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在《桃花源记》中,当年武陵人忽逢桃花林,便偶遇桃源 ,过了几天梦幻的快乐日子。
而我,在寒冬11月,也去到了桃花源。
慢着!谁要在没有桃花的时候去桃花源啊喂!!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好友悄咪咪地在我耳边背诵《桃花源记》
正当我露出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迷惑表情时
她一脸高深莫测说,她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根据古代文献的指向,应该是在 湖南 常德 桃花源!
然后邀约我一起去探秘,可能是那天 广州 的天气太热让我头脑发涨(对,热, 广州 11月头的时候,我们还在穿短袖),更主要是快乐飞太香,我们当即便订了机票。后来我想起11月的 湖南 不可能有桃花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反悔...

然而,事实是,不愧为陶渊明笔下的 桃源 秘境,即便是冬季的它,依然有着动人的美丽。

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历经繁盛与焚毁,现在却藏于山中无人问津的桃川万寿宫上宫。
四周的氛围仿佛诉说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力量,清风吹过,红带飞扬,神秘得让人心颤。

纵横俨然的麦田生机勃勃,切一壶清茶,坐对芳草鲜美,放空心神,任凭时间流逝。那便是秦谷的魔力。

溪水潺潺,无人幽静的桃花山中,却栽种着一片清雅而稀有的方竹,这大概是最适合侠士隐居的隐士山吧!

早已出圈的 常德 米粉跟非遗美食擂茶,至今想起仍口水直流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Day 1 - 8:00 秦谷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神往,唯二对此有描述的文献《辞海》、《词源》都指向 湖南 常德 桃花源。而秦谷正是桃花源景区中对《桃花源记》的实景再现。

到了桃花源以后,我们一致决定,先逛秦谷!秦谷中的秦溪,相传是《桃花源记》中武陵鱼郎误入世外 桃源 的所经之路。
来都来了,要不我们仿照故事中的武陵人,从秦溪乘船进入?
于是乎,即便这大冬天寒风呼啸,我们从游船开始我们的桃花源探秘之旅!

在船上望向两岸,水车、木桥、吊脚楼等等,都在向我们还原着那个自先秦战乱开始避世的隐居地风貌。

现在这些清幽的建筑,到了晚上却有另一副面孔。
据说在晚上,沿河两岸将有精彩的实景演出,配合光影呈现《桃花源记》18个震撼的场景。
为什么是据说呢?
因为...每年11月-2月左右,实景演出由于天气原因会停掉,大冬天过来的我,当然是看不到的...
游船完毕,继续我们的秦谷之行。

有件事情很有意思,景区从方方面面的布置很有心思,尽力去还原《桃花源记》的故事。

故事中记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于是便有了这个只容一人进入的小山洞。

故事中记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于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则全都穿着古代服饰,宛如真的先秦居民,全员戏精。

故事中记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于是这里便有了鸡,活的,据说真养,养大以后也真吃。
不过嘛,由于养狗在景区容易出问题,所以没有真狗子,只能在不知名的角落传来狗吠牛鸣,但非常仿真。

逛到桃坞村,里面分布着豆腐坊、桂花糖坊等手工食品作坊,都可以让游人随意吃喝。
这些地道小吃全都沿用着传统的制作手艺,体现古时秦谷生活的味道。

还有自酿桂花酒、桃花酒哟

这些这些,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各个方面出发,都是为了把游人带入那个陶渊明笔下那如梦似幻的世外 桃源 。

感受到这些用心,我内心终于停止了对没有桃花的桃花源怨念,沉浸到这片避世乐土中。即便现在没有桃花,但是这里还有枫叶、银杏跟小麦呀~

秦谷里,在固定的时间点会有各种表演

比如 ,祈求风调雨顺的跳大神?

走到满布红灯笼的寰楼,这里也有一场表演,说的是新娘抛绣球,故事结尾还让观众一起加入玩,但对于微社恐如我,还是拿着相机四处走走吧!

捕捉到一个汉服小姐姐!
不得不说,整个景区田园古风不出戏,确实很适合穿上汉服来拍照,据说这里其实可以租借服装,不过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看。

这里还有一些娱乐项目, 比如 射箭,骑马。

射不射得中不重要,姿势看着帅就行。

秦谷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大片大片整齐的麦田!
原因很肤浅,因为很出片哈哈哈哈

据说到了来年,这里的麦子成熟,便可以看到秦谷的“居民”收割麦田,一派热火朝天。

走到天工六艺坊,六艺即为竹编、刺绣、织布、陶艺、木雕、铜铸。

传承着我国传统工艺,游人可体验游玩。
就像这个,是一个织布的小机器,我们围着这里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也因为...这里有围炉...
跟“居民”们一起边织布边谈天说地,仿佛融入秦谷的休闲生活。

桃源 铜锁是 湖南 省非遗之一。
这项技术传承人李梦乔先生就驻扎在秦谷,而且非常热心向我们介绍铜锁的术艺。

到了木雕坊,则有一些碎木块与小刀,可以让我自己动动手,雕个喜欢的东西。
人贵有自知,我这种手残,立即放弃。

Day 1 - 12:00 渔仙居

秦谷很大,走着走着...我就饿了
而且天气太冷了,我需要暖气!!

午餐就在秦谷里面的渔 仙居 解决,这家可以吃当地传统食品,擂茶!
擂茶是 湖南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常德 桃花源,如果亲朋好友到访,人们便会拿出擂茶作为重要的招待菜,一顿擂茶餐由压桌菜和擂茶两部分组成。
擂茶一般由生姜、生米、茶叶等原料擂研成糊,再以沸水冲制。一碗擂茶下肚,浑身就暖和了!从还穿着短袖的 广州 来到这里,我们早已冻得瑟瑟发抖,我宣布,我今天的命是擂茶给的!

在桃花源的擂茶也分为了不同的种类,稠的稀的,咸的甜的。
这家吃的是甜擂茶,上面撒上炒得喷香的炒米,一口入魂。

常德当地还流行吃钵子菜
额,其实就是把菜放到锅里,用火热着,是一种保持食品温热的做法。
不得不说,在大冬天,这个做法真的颇有智慧,整顿饭吃下来,饭菜还是热乎的,感动!

Day 1 - 14:00 桃花山

吃饱喝足,离开秦谷继续行程。
路过五柳湖,这边就相对人多些了,算是整个景区的中心位。

桃花山山脚便是菊圃。
菊圃里面没有菊,也可能是这个季节没有吧...
始建于明朝,实则是陶渊明祠,保留了记录陶渊明一生的各种碑文。

环境布置古典清雅,配上森然大山作为背景,气氛拉满。

山上有一块石碑,诗上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却完全看不明白?!其实是要从七句诗的中间一个字开始(牛字),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旋转扩读,并且上一句最后的字的一半,是下一句诗的头一个字,非常好玩!

正确读法是:
牛郎織女會佳期,月下彈琴又賦詩。
寺靜惟聞鐘鼓響,音停始覺星斗移。
多少黃冠歸道觀,見機而作盡忘機,
幾時得到桃園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继续往上走,前方就是方竹亭。明朝修建,保留至今,但更奇特的是亭后那一片方竹,远看是圆形,摸上去却是方形。

后面便是登山路。绿树环绕,只留出上下山的石板路,小溪潺潺,让静态清幽的景色增添几分灵动。

在我的脑海里,想象侠士的隐居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在无人幽静山中,不闻世事,每天与山林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里便正正符合我对侠士隐居的构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往里深入太多,但回来后我看着照片在想,山上会否真的有隐居的大能,无论外界变迁,打扮依然如当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Day 1 - 19:00 洞仙餐厅

之前说过,一顿擂茶餐由压桌菜和擂茶两部分组成。中午那顿我们点了很多钵子菜,便没有要压桌。这顿晚餐,我们便真正地吃上压桌菜和擂茶!

晚餐去了距离桃花源景区不远的洞仙餐厅,这家的擂茶是咸的,稠的稀的都有。擂茶上可以自己添加炒米。

压桌菜一般有油炸的、糕点的,甚至还有泡菜类,摆满一桌,非常震撼。
这些都是店家准备什么就是什么,不能自己选择。但种类非常丰富,基本上一定有喜欢的,而且只要吃完了一碟都可以无限免费续,性价比奇高!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艾叶粑粑,外皮的炒米喷香,内里的艾草糕甜而不腻,真的超好吃!

Day 2 - 8:00 常德米粉

为了方便,昨晚我们住在桃花源里面,早上有工作人员会把早餐送到大厅,推开房门就可以开吃。

噔噔蹬蹬!早餐是当地有名的 常德 米粉!
由于怕会冷掉,实际上工作人员是把食材运过来,然后在楼下小厨房现煮。热气腾腾的 常德 牛肉米粉上桌,一口入肚,身心瞬间被鲜香唤醒。
桌上还有搭配的各种调料,根据个人口味,自己添加。

吃完早餐,元气满满,走起!

Day 2 - 9:00 桃源山

无论去到哪里溜达,总喜欢跑到当地最高点,因为这样往往能轻松俯览当地美景。
而桃花源的最高点在哪?就在桃源山。

桃源山是桃花源洞天福地的源头,有水府阁、桃川万寿宫、桃川书院三大建筑群落。如果说昨天的桃花山是隐士山,那么 桃源山则是自古以来一直的网红点。

这座是状元桥,半山腰上,吊桥横跨溪谷。满桥的红绳,是学子对金榜题名的祈望。据说学子走过吊桥的时候不回头,则可以保佑逢考必过,但若是回头了...你们懂的...
而我这种早已毕业多年的老人家,已经无惧挂科,可以随意在桥上拍照哈哈哈

遇上一对来溜达的老夫妻,满桥的祈愿红绳,便成为了他们浪漫的陪衬。

每年11月下旬,夕阳之时,站在奇观亭上可看到三日同晖,即天上1个太阳,水中2个太阳倒影。这是古潇湘八景中仅存于世的一景了。
正巧处于11月下旬来到此地的我们,本来以为可以看到这个奇景。然而...由于遇上阴雨天,别说3个太阳,我一个太阳都看不到!!
不过我也已经习惯了,纵观我今年的出行史,一般都看不到太阳, 广州雨神的威力非同小可...

出行嘛,总是有着这个那个的状况,这次的遗憾或者正是给我一个借口,下次等春光灿烂的桃花季,再次来弥补遗憾(虽然桃花季根本看不到三日同晖哈哈哈)。

水府阁,始建于明朝,高36.3米,有“潇湘一阁”之称誉。
下眺桃川,风景如画。

桃源 山还是挺大的,所以建议乘坐观光车,我们去的时候刚好遇上中学生秋游,在一群步行的学生中,我们这些满身铜臭的大人乘坐观光车飞驰而过,间隙还看到学生羡慕的眼神。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手动狗头.jpg)

Day 2 - 14:00 桃川万寿宫

其实桃川万寿宫地理上也属于 桃源 山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它位于桃花源景区外,所以需要走出景区再逛。

桃川万寿宫的历史甚至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早。始建于晋朝,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四十八层庵,走 马关 山门”描述的就是桃川宫当年的盛况,香火之盛,独步天下,成为我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
但这一切到了元末却被焚毁,明代曾修复其后却又再此被毁,至此便凋零冷落。不得不感叹,这一波三折的人生。幸而现在道观得到再次修复并重新开放,依然可以一品它曾经的辉煌风貌。

桃川万寿宫分为上宫、中宫、下宫,中下宫都已修复,气派辉煌。但我却更爱藏于山中,少人问津的上宫。
走过中下宫,绕道后山,大约5分钟路程后,隐秘的宫门才出现眼前。

上宫有着宋徽宗御赐牌匾,宫门两边绿树成群,留出约2米的 通道 通往宫殿。
隐山古殿黄灯笼,宫殿周边的老树上绑着已经逐渐褪色的祈愿红带,清风吹过,红带飞扬,似乎术法出现,把游人带入那曾经的繁华时代。

大殿前有两口古井,井内各有一棵空心杉。

曾经在此祈愿,绑上祈愿带的人,愿望实现了吗?
祈愿带会褪色,但希望许下愿望的初心永不褪色。

Day 2 - 16:00 博物馆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这是了解一个地方最快速最直接的途径。而在 常德 桃源 ,我逛到了2个很特别的博物馆,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和木雕百床馆。

话说从明代开始,由于当时要在 常德 修建荣王府,皇家工匠被派遣至此,与 桃源 工匠一起切磋工艺,从此 桃源 工艺技术便开始发展壮大。 桃源 工木雕与刺绣都属于 湖南 省非遗,部分作品便在 桃源 工艺术博物馆展览。
其中,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使用1300多年超巨型岩柳树树根雕琢而成的作品《桃花源记》,由70多位 桃源 木工雕匠,历史数年才制作完成,这个根雕把《桃花源记》故事中的情节画面一一呈现,栩栩如生,实物非常震撼!

在古代,床不像今天那样只是一层了事,那时候大户人家的床非常讲究,甚至有三层门的床,每层雕花精细,搭配不同的装饰,是身份的象征之一。
这里甚至有月子床,即产后坐月子期间,无论吃喝拉撒,全部都在床的范围内进行??是不是第一反应觉得有味道?不过,那床贼大,里面配置了一个小型洗手间,而恭桶什么的,人家可是有丫鬟负责处理的。

馆内有上百张价值 连城 、各有故事的床,非常有趣。
问了一下工作人员,这里的床普遍价值几十万,部分特别精巧的,甚至上百万!

Day 2 - 18:00 离别

尽量开始的时候吐槽得厉害,但在这短短2日1夜约36小时里,这里即便不是桃花季也依然能赢得我的喜爱。
或许就像《桃花源记》故事中,其实桃花相关的仅仅只有一句“忽逢桃花林”,
在我看来,故事中让人神往的不仅仅是桃花,更是远离世俗的宁静,怡然自得的心境。

繁华的世间有着我们那些必须执着无法放弃的事情,但当我们想偶尔让自己从尘世的纷纷扰扰中抽身,那么就让自己化身那个误入 桃源 的武陵人,在这度过一段宁静悠然的时光吧!

游记到这里要结束啦,下次再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