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中国古代民居和传统建筑艺术,别错过永泰嵩口镇啦。嵩口在宋元时期即是闽中商贸重镇,明清更达到鼎盛。上百座明清古厝、上堡和宗祠,让嵩口也成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闽地民居博物馆。
嵩口镇大大小小村落里,我最喜欢月洲村。桃花溪在村中绕了个大弯,流成“月”字形,流经一处古藤缠绕的地方,留下了一汪水潭,之后又来了个折回,就这么一潆洄,勾勒出的一弯落入凡间的“弦月”被镶嵌在沙洲之上。云纱浮落山间,时间恍若回到“山气日夕佳”的诗句中。
清晨六七点,在村落醒来,推开木制的、带锁眼的窗户,看着整个月洲村缓缓醒来,村子里的新宅旧屋,统一青瓦做顶,与黛色远山默默相映,享受这个别样的清晨。
这小小的村落面积11.2平方公里,不大的古村却堪称八闽文化第一村。桃花溪水环绕下,两岸竹林缠绕。春天应该是它最美的时候,桃李花开,水泛香花,清香四溢。
每年的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春风略过山头,月洲村山上的李果之花争相绽放,漫山遍野,银装素裹,白墙黑瓦的老屋门躲在花海中,与盛放的李花桃花相映成趣,如名家挥墨绘下的田园画卷,散发出耐人寻味的芬芳。
重峦叠嶂,大樟溪横贯其中,孕育了月洲村的钟灵毓秀。封闭的大山没有让月洲人保守,反而催生了他们走出去的决心。
月洲村文化传承悠久,建有供子弟授业的“寒光阁”,为子弟修学而建的“雪洞”,这些兴学之举,让月洲村人才辈出。从宋至清月洲村共走出了1个状元、2个尚书、48个进士,更有张孟肩父子六进士、五子同朝、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的罕见成就。文脉悠长,气度醇厚,是大名鼎鼎的“学霸村”。
南宋词人张元幹代表的是月洲文学历史里的传奇。他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下开辛弃疾等爱国词派,堪称一代词宗,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尤为可贵的是,张元幹并不只是一介书生、一个坐而清谈文人词家。在靖康元年金兵南下时,张元幹还担任李纲的帅幕属官,冒着箭雨亲临阵前、日夜奋战,多次杀退金兵的进攻。
2013年月洲张氏后人重建寒光阁,阁上人已千古,但月洲大地上的疏星淡月断云,始终因张元幹而多了一分凛然的气节。
而在月洲文化里还记载着另一传奇人物张圣君。张圣君也是月洲本地人,是闽台及东南亚一带华人最重要的道教信仰人物之一、道教闾山派神人、印度瑜珈教的重要传播者,他是护佑农业的神祗,是闽台最大的农业神,与妈祖海神文化、临水夫人陈靖姑医药神文化,并列为福建民间三大信仰文化。
很多人了解月洲村,是从这家网红图书馆开始的。
月溪花渡图书馆是由月洲村废弃的发电站改建而成的。创始人在一次留宿月洲时,对桃花溪畔的废弃水电站夯土老楼一见钟情,于是有了这座月洲新地标。
图书馆保留了旧发电站充满岁月痕迹的夯土墙、楼梯、木板、瓦顶。整个房子承载着图书馆、咖啡吧、艺术展厅、乡创课堂等,让月洲人拥有和城市中一样舒适的读书环境,延续着月洲文脉。
无论晨曦、正午还是黄昏,不同层次的颜色与变幻的天光相呼应,铺就月洲人日常生活的温净底色。只有你来到月洲,才能感受到“晴天微漾水云波,岚翠空濛溅薛萝,远近人家黄叶路,长虹蕉影夕阳多”诗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