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如皋风筝
    一场大雨洗刷了整座村庄,也将整片荷花池带来了另一派生机。平园池村现在俨然成了一张如皋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其中平园池民俗文化园展示出它自己的人文特色。
    风筝,古称:“纸鸢”。因后来系着竹哨,放上天空,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得名“风筝”。而如皋风筝历史悠久,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之一,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并称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其中,如皋的音响风筝和折叠风筝更是全国首创,因此还得到“鹞子”的美称。

    清光绪年间的《通州直隶州志》第四卷《民赋志·物产》这样记载:“风鸢出如皋,自草虫鱼鸟以至仙佛,无巧不具;有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迭藏之。”据传,三国时期,常年战争,如皋当地百姓因不堪魏国官兵骚扰,每当遇有魏兵侵犯,就用一种叫做“慢口”葫芦风筝通风报信。到了明代,如皋风筝已独树一帜。
    清嘉庆年间的《如皋县志》记载道,如皋的风筝,从草虫、鱼鸟、车船,以至仙佛仕女,无巧不备。到了清道光年间,南通姜长卿在《崇川竹枝词》中这样形容如皋风筝:“风筝二月试春风,剪翠裁红折叠工;袖底暗藏通一线,玉人只在锦奁中。”诗歌勾画了一幅图画:新春二月,纸糊的风筝沐浴着春风,剪翠裁红折叠花了多少精细供。飞上天的风筝却被一线牵着,暗藏在袖筒。美人风筝竟能被折叠收藏在奁中。如皋平园池荷香民俗文化园

     为了更好地展示如皋特色文化,如皋市博物馆现已将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风筝”带入观众视野,让广大观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皋民间制作、放飞的风筝不仅源远流长,盛况空前,而且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民俗体育文化娱乐活动。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