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南京

    近些年很流行一个词——古早。
    唇齿间轻轻念出,仿佛就自带着那份厚重历史款款而来的惦念,就像回到过去,转念却似历久弥新,可以吟唱一首岁月如歌,轻叹一句古往今来。
    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腔调,而南京,便是这样一个处处透露出“古早味”的城市。
    风情万种。

    在此之前,南京前前后后来了三次。
    第一次在06年大学寒假,从学校返家的路上逗留了三天,与好友漫无目的地瞎逛,记得那时南京刚开了全运会,地铁通了,车厢里人很少,地铁票是一朵梅花的形状特别好看。我们懵懵懂懂地穿梭在夫子庙和1912。
    第二次在11年暮春,单位的团队游。两天之中马不停蹄地走马观花,玄武湖、中山陵、总统府。密集的景点碾压,脚步遍及金陵各处。步履匆匆,无法细看。
    第三次,12年的乍暖还寒。那时候梅花刚开,孙权墓深藏在疏影横斜和暗香浮动里,短暂的一天半,只去了梅花山。

    今年的暑假又去了两次,带着女儿脚步遍及建邺和溧水,带着不同的人,赏了不同的景。

    有人说,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
    其实随着岁月见长,喜欢一座城,只因为是这一座城,其他的,无非锦上添花而已。

    这一次的南京,秋末冬初,银杏黄了,南京又美成了金陵。
    在这座六朝古都最美丽的季节,启程、抵达,赶赴一场声势浩大的金陵之秋。
    只不过,这次的行程没有中山陵、没有夫子庙、没有秦淮河、没有总统府,迂回旖旎间,万千秦淮风情,只取最小众的那一个回眸,应时应季应景,恰巧一出“金陵十二时辰”,倒也妥帖。
    于是,
    四顾金陵,便从这“申正”开始...

    注:
    文中所提时辰景点顺序非旅行路线排序,若欲前往,宜根据各自行程排列组合。

    🍁🍁🍁🍁🍁🍁
    🍁🍁🍁🍁🍁🍁

    壹:申正。万物之体皆成。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

    16:00。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从景区的名字我们便能看出来,这是“遗址”,所以并非修旧如旧,而是在原有“废墟”的基础上重建,并且,采用了非常现代化的一种方式重建。
    换言之,在这个景区里,只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当年的,其他眼之所见,都是当代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却从未见过如此一座寺庙,如大报恩寺这般既酷又炫。从走进展厅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声光盛宴。

    从七步生莲,到玄奘与佛陀的千年对望,从精美绝伦的琉璃拱门,到七宝鎏金阿育王塔...梁武帝问道达摩,舍利佛光生生不息,曾经的辉煌盛世在文字、壁画、建筑、诗词中隽永,再以如今的高科技重新加持、呈现,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式游览,一步步指引着你,沉浸其中,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走过丝绸之路,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九色鹿的故事重现眼前。下一个场景切换,涅槃佛静卧于婆罗双树间,八万四千法门幻化着七色光芒。

    大报恩寺最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也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个场景——报恩体验区的菩提树。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极简的场景与纯净空间勾勒出静谧无形的佛家法相庄严。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世间万物何不如此?从空而至,又归于空,不过是因缘和合走一遭罢了。既如此,也便无所谓生,无所谓灭。

    菩提树这个场景非常适合汉服拍照,可以加上云雾和水波纹特效,人间仙境。

    追溯历史,大报恩寺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据说是明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而兴建。当年的这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惊为天人。其中最精华的的部分当属琉璃宝塔。
    相传,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设置长明灯,昼夜通明,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在当时被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只可惜,太平天国时期,整个大报恩寺被焚毁,直到前些年的重建,才以现代的技术致敬当年的建筑奇迹,让我们得见琉璃塔夜景。

    下午五点之前,报恩新塔可以上塔俯瞰。
    但私以为,入夜掌灯后的琉璃塔才是他的高光时刻,七彩灯光效仿当年的琉璃光芒,在夜空里流光溢彩。

    高科技打造的人间仙境,让佛家历史和文化变得年轻且时尚,尤其融入了汉服元素,妥妥的网红景点,喜欢拍照的伙伴们绝对需要多留点时间细细品味,慢慢拍照。

    🍁🍁🍁🍁🍁🍁
    🍁🍁🍁🍁🍁🍁

    贰:酉正。万物成熟。

    ▲从中华门到老门东

    18:00,入夜时分。
    从中华门慢踱至老门东。
    走过护城河的时候忍不住回望琉璃塔,与河边的灯带交相辉映,一道亮丽的夜景。

    南京的城门和城墙有很多,中华门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城门,也是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入中华门城墙参观需要门票,因此我也只是路过。

    要说什么地方还能寻得到活着的“老南京”?老门东必须有姓名。它带着整个城市的记忆画出南京的历史符号,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门东,因为地处中华门以东,所以被称为“门东”。

    夜晚的老门东热闹非凡,俨然一副赶超夫子庙的架势。
    每到有演出的日子,德云社女孩们就会把德云社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以老房子为底子改建的先锋书店依然腔调十足;各种各样的小吃、餐馆生意红火座无虚席...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老门东可逛的东西很多,不用赶时间也不要着急,不妨在这里放慢脚步,品一品老南京的市井,寻一寻活色生香的烟火气。

    🍁🍁🍁🍁🍁🍁
    🍁🍁🍁🍁🍁🍁

    叁:戌正。万物灭尽。

    ▲天之都大厦

    20:00,天之都大厦。
    寻一高出,在万物归寂之时,看金陵城的夜景。

    拍夜景是每到一座城市的习惯。
    东京到伦敦,从洛杉矶到北京....城市里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照亮整个大地,几如白昼。

    天之都大厦的37层有南北两个阳台,入场费20便可自由通行。北阳台夜景好, 南阳 台有情调。

    谈恋爱的小情侣们,来这里最适合不过。
    我这个老阿姨,只是拍完了夜景,便匆匆而去。

    🍁🍁🍁🍁🍁🍁
    🍁🍁🍁🍁🍁🍁

    肆:亥初。万物收藏。

    ▲二楼南书房

    21:00,夜已深,万物收藏。

    24小时书店,是这次四顾金陵方才知晓的一个新兴事物,其实早在两年前便已出现。
    二楼南书房,作为南京首座24小时书店,坐落在闹市高楼包围下宁静老旧的市井民居之中。非常不起眼。
    石头森林里,都市夜归人。这座不起眼的小庭院,是否曾经收留了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

    “不灭的理想,不关灯的书房。”
    十个字的口号,简单而有力,给你的灵魂以归宿,不至于颠沛流离。

    ▲凤凰云书坊

    与二楼南书房大隐于市的静谧不同,凤凰云书坊打造了全新的文化地标。

    玄武湖畔,凤凰广场上,凤凰云书坊成为全民24小时阅读生活空间。
    抵达的时候,正巧遇上一场文化讲座。

    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城市文学客厅的打造很符合城市定位,也让文学与城市发展更加契合。在这样的客厅里,可以开展文化体验、文艺沙龙、文学讲座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跨界融合的新颖创意,也令人充满期待。

    🍁🍁🍁🍁🍁🍁
    🍁🍁🍁🍁🍁🍁

    伍:卯正。旭日升。

    ▲清凉山

    不要问我为什么跳过了子丑寅时,老年人熬不得夜,始终需要睡眠,即便只有短短两三个时辰。

    6:00。旭日初升。
    早起,公车空空荡荡。此时前往清凉山一游,看看银杏谷的银杏,是否已是金黄

    位于市区的公园总是充满了烟火气,少了清冷,多了市井。晨练的大叔大妈们,有的独自打拳练剑,有的结伴快走,见面招呼一声话两句家常,谈论今天的天气,谈论涨价的鸡鸭鱼肉。走过他们身旁,就会想起小时候陪着爷爷奶奶晨练的日子,长大了,陪伴却越来越少。

    坐拥银杏谷,清凉山自然成为南京市区内的赏秋圣地。一进公园,就是满眼秋意浓。

    沿着游步道绕清凉山走了一圈,忽闻鸟儿的叫声热闹清脆,往前一看,原来前方步道边,是养鸟爱好者们的集聚地。精致的木质鸟笼或方或圆,挂满了沿路的枝丫,清晨鸟儿们婉转清啼,嗓音清脆,好不热闹。

    离开清凉山,随意找一处小店吃个早点,一秒钟融入了当地生活,能有什么比这满身周遭的烟火气更妥帖,更暖心暖胃的呢!

    🍁🍁🍁🍁🍁🍁
    🍁🍁🍁🍁🍁🍁

    陆:辰初。万物舒伸。

    ▲南师大随园

    7:00。
    清凉山所处的鼓楼区,民国气息浓郁,有校史悠久、环境优美的南师大、河海,也有最美的先锋书店,更有一条颐和路,道不尽多少民国史。
    于是,以清凉山为起点,蹬上一辆共享单车,南师大——河海大学——颐和路——先锋书店( 五台山 店),与扑面而来的人文情怀撞个满怀。

    南师大随园校区,号称“东南最美的校园”,一进门,便是参天的梧桐大道。这梧桐大道好像是每一所南京高校的标配,东南大学有,河海大学也有。

    100号教学楼旁的两棵巨大的银杏啊,在旭日淡淡的阳光里,掩映着飞檐红瓦白墙,美的让人词穷。
    这是此行金陵之秋,遇见的最美银杏!

    这两棵银杏树冠庞大,枝条舒展,叶片恰到好处的金黄,大自然的美感,此时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私心想着,在这么美的校园里,谈恋爱该是件多么浪漫的事,同学们,你们还有心思念书吗?哈哈。

    往校园深处漫步而去,随处可见的秋意之中,夹带着青春的气息。
    真想重新再回到大学时光再走一遍。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南师大的邻居。据说,曾是《致青春》的取景地。

    张闻天铜像立在校园的主干道边,枫叶竹林梧桐为伴。这位河海大学的杰出校友,迎来送往,陪伴着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奔着河海大学最著名的图书馆旋转楼梯而去,却无缘得见,被图书馆的大叔拦在门外,不能不算一个遗憾。好吧,遗憾两秒钟,挥一挥衣袖,骑上我的小单车往颐和路而去,不带走一片树叶和云彩。

    ▲颐和路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另外半部,在长江路。
    慢悠悠地骑在颐和路的梧桐树下,从西南往东北,两边林立着民国时的建筑,有的荒废了,有的正在修缮,有的破败了却依然住着人,有的被翻新大门紧锁已看不见里面的光景。
    民国之于南京,是一个多末浓墨重彩的时代,有太多的历史可追溯,有太多的故事可戏说。而今,唯有这一幢幢小洋楼依然伫立在这里,那些往事或许消弭在历史瀚海之中,或许,也只是待有缘人去重新提起。

    ▲颐和公馆

    藏匿在颐和路和 宁海 路之间的颐和公馆,事实上是一座高端民国风格酒店,拥有风格各异的民国别墅26幢,都是精心修缮后的民国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不打搅住店客人的区域,外来的游客可以免费参观。

    走进颐和公馆的林荫小道,老洋房、百叶窗、粉墙尖顶、梧桐枫叶,一瞬间就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时代。

    漫步在这里,疏影横斜的法国梧桐下,处处流露着浓郁的民国文化气息,不经意的一个拐角,路过的或许就是出自知名设计师之手的建筑,如今也只是静静地留在原地,承载了岁月变迁的几多风云。

    游记中我们不谈政治,仅从追溯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文化、审美、风尚,有一段话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与大家分享:
    撇开制度问题,民国的好时光不仅是流光溢彩、碧影迷香、电影与高跟鞋,更是那规矩中的方圆、浅笑中的优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西桥

    距离颐和公馆约莫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ins风格的网红拍照点——西桥。
    这是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拍照后加滤镜却立马很出彩的点。
    其实拍摄的点位可以在 宁海 中学北门,只不过去的时候路上在整修,阻挡了视觉的纵深感,再加上当天的雾气着实很大,于是没有最佳的成片效果。
    姑且看看吧。

    🍁🍁🍁🍁🍁🍁
    🍁🍁🍁🍁🍁🍁

    柒:巳初。太阳高起。

    ▲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9:00,大地上的异乡者。

    曾经自诩是个文艺青年,却在褪去这个标签的多年之后,才拜访 南京 最出名的书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只是捧着相机低着头默默穿行在人群里,或是躲在角落,喝一杯咖啡,看人来人往。

    先锋书店的故事,已无须赘述。这家门面毫不起眼,甚至有点诡异的书店,原本是地下停车场,从门口的收银台往书店深处走,一条缓缓的斜上坡通向二楼,你只有在走上上坡之后转身回看,才能发现这家店最著名的取景点。

    十字架、异乡者、先锋,这一张张拥有强烈暗示的风格化标签,或许定位了先锋书店的特立独行与与众不同。集学术、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生活、时尚等多种文化要素,打破传统书店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的书店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也许在它的B面,也是创办者背负着“十字架”负重前行。
    当然,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好书、好活动、好咖啡,甚至能拍出好照片,便构成了我们拜访朝圣的全部意义,肤浅而纯粹。

    先锋书店的文创涉猎广泛,质感也不错,在这里逗留得太久,很容易剁手。
    店门口有红色的邮筒,许久没有写过明信片了,此时凑巧,也不麻烦,不如正好写一张。

    🍁🍁🍁🍁🍁🍁
    🍁🍁🍁🍁🍁🍁

    捌:巳正。大荒落。

    ▲灵谷寺

    10:00。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灵谷寺最出圈的两大标签是“素面”和“萤火虫”。
    萤火虫夏日才有,如今时节已过不可见,素面和秋色倒不妨追寻追寻。

    虽同样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与隔壁的中山陵、明孝陵比起来,灵谷寺清冷静谧得多。山林空气清爽,古树参天,远离城市的喧嚣,每一口呼吸都无比惬意。
    沿着步道缓步而上,一口小水塘,岸边两株红枫,在日光下红的那么耀眼!

    拾级而上,无梁殿前广场边的红枫已经过了季节开始枯萎卷叶,但殿前的两株银杏长势喜人,一株已经黄了,另一株目测过两天也会转黄。

    灵谷寺素面真的红出了圈,简单的禅院里,一间简单的面馆,在灰瓦红墙中,银杏古树下,食客人来人往,座无虚席。
    一碗素面30元,价格不算便宜,让我颇有些想念杭州法喜寺的素斋。

    钟山风景区的秋天太美,曲径通幽处,密林古刹里的那一抹充满禅意的秋色,叶落满空山,何处寻行踪。

    🍁🍁🍁🍁🍁🍁
    🍁🍁🍁🍁🍁🍁

    玖:午正。阴阳相交。

    ▲朝天宫

    12:00。
    位于热闹喧嚣的秦淮区内的朝天宫景区,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除非特地做过功课的人,否则决然料想不到它会是 江南 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朝天宫之秋,一直都是金陵的重要观赏地之一,金黄的银杏,相机都无法尽显其美。
    银杏落叶,满地金黄。
    下一秒仿佛就会梦回大明。

    朝天宫依山而建,相传吴王夫差在这里设冶铸作坊制造兵器,此后历朝历代,或为寺院,或为道观,或为学宫。明朝时期,朝天宫是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
    朝天宫之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

    如今的朝天宫,是南京市博物馆(注意是博物馆,不是博物院)的所在地。
    南京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馆。馆内有十万件文物收藏,上溯远古,下迄民国,藏品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南京历史的见证。

    朝天宫里,很多身着汉服的小姑娘们在拍照,与身后的灰瓦红墙黄叶同框,意境和美感兼具。
    此行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汉服文化在南京的流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从大报恩寺到灵谷寺再到朝天宫,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随处可见,汉服租赁服务的店铺也比比皆是。
    传统文化的重新流行,亦是民族自信的另一种呈现。五顾金陵的时候,一定给我们家小念,好好拍一组汉服美照。

    🍁🍁🍁🍁🍁🍁
    🍁🍁🍁🍁🍁🍁

    拾:未正。阳向幽。

    ▲晨光1865科技产业创意园

    14:00。
    毗邻大报恩寺的1865创意园,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气温有些低,入口处的瑞幸咖啡,因为新用户第一杯免单,很愉快地薅了次羊毛。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1865年创建的金陵机器局,这便是这座创意园的前世,也是它名字的由来。经过了从金陵兵工厂到华东军械总厂,再到南京晨光机械厂、晨光集团的演变,1865方获得今生。但事实上,很多南京本地人乍一听1865,或许都一时反应不过来是哪儿,如果你说“晨光”,他们才会恍然 大悟 地“哦~~是那儿啊!”

    同为创意园,1865与 北京 的798颇为类似,唯几的差别在于798已经非常成熟完备,而1865依然尚在整修开发之中。
    行走在1865,灰色的砖墙、整齐的划一的筒子楼、泛旧的建筑,在树木的掩映下年代感十足。

    寻找金陵之秋的过程中,也能慢慢体会到南京城逐渐焕然一新,修葺后的城市展现着愈发现代、时髦的面貌,如重建的大报恩寺、如整装待发的1865。
    新老南京城的碰撞,往昔峥嵘,随着修葺后的翻新而愈发充满生机活力,时代赋予着老南京以新的形态、标记、使命,重新活跃在历史长河之中,如此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
    🍁🍁🍁🍁🍁🍁

    拾壹:申初。伸束。

    ▲从玄武湖到明城墙

    15:00。
    金陵十二时辰的最末,从玄武湖到明城墙。

    每次说起玄武湖,自然而然地便想到杭州西湖
    两者有相似,也有不同。
    始终觉得,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非得有大江大湖方显完美,有山有水才有诗情画意。
    西湖的旅游资源及周边业态的开发,私以为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让西湖真正融入整座城,让每一个漫步湖边的人都能把自己当作本地人(虽然现在本地人已经极少去西湖了哈哈)。从某种角度来看,南京也有着同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这是两座相似的城市,只是气质不同。

    明城墙上有一间非常有腔调的“台城书房”,可品茗、可阅读。南京的独立书店真的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随着秋意渐浓,日落的时间愈发早了。
    漫步城墙,等一天将近的日落。鸡鸣寺就在城墙边,古刹钟鸣,如世外梵音。

    申初,在玄武湖边等一天将尽的日落。
    人言落日是天涯,天涯望不尽,残阳未还家。

    🍁🍁🍁🍁🍁🍁
    🍁🍁🍁🍁🍁🍁

    拾贰:关于吃住行的几个时辰

    ▲行程安排

    ▲食在金陵

    淮扬菜,是自己颇为喜欢的一个菜系。在淮扬菜里,根据城市的不同也会有些许差别。 比如无锡菜就太甜,有些吃不惯,而南京菜更合自己的口味,所以每次在南京,味蕾上也是一种极大的富足和享受。

    味道是有记忆的,所以一座有味道的城市,更容易让人记忆犹新。
    就比如我永远都忘不了广州的早茶、顺德的私房菜、北京的铜锅涮肉、南京的灌汤包......当然,南京的美食,可绝对不止灌汤包而已。
    这次吃了两家店,体验感都不错。

    福昌饭店。
    这是一家位于中山路上的百年老店,南京著名的老字号,以淮扬菜和蟹黄汤包出名。

    在热闹非凡的新街口德基广场,福昌饭店的门面却那么小那么不起眼,走在憋仄楼道里的时候,我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我的吃货人设会不会崩?这家饭店会好吃吗?
    哈哈,好在一切“有惊无险”。

    饭店以包厢为主,堂食的位置很少,只有一张四人桌,两张三人桌。
    听店长的介绍,感觉这里的消费不菲,包厢排菜的话,人均300/位。我一听惊掉了下巴。好在堂食可以单点,单点的价格差不多人均100出头。

    盐水鸭。
    南京的鸭子和北京的鸭子,你站哪队?
    这是一道来自灵魂的拷问。

    如果非要我选,可能我更喜欢北京的烤鸭,毕竟那一层油滋滋的皮,哇塞,想起来就欲罢不能。
    南京人对鸭子的喜爱,绝对可以称得上No.1。
    据说,没有一只鸭子能平安无事地游过金陵城。

    福昌饭店的这份盐水鸭作为一道凉菜,口感清爽,咸淡恰到好处,肉质嫩滑丝毫不柴,鸭皮也紧实有弹性,是一道可以打高分的盐水鸭。

    蟹黄汤包。
    小伙伴说,这绝对算得上大个头的汤包了!皮薄肉厚,汁水浓郁,轻轻的咬一小口,然后啜着喝里面极其鲜美的汤汁,哇塞,那叫一个欲罢不能的享受!
    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

    响油鳝糊。
    这是一道让我“真香”的菜!
    一开始小伙伴点餐的时候问我吃不吃黄鳝,我斩钉截铁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吃!全身上下写满了拒绝。但是全桌就我一人不吃,其他人却颇想尝试,于是便随大家,点了一份。
    当服务员端上一个热腾腾的砂锅,下面还燃着小蜡烛保温,姜丝和黄鳝在热油里融合,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我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尝了一口。
    是的,妥妥的打脸了!黄鳝,我要向你致歉!这道响油鳝糊,真!的!超!好!吃!
    黄鳝一点吃不出泥腥味,肉质非常香嫩,虽然可能吃到后面略油了点,清淡口的人可能会不太适应,但绝对颠覆我从前的偏见!
    黄鳝,从此在我的菜单上翻身正名!

    淮扬菜基本还是偏清甜挂的,这个豆腐煲很清爽,我在想豆腐的外层应该裹了一层蛋液,所以外酥里嫩,配上瑶柱和木耳,又多了一份鲜美。
    豆腐是很神奇的一种食材,可以跟很多菜品搭配,吸收它们的味道让自己的口感层次很丰富。
    所以,我是个吃豆腐爱好者。

    手打鱼茸藕饼。
    这份藕饼的重点在于它的馅料,是鱼茸。能吃出非常浓郁的鱼鲜味。整个藕饼炸得恰到好处,表皮酥脆,馅料有嚼劲,一上来就被大家一扫而空。

    桃胶宫爆鸡花。
    这道菜感觉应该是改良的川菜吧,辣口的,鸡肉很嫩,配了核桃感觉很特别。味道也很不错。

    总的来说,这是一道可以打80分的饭店(满分100)。人均有点偏高,但菜确实好吃,不负百年老店的盛名。据说,现在很多老 南京 的重要宴请还是会选择这里。有兴趣的也可以尝试一下。

    ——————————
    ——————————

    这是定居在南京的LY姐姐的推荐,跟她说我要来南京,她就非常热情的约饭。
    11点,赶午市的第一波进店,抢到了窗边的景观座。

    LY姐姐说,南京食朝汇是跟南京大排档差不多性质的饭店,但她个人觉得,南京食朝汇的品质和味道,比南京大排档更好一些。
    奔波了一个周末的我,彼时正需要一顿大餐来补充能量,LY姐姐也是超热情的点了一桌子的菜,让我大饱口福!

    鸡鸣汤包。
    南京的鸡鸣汤包很多,到底哪家正宗哪家不正宗,真的很难说。据说以前是一家国营老字号,分崩离析了之后,曾经的员工们散落各处,自己开了小店,都叫“鸡鸣汤包”。于是一时之间鸡鸣汤包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实有时候我在想,没必要过分偏执于正宗不正宗,好吃,便是王道。
    食朝汇的汤包也是鸡鸣汤包,个头比福昌饭店的略小,但味道不错,我们吃完一笼又加了一笼。

    鸭血粉丝汤。
    除了蟹黄汤包,鸭血粉丝汤也是我的本命!
    其实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对鸭血粉丝汤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可能是店没有选对,感觉吃起来有一股鸭屎臭。哈哈哈。这次食朝汇的鸭血粉丝汤不错,料足又鲜美,妥妥的能吃掉一大碗。

    在福昌饭店就想点狮子头,可惜人家没有,于是在这里点了一份。
    食朝汇的狮子头有点差强人意,肉质太紧,口感偏硬。

    卤蛋红烧肉。
    这一份绝对是肉食爱好者的首选!表皮炸得金黄的卤蛋,沾了红烧肉汁以后,那绝对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融合!选用三层肉制作而成的红烧肉,也是肥而不腻,瘦肉香嫩肥肉Q滑,一口放进嘴里,满足感和负罪感并存。

    这个“好吃一箩筐”是食朝汇的网红菜。
    绿色的面皮,包裹炸的酥脆的筛子,加上六合猪头肉和花生末,喜辣的还可以再加点辣面酱,佐以黄瓜和苦苣,鼓鼓囊囊一大包。
    吃这个就不要顾及吃相了,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就对了!酥脆爽辣,口感层次异常丰富。

    椰香鲜奶糕。
    这道甜点也是我很喜欢的,后来还打包了一份回去的路上吃。奶香和椰香浓郁,喜甜伙伴不能错过。

    酒酿赤豆小元宵和秦淮桂花糖芋苗。
    淮扬菜的菜名都那么有诗意。
    这两道是淮扬菜里的经典。两道菜相比,个人认为糖芋苗更好吃。

    最后这两道是为了小盆友点的,红豆玉米烙和冰糖桂花米藕。
    冰糖桂花米藕,算是这一顿里唯一一个不是很好吃的菜品,或许跟藕并不在季节有关系吧。

    这一顿食朝汇,真的超满足!!
    再次感谢LY姐姐的超热情款待!!

    ▲宿于金陵

    游玩在外,交通是我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南京的住宿我个人认为新街口、夫子庙、总统府,这几个区域都挺合适。靠近地铁站,乘坐地铁再配合共享单车,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
    如果想要来点小资的,与众不同的,可以选择温泉酒店或者民宿。

    这次住在全季的总统府店,位于大行宫地铁站和新街口地铁站之间,步行5分钟可到,感觉合适。

    🍁🍁🍁🍁🍁🍁
    🍁🍁🍁🍁🍁🍁

    拾叁:尾声

    六朝金粉底,金陵帝王州。
    我在想,南京可看的其实还有很多,牛首山、栖霞寺南京博物院……
    留着五顾金陵时再去吧。

    前面我就提到过的,南京的“古早味”,这一份独特的腔调,是南京旅游独一无二的特色。有人说,南京既有北京的大气,又有西安的厚重;既有杭州的风韵,又有苏州的舒适;既有武汉的市井,又有青岛的风情。
    所以,这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每次一到达,时光就流转到金陵。
    新旧交融、历久弥新。

    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南京

    【 全 文 结 束    感 谢 阅 读 】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壹:申正。万物之体皆成。
    • 02 /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
    • 03 / 贰:酉正。万物成熟。
    • 04 / ▲从中华门到老门东
    • 05 / 叁:戌正。万物灭尽。
    • 06 / ▲天之都大厦
    • 07 / 肆:亥初。万物收藏。
    • 08 / ▲二楼南书房
    • 09 / ▲凤凰云书坊
    • 10 / 伍:卯正。旭日升。
    • 11 / ▲清凉山
    • 12 / 陆:辰初。万物舒伸。
    • 13 / ▲南师大随园
    • 14 / ▲河海大学
    • 15 / ▲颐和路
    • 16 / ▲颐和公馆
    • 17 / ▲西桥
    • 18 / 柒:巳初。太阳高起。
    • 19 / ▲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 20 / 捌:巳正。大荒落。
    • 21 / ▲灵谷寺
    • 22 / 玖:午正。阴阳相交。
    • 23 / ▲朝天宫
    • 24 / 拾:未正。阳向幽。
    • 25 / ▲晨光1865科技产业创意园
    • 26 / 拾壹:申初。伸束。
    • 27 / ▲从玄武湖到明城墙
    • 28 / 拾贰:关于吃住行的几个时辰
    • 29 / ▲行程安排
    • 30 / ▲食在金陵
    • 31 / ▲宿于金陵
    • 32 / 拾叁:尾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