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18日,一直在西藏阿里大环线、西藏羌塘无人区游摄,用“长焦”拍摄了很多珍惜动物。。。
掩藏在云雾后面的神山——冈仁波齐!
藏北草原牧场。。。
圣象天门。。。
这是第5天在公路边拍到黑颈鹤:它们在黄花盛开的土地上嬉戏、觅食。。。
远处高高的雪山、山下的牛羊。。。与黑颈鹤相安无事,构成了一副其乐融融的美丽图画!
岩羊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
这是好不容易抓到一张岩羊“标准像”,你看它站在草地上、扭头看着我们,这“谱”摆的正真是英姿飒爽哦!
但它只是个母兽,公兽角更大、更漂亮!
这是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不如藏羚羊,它个子比藏羚羊小,但它屁股,也就是臀部具一嵌黄棕色边缘的白斑,是它显著的特征!
藏原羚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多动物无法相比的,比如能在高原荒漠和半荒漠生存,特别是在极其缺氧的情况下生存,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极好,甚至在几公里外便能感觉到天敌的存在。所以只要我们的车一靠近,立马撒丫子狂奔。。。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几秒钟之内达到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并且能一连跑上几个小时。而狮子最快的时速却不足70公里,就是号称奔跑之王的猎豹,最高时速也才80公里,而且最多只能跑半个小时哦。
这对藏原羚,是公兽向母兽标“爱情”?!
这是藏野驴,它是典型的高原动物,生活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它们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是一头强壮的公驴和数头到十几头母驴组成。主要以山上的针茅、苔草、植物为食,一般在每天的晚上和傍晚饮水。
藏野驴是我们这次阿里大环线最常见野生动物,由于保护措施得当,野驴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仅在羌塘就有近6万头!
你看这野驴跑的有多欢快!
现在已是7月,动物们都在换毛。。。你看这驴换的毛都要掉下来了!
这是跑向山上的野狐狸。。。
这是中印边境的班公湖,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最西部的阿里地区。它是国际湖,约三分之二的长度和面积在我国的阿里境内,为淡水湖,剩下的三分之一在克什米尔是咸水湖。一湖两味,甚是奇特!
在我国阿里地区的班公湖因是淡水。。。海鸥飞翔,甚是壮观!
大雁一家在湖滩上觅食。。。
野驴与藏羚羊“同框”——很少见哦!
藏羚羊雌兽没有角。雄兽才有角,角形很特殊,有20多个明显的横棱,细长似鞭,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仅光滑的角尖稍微有一点向内倾斜,长度一般为60厘米左右,非常漂亮!
这个季节,正是藏羚羊换毛的时候。。。
每年6、7月,母藏羚羊都会迁到羌塘无人区产仔。。。
这是母藏羚羊带着它刚出生的“宝宝”。。。
小藏羚羊躲妈妈身后。。。叫的有多萌哦!
这藏羚羊。。。竟敢从我们车前横穿马路!
一大群的藏羚羊,散布在草滩上觅食。。。
待在山坡上、准备扑食的鹰!
站在铁丝网上的鹰。。。它目光炯炯有神!
土拨鼠,俗称旱獭。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旱獭主要以素食为主,。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
这胖嘟嘟的旱獭: 警觉的注视着我们汽车,随时准备躲入洞中。。。
旱獭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了。它的嘴巴前排有一对长长的门牙,呆呆傻傻的模样相当地讨人喜欢。旱獭非常机警,不仅经常察看周围情况,还专门有负责放哨的
你看这旱獭的眼睛“贼亮”!
——它在放哨,随时监视着天空,就怕天上的老鹰冲下来扑食它们。。。
一有不对劲,立马钻进洞中!
哈哈。。。这么多的动物,我的收获不小呢!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