。
冬天的茶卡盐湖水量小了很多,只有进到最里面才有些许水量。
西北地区最常见的便是基础资源生产、运输装备,有些在地表,有些在地下。风力发电机、抽油机、太阳能发电厂、煤炭、石油及金属资源冶炼厂等,这些是基础资源生产设备;地表的输电塔、地下的天然气管道及汽车、火车等各种资源运输工具,这些都是基础资源运输装备,以上这些在西北最为常见
鄂拉山是一座很少人能叫得出名字的山,属于昆仑山东段,北列支脉,主脊线在4700米以上,最高峰虽根尔岗海拔5305米,距离祁连山东段,南列支脉青海南山非常近。为了拍盐湖日出,迎着冬天的寒风,天没亮便出现了高原湖畔,手指冻的拧不开三脚架,脚趾冻的止不住跺脚。
相比没有水的茶卡盐湖,天空一号漂亮了很多。
柴达木山,祁连山西段、南列支脉,最高峰柴达木蒙克海拔5656米,有较高的煤储量,已进行开发。山脚下是大柴旦镇,近年来国内新晋网红景点“翡翠湖”便在这里,天朗气清时,柴达木山会倒映在“翡翠湖”中,夏天时山上雪少,往往给人一种海拔只有4000来米的错觉。
柴达木盆地,从大柴旦开始便进入了金三角区域,越往西越荒凉,地表是干枯的季节性河道,一年中大多时间都没有水。高低起伏的山丘像是燃烧过一般,表面的所有东西被燃烧殆尽,剩下的只有干涩以及燃烧之后的不规则形状,盯久了眼睛会有灼烧感。
“翡翠湖”晚霞,右侧即为柴达木山,所谓“翡翠湖”,其实是一个工业废弃湖,早期用来采盐,提炼稀有金属等,因湖水中富含金属离子,所以呈现出蓝、绿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当我们赶到这里的时候,日落已经奄奄一息了,冬天的西北,白天时间太短,稍有不慎,日程安排便会出现问题。
从大柴旦开始,便真正进入了金三角地区。从这里开始,白天时间将严重不够用,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才能抵达当天的目的地。
冬天在西北旅行,每日天微微亮便得出门,路上吃早餐看朝霞,傍晚迎着晚霞抵达当天的目的地。
含盐量较低的咸水湖结冰,而含盐量较高的盐湖则依旧如夏。第一次踏上结冰的咸水湖时,过于兴奋导致忘记了时间,晚上披星戴月的赶路。
结冰的小柴旦湖,起初走在上面还有点担心,后来习惯了,在这里花了两个多小时。
雅丹,柴达木盆地有着大规模的雅丹地貌,部分地段公路两侧随处可见。
戈壁与沙漠的混合地貌,在柴达木盆地的黄瓜梁一带,地貌正处在戈壁向沙漠蜕变时代,非常像巧克力,加之正值冬天,表面铺了一层雪,看着看着就想来一杯咖啡。
水上雅丹变成了冰上雅丹,可以在冰封的湖面尽情撒野。
茫崖,一个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地方,位于青海和新疆的交界处,昆仑山与阿尔金山刚从这里分道扬镳。几年前茫崖还是个镇子,现在已经是市级别了。这里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开采活动进展最具规模的地方,有着与偏远不相符的较高收入,还有可以延续到凌晨以后的夜生活,抛开地理位置,茫崖市一点也不偏远。
茫崖也有一个翡翠湖,全称为茫崖翡翠湖,是一个含盐量很高的盐湖,冬天不结冰。
茫崖翡翠湖日出,茫崖翡翠湖并非五颜六色,光线强烈时呈现深绿色,光线暗淡时以淡绿色和淡蓝色为主,非常适合拍日出。
茫崖最令人惊叹的还是艾肯泉,因岩浆热力作用下,地下水以泉水的形式涌出地表,同时水温被加热,泉眼水汽缭绕。但此地在石油开采区,想要进去须得当地旅行社引导,或者和当地石油管理机构联系。
艾肯泉,因泉水流出时含有硫磺,艾肯泉周边土地被硫磺染成红色,时值冬天,周边水流早已结冰,但泉眼依旧有热水涌出。含有硫磺的水对土地伤害很大,为了合理地引导水流流出,当地政府在艾肯泉周围垒筑了水渠,,这些水渠在俯瞰时,好似一只鸟头。
冷湖,又一个偏远的工业镇子,曾经如同现在的茫崖。但资源开采结束之后,冷湖便成了如今的模样,偏远,荒凉,生机不足。
在茫崖前往冷湖的路上,有一块叫“俄博梁”的雅丹地貌区域。2019年,摄影圈子捧火了这个地方,在星空下,拍出了极像外星球的照片。
俄博梁,大片的雅丹生长在山梁上,如同雅丹森林一般,但这里没有森林中悦耳的自然声音,只有狂躁的风声。
俄博梁并不方便进去,唯一的进出路是车子碾压出来的,同时车辙众多,容易走错方向,导致迷路。想要在这里拍出星空大片,只有扎营在这里进行拍摄。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