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初的疫情,大半年来大家伙儿都被关在家里,国庆节是跨省游解封后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长假,国外又没办法去,可想而知国内旅游会有多火爆。
在出行前,我已经做好了“穿越人海”的准备,但是万万没想到,除了第一天的小七孔略微拥挤,其他几天,甚至感觉不到这是十一黄金周,也就是周末西湖的水平,相比热搜上“挤到动不了的黄山”“需要动用人墙的上海外滩”......贵州的黔东南还真是个宝藏地方,很开心能和22位可爱的团友,在这里度过堪称完美的7天6晚。
地处西南,贵州的美食虽不常被提及,却也扎扎实实不输它的邻居:四川和云南,而且博采两家之长,又有四川的辣,还有云南的奇怪调味,所以行李一放下,立马先去探索美食!
就近去了文昌阁,据说这边有2家很有名的烤串店,到时已近黄昏,走到近处,只见高高的城墙与阁楼矗立,烤串店呢?
穿过整个建筑,走出城门洞,瞬间豁然开朗,小小的两间店并排而立,一溜小桌子顺着绿化带排开,揽客吆喝声、上菜提醒声、吃客谈笑声、风扇排气声......喧闹却不扰人。
上到城墙上看更是奇妙,城墙下面是饕餮们的露天食堂,城墙上面是小孩子们玩乐场,一上一下,热热闹闹,会让你觉得,啊,人间真好!
虽然来之前已经吃过东西了,但来都来了嘛,当然要坐下尝尝啊!这边的上菜方式也很特别,不点菜,伙计拿着烤好的一大盘沿桌开问,有自己想吃的就要,没有就等下次,完全随机,有意思!缺点就是,你拿到的可能不是现烤出来的,可能会有点凉,不过在它的味道面前,这点完全可以忽略!友情提示,不能吃辣千万要点不辣的!
饭毕,走一会儿就到了贵阳的地标之一:甲秀楼,夜色下,飞檐翘角与背后的高楼大厦同处一个画面,十分和谐,沿着河边的小路散散步,蛮惬意的。
小七孔名气之大,应该不用赘述了,它被称为“地球的绿腰带”,集山、水、林、洞、湖、瀑为一体,山水之秀美,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主要景点有鸳鸯湖、小七孔桥、跌水瀑布、水上森林、生态长廊等等。
幸好景区够大,足有7公里长,不然呀,真的承受不住被疫情憋久了的大家的热情,虽然略微有些人山人海,但也没挤到不能动。
行走的全程都被清澈的流水相伴左右,或是倾斜而下的瀑布、或是哗哗流淌的小溪,还有声势浩大的叠瀑,如果盛夏时节来,玩水溯溪都是很棒的,我们来的时候天气已经有点点凉了,略微有点遗憾,只能观景。
是的,不用怀疑,直到最后也没它的倩影——小七孔的代表景观小七孔桥,人真的太多多多了,相比之下,桥旁边撑船的工作人员还更有意境些。
在我很小很小很小的时候,看到电视上的苗族美女服饰,就眼馋的不得了,特别想拥有一身!这次来贵州,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一半了!别看他们平时穿的隆重的不行,又是大头饰,又是百褶裙,那是只有重大节庆才会穿的,平时穿的便装呀,就是这种蜡染为主的衣服。
蜡染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除了可以做衣服,当地人还会拿来做床单、桌旗、甚至杯垫、布包等等,应用特别广。
在蜡染体验馆里,老师细心给大家讲述了蜡染的一些基础知识,大家听得都特别认真。然后就是分发布料,大家上手实操了。
这一开动着实把我惊着了,人均美院毕业生毫不为过!不管画什么都像模像样,比我这个幼儿园水平,着实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连年纪最大的叔叔阿姨,都交出了满分答卷!
这位同学也很厉害,直接复刻出了昨天看到的小七孔景观,桥、瀑布,还加了个拉牛的老农。
大家的作品全部上完蜡后,就交由老师开始上手染了,经过浸泡拍打等步骤,1小时左右,大家的蜡染大作就完成了。再次感叹一句,人均美院毕业生!!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寨之一,侗族建村寨一般都会选择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一条溪流贯穿寨子,背后就是连绵群山。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为了让旅行更深度,我们还带大家体验了侗族的民族服饰,女孩子们美得哟!拍完集体照,大家立马各自拍照去了,那叫一个美滋滋!
侗族村寨还有一个显眼的标识,就是鼓楼。集体照背后的建筑就是,这就像是他们的“议事大厅”,不管是聚众议事、制定村规民约、调解民事纠纷,还是逢年过节、迎宾送客、对唱大歌,等均在鼓楼进行;平时闲暇,人们则聚集在鼓楼休息、谈论家常、讲故事,弹琵琶、唱古歌,或说古论。
肇兴侗寨共有5个鼓楼,分别是“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鼓楼。大合照背后的那个建筑,就是其中一个鼓楼。
入了夜,鼓楼上的灯光渐渐亮起,金碧辉煌,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鼓楼前便有当地小朋友和阿妈组成的合唱队,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声音空灵婉转,像是大山的精灵,比起任何歌手都毫不逊色。
鼓楼下的电视机里放着《新闻联播》,零散坐着几个大爷和玩耍的孩童,不禁让人回忆起了小时候,那时晚饭后,大家也是这样捧着饭碗、坐着闲聊,一眨眼呀,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
这里的夜景必看,登上观景台,整个寨子就一览无余,最显眼的就是几座鼓楼了。
晨起,整个寨子正在慢慢苏醒,游人还未来得及赶到,安静的街道上,只有冒着热气的粉锅、摆摊卖菜的阿婆,在国庆黄金周期间,能偷得这样的“浮生半晨闲”,着实很让人惊喜。
下面这个白色的就是凉薯,即可当水果零食,又可以入菜,还是蛮特别的。
而在如此古朴的墙上,竟然挂了一个“现代广告”的牌子,这反差也是有点萌。
前一晚只看到了金碧辉煌,今天凑近了仔细看,才发现鼓楼的每一层都有精细的雕刻,主题都是山林里的动物,侗族敬畏自然的心可见一斑。
今天的重头戏是堂安梯田徒步了,出发的时候,天公不作美,飘起了淅沥沥的小雨,但是呢,这也带来了缥缈的雾气,云雾从半山腰弥漫至山顶,在林梢缓缓拂过,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美得特别不真实。
然而等我们上到堂安寨里,也就是徒步的起点,雨慢慢停了,虽然山顶仍是雾气弥漫,但起码徒步的时候可以不撑伞啦!不得不说,我们运气不错!
在制高点堂安寨里稍微逛了逛,令人期待的徒步之旅就开始啦,顺着田埂慢慢往下走,大概2个小时左右能到终点——肇兴侗寨。
刚经历过雨滴的洗礼,空气特别清新,有一种青草和森林的香味,完美!
而且一路是下坡,不会特别累,又能欣赏到风景,完美!
温度也正适宜,没有大太阳晒着,且不至于走出一身热汗,完美!
一切都是完美,唯一需要小心的,就是刚下过雨的路面有点湿滑,赏景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途中的风景,除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还有零星散落的村庄,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云雾就像是飘在房顶的上空,一伸手就能抓到,让人好生羡慕啊,我们如此醉心的美景,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只是最普通的日常。
走过田埂、穿过森林,一路风景、一路欢笑,2个多小时的亲近自然就快到尾声,给所有坚持到底的小伙伴们一个大大的赞!
从这个角度看侗寨,很有种日本乡村的感觉呢!
经历了上午的运动和剧烈的降温,下午的项目——瑶浴,简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
瑶浴所用的水,是瑶族人通过祖传的秘方而熬制的草药汤,根据中医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为病因,配置了不同的瑶药,通过沐浴,把体内的湿气寒气毒素垃圾排出来,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这种秘方,瑶族人从不外传,只限于瑶族人之间流传,我们找到的这家,老板还是瑶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路上小伙伴们都在震惊:这么隐蔽的地方,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嘿嘿,我们就是这么厉害!
泡完了澡,老板还给我们准备了自制的油茶,这是拿自己种的茶煮的汤,泡上油炸的米和花生,别看看起来黑乎乎的,喝起来有种奇异的香味。而这种围着火塘聊天喝茶的时光,也是很让人难忘。
枪在中国是被禁止私人持有的,除了一个地方——岜沙。
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整个部落仅有2000余人,分住在大山里的5个寨子里。岜沙人热爱自然、崇拜树木,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
在门口来个大合照,再看个热闹的欢迎仪式,进寨!
这枪可是真的哦!
这小朋友的表情,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超然物外,拽得很呢!
每个岜沙人在有生之年都会种一棵树,待到离开人世时,便以此树为棺,安然长眠。在他们的观念中,人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树给的:远古的先民为避野兽栖于树上,后来以树为材建房筑巢,树给人提供取暖用的柴、做工具的料、以及饱腹的果实。最老的树就是最古老的祖宗,老树就像祖宗一样的时刻保佑着他们。
走入岜沙寨子,确实是这样的,寨子里随处可见高大的树木,据说啊,耕地稀少的岜沙苗人也是靠卖柴为生,但是寨中有严格的规矩:村人卖柴,一人一次只能徒步挑一担柴到城中,仅解决油盐之困,不许以此赢利;不许动用畜力车、机动车外运木柴,绝对不许外地汽车来寨子里收购木柴;绝对不允许在一个地方砍柴,确保山寨周围树林能够休养生息、平衡发展。
等客人进了寨子,在中央的广场还有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先别忙着激动,后面还有重头戏呐!
漫步在村中,随处可见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织布的老奶奶、正在染布的阿姨,还有随处乱走不怕人的鸡......不管世界的纷纷扰扰、游人的来来去去,我自在这里,过自己的生活。
从寨子里沿路一直走到山顶上的古芦笙堂,这里会有一场最盛大的民俗表演,内容包括苗族芦笙舞、芦笙踩堂舞、当地婚俗展示、鸣枪送客等,表演皆由村民演出,据主持人介绍说,说舞蹈也是自己编的,非常值得一看。
大家猜猜这是这干啥呢?
答案是:新娘子进场啦!
新郎则是从当日的观众里随机邀请,换上当地的装饰、再扛上一杆真枪、喝杯自酿的米酒、经过长者的祝福......这仪式总算进行完了一半。
中间还会要求一对新人将包好的糯米饭分给嘉宾们,分完才算礼成,不得不说这个环节的设计蛮有意思的,既宣传了当地美食,又让观看的嘉宾与表演产生了连接。
糯米饭都是当地自己种的米做的,虽然凉了,仍能尝到米香味。
紧接着他们又表演了一个“镰刀剃头”的绝技,模特大哥就这样笑嘻嘻地蹲在那里,任由一柄镰刀在头上游走而面不改色,不禁让人想竖个大拇指!
这本是当地男子的成人礼,据说如果他成年的时候没有举行这个仪式,那么当地人就会一直认为他还是小孩子,emmmm,这样好像也不错哎,那岂不是可以一直拿压岁钱了......
小小的吃个“上午茶”后,表演继续,这表现的当地人原先狩猎时的画面,一想到现在所表演的舞蹈,都是眼前这些淳朴的当地人自己编的,对他们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呢!
不要怀疑你的眼睛,画面中的这个白色雾气,确实是放枪所致,这是最后一个表演:鸣枪送客,到这里整场表演就结束了!短短一小时左右的精彩表演,让人对岜沙苗族的生活日常都有了大概了解,十分推荐!
看完表演后,再顺着小道慢慢返回寨子,随手记录下一些碎片,就要跟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说再见啦。
镇远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界湖南新晃,南邻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市的石阡,还是我国中原西通缅甸、印度等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往来客商频繁,不乏大富之人在此定居。
来来去去的人并不白白走过,给这里留下了徽派建筑的飞檐翘角,以及商人极致的风水讲究:歪门邪道。
往往宅院的大门并非正对着巷道而是斜对着街道,这种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分布被叫做“歪门邪道”,大门不和巷道垂直或者平行,大厅也绝对不正对小巷,主要是因为这里曾经多商贾居住的原因,商人讲究风水,财不露白,门不对巷。
这里的夜景也十分好看,顺着舞阳河蜿蜒分布着两排亮灯的建筑,河边不时传来谈笑声或放歌声,热热闹闹的。
下面看到的这个展览算是意外收获,查了查资料发现,这是“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我恰好遇到的这个,是“抗疫”作品主题展,以图片、视频、采访手记及报告会的形式,分享影像里的“抗疫”故事。
唉,这件事情可能会永远刻在国人的记忆里,略显灰暗的2020年开端、万众一心齐抗疫的14亿人、还有那些生生从死神手里抢人的白衣天使们......铭记、感恩。
从展馆出来继续闲逛,在街上看到一些很可爱的招牌,城市里招牌的风格早已不知更新换代了多少次,反正现在流行的方向就是,让人看不懂这到底是干嘛的。
这里的主题就是直白,有种土土的可爱。
看到山上亮闪闪的灯了吗,其实是登山步道的照明灯,人从底下看上来,一闪一闪的,有种星空的感觉,所以也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都说川渝的男人贤惠顾家,嘿,贵州的也不差嘛!一个小哥哥坐在河边卖针勾的手作,也是很厉害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继续去探索小巷子里的“歪门邪道”,遇到一个可爱的小白咪,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比养在室内的差呢。
巷子里的垃圾桶很巧妙,顶着个可爱的“瓦片头”,拍照也不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真正开始往巷子里走的时候,才理解到人家说的,镇远是个“长”在山坡上的古城,这里的地形是“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平地并不多,所以建筑只能往山上延伸,沿着明清时代就形成的小巷子一路往里走,就是慢慢上升的,同时在巷子的两边,不时就能看到一些古宅。
宅子的门楣上都有匾额,如“西台世系”、“封唐台泽”、“良弼名家”、“义门陈宅”等。这些匾额可不是随意写的,都是有出处、有典故,暗含了这些大宅子主人的家族历史。
下面这个宅子,就是典型的“歪门邪道”。
沿着巷子一直往上走,山顶是四官殿,别名很威风:东方战神庙,供奉的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大将,从四官殿,也可以去往镇远的另一处名胜:青龙洞,同时四官殿的二楼可以拍到镇远的全貌,唉,没有飞机的人想要获得一个全景,真的太难了!
离开镇远,去往西江千户苗寨,这也是行程的最后一站啦。
它是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虽然这两年略微有些商业化,但这商业化并不让人讨厌,当地人的生活痕迹还是遍布街头巷尾,同时商业的发展,也给了人们更多探索这里的姿势。比如可以在半山腰找家茶馆,坐着喝茶赏景,也可以去往寨子深处,寻找古老的痕迹,还可以去网红打卡点,拍摄美美的照片。
放下行李,导游就带着我们去探索了也东寨,这是相对古老且原始的一个寨子。
看来这里原本发生过不少故事,但现在,建筑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故事。
这里就像是一个微缩版的“山城重庆”,在面积不算大的地方,屋檐压屋檐、墙壁接墙壁,错落有致、美感十足。感觉就算是拍照不太好的人,随手也能拍出满意的照片。
在此,给各位即将或准备要去千户苗寨的人,隆重推荐这家店:耕读记!
我来这里本是为了拍照,但看到这家店还算别致,评分也蛮高,就进去打算一试,点了招牌的炸蘑菇以及酸汤牛肉,一个人吃饭嘛,免不了边吃边看手机,加之吃了几片后,发现这个肉久煮也不会难嚼,就一次好几片放进去,没太注意时间,吃了一会儿后,有个老人家站到了我的桌前,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跟我讲:我这个肉啊,是吃草长大的,不是那些吃饲料长大的,所以肉质很好的,你煮7分熟就可以了(大概意思)。
那表情,活生生就是我的吃法糟蹋了这个肉!吓得我赶紧收起手机,专注吃饭。味道确实很棒,一个对自己食物如此在意的人,做出的东西肯定不会差的!
这个菜单别致吧,是店主自己做的哦!
吃了饭再随意逛逛,夜色就悄然而至,这里的夜景是极美的,然而由于技术所限,没能拍出它1/10的美,大家就将就看下吧。
因为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了,加上我又起了个大早,街道上静悄悄的没几个人,很容易能拍到无人的照片,去街上随意逛逛,补拍了几张昨天看到的超喜欢的地方,强烈建议各位姐妹,出来玩想拍照的话,千万要起早,首先镜头里没有多余的人,你就赢了80%!
回客栈的途中,再回头看一眼,就要离开啦~
作为隐藏的美食大省,来这里当然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啦!强烈推荐下面的土豆粑!
下面的水果冰粉也很实惠,好大一碗,可以当晚饭了。
在荔波县城看到的烤乳猪,看起来就很好吃!
侗寨里见到的烤当地黑猪肉,还可以选自己要肥的还是瘦的肉,超好吃!
贵州的土豆超好吃!
左边是炸糍粑,右边...忘了,但是超好吃!!
这个饼哦,是镇远的网红,早上七点半过去就在排队了!只有面粉、葱花、芝麻和一些简单的调味,但是超好吃!比胖子烧饼还好吃!
镇远古城遇到的豆浆,老板说是石磨磨出来的,有童年的味道!
千户苗寨小吃街的一些美食,应有尽有!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