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一说到“微生物”,在你的脑海里,最先联想到的是什么呢?水里的浮游动物,还是病毒细菌呢?
    在这深冬的一个清晨里,我们来到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来探寻这些小小生物的神秘故事~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给我们讲课的是这里的研究员老师,他的课程内容比较艰深,有着生物学背景的我虽然能全部听懂,但感觉孩子们能理解吸收的部分有限,那么我就把其中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给大家做一下简单分享吧——

    微生物主要分为三类:
    1.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比如我们平常吃的平菇、香菇、口蘑、木耳、银耳,这些都是“好的”真菌;还有一些“不好  的”真菌会导致疾病,比如我们皮肤表面可能发生的足癣、头癣、体癣,口腔里产生的白色念珠菌等,基本上真菌性的疾病都不易治愈。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个类别里就包含有我们常常说到的“细菌”,其实细菌也不都是坏的,比如让我们能喝到可口酸奶的大功臣“乳酸菌”;以及存在于我们的口腔和胃肠道的“常驻菌群”们,为了我们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抵抗疾病,都一直在身体里默默地做着贡献。当然还有很多不好的“细菌”,比如恶名昭彰非常凶险的“金葡菌”,还有会引发可怕的败血症或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链球菌”等等,还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找出更好的应对方法。

    3. 非细胞型微生物:其实这一类我们最不陌生,这一年来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新型冠状病毒,就属于此类。病毒都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也没有能产生能量的酶系统,所以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首先,就从与我们目前最关系密切的“新冠”的预防措施开始讲起吧,相信大家闭着眼睛都能说上好几条防疫措施吧,比如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出门佩戴口罩、拒绝野味、不触碰眼口鼻等等。
        那么,这些防疫手段你究竟能真正做到吗?

    口罩如今已然成为我们全球每个人的必佩品,那么你会正确的佩戴口罩吗?
        首先要分清正反面:一般浅色的是里面,深色的是外面。
        然后要捏住鼻夹中部,只触碰耳挂部分,将其戴在面部。
        接着展开皱褶部分,使其能完全覆盖我们的口鼻部分。
        最后捏紧鼻夹,完全阻挡不卫生的外界气体直接被呼吸入体内。
        一般口罩只能使用4小时左右,这期间不能触碰口罩的外表面;且如果中途因各种原因变得湿润,即应立即更换。
       取下丢弃时,也应只触碰耳挂,然后反折丢弃到指定垃圾桶里,并立即清洗双手。

    在这里,研究员展示了一张让我们孩子印象最为深刻的图片,后来他在当天的晚饭时,还特意“考核”了爸爸,可惜后者并没有全部答对。
        假设有两个人,一个是新冠肺炎患者A,一个是健康人B,那么在以下5种情形中,患者A打了一个喷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1. 双方都不戴口罩:B患病概率为90%;
        2. B佩戴了口罩:B患病概率降低为30%;
        3. A佩戴了口罩:B患病概率仅为5%;
        4. AB均佩戴了口罩:B患病概率只有1.5%;
       还有一种最佳情况,那就是双方都佩戴了口罩,且保持当下最佳社交距离1.8m时,B患病概率是0%!也就是被完全防护了。
       所以别看只是小小的一片口罩,如果我们都能做到正确的佩戴和使用,其实真的能给我们和周围的人带来非常大的裨益。

    接着,老师还带领大家一起模拟了一遍“七步洗手法”:掌心相对→掌心对手背→十指交叉→十指弯曲→揉搓拇指→揉搓指尖→清洁手腕,做完一遍的时长大概是唱完两遍《生日快乐歌》,也就是30秒左右。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一年四季男女老少童叟无欺都常患常新的世界“第一大”病——感冒。
       感冒虽然常见,但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使用药物,这是因为70-80%的罪魁祸首都是“病毒”,而对感冒病毒,其实目前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其余的20-30%虽然是由细菌引起的,但我们肉眼是无法识别的,需要做血液检查来鉴别诊断。
       所以,下次打喷嚏、流鼻涕时,不要再一股脑地使用上抗生素、感冒药了,说不定适得其反,反而不能使病情早早痊愈呢。

    Duang~这是一个足球大小的蘑菇,隶属于真菌,它在展厅里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可食用的,属于马勃菌的一种。

    这个蘑菇超漂亮吧,浑身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但你可万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欺骗,这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蘑菇之一——毁灭天使菌。

        那么我们在野外遇到蘑菇,应该怎样识别是否可食用呢?
        答案非常的简单,就三个字——
        不要吃!也不要碰!(好像我的数学不太好的样子-_-||)

    老师说,目前流传着以下5种辨别毒蘑菇的方法,都非常非常滴不靠谱(敲黑板)——
      1. 看颜色:颜色鲜艳的有毒,长得朴素的无毒(毁灭天使菌你试试)。
      2. 看生长地带。长在不洁地方的有毒,长在干净的草地或松树上的无毒。其实所有的蘑菇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必 须腐生或寄生在植树上,而且都需要高湿度光照少。
      3. 看形状。有菌环、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草菇、竹荪就是良好的反例)
      4. 看有没有虫咬痕迹,有虫咬的无毒,反之无毒。虫子的代谢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所以它们吃了没事,并不能佐证我们也能食用。
      5. 做各种测试:例如与大蒜、大米等同煮,蒜、米变色的为有毒;在挤出的汁液中滴入白醋,变红色或蓝色说明有毒。各种蘑菇的毒素种类不一样,所需的检测手段也不尽相同。

       因此,一言以蔽之,当我们在野外遇到不熟悉的事物时,无论是菌类还是动物,都不要轻易地触碰和食用。世界上那些好吃的东西,我们人类都已经驯养(动物)或者栽培(植物微生物)了,食“野味儿”只是猎奇心理在作祟,请不要轻易拿生命冒险一试哦!

    最后,终于来到了小朋友们一直心心念的“科学小实验”环节,你猜猜我们在做什么?
        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诞生过程,就是弗莱明在进行球菌培养时偶然发现的。
        而我们这个小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我们看似清洁的双手是不是真的“干净”呢?
        上图是我们家的表面皿已经培养3天的样子,局部有很多的气泡,但尚未产生肉眼可见的细菌菌落。

    不过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产生让人惊叹的变化的,那时,我就会再来更新这篇游记的,敬请期待吧^_^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